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学习的路上

丁丁冬冬

<h3>  十天的河大学习即将接近尾声,聆听了多位大家的讲座,真是收获满满,来不及全部吸收,待自己慢慢消化。</h3><h3> </h3> <h3>  说老师们是“大家”,一点儿也不为过,他们的头衔真的很多,教授、特级教师、博士生导师、省学术带头人、统编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编委、校长等等。他们是一群优秀的人,出类拔萃的领头羊。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谦逊。每位老师都会早早来到教室,和学员亲切交谈,都是那么和蔼可亲,不端架子。</h3> <h3>  老师们各有千秋,讲授内容不同,讲课风格也不同。但都是针对我们学员的需求设计,都是很接地气的内容。</h3> <h3>  河大文学院王利锁教授给我们分享了古典诗歌的解读方法。首先教授为我们讲解了有关诗歌的基础知识——诗歌按不同标准的不同分类及表现方法。然后又给我们讲了诗歌解读的基本原则和解读方法。最后又以不同题材的诗歌为例来讲。</h3><h3> </h3><h3> </h3> <h3>  王教授研究诗歌,在诗歌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课堂上侃侃而谈。佩服之余我想,老教授传授的理论知识对我们来说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素养,我们要多读多背,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才能具有正确解读的能力。</h3> <h3>  孟彩云,河大教授。《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与实践》是她讲授内容,一看题目,肯定会对这节课定位——没意思,理论说教谁爱听。但是孟教授早料到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上课一开始就说:“我保证你们不会听到半截悄悄离场。”她气场很大,甜甜的微笑中透着自信,事实也证明如此,我们三个小时都听的津津有味。</h3> <h3>  孟老师以一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引入,给学员讲了新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师德建设后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等,孟老师课件上的东西我都记不住了,但她举的一个个生动事例却记忆犹新,如孟老师讲她去买菜,她说她也是一个平凡人,买菜时会讨价还价,她绘声绘色学卖菜老大妈嘘她:“哟,一个大学教授,买个菜还还价,真抠门。”以此来说明社会对老师的高要求。再比如她讲到老师的无私与幸福,自豪地说起自己儿子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被北大录取,儿子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见到她时那种高兴。</h3><h3> 一个教政治的老师能把课上得这么风趣幽默,难怪还没到退休年龄就有好多私立学校来预约,高薪诚聘。</h3><h3> 成人听课尚且如此,何止我们的孩子,我们老师不能总抱怨孩子们听课开小差,那是不是我们讲得太呆板了,不足以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如能吃透教材,像孟教授一样把空、大的说教大道理化为学员们喜欢听的小事例、小故事,孩子想不专心都不行。</h3> <h3> 唐文国老师是我最佩服的一个老师,他佐证了“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h3> <h3> 他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路阳光分校的校长,孙双金带领下的一个教育集团之一。他上午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如何开展阅读: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下午分享了他的教育故事。</h3> <h3>  六个小时的分享,让我们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了解越深敬佩越切。他原来在淮南县城工作,因在一次骨干教师培训中被推荐讲一节课而被南京教育界伯乐相中并挖走,由教师到主任一路到校长,又被评为特级教师还被当地媒体采访,报道内容:</h3><h3> 唐文国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第十一批特级教师。</h3><h3> 从唐文国评上特级教师开始,在他办公桌旁的墙壁上,总会钉着一张小纸条,写着“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这也是《特级教师评选规定》里开篇的三句话。唐文国说,他一直在用这三句话要求自己,“评上之后压力更大,因为有特级教师这样的荣誉称号在头上,就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思考”。