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校门口排长龙的小吃,你还记得多少

m

每一个学生,最期待的便是放学时刻。放学后,可以在学校打球,去附近的黑网吧上网,而我总是随着大流走出校门,奔向形形色色的小三轮,大概对于我这样的吃货来说,上学最大的意义便是吃小摊。 我最爱的除了辣条之外,还有无骨鸡柳、臭豆腐、麻辣烫、珍珠糍粑……品种太多,流动速度太快,时间也过去太久,以至于我都记不得。 所以我,又回到了曾经的校门口,找回了那些阔别已久的美味。 1、珍珠糍粑 这大概是父母们唯一能接受的小吃了,原料简单,不上火,不少父母在等孩子放学时都会买上一份,边吃边等。 对于学生们来说,便宜、量大,便是它的最大优点。小时候它的价格是1元16个,细嚼慢咽,两块钱可以吃到家门口。 等我再次找到它时,价格已然变成了3元24个。我庆幸我已不是学生党,面对它的涨价我可以坦然接受,即便现在的学生党比我有钱多了。 小贩熟练的一手从机器里转出糍粑,一手拿刀切断,紧接着裹上豆粉,便可以吃了。 粗糙香甜的芝麻豆粉与软糯的糍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交杂在一起的味道却又是那么的奇妙。细品,感觉还是跟学生时代吃到的味道一样。 或许,奇妙的就是记忆中那份滋味终于来到舌尖的感觉。 2.煎饼果子 煎饼果子作为山东的美食,流传到了全国各地的校园门口,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都逃不过它的魔爪。 记得小学时为了放学时能吃到煎饼果子,在学校就要与同学商量好要“拼单”:一人出一块五,买一份煎饼果子,一人一半。 要是在学校里没找到人分摊,在排队的时候临时组队也是常有的事,能一人承包一份的绝对都是家里开饭晚的土豪。 准备工作已完成,只等下课铃一响。若不能尽快冲出校门,就得排超久的队才能吃上。好不容易轮到自己,还要叮嘱着小贩多刷些酱。 现在的煎饼果子,饼皮依旧柔韧,酱依旧咸中带甜,薄脆依然是点睛之笔……唯一的区别就是我可以无所顾忌的尽情加料。 店名:陈泽坤煎饼店 3.无骨鸡柳 这份油炸出来的美味,是小时候校门口为数不多的洋气小吃。它也从最开始的最低五毛起炸,涨到了三块。 金黄色的条状鸡柳,还是小时候的样子,只是现在吃起来,外面裹的面粉已经越来越厚,厚到有些感受不到鸡肉的存在。 裹的也还是从前的那种略稀的番茄酱,孜然粉和辣椒粉的香气也还是那么突出,初尝感觉还是不错,吃了几口便腻了,再也没有那种想把碗底的渣渣都往嘴里的倒的冲动。 或许这是与我记忆中的味道差距最远的的一道小吃,不过我也不能确定是它变了,还是我的口味变了。 店名:无骨鸡柳 4.麻辣烫 最好吃的麻辣烫,总是在学校门口。小时候的麻辣烫小摊,就是三轮车上架个炉子,简陋到不行。锅底接近白水但是略咸,煮过各种食材后,也就慢慢有了滋味。 五毛一串,荤素都有,任你挑选。选好了,装在盒子里,浇上底汤,再加些灵魂酸豆角,还有必不可少的辣椒,这就是我记忆中的麻辣烫。 现在的麻辣烫,一般都不只是一个锅。生意越好的店,锅中的串串就越是塞得满满当当,或许是现在的人啊,已经没有了从前那种等待美味的耐心。 串串的品种也越发多种多样,而我爱的还是腐竹、猪皮、丸子这类经典的美味。 店名:三轮车麻辣烫 5.煎饺 还没来得及出校门,闻到那股熟悉的韭菜香,心里便已明白:今天煎饺出摊。 小时候的煎饺,买的人多,都来不及把整个饺子煎至金黄,底部稍微有些脆的就已经能糊弄着卖出去了。 深知现在的人也越来越挑剔的煎饺摊主,为了让饺子更快的煎透,不约而同的在锅中放上许多的油。与其说是煎,倒不如称为炸。 馅也还是最质朴的韭菜馅,虽说是素饺子,煎过之后倒也有了些荤气。 不过我还是觉得炸透了的饺子,没有小时候那种好吃,可能是我的牙口没那么好了,嚼得有些厌倦。 店名:小李子粉店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我上学的时候,怕是一心只想着吃。 可如果再重来,我应该会再多吃一点。 一颗彩蛋 爸爸妈妈总是说外面的东西不干净,我就省下早点钱,买我最爱的辣条。还要拒绝他们的接送,在放学路上吃完,回家权当无事发生。后来我妈妈才告诉我,有一次她问我是不是在外面吃东西了,我说没有,但是牙上还粘着几块辣椒皮……:) 街访/诗诗bb 今/日/话/题 留言板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