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桂牵缘 德风化雨——广西百色市 “名班主任”研修班赴上海培训小结

百色市骨干校长班第三组

<h3>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月的上海学习之旅圆满结束了。从10月13日之初的激动和憧憬转换成了如今的不舍和留念,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参加集中学习和跟岗研修,不断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收获了友谊,是一次极具意义的学习之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宝贵的财富。</h3> 一、认真学习,丰富专业知识储备 <h3>  集中培训课程围绕学校德育工作展开,培训形式有听取专家作报告、考察基地学校以及分班研讨。集中学习的每一天都非常充实,不同风格的名师讲着不同类型的讲座,不断丰富了自身专业知识。<br></h3><h3> </h3><h3></h3> 一是专家讲座丰富知识 <h3>  在为期10天的培训中,张民选教授的讲座给我们指明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姚瑜洁教授从德育工作专业角度出发,让我们明确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班级工作专业知识和驾驭主题教育课的能力;王洁教授的《PISA与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创新》、高耀明教授的《教师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闫温乐教授的《中小学教师科研成果的有效表达》,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保障;郭宁伟校长的《挖掘整合资源 做一名有创意的德育工作者》讲座,用智慧的课堂技巧、幽默的语言为我们指明了如何在校园中挖掘资源,创建属于本校的办学文化特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蔡丹教授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学校教育》,不仅让我明白了日常管理工作中如何关注学生身心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还在工作坊的活动中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集思广益,发充分发挥团队的精神,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贺雯教授的《班主任压力与管理》一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为我们班主任日常工作遇到的琐碎疑难问题解开了疑团;李燕华教授,王冬梅教授以及陈杰教授分别从理论出发,紧密联系日常工作案例展开,让我深刻领会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设计好班会课及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马国勋教授的《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讲座,让我明白了班级管理的技巧与智慧,从而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奋战在德育工作一线,来自上海中学的骨干教师——陈宁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班主任效能:设计与分析指导》,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为创建和谐的班集体打下良好的根基……<br></h3> 二是基地考察大开眼界 <h3>  考察的上海市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虽然只有一年多的校龄,但他们独特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办学思想让我大开眼界。在这里,我参观了校园文化建设,认真聆听了该校办学理念的解说,观摩了两节校本课程主题班会课,我由衷感叹,这里不愧为上师大的标杆基地学校,她就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开启更美好人生。<br></h3> 三是研讨活动交流真知 <h3>  集中学习最后一节课,由沈嘉琪等老师组织开展的专题交流研讨活动,各小组成员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进行探讨,并上台做代表发言。在本次交流研讨中,我从中学会了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有管理班级的能力,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做一名研究型的老师。</h3> 二、积极实践,实现教育理念升华 <h3>  为期两个星期的跟岗研修,我积极参加实践,提升了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实现了教育理念升华。<br></h3> (一)增强了校园文化知识 <h3>  我们小组一行8人被分配到徐汇区上海小学,在德育处刘勤主任的热情接待下,我们参观了校园,了解了学校基本情况及熟悉校园路线。上海小学是一所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百年老校,其办学理念的传承及校园文化的建设无不让人赞叹。如今是一代代的校领导秉承学校办学理念,并不断地创新发展,坚持做到“文化立校,故事校园”的办学思想。校园内,一张张图片、一则则故事都汇聚学校的文化,谱写了上小“上达达德 海通通才”那一曲曲动人的华章。</h3> (二)习得特色活动创新 <h3>  上海小学开展的主题月活动及少年宫活动课等特色活动,都紧扣着学校“上达达德 海通通才”的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以德为先,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和培养学生特长,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真正体现了学校把每一位学生培养为“具有扎实基础,具有广泛兴趣并能不断自我完善的人才”这一理念。</h3> (三)体验了团队专业精神 <h3>  上海小学团队的集体备课精神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令我震撼,在随导师张薇老师参与年级组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在刘勤主任、朱一老师带领参加学校中心组学习、“合伙人”项目专项讲座以及特校的教育形势报告中,我深深地体验到了学校精心组织各类有针对性的活动,加强对教师人文关怀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h3> (四)学会了班级管理经验 <h3>  两个星期的跟岗学习,我们从导师身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她们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心及敬业精神和对专业发展专研精神,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着我。导师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令人印象颇深,他们不仅以“教好学生”为主要目的,同时也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打造学习型组织,成为研究型教师。</h3> 三、广交朋友,收获深厚友谊 <h3>  培训期间,我们组织讨论,每个人就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办学优势、发展方向等各抒己见,每一所学校都有她的独特特色,每一位老师都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自的先进办学经验。全体学员与老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教学的困境和对策,留影纪念并留下了联系方式,收获了一份深厚友谊,为我们以后不断交流和进步搭建了很好平台。<br></h3> <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去后,我将带着感恩、带着收获、带着领悟、带着智慧,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岗位上,不断让自己在德育工作、教育教学实践中茁壮成长。努力让乡村的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同一片蓝天下,享受人生中最幸福、快乐的教育时光。这次学习之旅收获满满,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重整自己的教学行装,向未来的教育之路再出发,为教育事业发展奉献毕生力量。</h3> <h1><font color="#39b54a"><i><u>  2019年11月10日秋辰执笔于上海师大</u></i></font></h1>

班主任

办学

教育

学校

教授

教师

理念

讲座

专业

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