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br></h3><h3> </h3> <p class="ql-block"> 多年前,偶尔看到一篇有关稻城亚丁的文章,我是农村人,年轻时当农民种了多年水稻,觉得这名字特别接地气,"稻城"不就是一个种稻的城市么?饶有兴趣的读下去才知道"稻城亚丁"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旅游网红打卡地。这次川西游本人就是冲着"稻城亚丁来的。</p><p class="ql-block"> 网上说,稻城亚丁是最容易发生高原反应的地方,老头这把年纪,假牙镶嵌了钢筋,肺上有石灰(钙化点),胆囊有泥沙,肾中有小石,还有人说我脑子进了水,整个人弄得像建材市场,敢去么?内心有点忐忑,可朋友说我是"钢混结构",可抗八级地震,十二级台风,别说稻城,爬珠峰都行!我觉得朋友说的在理,想想也是,我是父母制造的第一个产品,绝对不是假冒伪劣,再说运转六七十年了还没大修过,当不属"豆腐渣工程",去稻城亚丁得瑟一下应该不会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高反"是平常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突然进入海拔超过3000米以上的高原而产生的一种症状,严重者会引起肺水肿,脑水肿而危及生命。听说红景天是防高反利器,为安全起见到亚丁前一周就服用了,但我的专家同学说,红景天没毛用,到高原时每天服一片地塞米松,一片速尿片就行,又一同学说喝咖啡也能缓解。于是这些建议统统採纳,油多不坏菜嘛,另外,我们多数人还每人购买了一瓶压缩氧,完善的措施让我信心满满,小小高反何足惧哉。</p><p class="ql-block"> 15日下午5时,稻城亚丁终于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h3> </h3><h3> 我们的住宿地亚丁村离景区近在咫尺。在宾馆的观光台上,看白云在蓝天下变幻,央迈勇,仙乃日神山在夕阳的余辉下银光闪闪。</h3><h3> 亚丁村海拔在4000米以上,加上10来个小时高原上的颠簸,大家都感到疲惫,入住时导游反复告诚大家,这里不吃太飽不洗澡,行要慢慢走,不能做剧烈活动,如有不适立即联系导游等等。</h3><h3> 入夜,高反还是悄悄的光顾了,我在床上碾转反复,失眠,心咚咚咚的跳,每分钟超过了百次,洗漱,脱衣,上卫生间都感到气不够用,服用了一周的红景天看来真没有作用,赶紧喝咖啡,又吃地米和速尿,折腾了半天,症状末见改善反到更兴奋,且老上卫生间,几次想吸吸氧但忍住了,不到万不得已绝不用它。就这样在亚丁村熬过了难受的一夜。</h3> <h3> 16日早上6时被叫醒,6点半早饭后,坐景区专车于8点多到达冲古寺服务区。</h3> <h3>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洲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境内。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神山和周围河流,湖泊及高山草甸组成,它的景致保持着地球上几乎绝迹的纯粹,因它特殊的地貌和原生态的自然风光,被赞为“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h3><h3> 我们上午走的是亚丁景区长线路线,直接从冲古寺坐景区电瓶车到七公里处的洛绒牛场,这里海拔4180米,是藏民们的高原牧场。我们是最早到达的游客,上午的阳光尚未光临洛绒牛场,头顶天空湛蓝,空气清新,霜花将整个草甸染成白花花的一片,贡嘎河静静的在草场流淌,四周异常静谧,一片质扑,原始的风光。这里是洗涤心灵,安放灵魂的地方。</h3> <h3> 央迈勇雪山在朝阳下银光闪闪,近在眼前。