一<br>白居易有诗:<br>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br>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br>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br>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br>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白居易又怎么知道从汉朝到了唐朝对于王莽来说就是“七年”,世人就可以对王莽下了定论。<br>如果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定论,唐朝官僚白居易便是一个令人不齿之徒。<br>作家安意如书中有一个段落这样写他:<br>后来窥见他的士大夫底色,人性斑斓的一面,对他也就少了那样纯粹地喜欢。他仕途跌拓,不好缘附党人,好似清清白白一丈夫,固然是不错的;私底下却又沉溺酒色,蓄家妓过百,一边说什么“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一边又说“十载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也不想想自己都已经风烛残年,而樊素、小蛮,不过十八九,年方潋滟。这老家伙有这么糟蹋人的吗? <br> 实在老得不行了,患了风痹之疾,就放妓卖马,自诩“既解风情,又近正声”,总之是一派遮都遮不住的自得之色。这样做作实在是叫人厌恶。就这样的人,还好意思指摘一位立志为夫守节的女子,害得人家绝食而死…… <br>就品行而言,白居易实属下流,所以,我怀疑你的为人,更加怀疑你的这首诗,也怀疑你对于王莽的评价。<br>我实在难以理解,一个喜欢践踏别人生命的老头能有什么高尚的精神境界,更无法理解他如何用自己猥琐的灵魂去感触那些高尚的人物。<br>白居易曾经也有过“兼济天下”的想法,作为谏官,他“有阙必规,有违必谏。”但是他的敬业得罪了不少人。在《与元九书》中他具体地谈到了这种情况:“权贵豪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br>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从此“换尽旧心肠”,也就是说,白居易曾经正直过一段时间,后来的他,终于向现实的丑恶妥协了,是的,他换了一副坏心肠。这种妥协,说明白居易已经抛弃了士大夫应有的正义灵魂,变成了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行尸走肉,变成了纵容一个朝廷崩溃的旁观者。<br> 同是曾经一样忧国忧民的人,白居易堕落了,可是,王莽没有,一直到他生命的最后都没有。<br>西汉末年,曾经的大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br>自宣帝以后的四个皇帝,或荒淫无道,或年幼无知,把昭宣中兴带来的昌盛局面,一步步糟蹋殆尽,致使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危机四伏。<br>汉哀帝荒唐的封自己的宠臣董贤为大司马,让他执掌朝政。在短短几年里,董贤搜刮钱财竟有四十三亿之多。宦官外戚的轮流执政,致使朝中贤臣多被罢黜,留在朝廷内的不是谄媚奉承的佞臣,就是明哲保身的庸臣。朝堂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br> 西汉的灭亡,除了朝廷的腐败,其实还有两个重要的客观因素:一是人口自然增长。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初年的人口不过一千三百多万,到了西汉平帝时,达到六千多万,这个古代的人口高峰一直到唐代才被超越。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口的急剧增长,同样的土地已经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其二是自然灾难的影响,西汉末年,天灾不断,黄河多次改道,致使流民百万,灾情严重的年份,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饥饿而死。加之地主豪强侵吞百姓土地,形成了一种可怕的社会形态:百姓无立锥之地,豪强则阡陌相连。<br>在西汉王朝陷入万劫不复,在西汉王朝大厦将倾之时,出现了一个人,他就是——王莽,在人们看来,当时的他对于天下而言,无异于一个救苦救难的救世主!百姓和士人,都对王莽寄寓厚望,希望他改变危局,给天下带来太平。<br>为什么一定是王莽?不光是在汉代,即使放在任何一个朝代,王莽此人也是帝王的最佳楷模。<br>在古代,以出身而言,皇位其实与他而言,太过遥远。四岁时,父亲早逝,他们家贫穷的出门连马车都没有。