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秋日的阳光,灿烂又温润,带着丰收的味道笼罩着大地。 11月5日,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高、初中美术学科,省级工作坊线下活动,在济南市历城二中稼轩学校隆重开幕。来自全省17个地区的美术骨干教师齐聚于此。崭新的校园大气、整洁,于金色的阳光下,散发出浓浓的书香气息,“人生在勤,志达天下”,稼轩师生正以热烈豪迈的情怀奋步向前。</h3> <h3> 2019年11月4日,我们一行五人踏上了北上济南的火车,感谢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厚爱,心怀崇敬与憧憬肩负责任与信念开启了我们的学习之旅。</h3> <h3>四个多小时的火车加两个多小时的汽车,终于把我们送到了此次目的地济南历城二中。进入酒店报到缴费共同研究商讨流程手册中的内容,第二天的学习对我们来说既充满活力又具有挑战。</h3> <h3>本次会议分两个模块进行,第一个模块在音乐厅进行专家报告,第二个模块在日新楼进行公开课观摩展示交流。</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初进校园就被入口的校训石所吸引,正面书刻着做人的要求,背面是告知每一名“稼轩人”的责任。教书育人渗透于点滴中。</h3> <h3>早8:00在三层的音乐厅里开启了我们的正式学习,来自全省高、初中的四百多位美术教育工作者,其中包括研修平台工作坊的12位坊主,各地美术教研员、一线骨干美术教师以及一些优秀大学生代表共商课改,聚焦“核心素养”。</h3> <h3> 开幕式有齐鲁名师苏美容老师主持,省项目办师训处王凯主任致辞。王主任作出具体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要时刻紧跟国家教育发展方针,课堂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立足学生成长,还要具有自我审视能力,更应该落实到从教育中来,到教育中去,明确自己的目标,踏实自己的课堂,提升自己的内心,修炼自己的心灵。在研究中提炼、成长、创新,这是当代为师者的责任和义务。线上线下培训与教研同步梳理,通过线下活动,落实“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的参与性、深度性、主动性。</h3><h3> 省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致辞,肖老师提出让学习更加有质量,更加有分量。不同学段相互融合,共同推进我省美术教育工作在新时代实现突破。</h3><h3> 历城二中李校长致辞,全面历城二中的办学理念、学校发展、取得的成就和未来规划。以自己亲身经历阐述艺术教育对自己的影响,报告中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与实体化办学的落实点。呼吁在座的各位能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与义务,艺术修养不仅仅是在引领人类发展,更应该注重对优秀品格和综合素养的培养。</h3> <h3>剖根核心素养之“庸俗”表达</h3><h3>尹少淳教授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独特的“庸俗”语言对“核心素养”以剖根式剖析。以亚里士多德三问开启“剖根”之旅。</h3><h3>1、为什么提核心素养</h3><h3>人不应该仅仅是“河段思维”,还应该有“全流域思维思维”。</h3><h3>核心素养强调以活动、经验、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的书本式教材。</h3><h3>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h3><h3>2、“愚见”核心素养</h3><h3>在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和调动心里资源和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h3><h3>形成不断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h3><h3>3、什么是核心素养</h3><h3>不同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要求不同。</h3><h3>美术学科素养(视觉形象性)和独特的育人功能(观察、想象、创造、实践、审美等能力,以及人际交流、社会认识、文化理解),将知识技能放的任务情境中学习。</h3><h3>4、教师的应对</h3><h3>主题加单元式学习</h3><h3>大概念(big ideas)</h3><h3>节奏</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尹少淳教授以独有的尹氏幽默,浅显的语言,生活化的事例,富有哲理的语言,阐述着“核心素养”的刨根之问。高顾遐视的理论变得易懂、易学。通过刨根之问将固有的“河段思维”向“全流域思维”阔步。在报告最后指出:学科的重视与否来源于自己对本学科的专业修养与重视,初心不改,一路前行,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h3> <h3>指向“素养”培养的高中美术课程建设—孔新苗</h3><h3>昨天孔教时候就当下美术教育现状予以阐述,指出我们是一代赶上国家政策助推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身负历史使命与责任。国家的重视说明艺术教育的引领性、人文性。接下来就“核心素养”进行阐述阐述。</h3> <h3>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h3><h3><br></h3> <h3>孔教授号召一线教师要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能进行现代化阐述、落实贯彻“艺术生活化,生活美育化”的新理念,新时代背景下提升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水平。</h3> <h3>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h3><h3> —奚传绩</h3><h3>一位耄耋老人声如洪钟、双目如炯这是我对眼前奚教授的第一印象。奚老的报告中,字字真切、句句用心、行行透露出对现在文化入侵的辛酸与无奈。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美育、德育、育化育人”点醒的不仅仅是我们在座的400多位同仁,而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历练、总结、归纳去正确的应对西方的文化产物。为师者,以言、行为范。每一处细节都可能会影响到一代人的成长。</h3> <h3>雅“俗”不能共赏</h3><h3>“低俗、庸俗、媚俗”的伪艺术与中国价值观相悖逆,荼毒的不仅仅是一代人,很可能是一个民族。要辩证的看待问题,要做具有批判思维的美术老师,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审美能力。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奚老建议大家不仅要做“四有”教师,还要下足“六个功夫”,报告的最后奚老意味深长地说:各位拜托你们了,我在这先谢谢你们。我的心中五味杂陈,肩上的担子任重道远。</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上午十点跟随肖老师与奚老等专家、领导共同参观历城区第八届师生书画作品展。参赛学校不管是布展还是作品充满的浓郁的个人特色。作品新、奇、靓,是大家对作品的一致评价,传统的技艺加上现代的材料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新貌。