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红树林素有“海岸卫士”“防浪先锋”之称,它对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连接陆地和海洋的重要生态系统,如今却面临着生存危机。</h3><h3> 红树林并非像它名字般呈现红色,而是四季常绿。那为什么叫红树林呢?原来,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种类是红树科植物,如木榄、秋茄、海莲、角果木、红树等,它们的树皮富含单宁酸,可提取红色染料。因此,红树林名称只与树皮有关,而与花、叶颜色无关。</h3> <h3> 与其他森林类型相比,除了维持生物多样性,红树林还具有许多独特的生态功能,鲜为人知。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h3><h3> 为了保护红树林,也是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首先是防浪护堤。红树植物能够稳稳扎根于滩涂上,在海岸形成一道密实的天然屏障,是我国南方万里海疆的第一道防护林,具有巨大的防灾减灾作用。红树林还可加使海滩面积不断扩大和抬升,从而达到巩固堤岸的效果。</h3><h3> 其次,红树林具有净化环境的功能,包括大气净化功能、水体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h3><h3> 再次,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价值很高。例如,木榄和海莲类的果皮可用来止血和制作调味品,根能榨汁,生产亚洲女性经常使用的名贵香料。</h3><h3> 另外,红树林湿地见证了地球上海陆变迁的全部过程,是研究生物进化和海陆变迁的理想对象。比如红树林中的海蛙,是唯一能够生活在海水中的蛙类,在研究大陆变迁及如何适应海洋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h3><h3>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木本植物群落。在我国,现有真红树植物27种、半红树植物12种,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等省及港澳台地区。</h3><h3> 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破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红树林遭到很大的损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有60%以上的天然沿海湿地消失,包括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h3> <h3>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红树林重要性认识的提升,红树林保护成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h3><h3> 虽然面积有所恢复,但红树林生存环境仍在恶化。自然环境的变化、海平面上升等因素会给红树林生存带来一定的影响,但人类活动才是挤压红树林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h3><h3> 由于我国红树林生长底质主要是河口沉积和大陆架供沙,大量修建海堤不仅毁坏了陆缘高大、成熟的红树林,还在海堤脚下造成30米~50米宽的无林带沟,红树林很难生长。</h3><h3> 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使得红树林根系的含氧量降低,这不仅不利于红树林的生长,还会影响食物链,导致红树林虫害和蛀木生物团水虱的暴发。</h3> <h3> 行动:各地掀起保护热潮<br></h3><h3> 红树林的重要性与我国红树林现状的反差,不仅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而且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h3><h3> 今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广西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详细询问了红树林和海洋生物的保护情况,了解了红树林作为“海洋卫士”“海洋森林”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在离开前,“总书记面对着宽阔的红树林和一望无际的大海,驻足凝望,叮嘱我们继续做好红树林的研究和保护,把海洋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区域建设好。</h3><h3> 在保护红树林热潮中,广西近百名大学生和青年志愿者在世界海洋日,走进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种植红树林种苗,并发出“保护海洋”的倡议。</h3><h3> 建议:提升红树林保育质量</h3><h3> 红树林的修复还可以向沿海虾塘要空间。因为这些10%空间以前也是种植着红树林。</h3><h3> 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 我们也要担当起保护红树林的小卫士,多多宣传减少对红树林的开采,减少水污染,减少水土流失,让“海岸卫士”屹立不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