后来,姑姑王政君被选为宫女,后来又成了太子妃,但是王家也还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直到王莽十四岁那年,王政君当上皇太后,王家的日子才有所好转,他的五个叔叔同日封侯,但是因为王莽的父亲早亡,王莽并未得到什么好处,哥哥王永早逝,也未能封侯,年仅十四岁的王莽也没能做官,所以,作为显赫的封建王朝外戚,当王莽的堂兄弟们竞相奢侈的过着声色犬马的生活时,王莽则孤独而贫穷。<br>王莽的特殊之处在于,虽然接近富贵却依然生活在贫苦之中,所以他能深切的感受劳苦大众的痛苦,这让他极其富有同情心,对社会底层的种种艰辛感同身受。同时,从老师陈参那里得到的圣贤教诲铸成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不幸的生活又铸造了他坚强的意志。<br>“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赏信修睦,选贤与能”,“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些圣贤教诲在王莽看来并不只是圣贤书上的空洞说辞,他坚信,这些都是至理真言,春秋战国期间,孔夫子及其弟子未能将理想变成现实,但是他也许可以。正因为如此,王莽对自己的道德要求愈加苛刻,以系统的儒家道德标准教育要求自己,塑造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人格。 <br>在家他是至孝之人,对长兄的遗腹子也视如己出,让侄子和自己的儿子王宇同日娶妻,据历史记载,在宴会上,为了服侍生病的母亲服药,王莽数次离席。他还经常到他侄子的学堂去拜望老师,使得“诸生纵观、长老叹息”;他为人慷慨,经常周济别人;他不阿谀奉承达官显贵,反而广交贤达人士;他尊重长着,路上遇到年纪比他大的人,一定会避让,躬身等长者走过,才直起身子。每次拜见师长,都会沐浴更衣,带上礼品;为了帮朋友成家,冒着他人误会的眼光,帮他买一个漂亮的女奴。<br>班固在《汉书》的记载,后面加了一句“其匿情求名如此”,认为王莽之所以这样做,只是为了求得好名声,而且为了一个好名声虚伪做作到这个地步!<br>而这些历史的真实记载,都是打算丑化王莽的班固写的。<br>后来,汉成帝升王莽为射声校尉,品秩二千石,相当于地方郡守。此时,王莽仅仅24岁,可谓前途无量。不过,王莽没有达官贵人应有的骄纵奢侈,他办事认真、谦恭下士、勤俭廉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和皇帝的赏赐分给宾客,甚至卖掉车马,救济穷人,朝野上下一片赞誉。<br>公元前16年,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请求成帝将自己的封邑分封一部分给王莽。同时,很多名士也联名上书,赞誉王莽的人品和才德。于是,汉成帝便封王莽为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升官后的王莽,一如以前。<br>“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王莽任命贤德的人做官,皇帝赏赐的钱财分给贫苦的百姓,自己却极其节俭。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大臣们纷纷让自己的夫人来府上探视,王莽的夫人到门外迎接,但众夫人却将她当作王府家的仆人,因为王夫人的穿着太普通,“衣不曳地,布不蔽膝”。<br>王莽的所作所为得到了世人的赞誉,本来已经快忘了王曼这一枝的王凤终于对这个侄子另眼相看。公元前22年,王凤生病在家休养,王莽侍奉左右,端茶送水,递汤喂药,几个月衣不解带的侍候,使得王凤深受感动,他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有做到啊。于是,鉴于王莽的品德,王凤去世前请求皇太后和成帝重用王莽,不久,王莽就做上了黄门郎。 <br>有了白居易的评价,后人都认为王莽是个伪君子,就算他真正的是个伪君子,也好过真小人,因为真小人就没有打算向善,也完全否定君子,而伪君子即使是假冒的,却证明了他是认可君子之道的。<br>区分小人与君子的方法再简单不过了,很久以前,圣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r>凡是做事只看是否符合自己利益的那都是小人,君子甚至可以舍生取义,所有的小人和君子在一样东西面前都不会伪装,那就是——利益。<br>公元前7年,沉溺酒色的汉成帝突然死亡,汉元帝的孙子刘欣即位,也就是汉哀帝。<br>哀帝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扶植属于自己的势力。他违背规定,将自己的祖母傅氏封为皇太后,与王政君并尊。 <br>王莽知道,新帝即位,一定会拉拢自己的外戚集团来主政,于是便上呈奏章,辞去官职。汉哀帝认为正合心意,于是立刻批准,不过由于王莽在朝中名声很好,为了表明自己的圣明,便赐给了王莽一些荣誉性的待遇,如“位特进给事中”、“朝朔望”、“见礼如三公”和“十日一赐御宴”等,特许王莽乘坐只有皇孙才有资格坐的马车。 <br>可是对于哀帝的外戚集团来说,影响力巨大的王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王莽在京城赋闲两年后,又被汉哀帝赶回了他自己的封地新都。 <br>在谪居新都期间,他的二儿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这种事情在那个时代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王莽却让王获自杀偿命。在当时很多的官宦世家都养着很多奴隶与婢女,那些豪强从来没有将这些奴婢当作人来看待,都是天生的奴才,低人一等,主人打死奴婢也是时有发生,尽管当时的律令不允许杀害奴隶与婢女,但也并没有要求主人偿命,出了事情只需到官府登记。另外,官宦家里的奴婢多,外人也不可能知道少了一个两个,就算打死了也是一件无所谓的事情,在那个草菅人命的时代,奴婢的命可能还不如牛马。<br>不过,在王莽看来,“天地之性人为贵”,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奴隶制本来就是违背天理的。奴隶也有自己的生命尊严,也有自己的基本权利。就王莽以后的奴隶改革来看,他的确是奉行着这一条准则。<br>我们不知道王莽要求儿子自杀时经历了怎样的纠结,儿子有没有抵触,但是有一点很可能,那就是,王莽的儿子是在不解和极度悲伤中死去。<br>王莽的儿子从来不会想到自己会为了一个奴婢而偿命,因为全社会都没有,他也相信自己的父亲不会这样做,世界上多有维护自己家庭的小人,哪有维护生命尊严而伤害自己家人的君子——绝对没有。<br>王获错了——他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br>爱子的死维护了王莽心中的道德规范,此事在当时掀起了轰动效应,历史上,皇亲国戚践踏律法的人物和事件不胜枚举,可是,在茫茫史海中,居然发出来一道耀眼的光辉,告诉这个世界——不,我王莽不允许!<br>在古代,儿子意味着王位继承人,在普通家庭,他们是财产继承人,杀了儿子就等于自绝的行为,做这种事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圣人。<br>世间还有谁用自己儿子的生命维护自己所谓的可有可无的虚伪和名望。<br>公元前2年正月初一,天生异象,出现了日食。在当时人看来,这是上天的警告,预示着天下有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哀帝惊恐不已,下诏让大臣们献策。周护、宋崇这些贤臣便上书颂扬王莽的德行,并说日食是上天对王莽遇到不公正待遇的反应。鉴于舆论的压力,哀帝只好以侍候王政君的名义让王莽重返京师。 <br>此时,王莽本来所拥有的大司马职位已经几度易人,现在的在职大司马叫做董贤,年仅二十二岁。<br>王莽当初做大司马时已经四十岁了,还被称为“年轻”的大司马,而这个董贤才二十二岁,难道他比王莽还要贤能吗? <br>汉哀帝对于董贤的宠溺几乎让整个朝廷鸡飞狗跳,一次群臣在麒麟殿饮酒,他竟然说:“朕欲效仿尧禅舜,把帝位传给你。”大臣们吓了一跳,不过没多久后,汉哀帝因酒色过度,一命呜呼了! <br>汉哀帝驾崩之后,其祖母傅太后,母亲丁太后也先后薨于宫中,所以太皇太后王政君又开始把握住了大汉的朝政。已故中山孝王8岁的儿子刘衎成了皇帝,西汉帝国的最高权力自然而然地回到王氏家族的手中。 <br>重回朝堂的王莽向王政君进言:“新承前孝哀丁、傅奢侈之后,百姓未赡者多,太后宜且衣缯练,颇损膳,以视天下。”他以身作则,捐钱100万、田30顷,交给大司农救济贫民。此举一出,百官积极响应,纷纷仿效,连太后也省下自己的“汤沐邑”10个县交给大司农管理。<br>公元2年,全国大旱,并出现了蝗灾,灾情严重的青州百姓流离失所,在王莽的带头下,232名官民献出土地和住宅救济灾民,朝廷在安定郡的呼池苑安置灾民,连长安城中也为灾民建了1000多套住房。 <br>王莽的女儿被选上皇后,朝廷以新野田地25600顷封赏王莽,但王莽以救济灾民为由辞谢不受。这件事经四处宣扬,赢得了百姓的广泛称誉,一些要求限田的中小地主和农民都起来拥护他,“上书者前后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者皆叩头言”,要求加赏王莽。但王莽不仅不接受封地,还谢绝了朝廷的大部分聘礼。根据当时的规矩,聘请皇后需下聘礼“黄金二万斤,钱二万万”,然而,王莽只接受了四千万,“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最终朝廷又追加二千三百万,合为三千万,“莽复以其千万分予九族贫者”。王莽再次把这些钱财一大部分用于赈济贫民。<br>对此,天下臣民简直把他视为亘古未有的圣贤,而几千年来,所谓的圣贤,他们只是在圣贤书上听说过,今天,他们亲眼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圣贤! <br><br> 二<br>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但是王莽不是最后的胜利者,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关于王莽最后称帝的过程,都可能存在虚假成分,因为多数都是拿着封建正统眼光的东汉史官记录。