不由感慨美育、德育、育化育人。最后参观学习了历城二中的艺术展厅与美术教室。校园内处处有画作点点育化人。</h3> <h3>学生和教师的作品异彩纷呈,赢得一片掌声!</h3> <h3>看完师生的作品展,我们又来到了稼轩学校的艺术楼,参观了他们的陶艺工作室、烙画室、版画工作室、手工创意工作室等等。</h3> <h3>每一处都体现了稼轩学校的艺术教育办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感性素养。</h3> <h3>下午两点由历城二中宋宝老师执教的《“泥”和我》,由学生刚入学的照片导入,贴近学生生活,回顾同学友情,让学生用语言来形容照片中的其中一位,其他同学通过语言的描绘来猜人物,打开学生联想将抽象语言具体化。教师示范环节,扎实到位,注重细节处理。宋老师这节课将文字理解转换为图像识读,由图像识读进而加以创意实践体现美术表现力,评价环节进行大方向的审美判断,将美术人文性、工具性巧妙渗透。处处体现“核心素养”,真正将前两天报告物化于行。</h3> <h3>第二节课是来自威海刘萍老师的《赋予材料以生命》。以一组世界名画导入,让学生尝试说出作品名字,接下来展示同一幅画作但是用复合材料组合,名画的名字也随材料的加入进行的改变。紧接着对“材料”加以解读。当材料变成艺术品如何去实施?如何去赋予材料新的生命力?刘老师以一辆自行车美丽,让同学们进行无限的想象和组合。在学生的答案中总结方法,生成的高效性体现了预设的巧妙性与趣味性。</h3> <h3>第三节课是来自菏泽郭文娟老师,说到《藏书票》一课并不陌生,虽然教材不同,但课题相同。郭老师以谈话导入,你如何在你的书上做标记?同学们说出了不同的方法,老师出示了中国专属的藏书章同时引出了来自国外的舶来品—藏书票,进而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藏书票进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表现—汉字的加入更体现了中国人对作品完整性的表达。郭老师本节课重点放在设计与制作上,使学生了解藏书票特点,掌握设计方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版画这一特殊绘画形式。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比分析、小组讨论,在掌握藏书票制作要领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书籍和阅读的热爱。由小小的藏书票承载、传达、内化于心的美术人文性。</h3> <h3>一天学习下来,我们再进行自己的小研讨,各抒己见,思想也在不断碰撞,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学习。</h3> <h3>青岛实验中学的苏美荣老师执教《色彩的感染力》。苏老师的课实实在在感染了我,一直以来这样的赏析评价课都让我十分困扰,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以“我来讲学生听”的形式宣告结束,我自知这样十分枯燥却找不到一个平衡点,而苏老师的这节课,从课堂的开始到结束是那样的流畅,轻松有趣,细细感受苏老师完全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将自己放在了主导的位置上,不是强硬的引导而是轻柔地点拨,每一个环节都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调节,最后才达到了这样融合的效果。</h3> <h3>济南燕山中学吴立梅老师执教《有创意的美术字》</h3> <h3>莱州教科院美术教研员杨光老师执教《物以致用、求艺尚美》</h3> <h3>聆听了吴老师、苏老师和杨老师的课,名师的风采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平易近人,感染力强,语言幽默风趣,问题引导层层递进,评价针对性强,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吴老师在快结束课时说了这么一句“一节课的时间很短,人生的路很长。”我听了很感动,我现在总感叹时光如梭,而没有真的珍惜眼前的大好时光,时间就在叹息中悄悄溜走了。一节课45分钟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对学生宝贵的时间负责。</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下午,山东省教科院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为与会的老师做了题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教研与教学》的专题报告。肖老师主要从“核心素养与教育教学”教学“教研与教学”教学“教研与教师”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进行了论述,同时分享了自己及他人优秀的教学案例,让听报告的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肖老师将核心素养理念落实到我们实实在在的课堂教学中,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真正做到了“以文化人,以美育人”。</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特别感谢领导给予我学习的机会,也特别感谢肖老师精心筹划的本次线下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感谢执教的同仁们提供展示的课例,让我们通过观摩、研讨、思考,反观自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智慧碰撞及共享中共同提高。每个人观课的角度不同,思考收获也会不同。<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三天的学习感想及收获颇多,作为基层教师更关注以下两点:1.优秀教师展示课展示什么?展示课不是表演,不是面面俱到,不是高大上,不是花架子,不是走流程,展示的是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良好的美术教学素养及对自己教学的研究和思考,是在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熟知课标,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真正的深入的观察,思考,探究,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完成预设的恰当的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学有所获,升华提高。2.观摩教师如何通过讲座、观课,思考在美术课堂中落实学科素养?初听讲座,很多老师会觉得专家理论高大上,无法和课堂教学对接。听过展示课后,我们要思考执教教师为什么要让学生看书?看图?看这幅图?为什么要在这里设计学生探究或练习?遇到突发事件她们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处理?然后再反观专家的讲座,反复比对、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面向人人,以美育人”?是否做到“美育生活化,生活美育化”?是否做到了“与生活对接”?是否成为了“学习行为的设计者”?除了理念的跟进,学习活动的设计, 是否真正的把思考和时间交给了学生?是否关注了课堂生成的、鲜活的、有生命的部分?然后通过及时评价,及时的检测,促进学生发展、素养的形成。相信,我们今后的美术教学定会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扎根、发芽!</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