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天上的街市》教学案例</b></div><b><h3><b><br></b></h3>案例背景</b>
《天上的街市》是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单元主题为“想象之翼”。教材所选篇目有童话、诗歌、神话、寓言等。单元的人文学习目标为引领学生借着想象的翅膀,超越自身局限,体验更为广大的世界。语文学习目标是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寻找关键词语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天上的街市》是一首现代诗,短小、精炼、意境悠远、主题美好。根据其体裁等的特点,我们放弃了单元教学关于速读的这一要点。将其设计为朗读在语文课堂中应用探究的教研课,执教的老师是我们县第五中学的郭珍。
教研中,我们按照初读定调、二读品美、三读悟情的大线条将课堂做了三大块的整体设计,意在以朗读贯穿整节课,带领学生在不断提升的朗读中逐步读懂诗歌内容、领略诗歌意境、理解诗歌主题。并将联想和想象的学习糅合在朗读的指导和实践中。力求师生共同达成一个朗读着、想象着、审美着的学习享受。
试课在榆次师专附校七年级随机选择的一个班级进行。
<b><br></b></h3><h3><b>案例描述</b>
进入教室,我径直走向后排的椅子。走到中间的时候,一个没有同桌,独自坐着的女孩子迅速地把她附近的一张椅子拉到了自己跟前,指着那个座位上下忽闪着手掌示意我坐下,很急切的样子。一般七年级的孩子,对这种公开课的听课老师如果不是避之不及也是不温不火的态度了。孩子的这个举动让我略有纳闷,我一边坐下来,一边仔细地打量了她:孩子特别瘦,很单薄的那种,双眼皮,尖下巴,长相是很清秀的,但每个仔细看的人都会立马发现,这孩子眼睛里少些东西,一些正常的东西。见我坐了下来,孩子松了一口气似的拿起了语文书。
教师设计的导入是凤凰传奇《月亮之上》的几句歌词:“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自由奔放的旋律和歌词直接把我们带进了课堂,我也随着大家小声地哼唱起来,旁边的女孩子双手乱翻着课本,嗫嚅着,却没有发出声音。
导入很快结束了,引出课题以后老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读这首诗,我发现孩子依然在乱翻着书,有一点手足无措。我心里的疑惑落实了——这是个智障的孩子。我帮她翻到了这一课,其他的孩子已经开始读诗了,她拿起了书,坐得很端正,嘴巴张的大大的,然后左右动动下巴,合住,再打开,到全班读完了诗,她一直,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接下来的齐读环节,依然如此,我明白了她没有同桌自己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原因,心疼和怜惜之情在我心里涌出来。一个不识字,课文都不会读的孩子,她的学校生活和整个人生,是我不忍想象的。这样想着,我抬眼看了看她,孩子也看了看我,又很快垂下眼来,那是一双有着一排长长的睫毛,却没有光泽的眼睛,我的心紧了一下。
齐读之后,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觉得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看法:愉悦、美好、柔和 ……教师顺势引导孩子们:这样的感情基调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声音不宜太高、语速不能太快,语调应该柔和……达成共识以后,老师又请学生自读、继而齐读。我旁边的这个孩子,一直是张嘴合嘴的状态,依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也没有动笔写下一个字的笔记。我不敢再盯着她看,只低下头,记自己的听课笔记。
感情基调的确立,引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和表达上了一个台阶,孩子们读得进步了很多,不是之前的只有音节,没有意味的朗读了。老师肯定了孩子们的进步,我知道下面的环节她将带领孩子们深入诗歌,进一步读懂诗歌。
问题是我们之前设计好的:自由朗读诗歌,用心感受,看看自己从中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街市,尝试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室里的气氛更加热烈起来,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声音搭建的和文本、和作者相通的世界里。停下来以后,孩子们开始发言。
课堂在师生热烈的互动中自然推进,孩子们的生成和我们的预设基本一致。最先站起来的孩子说出的关键词是“缥缈”,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理解“缥缈”的意思,并尝试读出悠远美好的感觉,接着出来的词语是“美丽”、老师引导孩子们寻找重音,在情境中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重音重读、重音轻读、重音长读等朗读技巧。顺着诗歌小节的推进,接下来的关键词是“自由”、“幸福”,老师按照预设一步一步引导孩子们结合牛郎织女的传说理解诗歌的意境,并以声音来传达自己的理解。
孩子们读得越来越有状态,一个分析过后的间隙,老师提出谁能再把第三第四小节读一次。我身边的女孩子突然站了起来,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她开始读诗。声音弱弱的,一字一顿、并不连贯,下巴有那么一点夸张地一颤一颤的动着。每读一小句,她就会眼睑上翻,很快地瞥一眼老师,又迅速地垂下眼来。我惊讶的想,这孩子是认得字的!先前跃跃欲试的孩子们都不再发出声音,班里出奇地安静,他们渐次地转过身,望着这个读诗的女孩,瞪着的眼睛里是毫不掩饰的难以置信。
孩子读漏了一句,但没有人打扰她, 她读完了第三第四小节。执教的老师也已经明白了大致的情况。但她还没有来得及说话,教室里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里是满满的自愿和激动。读诗的女孩站着,脸上微微泛起了一点表情,一点我无法描述的表情。我的眼里有湿热,喉头涌起了一丝哽咽。
老师让女孩坐了下来,课堂行进到这里,孩子们已经非常好地领略了诗歌的意境美。这个时候老师出示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提出了问题:天上真有这样的街市吗?孩子们齐刷刷地回答:没有。“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街市呢?他又是怎么样想到这样的街市的呢?”老师的追问,将孩子们带入了学习的下一环节:知人论世读诗歌,即读出诗歌的主题,并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歌中的运用。
很快,孩子们理解并表达出了诗歌的主题:站在黑暗的大地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同时,老师引导他们理解了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
课堂如期达到了高潮,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以教师范读、生生轮读、赛读等方式反复朗读着诗歌。悠远而美好中那一丝坚定和执着的渗入,非常完美地诠释了作品。
最后一个环节,老师邀请同学们自愿朗读诗歌。几个同学读过以后,我身边的女孩子又一次站了起来。依然是那样弱弱的声音、一字一顿的朗读,鸦雀无声中,她读完了全诗!这不是我们预设的结课,我们预设的,是一个节奏美、音乐美、意蕴美都恰恰好的朗读,但这个,是在场的每一个人听到的,最感动的朗读!