<br>汉平帝元始五年,平帝病,当年十二月,汉平帝病死,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被立为皇太子。太皇太后王政君根据群臣的意愿,命王莽代理天子朝政,称假皇帝,臣民则称王莽为摄皇帝,王莽自称”予”。<br>这似乎成了王莽篡夺皇权的开始,也是王莽走上不归路的开端。但是当初在王莽看来,这种情况其实合情合理,在他看来这是仿照当年周公辅佐周成王的做法,有先例可循,符合儒家的传统。<br>自汉武帝以后,在“天人合一”的思维下,朝廷上迷信风气盛行,大家都认为灾难是上天对人君失德的谴责。昭帝和宣帝在位期间就发生过大臣上奏禅位,后来哀帝之时遇到灾难进行改元,但改元之后,依然灾祸连连。<br>受到灾异、禅让等观念影响的大众心理,为王莽代汉做了铺垫。 <br>史料记载,当初王莽在称帝前接到了许许多多的“符命”,这就相当于上天给予世人的圣旨,这其中应该都是假的,如同陈胜吴广起义中出现的制造符命的方法如出一辙。但是王莽和许多人一样,却相信是真的,那些“符命”不一定代表天意,却一定代表了民心,代表了老百姓对汉室的失望透顶。<br>史料记载,初始元年,王莽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刘婴禅让称帝,入高祖庙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王莽即新始祖,改长安为常安,称“始建国元年”。<br>关于王莽夺取传国玉玺还有一个传说,那就是王政君不愿交出,还把玉玺摔破的一个角,这有可能是真事,不过从当时的情景来看,支持王莽做皇帝的应该是绝大多数,太皇太后摔破玉玺算是对这一行为进行的个人的最后反抗。我相信,有着根深蒂固的正统观念的王政君应该会有此想法。<br>至此,王莽完完全全完成了代汉,从假皇帝变成了真皇帝。<br>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王莽没有费一兵一卒,没有把刀架在谁的脖子上逼着让位,以现代人的眼光看,王莽做皇帝,更像是一场民主选举的胜利,王莽不是一位皇帝,而是更加类似一位支持率极高的民选领导人,是众望所归。<br>从朝廷到地方,从官僚士绅到普通百姓,从舆论到现实,整个帝国都已经接受了王莽是王朝实际统治者的身份,王莽改朝换代,建立新王朝,不过是顺势而为顺理成章的事情。<br>王莽以不流血的方式登上皇位,算得上顺天承运,符合民心。他也算得上整个封建社会唯一的真正通过禅让得到皇位的皇帝。因为封建社会里面,为了窃取皇位,逼迫皇帝禅位的事情时有发生,而王莽既没有使用武力逼迫,又没有利用权势强夺,是在众望所归得到的皇位。<br>当后人纠结于王莽皇位的合法性的时候,也许忘记最重要的东西,到底是封建皇位继承的正统性重要,还是一个朝代的太平富庶,人民生活的安定幸福重要。<br>当汉朝一个个不成体统的皇帝把国家糟蹋的不成样子,汉朝人都已经对朝廷绝望进而要求改朝换代的时候,数千年来的后人却不遗余力的攻击王莽皇位的来历,实在愚蠢之极。<br>也许,从寒门走出的王莽也曾经思考过自己有没有必要坐在皇位上,但是,当历史的浪潮将他涌上宝座的时候,习惯性遵从儒家思想的他也许寻找过自己接受禅让的合法依据,也许自己可以像尧舜禹那般再续传奇。<br> 三<br>所以,看待王莽,最重要的是看他即位后的治国方略,那才是评价他的根本依据。<br>二十五史上,改朝换代不可胜数,大小皇帝更是多如牛毛,而让王莽名震青史的是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历史上称为“王莽改制”。<br>王莽的一生可以分为两段,前一段是他作为臣子的高尚,几乎“惊天地,涕鬼神”,白居易说: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说的就是他的前半生,是的,如果作为臣子的王莽早早死亡,他一定是中国古代大臣的一代楷模。<br>可惜,我却不这么认为,他的前半生固然值得赞扬,后半生虽然被后世泼了太多脏水,我倒是觉得他的后半生才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即使粉身碎骨,遗臭万年,却依然令人赞叹。<br>王莽在位仅仅15年,而这短短15年时间,王莽对国家体制都改革措施,让身在今天的我们也不得不感到惊叹。<br>今天大部分对他王莽的评价都离不开穿越一说,当然,这是一种戏谑的说法。王莽进行的是一个全面深化的社会改革,不同于其他改革仅仅是在制度上变动。王莽的超前眼光让后人觉得不可思议,胡适评价他: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br>胡适作为替王莽翻案的第一人,他说: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br>今天人们提到“王莽改制”都认为是他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br>这里提到的“托古改制”是什么意思,旅美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从王莽登位后发出的一系列诏书中看到,王莽的政策根本脱离了当时的实际环境,亦缺乏适当的用人安排。