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抬起脚,出去走走</h3><h3> 出来户外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有的是为了运动,有的是为了排解生活的压力,而有的是为了看风景。我绝不是为了运动。我不大爱运动,也没有挑战极限之类的想法,只是我喜欢风景,也喜欢户外的环境纾解压力,所以再累也要抬起脚,出去走走。只要有时间,并且觉得体力还行,就不想错过户外的机会。不仅徒步活动,休闲活动也会参加。说实话如果休闲活动能看到美景的话,我会更愿意参加,只是休闲的风景有太多的人工制造,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所以我只能苦了我的两条腿,去寻找大自然的本真。</h3><h3> 本来这周想休息一下,因为自己的身体不是很舒服,可看到群里发的美图,还有很特别的名字:白马浪、刀尖砬子,以及驴友的忽悠,唉,实在是心痒不已。去吧,要错过了会不会后悔?辛苦一下我这可怜的双腿吧。同时也暗想,群主你能不能选个不那么劳累,又让人喜欢的地方呢?不过我知道那不太可能,街面如果有美景早就被人骚扰了,还能等着我们去欣赏?现实一点吧,寻奇探幽还得靠自己这双腿比较靠得住。</h3><h3>图片描述</h3><h3>图片描述</h3><h3>图片描述</h3><h3> 这次徒步的人还真不少,一上车,心蓝就给了我们两个惊喜,因为今天是白山户外群十周年纪念日,群主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礼物:一个是请来了当年第一次户外的田老师,二是每人送了一条户外多功能围脖。但徒步结束后我私下想,群主今天绝对送给我们一共三大“惊喜”!车上田老师回忆了他们第一次徒步的经历,心蓝则用她独具魅力的女音字正腔圆的介绍了群主多彩生活为白山户外旅游所做的贡献。回程车上我更详细的咨询了她,更细致的了解了多彩生活近十年来为白山户外所做的努力:他曾用他的双脚踏遍了白山、临江等地的山山水水,发现了老梁山的石林、李家店草坪、四方山、老秃岭等户外旅游点,并参与了四方山的旅游方案及老秃岭望瑶亭的设计。这些让我敬佩不已,一个人能把玩儿玩到极致,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就曾对那些不爱学习的孩子说:你们不是喜欢玩儿吗?那就把玩儿弄明白,玩到顶峰,那也是人生的成功,如果玩不明白,那就踏实的学习。而多彩生活就是能玩儿明白,而且能坚持到底的人。事后多彩生活说他就是搞旅游的,这就是他的工作,更是让我艳羡不已:爱好与事业能够统一,自己的工作既是娱乐了他人,也娱乐了自己。他为自己,也为他人踩出了一条丰富多彩、缤纷斑斓的道路,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和感谢多彩生活领队,心蓝等人合计要回赠给领队一个惊喜,举行一个仪式:造一个交叉登山杖队形,让领队从队伍中走过。可惜人家大哥不肯完成这个仪式,于是我们自娱自乐了一下,玩的像模像样!</h3><h3>图片描述</h3><h3> 沿途有风景,但让我注意的是一处民宅聚集地,有楼有房却没有人,车走了很远才看见有一处烟囱冒烟。山水谣大哥说那是当初的铅锌矿,矿山倒闭,人也就都走了,只留下当初辛辛苦苦盖起的房子。看那闪闪发亮的琉璃瓦可以想象当初是怎样热闹繁华的地方,而今却变的如此荒凉。不禁想起我的故乡也是如此,心中有些伤感,时代在进步,而很多当初繁华之地却反而萧条了,永远被历史遗忘在角落里。</h3><h3> 下车后的路直接就是大约有30°的缓坡水泥路,然后就是同样坡度的山路。可能是这几天身体真的不舒服,这样的坡度让我已经有些气喘。这次同事夭夭第一次参加这个户外群活动,我想自己要照顾一下她,结果发现她比我厉害多了,不仅不需要我的照顾,而且人家一直走在我前面,并且把我落很远。羞愧!</h3><h3> 本以为这样的坡度已经够了,没想到随后的坡度更加陡起来,目测近70°,我的脚步明显缓慢下来,逐渐向后落去。胸部有些憋闷,倦意接踵而来,下眼皮不断勾引着上眼皮,我感觉自己要坚持不住了,可没有刚起步就退缩的道理,我坚持着。好在中间休息了一会儿,终于爬上了第一座山峰。山下就是白马浪。鸭绿江宛如一动不动的灰蓝镜面,蜿蜒缠绕着中朝边境,在不算明亮的深秋的背景下,显得更加的宁静。我们沿着山脊行走,鸭绿江跟随我们一路,不远不近,若即若离。我们滑下山峰,再爬上山峰,她依旧在。山林的树木遮挡,始终无法看尽它的真颜,也正是这样才诱使人们不断前行去寻找制高点,企图能够览尽她的风华吧?这让我想起年少念书时的经历:贫穷家庭的孩子唯一的执念就是考大学。十分不体谅父母的我,不顾父母的反对,在哥哥姐姐都考学在外的情况下坚持念高中。