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炮上舰”再现大洋彼岸?是时候把雪藏已久的高招传给美帝了

潜龙得水

<h3>作为军迷们“忆苦饭”的一部分,说到千军万马渡海峡啊,很多读者就会想起我军的“陆炮上舰”。然而说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船载炮也并非我军在一江山岛等解放东南沿海岛屿的战役中首创,而是美军在二战时期就率先发明的土办法。毕竟,您看这“千军万马渡海峡,万里惊涛把路开;空中机群轰鸣,海上战舰驰骋……”一开始说的不也是诺曼底登陆么。</h3> <h3>近日,为贯彻落实领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讲话精神、赓续血脉辉煌、续写革命篇章,美国弗吉尼亚国民警卫队第111野战炮兵团在有着“陆军海战队”之称的陆军第7运输旅第11运输营的配合下,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列尊营开展了船载炮的射击训练。<strong>据称,这是该部自诺曼底登陆之后,时隔75年首次恢复船载炮射击这一光荣传统。</strong></h3> <h3> <h3>看起来还是挺稳的,抢滩开炮的架势还真有点我军当年的意思</h3> <h3>这又是国民警卫队又是陆军运输旅又是陆战队的,确实要素过多——不过也足以证明美军各军种对恢复船载炮还有点重视。然而同我们熟悉的“陆炮上舰”相比,美帝这个射击方式颇为奇特:登陆艇保持搁滩状态,火炮布置在船体轴线上而非垂直于轴线,还用沙袋在LCM登陆艇上构建炮位。</h3> <h3>办法看上去比较土,不过也正好避免了船体横摇纵摇对射击精度的影响,在保证制海权的情况下,确实是个不错的路数。</h3> <h3> <h3>虽然防护不咋地,好在跑路方便</h3> <h3>为何美军采取的是搁滩的方式呢?这是因为在许多登陆地点,地面都是沙滩或是松软的泥地,火炮可能拖上去的时候还能移动;一开炮,后坐力把驻锄往地里一坐,跟打桩似的,这就拉不出来了。虽说登陆前咱总得做好战场工程侦察,但步兵既然都上去了,炮兵硬着头皮也得支援上去。</h3> <h3>相比之下,搁滩的登陆艇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这样一来火炮驻锄底下好歹是一块结实的钢板,开炮后肯定不会陷进去。一旦遇到敌军火力反制,登陆艇直接退滩跑路,总比在滩头上挨打强多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属于善于变通的创新战法。</h3> <h3> <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ODc1NzI4NQ==&mid=2247493884&idx=1&sn=47a80b61b0df01f771a85bec912912ca&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既不做工程侦察又不会变通,就只有当场扑街的份,还谈什么离岛夺还呢?</a>帧察团队友情提醒:演习不实战,亲人两行泪!</h3> <h3>美帝号称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这种办法确实是历经几代人实战传承,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出来的。这次的主角——国民警卫队第111野战炮兵团前身就曾经参加过奥马哈海滩的登陆,非常遗憾的是笔者洋文水平有限,没能找到该部具体使用船载炮的战史资料。</h3> <h3>不过在朱诺滩登陆的历史记载当中,加拿大第12野战炮兵团就已经在LCT登陆艇上用著名的“牧师”自行火炮对德军工事进行射击了——可以说在诺曼底登陆时,在抢滩中使用船载炮射击也是一种常态化的应急方案。</h3> <h3>而我们熟悉的“陆炮上舰”方式,美帝在二战时期也不是没有用过。原本这一套是要先在太平洋战场拿鬼子试水的,但试验结果并不理想。以二战的技术水平来说,在海面上使用陆炮,一来射击精度很差;二是射速等原因所限,完成火力投射任务所需时间长,面对当时空前激烈的海空战斗来说,防护确实不是很有保障。</h3> <h3> <h3>二战时,美军在LST上进行海上船载炮射击试验,炮位那是相当密实</h3> <h3> <h3>饶是火箭炮支援船这样快打快收的单位也被“板载”惨了,船载炮方案可不得当场爆炸么</h3> <h3>到了越战时期,美军的船载炮发展终于更上一层楼。当时美军不但开发了各种浅水炮艇,还搞了很多浅水炮兵平台。由于是浅水作战,问题就不是很大了。