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 看水 看风土 谈古 论今 话人情… 第三次黔行记 🐠🌎

紫竹

<h3>  盼望着 盼望着 … 2019的秋天来了 姹紫嫣红的菊花绽放在公园甬道 莲蓬已悄悄的仰起了饱满的脸庞 露出了褐色的果实 槭树已按捺不住涂上胭脂的急迫心情 余晖掠过 一丢丢嫣红在树丫间舞蹈 … 渐行渐近的国庆黄金周 日历牌唰唰唰的翻着 某人一颗看世界的小心脏又蠢蠢欲动起来 去哪儿 玩啥 吃啥 …❓❓❓脑海里过滤着熟悉又陌生的山水田园画面 突然想起贵州东部有个镇远古城 还有个梵净山觊觎已久 之前两次“黔北 黔西南 黔东南”游 “景美 人美 美食更美”的画面已然打动芳心 如若相爱黔东游 中国人的圆满完美之心 岂不美哉💋🌺💕</h3><h3> 本以为山水江湖游走多年 刚一做攻略 自诩为半拉子假文化人的某人就露怯啦😀之前脑存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九华山 普陀山 … 打开梵净山百科 诶嘛*罒▽罒* 心中倍感亵渎梵净山的英名 人家居然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弥勒佛道场 入选2018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新晋国家AAAAA景区 中国国家地理推介2019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 另外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黔金丝猴 大鲵(娃娃鱼)珙桐 冷杉 …等国家一级 二级保护动物 植物共计6000多种生物 同纬度地区原始森林 生物种类具有古老和繁多两个特点 梵净山还是长江支流乌江沅江的分水岭 武陵山脉的最高峰 … 一系列光环标签加持的梵净山在某人的眼中怎样呢👀 … let's go🐠🌎</h3> <h3>☝巍然屹立亿万年 形如蘑菇而得名的“蘑菇石”是梵净山最具代表性的山石景观 当之无愧的梵净山精魂 …</h3> <h3>☝传说 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 专程往梵净山拜谒弥勒佛 … 白龙马偶失前蹄 将一叠经书遗落在梵净山上 从此“万卷经书”岩石成了梵净山的绝妙风景 … </h3> <h3>☝远眺 山崖顶端平铺一面石台 一块巨石仿若倒置于平台上的巨印 … 浸染着“学而优则仕”风气的国人 谓之“翻天印” … </h3> <h3>☝仰望 一只神情肃穆 振翅欲飞的天鹰屹立山巅 … “老鹰岩”仿若梵净山的卫士坚守疆土 …</h3> <h3>☝凝眸 仿佛一簇簇盆景簇拥而成的群山万壑 绿野仙踪 葱茏眼眸😍</h3> <h3>☝登上老金顶 俯瞰群山 “蘑菇石”景区置身其中 …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果然是真鸡汤😀</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 无缘朝拜的红云金顶 只能望峰兴叹😭</h3> <h3>☝空谷幽碧 … 梵净山生命的奇迹 …</h3> <h3>☝老金顶下山途中 瞭望梵净山承恩寺 … 梵天净土 佛国遗迹 …</h3> <h3>  梵净山以“云瀑 禅雾 幻影 佛光”四大景观最为称道 梵净山在古人笔下:兼具黄山之奇 峨眉之秀 华山之险 泰山之雄 被尊五岳之宗 …那么没钱 没闲 没装备 没经验 … 各种没的工薪小白游客 游玩儿呢 那就得心态升级 世界很大 可以去看看 