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永远的神话__行万里路之神农篇

甘泉

<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神农架随想</font></b></h3><h3><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font></b><b style="font-size: 20px;">甘 泉</b></h3><h1><b><font color="#ed2308">亘古海洋</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隆起巍巍神农架</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百个世纪接着百个世纪</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野人变成了今天的你我他</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人类从原始走向文明</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站在神农顶脊上</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我仿佛看到神农炎帝</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在远古搭架采药的情景</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我仿佛听到野人</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与我们溝火共舞</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在秦巴山这片楚土地</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唤醒我们手下留情</font></b></h1><h1><b><font color="#ed2308">共守美丽的家园</font></b></h1><h1><font color="#010101" style=""><b>__2019年11月14日于海口</b></font></h1><h3><br></h3><h1><br></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架之行 </font></b></h1><h1><b>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一日从宜昌出发直奔神农架,由于功课作的不好,竟然不知王昭君的故乡就在宜昌市兴山县(原属秭归县),是去神农架必经之地,也算是意外的收获。兴山县不仅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也是全国著名的甘桔、橙子之乡。一路绿水青山,景色宜人,途径昭君村,还途径一段中国“最美水上公路”,这里满山是挂金灿灿桔子的桔园,一片丰收的景象,格外吸引我的眼球,中午时分到达了神农架脚下的木鱼镇,也是我们下脚的地方。</b></h1> <h1><b><font color="#ed2308">王昭君故乡 </font></b></h1><h1><b> 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的故乡。王昭君是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南郡秭归今被分为秭归县和兴山县,她的故乡宝坪村,在兴山县城向西北方向行驶约六七公里。 宝坪村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好地方。长江的一条清澈的支流--香溪流经村前,溪水三西半绕着一峰青山,山腰天生一方平地,平地上的那座村落,因此得名“宝坪”。</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神农架风景区</b></h1><h1><b> 神农架风景区实际是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一小部分,简称神农架。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中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划。处于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组成的旅游带上,位于湖北省西部,东与湖北省襄阳市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巴东而濒长江三峡,北倚十堰市,远眺武当山风景区,全区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坐拥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 相传因上古的神农氏在此搭架上山采药而得名。景区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是以秀绿的亚高山自然风光,多样的动植物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题的森林生态旅游区。</b></h1> <h1><b><font color="#ed2308">一幅不可复制的巨幅山水画卷</font></b></h1><h1><b> 神农架群山万壑,峰峦迭翠;峡谷天雕,奇洞天成;险崖瀑飞,锦石溪流;深山老林,云流雾绕,高山平原,碧海长天,构成一幅幅山水画卷,一个个诗画长廊。以强大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成为独特的游览胜地。</b></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架迷一样的山</font></b></h1><h1><b> 神农架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着神秘的山脉原始森林。积淀着神奇还未被发现许多神话猜想。独具魅力的神农架文化像一樽陈年老酒,香漂万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神农架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b></h1><h1><b> 毋庸置疑, 神农架是很美的地方,它的美不仅在于独特风景,多种高山地貌,还在于神农和野人的传说,这些传说,赋予神农架与众不同的神秘吸引......。</b></h1> <h1><b><font color="#ed2308">边走边悟的地方 </font></b></h1><h1><b> 神农架也是个适合边走边悟的地方,走着走着,就发现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不知道是景色使人流连忘返,还是漫漫长路令人却步,20多个团友伙伴走到最后,却发现最后陪伴你的,只有风和雾,草木香,水流声......</b></h1><h1><b> 有句话说得好,千万个人眼里有千万不同的风景,没有恰到好处的旅程,只有恰如其分的心情。