</h3> <h3>远处就是夏诺多吉神山。</h3> <h3> 洛绒牛场周围群山巍峨。</h3> <h3>沿洛绒牛场往上走5公里才能到达著名的亚丁五色海和牛奶海,正常情况下来回要6个小时,我们时间不允许,身体不允许,只好走棧道一路下行。</h3> <h3> 雪山,草地,海子,彩林交织的美景360度的围绕着你,一步一景,一步一天堂。</h3> <h3> 漫步于此,你会被光影交错下的美震摄住,让你忘了时间,让你留恋忘返。</h3> <h3> 如镜似玉的海子,就像镶嵌在山谷中的翡翠,雪山,彩林倒映在水面,诗和远方的样子也就这般了吧。</h3><h3> 老头不由诗兴大发:</h3><h3> 啊!</h3><h3> 美丽的稻城亚丁,</h3><h3> 你美!</h3><h3> 你真美!</h3><h3> 你他妈的真美!! </h3> <h3> 中午12点回到冲古寺景区,这里也是亚丁景区的服务区。中饭后在冲古寺周边转悠,随拍几张照片,也是挺美的。</h3> <h3> 由于上午的行程是从高处往下走的,并不觉得有多大困难,什么抗高反的药都没吃,随身携带的氧气没动,但反应还是有的,没一点胃口,旅行社发的加热饭一半没吃完,人感到特疲惫,坐下就不想动。</h3><h3> 下午安排去仙乃日的短线游,冲古寺到仙乃日只有1.4公里,但全是爬山,问了回来的游人,他们说爬上去来回要3个小时,是段非常痛苦的行程,很多人吃不消,这信息让我们团的好多人决定不去仙仍日了。老头不顾囊中羞涩,不顾年老体衰,风雨千里不就是要到这里寻梦么?今天好不容易来到近在咫尺的仙乃日不去,岂不悔恨终身?我将背包交给不去的同伴,带上未用的氧气瓶,加入了去朝圣仙乃日的人流。</h3> <h3> 木棧道依山而上,两边层林尽染,微风吹得秋叶沙沙的响,犹如恋人的柔声细语,</h3><h3>树上的小松鼠窜来跳去,吱吱欢叫,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是不是很诗情画意?其实在海拔4千多米的地方爬山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在平地,1.4公里20分钟就走完了,但此时,我们每向上迈一步都很艰难,心里像堵了草,双腿如灌了铅,上几个台阶就象要窒息,必须立马停下大口喘气,每个人都和池塘缺氧的鱼一样,翻着白眼,张大嘴巴,不停的一张一合,恨不得将整个世界吞下。抬头望着那永无尽头的棧道,整个人犹在地狱般难受,难怪网上说在亚丁是"眼睛极致的享受,身体极致的痛苦"。</h3> <h3> 经过近2个小时一步步的往上挪动,终于走完棧道的尽头,仙乃日神山傲立尘世,静静的端坐在那里,穿越千年与我们相约。此时老头有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痛并快乐着”。</h3> <h3> 仙乃日山下的珍珠湖传说是仙女们梳妆打扮时用的镜子,可能天上没有整容医生,没人能为仙女们垫鼻,隆胸,拉双眼皮,也造不出欧莱雅,美白针等护肤美容产品,但仙女们只需每天来这里照照镜子,就能永葆青春,貌美如花。</h3> <h3> 从仙乃日下来己是下午3点多,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亚丁,前往今晚住宿地稻城县城。来了这里才知道,稻城亚丁其实不是同一个地方,亚丁在稻城县辖区内,二者相距还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h3><h3> 暮色黄昏之际,路过离稻城60公里的 贡嘎朗吉岭寺。寺庙依山而建,两座殿宇气势恢弘,富有浓厚的藏族风格。该寺历史悠久,是稻城县最大的黄教寺庙,它建于明初,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因时间关系,在此仅稍作停留即离开。</h3><h3> 当晚住稻城县,这里海拔仍超过4千,高反依存,度过了又一个似睡似醒之夜。