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进一步推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11月9日下午由新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新城区委、新城区文化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联盟、西安永兴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新城区永兴坊非遗大讲堂”—— “秦腔板胡制作工艺”展示活动在永兴坊举办。</h3> <h3> 板胡是明末清初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伴奏乐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因音色高亢明亮,板胡成为秦腔、豫剧、晋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主要领弦乐器,流行于各省区,尤其以陕西、甘肃、山西等省最为盛行。</h3><h3> 一把上好的板胡是用椰壳做琴筒(共鸣箱),小叶紫檀做琴杆,桐木做木板……看似结构简单,制作起来却有上百道工序。为了配合不同戏曲音色,板胡又细分出了秦腔板胡等十余个种类。</h3><h3> 伴随着秦腔的壮大,秦腔板胡制作在西安得到了快速发展,秦腔板胡手工制作技艺更是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与不少 “非遗”项目一样,如今这个老手艺受到了机械化的冲击。如何在时代冲击下站稳脚跟?秦腔板胡制作非遗传承人王亲民老师说:“手工制作者要守得住清贫,坚守初心和匠心。”</h3> <h3> 此项活动旨在为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充分发挥公益性文化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通过体验非遗手工技艺,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h3><h3> 新城区非遗系列大讲堂活动通过深度探寻国内各地非遗文化,以大讲堂的形式,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的交流方式,将具有千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呈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为他们架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特色桥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