不是伪鸡汤😀</h3><h3> 从坐上景交车 至换乘观光缆车 再至森林栈道 … 某人就一直睁大眼睛 生怕错过地球独子(世界仅存800多只)黔金丝猴的尊颜 可惜哈孙悟空口中吹的三根猴毛都木有飘过😀😀😀 但是下山缆车同行的一浙江游客 讲他中午上山 等候景交车时 就看见不足十米距离的黔金丝猴闲庭信步 所以咧(* ̄m ̄) 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渴望 才是王道 …😀</h3><h3> 无论是步行森林栈道 还是攀爬老金顶 歇息时 远眺 近望 祈盼着珙桐会突现在眼前 直至坐上下山缆车 “珍稀物种意难忘”只能在沿途科普画廊里回味 … 但是游览完毕 整理照片时 才发现生长在崖壁之上的杜鹃树 还有些叫不出名字的各种树 从山石缝隙里探出来的盈翠欲滴的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覆盖在岩石上的苔藓 地衣 真菌 一簇簇 一团团 一茸茸 堆砌着空谷幽碧的绝色芳菲 … </h3><h3> 诚然 山不在高 有“稀”则灵 然 芸芸众生刚好成全自然之魅 生活亦如此 光鲜亮丽人人羡之 朴实无华人人效之 …</h3><h3> 游览梵净山 如果单纯看山 那老金顶 红云金顶一定要攀爬至顶端 俯瞰群山万壑 才能真正意义上体会“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势 某人的梵净山之旅 由于红云金顶维修期间 暂不开放 某人从老金顶下来 远望 仰望红云金顶山巅 心中默念着“看山 ~ 是山 不是山 还是山”聊以自慰😀😀😀</h3><h3> 作为自然地质博物馆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值得大游特游 可惜美中不足的软件服务设施禁不住吐槽┐(‘~`;)┌</h3><h3> 一进山门 有一处🚾 某人欲往 突然发现一游客掩鼻而出 期间还做呕吐状 吓得弱轻度洁癖症候群 之某人及时收住了脚步 直至鱼坳山底索道站才敢去卫生间(这个卫生间是索道工作人员使用)老金顶上面有一处🚾 不仅长队候着 大老远的异味儿飘荡 … 每年的11月19日被联合国定为“世界厕所日”意在改变公共卫生服务 … 2015年习总书记对旅游系统提出将“厕所革命”工作进行到底的指示 … 时至今日作为国家级AAAAA景区 提升软实力服务绝不是“纸上谈兵” 喊口号 要“真刀真枪”落实处方显AAAAA本色 … </h3><h3> 游览梵净山 每到一个景点 就有一个高音小喇叭像复读机似的一遍又一遍的尊尊教诲:“尊敬的游客 您好 请您不要翻越栏杆 照相时请不要攀沿栏杆” … “风景这边独好”被噪音小喇叭搞得“大煞风景” 保证游客安全无可厚非 但是方式方法是否妥当太值得商榷 …</h3><h3> 近山褪俗念</h3><h3> 唯有竹声喧</h3><h3> 栖心返净土</h3><h3> 推云步梵天 …</h3><h3> 看山可以水</h3><h3> 看水可以山</h3><h3> 人世弹指间</h3><h3> 心情怡万年 …</h3><h3> 向东黔行 去看水 … 🉐</h3><h3><br></h3> <h3>☝“孔雀开屏”岩石地貌炫耀着 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的瑰丽 …</h3> <h3>☝“接峰桥”岩石地貌 道出了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 欢迎远方客人的心声 …</h3> <h3>☝“火烧赤壁”岩石地貌 更印证了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 