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人物专访」杨志成:三尺“初心”成就教育恒心

づ一起 曾经`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人物名片 杨志成,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法学博士,研究员。199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后公派赴美留学。曾先后任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师、团委书记、副校长,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奥林匹克教育处处长,原北京市崇文区教委主任,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等职。 忆初心 执念三尺讲台献身教育 1994年,东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的杨志成被分配到了北京,并作为新任教师代表发言。那时候的他,怀揣着一颗理想“初心”,执念于献身教育“始终”。 起初,杨志成在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担任生物教师。初登讲台,免不了经历新教师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但他也在学习和实践中摸索成长。在他眼中,90年代北京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完善、制度规范,很多学校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教师培训及教研学习方面,各种理论与实践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我的教师生涯迈下了稳固而坚实的第一步。”回忆起初来北京的那段岁月,杨志成难以忘怀。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他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想法。他的教学思维总是灵活而超前,在课堂上,他探索出了讲授型、验证型、创设型和探究型四种教学基本类型,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体验和学习乐趣。 由于当时生物学科不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因此,他成立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和学生们开展“北京南护城河水体污染”生物性调查,在地图上选取10处水样采集点,从玉渊潭到东便门沿着南护城河一路骑车,用饮料瓶做成的实验器皿、标本瓶采集不同的水样。 他和学生一起在实验室做显微镜镜检,通过观察各种浮游生物,分析不同地区水体污染情况及生物构成,分析原因,寻找解决治理方案。此研究成果获得了市级科研项目一等奖。 生物教师、班主任、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几年下来,杨志成将学校所有的岗位都尝试了一遍。而在每个岗位上,他都是那个“不走寻常路”的人。当班主任时,他注重家校沟通,重视对家长进行专业指导,他的学生们说,杨老师的“家长会”后通常都是“今夜无暴风雨”。 做德育副校长时,为了不让活动变成“走形式”,他从学生的情感和体验出发,设计出既有新意又有意义的活动。他曾在学校少先队离队建团活动中,熬夜为全校300多位学生制作了“离队纪念封”,让学生们在摘下红领巾时,通过仪式留下难忘的记忆。 他也曾带领学生“重走长征路”,设计了从学校到卢沟桥的三条路线,带领学生骑车“会师卢沟桥”,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参与,对红军长征的历史加深感悟。 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实践学习和德育活动,可谓十分超前。杨志成也在经历的岗位和角色变换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奠定了自己对教育教学和课堂的理论实践思想。 他说,教育教学要回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本位”,德育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调动情感,通过调动情绪、体验情感、培养情操三个“情”,达到全方位育人。 话改革 引领区域基础教育创新发展 2000年,杨志成挂职到崇文区教育督导室,担任主任助理。2001年,北京市公开选拔了一批干部教师到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他从全市上百名候选学员中脱颖而出,于2001年9月赴美留学。 海外的学习为杨志成打开了眼界和思路,也让他有了一次职业成长上的蜕变。他通过专业的教育学理论认识教育、理解教育,也通过学习,用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002年底毕业回国后,杨志成担任崇文区教委副主任,在北京市开展课程改革的基础上,他主动创新,将海外所学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应用到区级课程改革中,他将德育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提出“树立新课程观,落实大德育观”的理念,将学校的德育课程分为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通过学科教学、活动渗透等途径进行融合渗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 此外,他还带领崇文区在教育改革中积极创新探索,不仅提出班主任职级制改革举措、还强调活动的课程性,成立区级综合活动课程中心,为学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使当时的崇文区走在了北京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 2005年,杨志成调任到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奥林匹克教育处任处长。他将奥林匹克体育及价值观融入了中小学教育当中。 通过对学校文化建设、体育活动开展和课程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让国际奥林匹克价值观理念教育有了本土化的落实,也让奥林匹克运动及文化走进了全国40多万所中小学,将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精神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体系的“中国模式”。 2008年底,在世界体育教育论坛上,杨志成代表中国做了一次英文演讲,将奥林匹克教育“中国模式”介绍给了全世界。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杨志成回到崇文区担任教委主任。2010年,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崇文区与东城区合并,杨志成成为了新东城区第一任教委主任。上任后,他继续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应用到工作中,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他推进落实了东城区集团化办学和“学院制”改革工作,设立了东城区“学院制”课程,成立了青少年科技、艺术、体育、国际交流四大学院,构建了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课程活动资源的初步框架,后来在几任东城教委领导的推动下,“学院制”课程成为东城教育改革的亮点之一。 展未来 建言教育从四方面发力 2010年底至2011年,北京市教委成立基础教育一处,杨志成成为了第一任处长。他积极推进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德育体系建设,在见证了北京教育的不断发展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参与着、努力实践着。 2011年9月,他担任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并承担了很多市级教育科研及培训项目。其中,他重点实施了北京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开展了学校行政管理及文化建设研究工作。 虽然角色不断切换,但杨志成“初心”未改。多年的教育实践,让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模式。他认为,要想做好每个工作,就要在进入每个岗位或角色时,开展学习、思考和研究。 “这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方式,通过研究了解工作,也在工作中思考总结成果,这也是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新工作的捷径。”在不同的岗位和工作中,杨志成始终坚持的,就是学习和思考。 在2008年结束了奥组委的工作之后,已经37岁的他,选择了“更上一层楼”——攻读博士学位。他边工作边读书、写论文,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中提升自身素养,并通过思考,将工作中的理论深化,用于实践。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三尺讲台是杨志成出发的起点,无论走到那个岗位,担当哪种角色,杨志成始终没有忘却“初心”,坚守对教育不断创新探索的恒心。 2017年12月,他再一次调换了工作岗位,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为培养更多优秀教师践行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从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到大学副校长、从区教委主任到教科研项目负责人,杨志成所走过的每一步,都见证首都教育的改革发展,他是亲历者,更是践行者。 新年伊始,杨志成谈起自己的新期望。“我希望未来,北京教育能够从四个方面继续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第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进行新的探索,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做出‘北京经验’;第二,要准确把握世界教育发展大势,在新一轮教育范式变革中,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北京贡献’;第三,在理论政策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教育更为优质、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做好服务,形成‘北京模式’;第四,要注重国际交流,要让师生走出去,让海外学生走进来,加强文化交流学习,在世界教育舞台发出‘北京声音’”。 记者手记:做教育有心的思想者 采访前,杨志成副校长刚结束了在英国的教育考察回国。令记者惊讶的是,短短三个星期、十几天的参观和交流,他竟写下了近10万字的随笔和参观工作报告。 他是一个有心者,思考、写作和研究已成为他的职业习惯,故经年积累著述颇丰;他是一个有为者,从他的很多教育学理论著作中不难看出,在每一阶段工作中,他将理论化为实践,再将实践融于理论,以一个亲历者的笔触将成果和研究著书成册。 在记者眼中,他曾是一个幽默风趣、敢于创新的老师,也曾是海外求学、努力向上的“留学生”,曾是引领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掌舵者”,更是一个热爱思考、充满智慧的学者。 图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