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font color="#ff8a00">注:王敏老师曾这样评价邵鹏林老师:“幽默诙谐与严肃认真,看上去难以共存的两种品格却在邵老师身上得到了完美统一,这折射出邵老师对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正是这种责任心,促使着邵鹏林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研究,不断前进,即使任教毕业年级也没有停止自己的探索。</font></h5> <b><font color="#ed2308">一、小组分组的目的</font></b><br>1、培养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br>2、通过学习成绩的不同进行相互搭配以起到相互带动目的。<br>3、相互监督、相互帮助、自治管理、共同提高。<br><b><font color="#ed2308">二、小组分组依据</font></b><br>1、按班级学习成绩排名,好中差搭配,保证小组内各成员班级名次和均等,做到公正公平竞争。原则上小组成员一旦确定,无特殊情况不做调整,已达到小组相互稳定的效果。<br>2、注意男女生搭配。<br>3、注意跑校生和住校生搭配。<br>4、注意性格、脾气等因素搭配。<br><b><font color="#ed2308">三、小组成员职责确定</font></b><br>1、4人一排,前后两排共计8人为一组,每排一名组长,由组内一二名担任,分别为1号、2号,两人之间相互监督,每人负责自己旁边的三位同学,负责作业检查以及老师安排的其他内容的检查督促。<br>2、组内3号4号负责学习监督、作业收交、学习各常规环节的监控。<br>3、5号、6号负责组内卫生的监督。<br>4、7号、8号负责纪律及其他方面的工作,以及小组的量化分值统计。<br> <b><font color="#ed2308">四、小组的评价量化</font></b><br>1、常规量化:学习、纪律、卫生三大方面,实行加减分制度。<br>2、考试量化:由第1名到第54名分别加54分至1分,年级排名进步一个名次加2分,依次类推。<br>3、违纪量化,依据情节不同实行减分制。<br>4、鼓励与奖励性量化。<br>5、任课教师加分量化。<br><b><font color="#ed2308">五、小组的过程管理</font></b><br>1、小组内8人轮流做值日班长,负责班级全面事物以及各小组表现量化核分,一周由本小组组长做总结发言。<br>2、小组位置每两周做一次自然顺序轮换。<br>3、一天、一周、一月、一考总结制度。<br><b><font color="#ed2308">六、小组奖惩</font></b><br>1、惩戒:按照班规班纪由班长和各小组长执行。<br>2、奖励:个人奖享受优先选位权,小组奖享受小组优先选位权。 <p><b><font color="#ed2308">七、小组效果评估</font></b></p><p>优点:</p><p>1、促进学生学习及各方面积极性。</p><p>2、班级各项工作协调性增强。</p><p>3、任课教师上课方便,针对性更强。</p><p>4、容易比对,有很好的鼓励作用,积极性更容易调动。</p><p>5、学生自律性加强。<br>缺点:</p><p>1、组内人员相对固定,容易产生倦怠感。</p><p>2、时间久,容易出现违纪。</p><p>3、小组出现较大差异。<br><b><font color="#ed2308">八、小组改进</font></b><br>1、寻找相对平衡,确保不掉队。<br>2、小组1号、2号培养需下大功夫。<br>3、组间活动经常性开展,以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br><b><font color="#ed2308">九、小组合作与课堂融合</font></b><br>1、集中处理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巩固基础。<br>2、针对问题,研究方法、思路、技巧。<br>3、检查与督促,做好教师帮手。<br>4、合作与竞争,浓化学习氛围。<br>5、课后延续功能,研究解决课下问题。</p><p><br></p> <b><font color="#ed2308">十、小组合作学习的几个关键环节</font></b><br>1、小组的组建与磨合。小组成员的组成一定要确保科学合理,搭配尽量均衡,并且需要后期不断调整与磨合,已达到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效果。<br>2、组内1号2号组长的后期培养是带动整个小组学习的关键,他们既是本小组的领导者,又同时是学习的带动者,还担负着本小组成员学习过程中的解疑答惑重任,他们就是榜样和风向标,他们表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组成员,甚至临组学习。<br>3、组内违纪与后进生的管理。是保证小组能否朝着良性循环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部分学生不稳定因素较多,需要组长监督督促,更需要班主任的全程管理,通过量化积分的方式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br>4、与任课教师的磨合。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授课特点。有的教师应用小组学习非常得心应手,教学效果就事半功倍,而有的教师不太善于激发学生小组学习欲望,而且小组学习使用频率较少,或者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时目的不明确,容易造成学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效果就不够理想。<br>5、小组合作的目标要明确。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课程内容难易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但一定要明确讨论的问题的目标、关键、突破点和学生的疑问所在,也就是目的一定要明确,过程要调控,效果才能保证。<br>6、小组合作学习时机的把握。课堂授课过程中什么时候需要学生小组讨论,应该根据课型和授课内容及难易程度的不同而伺机进行,重点、难点、考点、易错点均是可以利用的关键节点,可由教师点拨后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学习,也可教师讲解后,由小组1、2号在进行答疑解惑,再或者由小组讨论后提出共性问题后由老师讲解答疑。时机把握准确后,小组活动方式可灵活选择,不必拘泥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