素有“小三峡”的美誉 …</h3> <h3>☝“姜太公钓鱼”岩石地貌 勾勒出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 世外桃源风情画 …</h3> <h3>☝(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潕阳 … 太白兄 借一个😀 …</h3> <h3>☝(㵲阳河风景区镇远段)岸上旅人声鼎沸 轻舟已过万重山 … 太白兄 再借一个😀…</h3> <h3>☝(石阡佛顶山风景区冷水河瀑布)蒹葭苍苍 … 有位佳人 … 在水一方 …🌺</h3> <h3>☝铜仁亚木沟风景区 行云流水 …</h3> <h3>☝铜仁亚木沟风景区 水乳交融 …</h3> <h3>☝铜仁亚木沟风景区 丝丝银线落玉潭 …</h3> <h3>☝铜仁亚木沟风景区 银缎织锦 …</h3> <h3>☝镇远铁溪风景区 仙女潭 …</h3> <h3>☝镇远铁溪风景区 云朵落入潭渊 …</h3> <h3>☝镇远铁溪风景区 划水的云片糕 …</h3> <h3>☝镇远铁溪风景区 飘渺的云朵 …</h3> <h3>☝镇远铁溪风景区 流淌的云絮 …</h3> <h3>☝那一抹幽蓝 静静的镶嵌在崇山峻岭之涧 像及了王子深邃儒雅的眼神 温柔着公主娇羞的面庞 … 镇远古镇铁溪风景区 龙池之魅 …</h3> <h3>  “静者乐于止水 动者乐于流水”听水:密时如急雨进阶 缓时若细雨拂桐 扬时似朔风吹雪 展时如微风熏柳 … 静动之间听水之动静 好不惬意…</h3><h3> “落花有意 流水无情 花自飘零水自流”看水:绵长的秋水尽收眼底 清眸中幻化着戴望舒的雨巷中 撑着油纸伞 有着丁香一样结怨的姑娘 雨水淅沥着姑娘忧郁的爱情 … 娟娟溪水映入眼帘 脑海中遥想着舒婷的双桅船 被雾打湿了的双翼 可否让风停下漂泊的脚步 … </h3><h3> “浮生若梦 为欢几何 世事漫随流水”观水:抽刀断水水更流 水亦载舟亦覆舟… 出于无有入于无间 … 大至于无穷 远极于无涯 … 上天为雨露 下地为润泽 … 世间再无比之水更柔软之物 却可威力无比以柔克刚 皆因包容之心 世人无人不知 然 世人无人能行 古哲云:“上善若水 无际惟山” 道 修也 方可寄情 … </h3><h3> 如果说㵲阳河是锋芒的 金戈铁马的三峡风光 遥想公瑾当年羽扇纶巾 诸葛孔明神机妙算 … 那么铁溪是内敛的 坐着公交车直抵景区 步行其间 越往景区深入 铁溪的风光别有洞天 直至颜色蓝的不可思议的龙池凸现眼前 眼睛是惊艳的 嘴巴是惊讶的 心里是惊喜的 原来世间果然有蓝洞传奇 … 如果说亚木沟是大家闺秀 端庄典雅 那么冷水河则是小家碧玉 清秀静雅 …</h3><h3> 水在山之上为云</h3><h3> 水在山之巅为雨</h3><h3> 水在山之峰为雾</h3><h3> 水在山之涧为泉</h3><h3> 水在山之崖为瀑</h3><h3> 水在山之根为潭</h3><h3> 山载水则灵 水依山则秀 山水相依 可山亦可水 …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探寻山水之乐 必拥有一双善于发现山水之乐的清眸 一颗善于感悟山水之乐的慧心 … 寄情山水间 以山水为师 为友 为鉴 为勉 … 转身回首 山水依然藏于心胸 …</h3><h3> 继续向东黔行 去看风土🉐</h3> <h3>☝云舍的清晨打开方式之一:沁人心脾的桂香透过推开的窗纱袅袅婷婷 浸润着睡眼惺忪的鼻腔…😍</h3> <h3>☝云舍的清晨打开方式之二:明明就是鸭子本鸭 偏偏东施效颦卖弄白天鹅引颈高歌的风骚😀</h3> <h3>☝云舍的浣纱女一定是趁着王母娘娘熟睡之际 偷偷溜下凡间的七仙女 …😀</h3> <h3>☝澄澈龙塘无穷碧 