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在哪里,而在于你跟谁在一起,这次在神农架,我的灵魂始终伴随着我的脚步...…</b></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架红毛野人</font></b></h1><h1><b>神农架野人,据说是生活于神农架一带的野人,古有屈原野人诗一首,从解放前就不停有执著探险家在一直考察,找到的也就是一些所谓脚印,痕迹。但时至今日也没有足够信服的证据证明神农架野人的存在。</b></h1> <h1><b><font color="#ed2308">无解的迷</font></b></h1><h1><b> 鄂西北的人都知道,南山__南面的老山里有红毛野人,两米多高,见人就笑,来无影去无踪;宜昌的人从小就听大人说:神农架老山里有“野人家家”,还有棺材兽、驴头狼、大癞嘟(巨型癞蛤蟆),有各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还有山精木魅。</b></h1><h1><b> 很多年以来,一个神秘的影子一直笼罩在神农架当地人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什么,人们都在口口相传着一个名字,“野人”。所谓的“野人”究竟是什么动物呢?难道它和人类有什么渊源吗?直立行走却又遍体生毛,也许这神秘的“野人”和人类的原始祖先有什么亲缘关系?或者,所谓的“野人”只不过是一种虚幻的传说?</b></h1> <h1><b><font color="#ed2308">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font></b></h1><h1><b>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b></h1> <h1><font color="#ed2308"><b>世界唯一的一块中纬度绿色宝地</b></font></h1><h1><b> 神农架是我国内陆保存完好的唯一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梭罗、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b></h1><h1><b> 神农架茫茫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条件,原始独特的内陆高山文化,共同构成了绚丽多彩、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b></h1><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高山原始生态文化</font></b></h1><h1><b> 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其同构成我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架雄踞多个“华中第一”,之赞誉。</b></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架主要景点</font></b></h1><h1><b> 在神农架的两天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秋高气爽,既是上了海拔3000多米的神农顶也不感觉冷。也许是报的是四星团,在神农架时间还算宽裕,该去的景区基本都去了。神农顶、神农谷、风景垭、板壁岩、大小龙潭、金猴岭、天生桥神农坛等景区,以原始、神秘闻名于世,区内山高谷深,林木茂密,气候复杂多变,四季景色迷人。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造就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孕育了景色宜人、钟灵毓秀的旅游环境,有“神农天园”之称。</b></h1> <h1><b><font color="#ed2308">官门山</font></b></h1><h1><b> 进入神农架大景区后,第一站来到生态科普景区__官门山。官门山属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神农架国家地质公园范围,是神农架重要景区和绝版景区。</b></h1><h1><b> 景区由两条道路一条河流贯穿始终, 河两侧山峰林立,林木葱郁、遮天蔽日,河内流水潺潺、终年不断,沿线有典型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色的神农架群地质剖面、古老的叠层石、秀美的龙头寨、奇特的地下暗河等自然景观;有野人雕塑母爱、生物多样性实林验室、自然生态博物馆、古清生茶园、民居、国际友谊园、名人名树区等人文景点9处;有兰花园、、神农药园、樟树园、红枫园、百果园等珍稀植物保护园9处;有大鲵、梅花鹿、蛇、雉类、中蜂等野生动物乐园5处。</b></h1> <h1><b><font color="#ed2308">红毛野人活动区示意图</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红毛野人脚印</font></b></h1> <h1><font color="#ed2308"><b>红毛野人毛发</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顶</font></b></h1><h1><b>神农顶风景区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是大巴山东延的余脉,是大巴山脉的最高峰。</b><b>神农顶风景区在神农架南部的自然保护区内,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6座,有“华中屋脊”之称。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6.2米,也为华中地区最高的山峰,号称“华中第一峰”,神农顶景区因此而得名。</b></h1> <h1><b><font color="#ed2308">华中第一哨</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高山草甸</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香溪源</font></b></h1><h1><b> 香溪源景区在木鱼镇的附近,景区中的山峰耸立,就像是天然形成的巨大树木一般,在树林的深处还能看到缭绕的云雾,在山林之中也能看到许多奇特的花卉在盛开,山谷中的溪流也交错流淌,周围的花朵清香都十分怡人,是个非常清幽秀丽的保底。如果时间比较充足的话,可以在山谷附近或者是在小溪周围和几个朋友一起野营,或者尝试野外的探险活动等,非常有趣。</b></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谷</font></b></h1><h1><b> 神农谷海拔2785米,东连华中第一峰,西接大小神农架,有“进山不到神农谷,等于没到神农架”的向往,作为十月三十一日的最后一站,听说是神农架最美景区之一,到达神农谷草甸上快接近黄昏了,蔚蓝的天上白云浮动,远处挂上了彩幅的晚霞,仿佛游走在梦幻仙境一般,极目远看高山峻岭,"</b><b><font color="#ed2308">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font></b><b>”声音在耳边回响,正是"</b><b><font color="#ed2308">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font></b><b>”。