他在《中国大历史》里语带讽刺的评论王莽:“他尽信中国古典,真的以为金字塔可以倒砌。”<br>也就是说,太多的人都认为,王莽的改革是一种对于古人治国措施的照搬,但是这话今天听起来怎么这么逆耳,因为今天提到王莽,大家已经在脑海里浮现了两个字——穿越。<br>是的,人们认为王莽是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回到汉代的,而不是从周朝穿越到汉代,因为他的那些措施根本不是什么古代制度,而是新社会的新制度。<br>他的改革大概有十个方面:<br>其一,重视发展新科技,王莽当时实验很多被儒家当作奇技淫巧的新生事物,并且还亲手解剖人体,当时有人发明飞行器,王莽接见并给予了资助,他还发明过类似今天的游标卡尺的精密测量仪器,这也是当时铸币技艺高超的原因。<br>其二,实行土地国有化,禁止私人买卖。他将土地收归国有,没有土地的农民一对夫妻会分到一百亩田地,不足的由国家补偿,王莽规定,人均土地一百亩,多占土地的人家,不管是富豪巨室还是普通百姓,立刻要无条件交出土地,分给贫民,土地不许买卖抵押,如果大家没有看错的话,这件事情在解放后又发生了一次,那就是新中国的土改!这不就是社会主义很典型的体现?<br>其三,废除奴隶制度,当整个国家都在实行奴隶制度的时候,王莽却觉察奴隶制度的残酷性,他下令禁止买卖奴婢,但是中国真正禁止买卖奴婢也是在解放后才废止的——人的生命是天地间最尊贵的,这曾是王莽提出的口号!买卖人口是“悖天心,逆人伦”的罪恶行径,必须立刻停止。<br>其四,王莽强迫无业游民必须劳动,不参加工作的游民,会受到处罚或者劳役,由国家承担食宿。<br>其五,实行国家专卖政策,酒铁盐等买卖权收为国有,国家统一发行钱币,以前的富豪们可以私自铸钱。自然资源矿山全部划为国有,私人开采需要征税,而且还要进行登记。这是典型的社会主义经济政策。<br>其六,政府控制物价,禁止商人囤货扰乱市场,供大于需时政府按本钱购买,需大于供时候政府再以平常物价卖出,消除贫富差距,维持物价稳定。<br>第七,出台贷款制度。农商可以向国家贷款,国家收取利润的十分之一,如果是进行祭祀或者借钱办理丧事,国家可以无息贷款!<br>第八,税收改革,国家对商业活动收取所得税,用于平抑物价和贷款支出。<br>第九,王莽还曾实行廉租房政策,长安城中曾经建设5个里共200个廉租房住宅小区,供无房居住的贫民居住。而下一次中国人见到廉租房则是在二十一世纪。<br>第十,在军事外交方面,王莽也颇有作为,成功处理了云南的反抗。对抗匈奴,他在12个地方征召30万人,避免在一个地方征召对人口结构的破坏。<br>不过,这些今天看起来振奋人心的政策,在汉代的实施下,得到的却是天下大乱,是王莽自己的凄惨。<br>王莽改制没有解决西汉末年以来的土地兼并以及流民问题。相反,这些政策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物价上涨,米价由汉文帝时的每石数十钱涨至二千钱,到王莽末年,更达到了每斛价值黄金一斤。接连的天灾人祸迫使百姓流落他乡,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于是,各地百姓铤而走险,揭竿而起!<br>地皇四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逃往渐台,身边尚有公卿大夫、宦官、随从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战斗,部下几乎全部战死,他也退至渐台。王莽的儿子、侍中王睦看到这种情景想脱掉官服逃命,被王邑大喝一声叫住,他们一起守着王莽到最后一刻。<br>最后,跟随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杀,并被斩了首级,悬于宛市之中,王莽的尸体被军士争相分裂。 <br>一代奇人,就此落幕!<br> <h3>以成败论英雄,王莽注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br>所以,今天人们认为王莽到底是不是托古或者穿越已经不重要,因为大部分人认为王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无论怎么先进,却无法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这就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br>他以为凭借自己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自己和平方式取得的皇权,可以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却没有想到,所有的改革都是一场革命,当这种改革足够深刻的时候,必然需要有人流血,用不流血的方式取得了皇权,却仁慈的以为革命依然可以不流血,这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所以,最后流血的必然是王莽及其追随者。