映日甜椒别样红 … 菇凉 你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云舍网红妹 😀 … 此处特别强调云舍龙塘河是亚洲最短的河(长800余米)👍</h3> <h3>☝云舍史记 之文革语录 …</h3> <h3>☝云舍史记 之古建桶子屋 … </h3> <h3>☝云舍史记 之新旧时光 … 三轮车后面油漆光亮崭新 当下的四合院 右手清朝古建 … </h3> <h3>☝墟里上孤烟 … 生活在古诗词里的楼上古寨 … </h3> <h3>☝临风听暮蝉 … 依然生活在古诗词里的楼上古寨人家 …</h3> <h3>☝午后阳光 …青竹黛瓦影交错 … 静谧的楼上古寨😍</h3> <h3>☝慵懒的南瓜不想被访客惊扰怡人的午休时光 … 闲适的楼上古寨😍</h3> <h3>☝秋阳太烤 我只愿躲在屋后荫蔽 梳洗属于我的清丽倩影 … 妆点楼上古寨别样的秋景 😍</h3> <h3>☝我愿一直在你的檐下守候 待你推开窗棂 轻嗅青桔的芬芳 … 爱你(ɔˆ ³(ˆ⌣ˆc) 楼上古寨💋</h3> <h3>☝始建于明代中期 幸免于难之咸丰十一年(苗教烧火未央及)… 楼上古寨最早的全部用马桑木建造的“歪门邪道”三合院 …</h3> <h3>☝古建知识盲的某人 孜孜以求请教修葺古建的师傅 … 一块瓦都不放过的治学精神 可还成😀</h3> <h3>☝楼上古寨清代古建筑40号院 … “八开龙门”斜着开 缔造了当地特色“歪门邪道”的建筑风格 …</h3> <h3>☝楼上古寨“八开龙门”内的主人 依然保留着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晒秋文化 …</h3> <h3>☝楼上古寨40号院 院里访客听着主家的新生代贵州师范大学王同学的古建知识讲解 … 屋内纯朴的乡民操着令人费解的方言 加入十万个为什么的补充注解 …😀😀😀</h3> <h3>☝楼上古寨 周姓乡民沿着斜着拐向的青石板路引领访客去向另一个周氏古宅 … 某人领略咯“歪门邪道”的另一景观 邪道 …😀</h3> <h3>☝楼上古寨 距离古槐树不远处的村民在自家的田垅上拉着家常 …</h3> <h3>☝楼上古寨天福古井 建于民国二十七年 由乡民自建 … 水深百米 久晴不涸 久雨不浊 … 如此温润之水 某人怎可不纤手绕指柔😍😍😍 …</h3> <h3>☝楼上古寨 晚霞绯色 … 古戏台已无前尘旧梦的喧闹 空荡荡的望着余晖发呆(´-ι_-`) …</h3> <h3>☝楼上古寨 远来的访客沉醉不知归路 … 公鸡的引吭高歌 奏响了日渐黄昏的炊烟…</h3> <h3>☝网红贵州仡佬第一村 尧上仡佬寨的庐山真面目…</h3> <h3>☝尧上仡佬寨风雨桥上 … 镜头里的仡佬人家 …</h3> <h3>☝尧上仡佬寨 秋老虎太嗨皮啦 吓得葫芦娃躲起来乘凉😀</h3> <h3>☝尧上仡佬寨 鸭有鸭道 果不其然印证了 阳关道亦或独木桥 各有各的道…😀😀😀</h3> <h3>☝晨曦雾霭 上朗德苗寨依然睡眼惺忪 …</h3> <h3>☝炊烟袅袅 叫醒了藏在上朗德苗寨的绿野仙踪 …</h3> <h3>☝清晨第一茏绽放的芳菲 静静打量着经过雨夜洗礼的 上朗德苗寨清秀之颜 …</h3> <h3>☝蜿蜿青石板 萋萋如茵草 … 朗德上寨 你的前尘往事知多少 …</h3> <h3>☝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 早起的朗德苗寨妇女有水吃 … 如此夸赞半边天 好牵强(✪▽✪)😀</h3> <h3>☝千秋无绝色 悦目是佳人 … 朗德包寨山陇上的烟叶花 … </h3> <h3>☝青翠欲滴如梦之梦 … 朗德包寨的绿植 …</h3> <h3>☝朗德包寨“人为刀殂 瓜为鱼肉” … 站直了 