</b></h1><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板壁岩</font></b></h1><h1><b> 板壁岩海拔2590米,因山势陡峭似板壁而得名。它也是“野人”经常现形留迹的地方。板壁岩景点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植被原始生态分布区,有高山草甸、箭竹、高山杜鹃,原始森林和形态各异的石林。山坡上簇簇高山杜鹃散落在如绒的草甸上,微风起处,大片箭竹林如波涛翻滚,咝咝声连绵。林里还多次发现“野人”的足迹、毛发和粪便等。</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生桥</b></h1><h1><b> 天生桥是神农架之行的最后一站。下了车就看到峡谷之上有个巨大的山洞,走近山洞瀑水如雷,一石桥飞架两山之间,气势恢弘。据了解,此桥由溪水天长日久冲刷自然形成而得名,集桥、瀑、潭、溪、林于一体,进入之中,陶渊明想象的世外桃源也也如此罢了!</b></h1><p><br></p> <h1><b><font color="#ed2308">天桥飞跨峡谷</font></b></h1><h1><b> 一座貌似龙头的石头架立黄岩河上,石头下有一巨大的自然形成的穿洞,呈葫芦状,河水穿洞下泻,使黄岩河两岸一桥横贯东西,因非人工开凿,故名天生桥。天生桥周围常有野生猴群出没,溪水中栖息着大量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鲵和众多野生鱼类。天生桥内留存着原始巴人的生活足迹。</b></h1> <h1><b><font color="#ed2308">飞瀑倾玉 天潭地溪</font></b></h1><h1><b> 景区位于老君山下,是一个集奇洞、奇桥、奇瀑为一体的休闲健身、探险揽胜的生态旅游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天生桥飞瀑自峭壁倾盆而下,似银河泻地,玉珠飞溅,展出万种风情;天潭地溪,清澈见底,潭中奇石千姿百态,结伴成群的鱼儿自由穿梭,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蜀。</b></h1> <h1><b><font color="#ed2308">神农祭坛</font></b></h1><h1><b> 神农祭坛是神农架景区的南大门,也是中心旅游区。整个景区内青山环抱,美丽而幽静,吸引了无数的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寻根,祭祀炎黄子孙的祖先——炎帝神农氏。</b></h1><h1><b>神农祭坛地处木鱼镇,是神农架旅游的南大门,香溪由此缓缓南流。景区分为主体祭祀区、古老植物园、千年古杉、蝴蝶标本馆、编钟演奏厅五大部分,广场上方是神农巨型牛首人身雕像,像高21米,宽35米。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驱,双目微闭,似在思索宇宙奥秘。祭祀区内,踩在脚下的是代表天和地的圆形和方形图案,在代表地的方形图案中,五色石分别为五行学说中的金、木、水、火、土。</b></h1> <h1><font color="#ed2308"><b>华夏始祖__炎帝神农氏</b></font></h1><h1><b> 神农架最具标志性的景点,要数牛首人身的巨型神农雕像祭坛。据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采尝百草,为民疗疾,开创了中华医药学和农耕文化的先河。为了纪念神农老祖一生的丰功伟绩,让炎黄子孙世代祭拜,后人便在这块风水宝地修建了祭坛。神农雕像立于苍翠群山之间,以大地为身躯,双目微闭,似在思索。</b></h1> <p>.</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神农架随笔</b></h1><h1><b> 行走于山水之间,体味林泉之清秀,悠哉,美哉,人人亦向往。然而有一个去处在我的心中永远是个神话,那就是极富神话神秘色彩的梦幻天堂——“神农架”。这次神农架之行虽然走的不远,看的也不多,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倒也悟出了几条道道。</b></h1><h1><b> “神农架”听名字也许没有一些名山大川那么响亮,也或许有人已把它遗忘,但你去过了之后你就发现,它的自然景致,资源扩展度,文化内涵,与俊美灵秀的五岳相比,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儿山高谷深,林海苍茫,藏娇纳秀,多种奇异动物神出鬼没,是一个神奇无穷谜一样的地方。“神农架”一个有着古老而美丽传说的地方,一个精神文明的源头,美丽的生态园。一个让世人仰视, 一个可以倾听到神的语录,接受神灵洗礼的天梯。我是无神论者,可我相信它是神,更是神话,它是那远古文明的化身。</b></h1><h1><b> 神农架群山巍峨的耸立在长江和汉水之间,让我在过目神农架这部绿色天书时,惊叹大自然的生花妙笔是多么的神奇!</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b></h1><h1><b> </b></h1><h1><b> </b></h1><p><br></p> <h1><b>  有人称神农架既有黄山之奇,又容庐山之秀;既有泰山之壮,又纳华山之险。诗人徐迟曾赞美说:“</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三峡不如小三峡,小三峡不如神农架。</b><b>”诗人的这种感受,如今竟成了神农架人和游人的口头禅。</b></h1><h1><b> 我的感受是,三峡之景壮观秀丽,一目了然;神农架之景则宏大而妩媚,朦朦胧胧的样子,教人难识其尊容仙面,许多奇景异象还藏在未知的神秘之处,给人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和美妙而丰富的想象。</b><b style="color: rgb(1, 1, 1);">我感觉到了她的</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神、幽、静、淡”,但又"无嚣、无染、无味”。</b></h1><h1><b> 我走进美丽幽静的神农架,好似走进安徒生的童话天堂。时间在这里好像凝固,世界也停止了喧闹。我在温泉中洗去凡尘,在绿色的大自然里畅想。</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岁月如能倒流,我願回到地老天荒...... </b></h1><h1><b style="color: rgb(1, 1, 1);">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十三日落笔于海口</b></h1><h1><b> </b></h1><p> </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甘泉影视工作室制作出品</b></h1><h1><b>二零二零年十二月十日发布于海口</b></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