教室里再次想起了自发的掌声,伴随着下课铃声,经久不息。我含着泪站起来,老师也宣布了下课。“真是伟大的奇迹!”一个男孩子高声叫着从我身边跑过。我拉住了他,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啊?你是在评价刚才读诗的那个女孩吗?”“是啊,从开学到现在,她从没有说过一句话!”
我心里酸楚和喜悦一同翻滚着。我们走出了教室,那个女孩也跟了出来,怯怯地扯住了老师的衣袖:“老师,你刚才表扬我了?”“是啊,老师表扬你了,你读诗读得很好,勇敢一些,以后会做好更多的事情的,老师相信你!”
<b><br></b></h3><h3><b>案例反思</b>
这是一节教研课,我们预设的初衷是探究朗读在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中孩子的插曲,可以说是弦外之音,却又恰恰是弦之乐音。
执教的老师之前并没有关注到这个孩子,也并未给予她特殊的鼓励和关照。而这样一个在课堂上从没有说过一句话,没有回答过一次问题的孩子两次主动站起来朗读诗歌,这又不能不说,是朗读创造的一个奇迹。
母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即使智商低于常人,只要还能进入普通学校的门槛,对汉语就应该具备基础的理解力, 因此语文学习,应该确实不存在要放弃的孩子。我想这也是母语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换言之,即使孩子的智商影响他对语文知识的接受和吸收,也不会完全影响语文的人文性对孩子精神、心理、灵魂成长的滋养。而语文教育功能的人文性正是语文作为母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获得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能力的提升、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熏染,它们是一个有机不可分割的整体,语文教育要培养的永远首先是人,其次才是人才,在这一点上,虽然其他课程也是如此,但语文的育人功能无疑是最不可替代的。
文学,是引领人走向世界,走向灵魂,走向真善美的载体。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学就是链接学生和文学的桥梁,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学生通过与文本、与作者、与老师的对话,走进文本描述的世界,理解文本传达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精神的熏染和滋养,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熟,而同时收获的各级各层的语文知识,归根结底不过是帮助他们更好的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并最终帮助他们完成对自己人生感受、表达和成长。所以,成功的语文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管是不是名牌大学,甚至能不能考不上大学,但我相信,一个精神富足、人格健全、内心强大的孩子,无论在人生的何种境遇,都能正确积极的面对,都能活成最好的自己。而这,是否正应该成为我们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今天,这个女孩给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上了一课。那就是,语文学习是真的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即便她真的是偏弱智商。
因为是陌生的学校、陌生的班级、陌生的孩子,所以我们并不太了解孩子为什么会是现在的状态,我们只知道,她从进入这个班级开始就不曾开口说过话。我们也不难想象,孩子的老师为了让她开口,应该想了不少办法,费了不少口舌,而今天,打开这个孩子的天窗,使她开口,也令所有人震惊的原因,我想却不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听课者,而是朗读,这把金钥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书声渐渐淡出了语文课堂。一张又一张的PPT,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一步接一步的分析,一场接一场的展示,甚至一道接一道的训练题。在与时俱进的洪流中,我们乐此不疲地尝试着、创新着,追求着,而我们的孩子们却越来越讨厌上语文课。
语文涤荡心灵、滋养灵魂的的清泉,就这样被滚滚的洪流湮灭了。更有极端的,语文老师带着一些优秀的孩子裹挟在语文知识和分数的大潮中,越战越勇,而另外一些相对慢和弱的孩子则被越扔越远,慢慢在语文学习的路途上掉队,进而在精神成长的道路上掉队。
听说读写,永远是语文学习的抓手,其中的“读”更是重要的起点。而朗读,作为学生学习必备的阅读方法之一,因其 “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特殊功用更应该是语文课堂中不能或缺的交流沟通手段。 理解是平面的,而朗读是立体的,正确的有效的朗读,应该是师生和文本和作者之间深层对话的桥梁。我们做教学设计,做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语文课堂本身的特质。只有真正有“读”的课堂,才可能是进得去、出的来,有生成的课堂。
就本堂教研课来讲,朗读贯穿始终、逐层深入的设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有引导的、循环往复的读,直接降低了学生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理解的难度,同时,作为难点的联想和想象的联系与区别也在逐层渐深的朗读中自然完成。感于内,发于声,而后更深的感于内,我想,这是这一节朗读设计课给我们呈现的,朝向完美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也是我们在漫长的语文教学探索的道路上,要上下求索,坚守和完善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方式。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这正如那幽暗的不起眼的青苔,我们,这样一群在纷繁喧闹的世俗里保有着一份情怀,默默坚守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这节课上那个在朗读的感召下主动站起来读诗歌的弱智的孩子,又正如幽幽青苔间点点的苔花,小,不起眼,却勇敢地开放着。愿语文教学的青苔,常在,愿小小的苔花,永远,如牡丹一样勇敢地开放。
</h3><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