别趴下 小心中午盘中餐 … 😀😀😀 某人和青瓜的谜之对话٩(๑^o^๑)۶</h3> <h3>☝上朗德苗寨之晒秋图画 …</h3> <h3>☝上朗德苗寨芦笙广场(10月6日) 候场的阿公 眼神有一点儿跃跃欲试哦(´-ω-`)💋 … 此处特别强调 这位阿公近90 高寿 10月7日阎维文往朗德采风 主要取经这位阿公🙏 </h3> <h3>☝上朗德苗寨芦笙广场 雪染风霜抵不过岁月如歌 … </h3> <h3>☝上朗德苗寨芦笙广场 雷山这边芦笙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别于其它苗族特点之一 男子吹舞一体引导 女子外围手舞足蹈 …</h3> <h3>☝上朗德苗寨芦笙广场 苗族飞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伴奏合唱 … </h3><h3><br></h3> <h3>☝上朗德苗寨芦笙广场 美丽的阿妹舞起来 漂亮的裙裾炫起来 … 长裙苗的服饰太美啦😍😍😍(绣饰为野山雉斑斓的羽翎图案)</h3> <h3>☝上朗德苗寨 穿戴整齐一新的苗族阿姐 用美丽的苗服 苗饰为建国70周年国庆生日 添色加彩 👍👍👍🌺</h3> <h3>☝朗德苗寨 闯入镜头的阿婆焦急的模样 有木有幼时迷路在山坳之间 踯躅不知方向的神态 …😀</h3> <h3>☝朗德苗寨 有一点儿小调皮笑靥的阿公 皱纹横亘 满目风霜 … 依然掩饰不住曾经年少懵懂的你 戏谑人生百味的风骨 …</h3> <h3>  贵州山水清秀无比甲天下 然 古村古寨风貌也是匠心独运 别具一格扬名四方 第三次黔东行 某人主打“古建游”旗号 …</h3><h3> 如果说第一次听到有人跟你讲“云舍”这个名字 进入各位看官脑回路的画面会是神马❓云端宫阙 山野陋室 … 反正对某人而言 总觉得这么仙气儿十足的名字 景致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h3><h3> 从梵净山下来坐着幸福农村小康车直抵云舍村门口 一块赫赫发亮的牌匾告知:云舍村 中国贵州土家族第一村 … 就凭这响亮的名号 某人决定留宿云舍 …</h3><h3> 清晨 某人吸着甜甜的桂花香气 穿过巷子 走近龙塘河 早起的村妇三三两两 或赤脚或站立或蹲着 聚在石板桥上 洗衣 择菜 谈笑着访客听不懂的方言 … 河塘里的白鸦 灰鸭也不甘落后 或叽呱叽呱 或引颈振翅 生怕错过早起的喧闹 … 间或着有一两个叫卖声从这条巷子转到另外一个巷子 吱嘎嘎开门的声音停住了扁担穿行的脚步 … 巷口的桂树下已围拢了三五个上了年纪的阿公 慢慢的吸着烟 慢慢的吐着烟 慢慢的讲上几句 … 村口有几家农家乐已经开市 煎土豆 煎土鸡蛋 煎火腿肠 在炉子上刺啦刺啦的冒着油泡泡 … 如此曼妙微醺 慢哉悠哉 直到日上竿头 某人才惊觉 说好了是看云舍的古建吗 怎可沉溺小雅小爱之中 跑题啦啦啦…😊</h3><h3> 云舍最具土家特色的古建筑 由正屋 偏屋 木楼和朝门组成 四面封墙 整体成正方形 被称为“桶子屋” 又称为“封火桶子” … 游荡在村子里 探访建于清朝最老的桶子屋 和古屋邻居村民聊了一下 方知这家桶子屋解放前是村里的杨姓地主(云舍90%以上村民都姓杨)家老宅 地主家无后人 现在已改换门庭 而且院内也在翻新 … 曾经沧海 去留无意 … 是吧 …</h3><h3> 走近楼上古寨清朝古民居40号院 恰巧遇见国庆黄金周归家的王姓同学 聆听了一些楼上古寨的渊源 … 楼上古寨是一座以周氏家族为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 目前仍然有保存完好的周氏祠堂 … 整个村寨以“北斗 七星树”为中心 划分生产区 居民区 娱乐区 墓葬区 … 