从开始的贪玩到后来的刻苦和逐渐懂事,知道即使每天帮父母从山下挑回满满的水,也不会减轻多少他们身上的负累,唯一能让他们欣慰的就是努力考上大学。于是当家乡的高中解散后,我就读于市里学校时,即使由于精神压力大,晚上十一二点钟才能睡着,但第二天我仍会四点准时夹起书去教室学习。就这样,我高考还是失利。那时真的很累啊!就像爬这山,倦意时时涌上身体。每次从家里坐火车回学校,我都希望火车会一直走下去,不要停,因为只要停下来,我就又得投入到学习中去。虽然没人督促我,但我无法不自觉。我没有后路,必须继续,好在没让家人继续失望,复习那年终于考上了大学,虽然不算如意,可毕竟登上了一座象牙塔。山路就如我的求学之路,而那若隐若现的鸭绿江美景就如我当初梦想中的象牙塔。</h3><h3>图片描述</h3><h3> 我们真的是在“爬山”。每座山峰都是立陡的,下山的路也极不好走。深秋的落叶已经积的厚厚的,踩上去十分松软,但也使攀爬增加了难度。上坡路经常爬两步下滑一步,下坡路基本靠“滑行”,这样的路什么鞋都不好使,就是钉子鞋在这么厚的树叶上也无能为力。每一处树木都成了我们最好的缓冲,脚只要登在了树的根部,心里就踏实一会儿,靠在树干旁,缓口气,接着爬,或者接着滑。最希望的是沿途能有树枝,能够借力上爬或阻止下滑的速度,登山杖也第一次被我充分利用上。此时能够走山脊是最快乐的事儿,哪怕一侧是悬崖,心中也希望多一些这样的道路。悬崖处映山红树很多,可以想象初春的这里会多么让人迷醉,但我想我是不会有机会看到了,因为群主说,初春这里太危险,无法徒步,而且这一路的艰辛,我也实在没勇气再来一次。只能梦中相见了!</h3><h3> 终于爬上了一座山峰,上面有石砬子,我们都以为到了终点,正要欢呼雀跃,群主一盆凉水浇下来——前面的那座才是。不过也不能白爬,照两张相留做纪念,然后追赶前面的人。滑下山坡,仰头望最后这座山,回想刚刚翻过的几座,脑海中忽然浮现一首诗来:“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唉,形容此时我们的境况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我以为我会坚持不下来,结果爬到最后一峰反倒没有之前那么疲惫了,虽然脚软腿也软,经常不自觉的被绊倒,但觉得还是有力气爬到峰顶的。</h3><h3>图片描述</h3><h3> 走到一片空地忽然前后无人了,我第一次感到迷茫,因为我不知往哪走,没有路,树叶遮盖了一切印记。我喊了几声,幸亏前面有人应答,但等我过去的时候,他因为等我,瞬间便不见了前面的队伍,他也迷茫了。好在后过来的人十分果断的指出路线,我们便继续趟着树叶绕着山腰前行。终于爬上了最后一座山,但没到峰顶,就有很多人往回走了,他们说到顶端砬子还得走很远,并且景色不十分亮眼,于是有人说不去了。可我想:不就是为了刀尖砬子来的吗,从刀把到刀刃,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最后一步了,为什么不走?我继续向前,到砬子底下的时候,碰到领队大哥,他说:“别去了,有树木遮挡,还是看不清楚下面的风景,但如果你去,我陪你。”心里暖暖的,犹豫了一下,还是放弃了先前的想法,不打算上去了。只不过一步三回头了很久,心中不遗憾是假的,毕竟为之努力了一整天。好在最终想通了,人不一定就得攀到顶峰才快乐,心胸豁达,一路闲庭信步,哪里不是风景!于是我便真的在山顶的开阔地信步往回走。后赶上来的人也不再登顶了,因为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我们得在天黑之前下山。</h3><h3> 下山的速度很快,一路以滑拖的方式,山底是条沟塘,水已经枯干,裸露出石块,比山路好走些,可我还是摔了很结实的一跤,小腿处应该青了。不过自小就不是娇气的人,站起来没有丝毫的停歇。沟塘很长,好在我们赶到天黑之前的最后一刻踏出了这里。后面还有很多人,真是为他们捏把汗,漆黑的石头路可怎么走出来。难为收队的冬天雪了!</h3><h3> 第一次进行这样难度和强度大的徒步,这应该是多彩生活送的第三个“惊喜”吧!我私下自我揶揄:一定是他想让我们小小的感受一下他当初创业的艰难吧!因为他说,虽然对这一带的地形了然于心,但这条路线却是第一次走,我不禁汗颜。大哥,咱不带这么玩的!我记得上次冬天雪曾说,他喜欢户外,因每次回去都能高兴三四天,我觉得这次绝对够他回味六七天的:疲惫、惊险、刺激!他是最后带队从野猪拱过的地方走过,而且还是在天黑的时候。哈哈!</h3><h3> 爬山的过程我充分贯彻了心蓝的“教导”:走路不照相,照相不走路。但实际是我根本没精力去照相!不知今天减肥否?</h3><h3>图片描述</h3><h3> 注:绝不是我拍摄的,绝对剽窃!</h3><h3>图片描述</h3><h3>注:这绝不是我照的,完全剽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