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润心灵,尼山圣境冶情操――滨河中学尼山圣境研学一日行

如意葵典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祖国儒家之源,根据学校“8816</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德育工作体系安排,11月9日,滨河中学初一级部组织了248名学生赴尼山圣境研学。</span></h3> <h3>  早晨6:10出发,踏上寻访儒源文化之旅。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健康考虑,每辆校车均搭乘一位教官,同时,还有随队医生。</h3> <h3>可爱少年。</h3> <h3>同学们,来个pose。</h3> <h3>  9:30顺利到达目的地一一尼山圣境儒家基地。</h3> <h3>  随车教官们为每一位学生分发汉服。</h3> <h3>  短短五分钟,时光倒流,梦回千年。小小少年穿的还真是有板有眼,儒雅之风溢于言表。</h3> <h3>孔子像前齐诵儒家经典《论语十二章》。</h3> <h3> 到达金声玉振广场,同学们瞻仰了72米高的孔子像,统一着汉服参与礼拜先师。</h3><h3> 孔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衍生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一一祭孔大典。祭孔大典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仪式,他历经2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容纳了众多文化的内涵,成为中华泱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尊师明礼,让研修者直切的接触儒家思想精髓,体会传统文化的震撼力,担当起家庭、社会的责任,传承礼乐文明。</h3> <h3>  孔子像背山面湖,面南而立,像高72米,基座也高达18米,海拔高度273.8米,是世界最大最高的孔子像。72米高的孔子像伫立在尼山,远眺世界,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至高点,向世人绽放中华文化的光华。</h3> <h3>走向大学堂。</h3> <h3>记住,一定要跟着我哦!</h3> <h3>  长长的走廊,好像穿越千古,走进“风雅颂”的礼乐画卷,感受明理的典雅生活。</h3> <h3>  《大学之道》的演出来源于孔子教学典故一一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渐入佳境,从而达到更高的水平。</h3><h3> 演出根据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改编而来,运用舞蹈以及昼夜的表演形式,真实再现这一经典。演出由平淡转激进再到高潮,循循渐进,步步高升,给同学们带来了最直观真切的感受。</h3> <h3>  为更细更深入的了解儒家思想文化,我们为每个中队请来一名导游,边走边听。</h3> <h3>  七十二贤廊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大厅。通过用30组雕塑展现出孔子与72名弟子的生动故事。踏过仲尼之门,耳边环绕着古代乐器的静雅之音,聆听《鼓瑟吹笙》。步入七十二贤廊,你我均为孔圣人的弟子,向孔夫子及72贤人一起求教,学习典故,顿悟人生。</h3> <h3>美味时刻。</h3> <h3>  参观大学堂内仁、义、礼、智、信大厅。在这里,有恢弘的建筑,又有金碧辉煌的内饰,可以尽情地欣赏感悟中国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h3> <h3>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箴言晓古今。</h3> <h3>  仁厅内体验《手读论语》。</h3> <h3>这是一种境界。</h3> <h3>  通过抄写《论语》快慢之间的速度,可以悟出其中的禅机:快慢都是一种境界,各有各的妙处,快有快的激情,慢有慢的稳妥。 凡事总要经历一个慢慢的等待过程之后,才能经历最终的绽放,所以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体会快与慢的妙处,最终都能欣赏到成功后的一刹惊艳。</h3> <h3>看,我抄描的还行吧l</h3> <h3>  尼山圣境《金声玉振》大型演艺活动,以“世界的孔子”和“孔子的世界”作为立意方向,将诗、乐、舞等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与当代艺术最前沿的全息影像、大型机械丶舞台装置等技术手段相融合,从传统文化中提炼中华精神,突出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是一场推行明礼生活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力作。</h3> <h3>  全剧分为九个章节,即《太荒之始》、《启蒙开智》、《少年授读》、《君子加冠》、《大婚仪典》、《习礼修德》、《齐家治世》、《荣归故里》、《圣贤大成》。讲述在华夏文明中,男主人翁(孔子)从出生到童年、少年、中年、老年每一个不同的时间段里以受到礼乐文化的熏陶教化而不断成长,修身养德,齐家治世,演绎出孔夫子“由凡入圣”的过程,以此来传承中华民族美德,弘扬礼仪之邦风范。</h3> <h3>大型演出震撼全场!</h3> <h3>走出大学堂。</h3> <h3>脱下儒雅汉服,乘车赶住孔庙,踏寻夫子洞。</h3> <h3>  走出尼山之门,不知不觉间,尼山文化的种子已经播撒在我的心间。尼山圣境真是唯美绝伦、雄浑厚重。</h3> <h3>整个研学过程也不乏<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温馨的画面,瞧!</span></h3> <h3>  车上:马启航晕车,石翔文同学主动拿出卫生纸、水递给了小航同学,可赞!</h3> <h3>  行走山路:赵玉山主任发现一个小垃圾,弯腰拣拾起来装到兜里,可敬!</h3> <h3>返程喽!</h3> <h3>篇篇感悟</h3> <h3>  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拥抱历史、品味人文的文化出行。</h3><h3> 一天的研学之行,同学们<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通</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过</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对曲</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阜尼山圣</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境等处实地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观,感受到了祖国儒家文化的魅力,了解到祖国传统儒家建筑风格,体会到无处不在的儒家氛围。</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 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精髓,感知中华文化精神,让儒家经典浸润我们的心灵,让尼山圣境再次陶冶我们的情操。新时代的青少年,要</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强对</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中</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华文化的传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感,</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肩负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任,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span></h3>

尼山

圣境

文化

孔子像

研学

儒家

中华文化

孔子

同学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