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举办人教社名著阅读课题阶段成果展示会

然也♡

<h3>  2019年11月7日,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借助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探索文化传承路径的实践与评价研究》阶段成果展示会在银川二中北塔分校举行。来自全区各市县教研员及各初高中学校骨干参加了本次展示会。会议由自治区教研室精心筹备、自治区语文学科教研员安奇老师主持。</h3><h3> <br>  </h3> <h3>  本次会议分为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讲座和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展示两个部分。</h3> <h3>  上午,本次成果展示会上迎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室的陈恒舒博士,他针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和古诗文阅读能力培养”的话题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讲座!<br>  陈恒舒博士先对统编教材古诗文诵读的篇目比重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讲解了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设计特点:1.重视自主阅读,2.重视诵读,3.重视古今沟通,4.重视课外拓展。陈博士用朴质自然的表达吸引着在场的听众,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  </h3> <h3>  陈博士指出当前语文教学急需改革文言文的教法:1.诵读,文言文教学的正道,他以《富贵不能淫》为诵读教学示例强调了诵读意义是增强语感,加深理解!2.诵读与会意密切结合,灵活运用记诵三要素(口熟,利用关键句作为支撑点,掌握文章思路),以求自然成诵!3.诵读的准备,课堂诵读练习(教师指导长文分段,长段分层,指导读音,停顿,语气促进对文意的理解,领读领背并及时检查,提问巩固,进一步消除疑难)</h3> <h3>  关于文言文考查的方式,陈博士还提出了“我们需要怎样的文言文试题!”这样突出的问题,引起了在场所有教研员和老师们的关注!</h3> <h3>  7日下午,新疆教育科学院董明实教授首先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中国汉字。他说:汉字里不仅蕴含着文化伦理,还彰显着生活的智慧。不但体现了崇高的审美,也渗透着科学的发展。他认为语文课应该是以汉字为代替的课程,它有独特的内涵和规律,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以文化为底色,上下求索的结果。然后,他通过一篇篇文学作品给我们演绎了世间最崇高的人文追求。他强调我们应该把真正的、永恒的、高尚的文化教给学生,并鼓励老师学习《周易》。他认为《周易》中讲述的哲学是所有文化和科学的根基。</h3> <h3>  在讲中国古代英雄神话时,董教授谈到了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问题,他强调:人只有经历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但前提是教育他的人必须是被唤醒的。“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大文豪苏轼的这句诗,大概就是用来形容他们这样的人的。他们在文化的熏陶下闪烁着独特的光芒,用自己独特的思考告诉我们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h3> <h3>  11月8日上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贾玲老师应自治区语文学科教研员安奇老师的邀请,为全区的语文领军者带来了“互联网+背景下课堂教学及教研实践",她率先以自身的成长经历告知大家:新时代新变化,一定要有迎接挑战的认识。</h3> <h3>  在&quot;新时代 新实践&quot;这一环节中,贾老师以&quot;西安市中小学教师现代化教学的积极探索&quot;为例,分享了西安市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两大案例:把技术公司的媒体技术引入语文教学;开展微课电视大赛。并以多位老师的事例,再次强调力争当一名新时代的新教师,一定要把现代教育技术真正的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满足教育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要,使教育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h3> <h3>  11月8日下午,北塔中学杨燕老师根据本次活动主题: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借助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探索文化传承路径的实施与评价研究》进行了一堂展示课。杨老师教学思路清晰:问―读―思―析,让学生在诵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再诵读。通过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去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去认识孔子的为学、为人之道。</h3> <h3>  随后课题组全体成员,来自固原市教研室张世虎老师、银川一中刘鸿雁老师、银川二中的李臻老师、永宁教研室步正军老师、吴忠市教研室丁冬国老师、青铜峡五中周永福老师、银川高级中学眭蕴倩老师、石嘴山九中袁红老师等八位老师就《基础教育阶段借助古典名著阅读教学探索文化传承路径的实施与评价研究》做了各自的研究报告。