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朋友真心邀约,心动,决定去见识一下老驴们的登山,一行五十多人,分两条线,怕吵,又是第一次参与,选择了人少且路短的线,为了第二天有宽裕的时间安心打坐,提前一天出发,正好拜访西园寺和浏览木渎古镇。</h3> <h3>午饭时到西园寺,香火很旺,人流攒动。有吉祥师兄做导游,依然可以找到安静的角落,拍照,记录。</h3> <h3>路遇席地而坐的几个师兄,正在对着经书讨论佛学知识,见我停留,热情的邀我入座,随喜赞叹她们的精进,只是没有停下的念头。</h3> <h3>这刻的光线打在树叶上,形成很美的光影。</h3> <h3>西园寺的镇寺之宝:一对斑鳖,取名“方方”,”圆圆”,存活了四百余岁。自07年方方圆寂后,“圆圆”就萎靡不振,冬天冬眠后,第二年开春再也没出来。空留下那一对铜铸的斑鳖供人遐想。也许潭中圆圆还在静看虔诚的香客来来去去。对着潭水喊了几声,潭水平静,不复得见。</h3> <h3>漫步寺院,追随阳光尝试可以拍摄的角度。在学习摄影中感受西园寺的美。</h3> <h3>园内的鸽子,见惯人流,与人们友好相处。活动悠游自在。</h3> <h3>黄昏,至木渎古镇。和吉祥师兄的朋友聚合后一起溜达。</h3> <h3>摄影师说我们三个背影挺好看的😄</h3> <h3>如今经常可以看见身穿汉服的男女自在的在周末美景里散步拍照。传统文化的普及让服饰文化也变得复古风流行,同时大家对穿衣风范也更包容了,想起学生时代老师关于奇装异服的说法,不觉一笑。</h3> <h3>古镇的黄昏与夜色</h3> <h3>吉祥的户外师傅,特意带了摄影师出来拍美照的两个美女。在边上看着姿势不错,也咔嚓了一下记录了。</h3> <h3>半夜12点起床打坐,三点睡觉,六点半起床早餐,然后出发集合地点,开始今天的灵树线环线之旅。</h3> <h3>一路拍照一路秀大概是户外活动的魅力之一吧😄</h3> <h3>偶然参加一次户外,居然碰到了实习单位的领导,时隔三十多年,领导居然记得我,直接喊我的名字,不得不佩服有些人记性真好,要是我,三个月估计就忘记名字了。😅</h3> <h3>和几个彪悍的驴子们合影,最左手的吉祥也是新驴,参加这次活动就是他的机缘,左二是B队领队,一个人扛着队旗,脸上透露着想要挑战与奔跑的热情,只是职责所在,只好控制住和新驴们慢慢走,左三是全队队长:五蕴,据说是宜兴户外传奇人物。看名字应该也是修行之人,跟在他后面走了很长一段,他走的淡定轻松,仿佛庭院之间的踱步,除了很少的交流和下达指令,很多时间是安静的。难怪能成为这么大团队的领队,右侧是个老驴,有些肥胖的身子却很有实力,照顾一个男孩,一人背两个包,还把几个朋友的水都背身上了,佩服。瘦弱的我站在中间更小了,不过气场还可以哈,好歹我也是徒步回来又坚持打坐的人啊。😄</h3> <h3>逆光效果</h3> <h3>登顶,🙌</h3> <h3>结束活动回家,群里有个老驴写了首诗,大致意思是:我们空着手来,亦什么也没有带走,那么我们不断不辞辛苦的爬山是为了什么呢?我简短的做了个回复:我们带着心来,带着快乐走,为了过程中所有的体验,我们一来再来。登山的魅力也许在于我们可以借着外景一次次跨过心中的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