<br>至于许多人说的其政策不符合当时的实际环境,不符合当初的生产力,完全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若论社会实际形态和社会生产力,新中国解放后,西藏怎么可以从农奴社会一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那北美大陆又是怎么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一跃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使得美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里领先全球。<br>王莽本来可以像他的继任者刘秀一样,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缝缝补补,庸庸碌碌做上一辈子安乐皇帝,但是,王莽的理想不是复制一个可有可无的朝代,而是要让这个国家的最广大的百姓得到最大的幸福,他想解决的是千百年来存在的社会症结。<br>当我们在感叹王莽改革政策的时候,帝国原来的大小官僚,原有的大大小小利益集团开始了上下其手,他所有的改革政策最终落地的时候,往往是最反对他的人接手。最终这些政策都变成了他们刺向王莽的利剑,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他们将所有的好的政策变得不合理,最终让那些本来拥护王莽的人也加入了反对他的阵营。<br>所以,王莽的改革最终是必然失败的,没有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会为了什么国家大局放弃自己既得的利益,王莽还真的以为,天下人都会像他一样,宁愿散尽家财也要惠及大众。<br>千百年后,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中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br>王莽的改革也是革命,所以,后来的人们胜利了,而王莽失败了。<br>关于王莽在军事上的失败,我也看到过一些调侃之词:<br>王莽篡改时间线被位面之子刘秀发现,刘秀为了保住时间线的正确性,不惜在战场召唤陨石,以二万农民起义军干掉了王莽四十万的正规国家军队。<br>王莽大军在战场上遇到陨石雨确是一件奇事,但是这对于王莽的命运没有根本影响,因为王莽的失败是他在治国方略上的失败,所以,众叛亲离的王莽在军事上的失败,也是早晚的事情。<br>王莽的失败绝对不只是王莽一个人的失败,代表着以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第一次尝试彻底失败,代表着中国人第一次追求“大同世界”的失败,也意味着这个民族在此后几千年的岁月里只能延续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毫无意义改朝换代而止步不前。<br>当了皇帝后,面对改革的一系列失败,面对着四处的起义军,王莽彻底迷惘了,他在拷问自己,问题到底出在哪里?<br>史书记载:<br>汉兵盛,莽忧甚,不知所出。崔发言:“《周礼》及《春秋》,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故《易》称‘先号啕而后笑’,宜哭天求救。”莽乃率群臣至南郊,陈其符命本末,因搏心大哭,气尽,伏而叩头。又作告天策千余言,诸生小民令旦夕哭,为设餐粥,凡能诵策文者,除以为郎,至五千余人。<br>记录这件事的是班固,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为了丑化王莽。<br>我们只要记住一件事,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王莽的“哭天大典”,其二,他们这群人真的哭的极为凄惨。<br>据说演员可以在几秒钟内流泪,这里也不排除这里有演戏的人物,但是我更加坚信,以王莽及其拥护者的性情,我坚信,这是一场真正悲伤的“哭天大典”,作为帝国的领路人,他们哭的是在面对着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走投无路时候的无助。<br>从古至今,许多王朝倾覆之时,也没有谁去哭天,一则没有人信奉上天;一则他们的皇权并没有那么高尚,大抵是腐败透顶,寿终正寝,不值得谁去痛哭流泪。<br>中国古代,几千年历史记载中,发生过无数次因为争权夺利而进行的相互仇杀,可是,各地人们对于王莽的攻伐却并非如此,所以,在众望所归中登上皇位的王莽无奈的接受被杀的命运。</h3><h3>在两汉之交,一代巨子为了这个民族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尝试失败了,那些伴着痛彻心扉的哭声留下的眼泪,为二十五史留下了 深刻地墨点。<br><br><br><br></h3><h3><br></h3> <h3>图片来自网络</h3><h3>参考班固《汉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