村子结构为一斗字 起点为兴建于明马桑木古屋的中心位置 终点为天福古井 街巷长2000余米 … 民居多为三合院 四合院 “八开龙门”不正对堂屋 呈内八字形状斜着开 意在驱恶 辟邪 财气不外露 青石板古巷斜着走 被当地人称之为“歪门斜道” … 很多民居堂屋上都有牌匾 大都体现主家的身份 社会地位 窗棂上都雕刻着花鸟 鱼虫 神兽 … 等物件 惟妙惟肖 独具匠心 … 林林总总的风水学问浸染着几百年先人的智慧和后人的传承发展 …</h3><h3> 作为旅游名片 尧上仡佬寨被官方描绘成贵州仡佬第一村 某人兴致勃勃的坐着幸福农村小康车盘旋在佛顶山的山坳之间 刚一进寨门 满街弥漫着烤羊腿的烟火气 夹杂着广场前游乐场儿童摇乐椅小喇叭传出的歌谣“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妈妈的姐姐叫什么 … ”某人直接就懵圈咯 难道走错路了 来到了全中国一模一样的广场模式 … 😭😭😭</h3><h3> 古村落之于生活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喧哗无比城市来说 总有一些世外桃源的神往 … 可但是 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 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孤独 保存住自己本真之灵秀 恬淡 纯粹… 的真面目 方可悠然清绝 修篱种菊 … </h3><h3> 真正意义上的世外桃源不仅拥有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的自然风貌 还兼具民风淳朴 民情坦荡的人文文化 … 记得住宿上朗德苗寨阿妹家某人本是打听清晨想爬朗德包寨的路线 阿妹主动提出让自家阿婆跟随前往 担心山寨迷路影响游玩心情 … 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功利的思想 就是想住客之想 … 行走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人似乎有些节奏不匹配😀 </h3><h3> 从梵净山去往云舍搭乘公交车 其中一个村子停靠站 上来一个手里捧着盛满食物饭碗的大男孩 看神情有些身体残疾的样子 果不期然 男孩的家长跟司机师傅交代了几句 司机师傅频频点头应承着 车门就关上了继续前行 … 过了几站 到了另一个村子停靠站 司机慢慢的搀扶男孩下车交给了走亲戚的主家 全车人安静的等着司机重新上岗 … 某人不禁想起“时间就是金钱”的豪言壮语 还有城市里中小学校门口永远翘首企盼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爸爸妈妈 尤其低年级的孩子家长最怕孩子被“坏叔叔”拐跑 … 信任被信任 慢愉悦与过劳死 反差之大 遐思万缕 …</h3><h3> 继续向东黔行 说说人情冷暖 … 🉐</h3><h3> </h3><h3> </h3> <h3>☝一水(㵲阳河)分两城(府城卫城)… 石屏山上俯瞰“镇远古镇” …</h3> <h3>☝由远及近的机动船在㵲阳河上划出一条水线 … 拉开了镇远古镇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序幕 …</h3> <h3>☝斑驳的木门 青灰的石板 若隐若现的青苔 … 晕染着 镇远古镇仁寿巷旧时光 延绵不绝 …</h3> <h3>☝时光匆匆 岁月不居 … 历史的印记 留在镇远古镇的记忆里 …</h3> <h3>☝穿梭在镇远古镇“祝圣桥”上的游人 … 你是在拜谒“青龙洞”儒佛道的真谛 