</h3> <h3> <h3>越南战争时,美军炮兵有采用传统的搁滩发射</h3> <h3> <h3>也有使用新型浅水火力平台的,图为六门M102榴弹炮组成的船载炮群</h3> <h3>时至今日,美军又把船载炮这一土办法拾掇起来:前有因应<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2ODc1NzI4NQ==&mid=2247497095&idx=2&sn=61b52bc7afcc7b96918dd9a8bedfd031&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远征先进作战基地”理念</a>,让HIMARS火箭炮登上两栖登陆舰射击;后有多军种联合重练船载炮,可以说是不忘初心了。近年来,美军地面部队确实弄了一些自力更生的法子,要说罪魁祸首啊,还得是一等人。</h3> <h3> <h3>一等人出来挨打!说好的濒海支援呢!</h3> <h3>可是说到底,美军这一套土办法还是没能解决中近距离登陆火力支援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列装105-155中间级别的火炮(<a data-linktype="2"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c5MDE3Nw==&mid=2247485576&idx=1&sn=fb04c2a2948ce79fe99015ab5dcb4c2a&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正好炮霸老爷今儿更新讲我军下一代122榴咯</a>),导致中距离出现火力真空——你总不能把M777摆在LCM上(就当Flag好了)。德国的Pzh2000上船是重新弄了个炮座支架,其实啊,有这工夫不如研究个155舰炮得了。</h3> <h3> <h3>MONARC项目,莱茵金属等无良资本主义企业美其名曰降低成本,实则坑害消费者的产物,这图也算是年龄鉴定图</h3> <h3>要想真正搞定全谱系船载炮,还是得找久病成医的咱鳖才是。虽然时过境迁,我军现在连122榴都整出PLZ-07B这种两栖款了,早就不是当年用船载炮的穷屌丝,但是当年研究船载炮的方案都摆着呢。炮兵观瞄的事情,现在用无人机就能解决,咱也不必多说。那怎么解决船体横摇纵摇导致的陆炮射击难题呢?</h3> <h3>这时候咱们就要请出21世纪的万金油专业——自动化了。早期的船载炮试验,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新千年前后,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一日千里,自动化行业的水平也跟着有了很大的提升。当时船载炮还是很重要的攻台火力平台,因此许多科研单位都提出了搞自动化船载炮系统的想法。</h3> <h3> <h3>船载炮还有个自重不够导致的后座问题,需要增加摩擦力,并用钢缆固定</h3> <h3>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船体纵摇只是改变弹着点的距离,横摇却改变了火炮的水平状态,对距离和方向上都有影响。减摇装置能把船体横摇降低到±1°,可对于火炮射击来说远远不够。<strong>据测试,要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横摇最多只能有几十角分,弹着点偏离才能有几十米,在火炮本身威力的覆盖下不影响射击效果。</strong>除非采用危险的抛锚射击,否则哪怕是稳定行进中也是很难做到正常开火的。</h3> <h3>要保证不稳定状态下的射击,就必须依靠计算机进行辅助。咱们的解决办法,其实也很土:</h3> <h3>1、船只尽量迎浪前进,保持稳定;</h3> <h3>2、通过传感器调整各炮状态,消除初始误差;</h3> <h3>3、虽然火炮不能完全稳定,但正确的射击角度是固定的,因此就可以使用自动击发系统,到固定角度进行自动击发;</h3> <h3> <h3>一种自动化船载炮系统方案</h3> <h3>这样一来,一套系统其实只需要一个陀螺仪等稳定器进行稳定即可,计算机、传感器、线缆的成本在现代非常低,技术含量也不差。想想二战时期的舰炮才能中几发?这已经相当不错了。</h3> <h3> <h3>底子较好的现代自行火炮比较适合改装自动化船载炮系统</h3> <h3>随着我军新型舰艇和新一代两栖装备的出现,船载炮射击训练基本上成了军迷朋友们古老的回忆,连为之专门改装,拥有自带稳定器版122火的九江舰都退役了,自动化船载炮系统也没了生存的空间。</h3> <h3> <h3>当年风华,已成绝唱</h3> <h3>不过对于同样在砥砺奋进不忘初心,还整天合计去人家家门口开片的美军地面部队来说,发于畎亩之中的自动化船载炮系统倒是挺有借鉴意义的。而且现代自行火炮(包括新一代牵引火炮)信息化程度更高,改装起来也更方便。</h3> <h3>甭管咋说,登陆艇抵近乃至抢滩射击这事儿还是得拼命的,等到有一天这联合作战出了偏差,说好的一等人二等人都不知道死哪里去的时候,或许在枪林弹雨中就会有一位下士想到,他鳖之石,竟然还能攻玉呢?</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