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经过四个小时的颠簸,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省城太原。立冬之后的龙城,没有想象中那么寒气袭人,倒是恰到好处的清冷,让人神清气爽。或许是因为心情愉悦,因为每次外出学习,我都格外期待,格外珍惜,我觉得一切都挺好。</h3><h3> 可惜,好心情没有持续多久,我们便被报到后的住宿问题虐的体无完肤,会务处原先安排的四家酒店都住满了,我们提着行李,来到最远的一家酒店,又因为一个误会,差点流落街头,幸好同行的一位同事多问了几句,才有惊无险地入住了。</h3> <h3> 上午第一项安排,课堂教学观摩。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两茎灯草》,哎,怎么讲下册,咱刚改教材,这课文没见过,光读课题,一头雾水,不知道写的啥。又暗自窃喜,正好今年我带五年级,值得一听。</h3> <h3> 进了会场,妈呀,黑压压,到处是人,连站的地方都快没了,别说坐了。我们四个人只好各自为战,分头寻找座位。还算幸运,我在最后一排找到宝贵的一席之地。两边都是不认识的老师,正好有利于我专心听讲。</h3> <h3> 来自遥远的东北——黑龙江省,杨修保老师带着东北人骨子里的幽默,让整节语文课笑声不断,却又令人若有所思,一步步渐入佳境,最后恍然大悟。这样的课堂真是一种享受,杨老师的学生真是幸运,我不由扪心自问,我的语文课堂,更多时候,会不会对学生是一种煎熬呢?汗颜!</h3> <h3><font color="#010101"> 《两茎灯草》选自吴敬梓的讽刺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短短三百余字的一个片段,将一个吝啬鬼——严监生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杨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堪称绝妙,二十分钟学课文,二十分钟学写作,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做的掷地有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过渡语,我记忆犹新,“同学们,学了这篇课文,一说到吝啬鬼,你就会想到——严监生;一说到严监生,你就会想到他的手势——高举两个手指。好,五年级的孩子,我们学到这儿就够了。但是,吴敬梓老先生是怎样让我们记住这个人物形象的呢?我们得好好研究研究。”自然过度到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font></h3> <h3> 三番四抖,相声术语,居然和文学作品一脉相承,初闻惊讶于杨老师的博学,再思才了然于心,相声不就是一门语言艺术吗?将语言艺术运用到极致的大家,才能让听众会心一笑,佩服至极嘛!</h3> <h3> 一节课结束,孩子们带着满满的干货,心满意足,发自内心的对杨老师的那声“谢谢老师!”让我反思,让我惭愧,也让我不甘心,因为我也希望能做一名像杨老师那样,让学生心服口服,真诚感谢的语文老师。</h3> <h3> 这节课上的精彩,却如此朴实,没有花里胡哨的课件,视频,音乐,只有一行行简单清晰的文字。其实,这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每节课只需制定一到两个明确的目标,切勿面面俱到,遍地开花。也就是所谓的——大家风范,大道至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