还是在寻找“石屏山”上的苗疆长城 …😜</h3> <h3>☝秋阳渐远 隐身在石屏山身后 游人兴致正浓 … 每一个窗格里究竟住着镇远古镇 多少往昔繁花落寞 …</h3> <h3>☝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 生活在古诗词里的镇远古镇 果然美的令人心醉 … 😍</h3> <h3>☝夕阳余晖 … 宁静致远的镇远古镇 …</h3> <h3>☝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 艄公桨中的镇远古镇 …</h3> <h3>☝平分秋色 … 落霞与马头墙的博弈之魅 … </h3> <h3>☝灯火阑珊处 … 镇远古镇“四方井”巷 酒屋依然喧嚣 …</h3> <h3>☝夜阑人静 … 月亮升起 … 马头墙的心事 … 谁懂 …</h3> <h3>☝曲终人散 … 灯影下的㵲阳河舒展着疲惫的悠长 … 月亮凝视着卸下华服的㵲阳河 … 洗净铅华 美人在骨不在皮 果然哈 …😀</h3> <h3>☝土司制黔 … 下司古镇 芳名由来 …</h3> <h3>☝小桥 流水 人家 … 能不忆江南 … 独在异乡为异客 如果有了家乡的影子 思乡之情可不可以淡一些 …下司古镇多民族民居不仅隽刻着下司的往昔繁花似锦 更圆润着下司的历史发展融合之风 …</h3> <h3>☝飞檐翘脚闽南楼 吊脚楼 … 包罗万象的下司古镇民居 … </h3> <h3>☝马蹄灯 灯影下 下司古镇旧时光的往事知多少 … </h3> <h3>☝下司古镇“禹王宫”因“两湖会馆”被半个湖北后裔的某人青睐有加 … 💋💕</h3> <h3>☝下司古镇“阳明书院” … 某人徜徉其中多时 对王阳明的三大思想体系 依然是只知其然(会读文)不知所以然(未解意) …😭</h3> <h3>☝下司古镇阳明书院旁的 惜字塔 … 这个可以望文生义哈😜</h3> <h3>☝灯笼亮起来 清水江静下来 下司人家篝火点起来 铜鼓广场的芦笙吹起来 …</h3> <h3>☝月亮最懂夜的心 飞檐翘脚楼渐渐进入梦乡 …</h3> <h3>☝民俗文化表演“喜遇下司” … 操着苗语的阿妈 对着出嫁的女儿叮嘱安顿 … 让访客感慨万千 果然全天下的妈妈爱儿女一模一样的方式 …</h3> <h3>☝迎亲的苗族阿哥举起酒坛 … 怎么突然想起一个非常巨象的电影画面 “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啊 往前走 莫回头 …”😀😀😀</h3> <h3>☝送亲的阿妹 舞起来 … 苗家女儿靓起来 … 美美哒么么哒💋</h3> <h3>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旁人不为知的古镇 或是忧愁的 如同古典美女哀伤的面容 或是沉静的 如同一棵有灵魂的树 或是绵长的 如同潺潺溪水 或是含蓄的 如同一部说不尽的历史长卷 … </h3><h3> 探访古镇成了满心浮躁的某人最好托辞😭镇远古镇因“古夜郎国之地”的名号打动芳心 另外有着“小三峡”美誉的㵲阳河也是邂逅古镇的动力源泉 …</h3><h3> 水是生命的源头 是自然的礼赞 是历史的壮美乐章 而城镇和人刚好是乐章里华丽的辞藻和优美的句子 …<br></h3><h3> 走进镇远古镇 古巷 (仁寿巷) 古井(四方井) 古寺(青龙洞)古长城(石屏山苗疆长城)… 不一而足的古迹在㵲阳河的润泽下 依然常青繁茂 但真正撬动心灵之门的却是两个纪念馆 也许是时空模糊了历史的记忆 也许是孤陋寡闻的某人真的对历史知之甚少所累⊙﹏⊙😭 </h3><h3> 先说周达文故居:周达文(1903~1938)镇远人 1924年10月被中共派往苏联东方劳动者大学学习 1925年当选全国学生联合大会主席 