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安阳师范学院送教下乡活动培训心得

翟海龙

<h3>10月28日,我有幸在县一实小参加了安阳师范学院送教下乡培训活动,在短短的五天半的时间里,我认真聆听了十位数学教坛界教育名家的精彩授课和专题讲座。对于一个教改经验不足的我而言,可谓收获颇丰。这次的学习,引发了我对数学课堂中本质的思考,到底什么样的数学课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专家大咖的细心引领,让学员们脑洞大开的同时,还带有令人思考的追问,那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为何我们在课堂上却不能实实在在的落实?自己与名师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我与名师之间到底还差些什么?认真反思自己的教学历程,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归纳。</h3> <h3>一、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h3><h3>专家名师说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必须有流淌不息的泉水,否则就会无法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求知欲,无法实现课堂达到有效,高校的目标。通过听专家名师的成长历程,不难发现他们爱读书,善于积累,读书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乐趣,他们之所以对教学方面的知识能做到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教学设计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和他们的勤奋好学密不可分。让我回望自己在读书方面的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许多时候提起笔却不知从哪里写起,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更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读好书,用积淀的文化素养,让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同样多姿多彩。</h3> <h3>二、我总是心太软。</h3><h3>这几位老师的课都有一共同特点,都是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借助孩子已有的经验来学习,让孩子经历真实的,深度的学习,在对比中感悟激发孩子的质疑,提升孩子思考和质疑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李雪琴老师的课简约质朴,却又直击数学的本质。让孩子经历了有扶到放,用物到形,由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整数的拓展,短短40分钟,概念的形成有浅入深、水到渠成。对比我的课堂,我感觉在课堂上我包办太多,没有给孩子充分交流,展示创新的机会。通过学习使我明白:真正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真正的参与合作交流,应该把课堂交还学生,老师应是引导者,在旁边不断修正和调整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参与知识的建构过程,课堂中,我特别期待展现学生的美好,其实学生的美好,不仅仅是他们正确,甚至于完美的想法,学生不正确,不完美的,有瑕疵的想法同样是美好的。正是这些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步履蹒跚前行的过程,真正的学习,可能是这样的生长姿态,我将不再心太软。</h3> <h3>每次培训学习都如同一次精神上的洗礼,洗去浮华,回归本真,只有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沉下心来做好教育,才能绽放最美的光彩。成长的路上学习着他们的方法、理念,借力前行。</h3>

课堂

学生

孩子

学习

名师

数学

读书

自己

送教

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