</h3> <h3>  固原市教研室张世虎老师的《以教材中的名著阅读为依托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论文汇报,让我们了解认识到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化典籍、中国文化经典在现代文化建设中有什么意义。接着张老师又探讨了怎样学习文化经典的问题,他强调教师的读:①急用先学;②行稳致远;③围绕某个中心话题,搜罗相关经典,进行专项研究;④力求知行合一。学生的读:①态度;②落实;③读写结合;④师生共读。</h3> <h3>  银川一中刘鸿雁老师的《高中语文古典名著课内阅读教学关键策略的探究》论文展示,结合名著阅读《红楼梦》的教学案例,具体谈了真实独立有深度的阅读策略和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过渡的策略。为达到阅读的理想效果,要保证时间、保证数量、保证质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阅读计划,完成阅读任务,最终将任务结果进行展示评比。</h3> <h3>  银川二中的李臻老师汇报展示的论文题目是《阅读经典名著,传承中华文化》。李老师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交流:一、精选古典名著阅读内容,建立文化传承意识。二、优化古典名著阅读指导,提升文化学习品质。三、提高古典名著阅读水平,探索文化传承路径。李老师还讲到: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努力和学生一起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望者!</h3> <h3>  永宁教研室步正军老师汇报的论文题目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步老师首先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强调:通过阅读以达到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然后步老师从阅读古典名著的意义和统编教材中古典名著导读的具体篇目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最后,他还谈到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名著导读编排体例及阅读要求。</h3> <h3>  吴忠市教研室丁冬国老师汇报的论文题目是《古典名著阅读中的思维提升策略》。丁老师交流的古典名著阅读中的思维提升策略有:1.打通古今,消除时代隔膜;2.基于整体,观照人物形象;3.比较和探究;4.反思与评价;5.关注留白,质疑批判;6.群子阅读,探究思辨。</h3> <h3>  青铜峡五中周永福老师汇报的论文题目是《统编教材中利用文言诗文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周老师的“随文就势”策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适度拓展原则。二、重点讲授原则。三、背景助读原则。四、“言”“文”互生原则。五、主题性拓展原则。六、对比观照性原则。七、“古”“今”迁移的原则。“随文就势”策略旨在学生能从语文中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其中的养分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品质,语文素养与人格精华得到双重提升,并使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h3> <h3>  银川高级中学眭蕴倩老师带来的是《基础教育阶段古诗词教学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眭老师借助古诗词的教学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思考古诗词能给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以哪些精神营养。接着眭老师又分析了古诗词教学中高度重视朗读的原因、现状和愿景,希望作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能认真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贡献微博的力量。</h3> <h3>  石嘴山九中袁红老师最后交流的论文题目是《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名著阅读方法初探》。“语文哪得美如许,为有阅读活水来”,袁老师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谈起,结合着自己的教学实践,交流了名著阅读的方法:一、激发学生兴趣,开好阅读引导的头。二、充分调动家长参与阅读和评价,共同发力。三、注重方法的指导,读出味道。并且要辅之一些趣味活动,让学生定期汇报阅读成果。</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统编教材实施以来,名著阅读备受瞩目,在具体实施上也是困难重重。人教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十三五”课题以此为针对点,我区课题旨在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借助古典名著阅读探索文化传承路径的实践与评价研究》。这一课题,对于一线教师如何尝试名著导读,进行了有效的指导。</span></h3> <h3></h3><h3> 本次成果展示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综合高效、意义深远。自治区教研室安奇老师在统编教材实施以及“互联网+背景下”为宁夏中学语文教学的顶层设计做出了科学的规划;各位知名专家的精彩讲座为宁夏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参考的经验和探索路径;课题组成员的成果展示理论结合实践,为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探索文化传承做了或宏观或微观上的启迪与引领。</h3>

老师

阅读

古典名著

文化

教学

教材

传承

诵读

统编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