同年10月担任临时党团支部书记与共产国际代表杨明斋率国共两党选派的张闻天 王稼祥 王明等118位第一批中国学员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列宁学院期间 周达文主要负责教务和翻译工作 为党中央翻译了大量马列著作和共产国际有关文件 同时担任斯大林翻译 … 1938 年在苏联肃反扩大化运动中含冤牺牲(以上文字为镇远古镇周达文纪念馆官方记录)…</h3><h3> 另一处说一下“和平村”旧址纪念馆 镇远“和平村”(1938年12月~1944年11月)即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的别称 主要收容南方战场上日本俘虏 最多时收容600余人 由于时任所长邹任之将军(1911~1973)采取优待感化教育战俘政策的实施 使得侵略者战俘改造成反战和平先锋 并且组织了“在华日本人民反战革命同盟” 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 (以上文字为镇远古镇“和平村”纪念馆官方记录)… 继续看一下邹任之的生命轨迹 1948年官至国民党少将的邹任之因上海日军俘虏越狱事件牵连而被收监入狱 数月判无罪释放 官复原职 此时出狱的邹任之选择了弃政从商 开启了中日商贸民间人生 … 1955年被中共召唤回国 1957年在国内&amp;运动中因同样原因又一次收监 1973年病逝中共监狱 … 1986年中共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 (以上文字镇远古镇日志新闻网官方记录)</h3><h3> 同时代的两个保家卫国的热血青年 看履历绝对的牛掰格拉斯之人上人 含冤于不同国家的运动中 … 历史是什么 … … …</h3><h3> 定位下司 是有一些好奇心在作怪 为啥叫下司古镇 跟影像资料里的土司有关系吗❓带着疑问扒拉着下司百科 孤陋寡闻的某人又开始汗颜 下司是中国龙舟之乡 中国国家队皮划艇训练基地 名贵下司犬的故乡 … <br></h3><h3> 走近下司古镇 首先打动芳心的是悠悠绵长的清水江 也许是黄金周结束的缘故 也许是南方的秋可以依照温度延后一些时间 清晨站在清水江大桥 青山远黛 秋水长迢 近处苗侗民居 或隐或现嵌在山间 … 午后探访古镇古迹 竹林掩映下的阳明书院肃穆典雅 入内参观 “阳明思想体系”的博大精深令人叹服 继续往“禹王宫”(现为下司古镇文化展览厅)坐在石凳上 听着下司古镇百年兴盛的溯源 了解到下司古镇“得名由来”跟明朝土司制黔有关 某人突然发现“望文生义”有时还可以歪打正着😀😀😀 傍晚 溜达着拐进一家巷子再晃着转到另一家巷子 闯入眼眸的马头墙 飞檐翘脚 吊脚楼 鼓楼 … 似乎在告诉访客 百年前下司商埠码头的繁荣昌盛之貌 曾几何时 两湖会馆 福建会馆 广东会馆 江西会馆等众多汉族民居植根苗侗山区 当然跟商贸繁荣分不开 … </h3><h3> 城镇是历史的印记 建筑则是城镇的脊梁 不同的建筑和睦相处正是多元文化融合共生的历史记忆 … </h3> <h3>  后记:看山 看水 看风土 … 谈古 论今 话人情 … 之于某人走马观花的匆匆掠过 写成文字 有些囫囵吞枣 更苦于胸无点墨 对于一些历史痕迹只知其然 写成文字 有些单薄 … 在镇远青龙洞有留意紫阳学院(王阳明在此讲学三个月)在下司古镇阳明书院有浏览文字介绍 … 然 文化贫瘠非一日之寒 … 鞭策某人深入了解一下王阳明 但愿不是马歇尔计划😜 </h3><h3> 另 本文所有图片拜伪男神所赐 在此谢过 … 游走山水永远在路上 寄情山水可以徜徉心中 …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