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的北京有股挥之不去的味道 上了岁数的本地人都能闻到这熟悉的味道 而以前那些寒冷的回忆也被这股味道给融化 没错,这就是我们的“当家菜”——白菜 曾经的北京一到冬天, 就变成了一座大白菜的城市: 孩子们坐在拉白菜的板车上兴高采烈, 全家齐动员, 热火朝天地晾菜码菜…… 过去北京人冬储大白菜的场景 梁实秋就曾在他的《谈吃》一书中描写道: 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无缺, 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车子的小贩, 一车车的白菜沿街叫卖。 普通人家都是整车的买,留置过冬。 等到了七八十年代的北京 一家老小出动买白菜更是北京一“时令景” 无论是单位职工还是普通百姓 大家都像流水线一般买、运、晒、存白菜 进入11月之后, 冬储大白菜开始售卖, 虽然这样的“全民运动” 早已是旧时光的“回忆杀”, 但依然挡不住人们 对这个“当家菜”的亲切回忆和情有独钟。 “家里有粮、心中不慌。”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 无论物质如何丰富, 冬储大白菜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无法撼动。 冬储大白菜老通州这样过冬 过去一进入11月,天气开始凉了之后 本地人就开始慢慢聚集在各大蔬菜批发市场 通州尤以八里桥为最! 那时候大家买白菜都挑硬的买 选外叶新鲜根发白的, 这样的菜既好吃也耐储存。 要是有谁家爱吃腌酸菜, 那就会再选些细长叶大整体发散的。 大家把买来的白菜拉回家之后还要继续工作, 晒菜、码菜、倒菜,样样都是“技术活儿”。 晒菜讲究晚上收拢、早上摊开, 等到大白菜外面的帮子晒蔫乎了, 去掉黄叶烂叶,再用绳子捆上一道箍, 使得菜帮子不易掉落。 然后将菜根朝里,靠墙一棵棵码放整齐。 第一层码放好了,在菜上放两根细木条, 然后再码第二层、第三层, 这样垒起的白菜垛就能透气。 最后用旧棉被、旧毛毯把菜垛包裹严实。 此后差不多每星期还都要将大白菜倒腾倒腾, 发现有哪棵菜不好了赶紧拿出来先吃。 用这样的方法储存大白菜, 基本上能接上来年的春菜上市。 每年秋冬,北京的胡同里就是白菜的世界 也有人说冬天的北京就成了“白菜城” 因为一整个冬天饭桌上顿顿都能看见白菜 年轻人没感觉冬储菜渐成历史 听老一辈儿的人说, 早年买冬储菜的回忆 就是“早上五点排队买大白菜, 按人头定量供给, 一冬天一千斤都不够吃。” 但是随着冬季蔬菜品类的丰富, 储存过冬菜的老例儿也在悄悄变化, 虽然老人们对冬储菜依旧感情深, 很多年轻人却觉得遥远而陌生。 冬储大白菜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 现在条件好了,大家都开始搬进楼房了 小区门口也有卖菜的铺子和便利店 可一到冬天,一楼窗台外还是会堆着冬储大白菜 那都是老辈儿人改不掉的习惯了 谁要想吃说一声抱走吃就成了 现在冬储的不是白菜,而是那份情怀与温暖 小编的爸爸就特爱吃白菜 尽管现在超市里面随时都能买到各种蔬菜 可是一到入冬的时候 他还是会叮嘱妈妈:记得买几颗大白菜放着! 今年冬天,你家买大白菜了吗?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请您读完点一下在看,小编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