</h3><h3> 刚刚年过50的唐文国,常常被人错认为30多岁。他说,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就是最好的“不老药”。</h3><h3> 作为校长,管理工作再忙,他坚持每周上三节语文课;在他的抽屉里,永远为孩子准备着创可贴;在他桌上,总是放着一枚学生送的“金牌”,上面写着“世界上最好的老师”。</h3><h3> 在教学方面,他也喜欢带徒 弟,目前跟着他学习的弟子就有近10名。唐文国说:“我觉得自己一个人好还不算好,要带着身边的大家都好起来,都优秀起来,这才是一个好的老师。”</h3> <h3>  唐老师有多次调动工作的机会,但缘于对教育的那份热爱,他始终没有脱离一线,即使当了校长仍坚持每周上三节语文课,孩子们亲切地喊他唐爸爸,喊他甜甜的老师,甜甜的校长。</h3><h3> 我想他的人格魅力来源于他懂孩子,尊重孩子,孩子犯错从不厉声呵斥,而是指出错误提出希望;来源于他的幽默风趣,学生上课开小差,他插个小插曲“呆 槑 玊 焱”这几个的认识,借机教育:你要认真听讲“玊”上一点儿就放下边,你就会成为一块“玉”,那么你就火了(焱);来源于他的教学智慧,“虐、染”两个容易写错的字,唐老师这样讲,老虎咬别人,口得朝外,那才叫虐。教学染字右上是“九”还是“丸”,唐老师在黑板上写个染字,拿粉笔放在九字撇上,说“大家看好,我松手粉笔掉下来,就没点儿,要不掉下来就有点儿,这样教学,哪个孩子还会错?还来源于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课前讲,孩子表现好时讲,不失时机的讲,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学生想不爱都难。</h3> <h3>  温文而雅的唐校长懂教育,会生活,幸福指数很高,他的很多见解都值得我们去学习。</h3> <h3>  下面来说说这位教育界的“商鞅”——金树培,金老,他又给自己起名“金顽童子”,拥有一颗不老心。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颐养天年之季,他依然每天在世青国际学校,带领着一批语文教师,沉浸在他语文教育改革的理想王国里,乐此不疲!</h3> <h3> 针对很多学生都头疼的作文,他提出“写着玩儿”的理念,要求对孩子们(起码是低、中年级)不许讲任何写作知识技能和要求;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对孩子们的写作错误敢于视而不见,允许一些孩子暂时不写或少写。点燃与呵护是每一位教师要拼命追求的第一本领。</h3><h3> 他提出先做“语文减法”,再做“语文加法”。前四年不参加上级组织的考试;自己组织的考试一个学期只准许有期末一次;一二年级坚持“多认少写”,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基本禁止分析课文;严格控制训练材料的购买和使用;对训练材料和试卷进行绿色化过滤;彻底禁止按分排队和按照考试成绩评价老师……两年基本完成六年的识字任务;小学段要读一千本书(有自己研制的《千册大书目》)……</h3><h3> 他带领老师们一起实施种诗课:“不仅仅是种下诗篇,还种下诗意,种下孩子们的诗意情怀。从而诗意地学习,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h3> <h3> 金老把孩子们写得诗给我们看时,把我的震住了。</h3> <h3> 总结金老做法,不给老师考试压力,就是带领孩子大量阅读,识字,写诗不提要求,只表扬鼓励,不许批评。真真正正在做真教育。</h3> <h3>  有关统编教材,讲解的有好几个老师,她们从不同方面做了自己的解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斩棘老师,一是因为她讲得课正是我们一线教师急需的,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编写理念和教学建议。二是因为李斩棘老师的成长经历。</h3><h3> 个儿虽不高,但娇小身躯里蕴含着大能量,一如她的名字,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她从不停止学习的脚步,十分好学,由于工作的不得志,拿了本科,又自费克服重重困难考取河大研究生拿取学位。喜欢钻研,网络教研搞得风声水起,发表很多文章,成为全省进正高最年青的老师。河南有四位老师参与编写统编教师教学用书,她就是其中一位。她领的任务是五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她带领她的团队,经历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在不停地试教,摸索,修改。她把她们对习作单元的解读,教学建议分享给我们,很受用。</h3> <h3>  真是不虚此行,受益匪浅,从这么多优秀的老师们身上我体会到,不能总抱怨,要不怕苦,只要你想,带着镣铐也可以跳舞!十天时间做到了不迟到、不早退、认真聆听每一位老师的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继续行走在学习的路上……</h3> <h3>  </h3> <h3>  </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