</h3><h3><br></h3><h3><br></h3> <h3> 17日结束稻城亚丁之行,一大早从稻城县原路返回赶往新都桥,由于比来时少了近3个小时的路程,时间较充足,因此将15号没停留的景点补上,沿途美不胜收的景色再次让我们大饱眼福。</h3><h3> 这是离稻城县28公里的桑堆镇红草湿地公园。</h3><h3><br></h3> <h3>红草湿地公园只有一个足球场大小,每年秋天只有10多天能看到这片红草,我们很幸运,来得恰逢其时。蓝天白云下,一片红如春花的草地与金黄的青扬树交织缠绵,顽石点缀在红草当中凑热闹,远山脚下,藏民的村舍隐约可见,这不就是世外桃源么。</h3> <h3> 大自然不知从何处搬来如此多的石头,将它们铺满河床,石头上刻着神秘的藏文,这条河就叫石头河,一条神圣的生命之河。</h3> <h3> 我们到达石头河时,天空飘起了雪花,瞬间将路边的花草披上了洁白的素装。</h3> <h3> 又见兔儿山,海拔4696米。</h3> <h3> 补发一段尼玛贡神山的视频。</h3> <h3> 318国道川藏线出雅江县段,公路从2000余米上升至近4000米的盘山道,人称天路十八弯。</h3> <h3> 17日下午不到5点就到了宿地新都桥镇。</h3><h3> 新都桥号称摄影者的天堂,心想肯定很美,但导游提前为大家打招呼,所谓"摄影者的天堂"全是吹的,别太相信。果然,新都桥就是一个有点荒凉的小村庄,估计那些摄影爱好者们扛着"长枪短炮"不远万里来到这"天堂"不骂娘才怪。</h3><h3> 但新都桥海拔低,空气清新,环境安静,从高原下来人顿时轻松了许多,在这住一晚不错。</h3> <h3> 18号我们起个大早,往木格措景区赶路,翻越4298米的折多山,老头与这块石头来了一张合影。</h3> <h3> 千年积雪,银光闪烁。</h3> <h3> 经幡白塔,旣神圣又神秘。</h3> <h3> 想不到新都桥离木格措很近,只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h3><h3> 木格措位于四川省甘孜洲康定县境内,距县城17公里。</h3><h3> 因康定情歌发源于这里,故又称为康定情歌(木格措)风景区。</h3><h3> </h3> <h3> 木格措汉语称野人海,又叫大海子,海拔3700多米,水域约4平方公里,水深达70米,是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h3><h3> 木格措被雪山,彩林,草甸环绕,微风撩动湖面,秋水微澜,美哉,壮哉。</h3><h3> </h3> <h3> “宛似崇恋镶碧玉,</h3><h3> 不沾人世一尘埃"。</h3><h3> 这一汪蓝蓝的水,醉了多少人的心。</h3> <h3> 扎西与卓玛的旷世恋情就发生在木格措,因此而诞生了委婉动听的《康定情歌》。老头虽然五音不全,但也会哼几句:</h3><h3> 跑马溜溜的山上,</h3><h3> 有朵溜溜的云哟,</h3><h3> 端端溜溜的照在,</h3><h3> 老头溜溜的脸哟,</h3><h3> 皱纹弯弯,弯弯,</h3><h3> 人才溜溜的丑哟。</h3><h3> ……(忘词了)</h3> <h3> 从木格措沿栈道下行不远经过红石滩,石头的红色是由一种寄生在石头上的微生物而产生的,雨水充沛时颜色更鲜艳,因而这石头是有生命的。</h3><h3><br></h3> <h3> 杜鹃峡溪间水流飞珠溅玉,将我们带到药池沸泉。药池沸泉是木格措非常有名的温泉,有不少游客在此泡脚,但大多数人仅是路过而匆匆赶往七色海。</h3> <h3> 五彩海水域约2O公倾,水深不到20米,秋季的五彩湖别有一翻神韵,白皑皑的雪山,金黄色的草甸,或黄或红,或青或绿的树林,围绕在湖的四周。长风柔软似棉,吹拂在湖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使整个湖水变得千颜万色,多姿多彩,任何人都会被这光影交错下的美所震摄。</h3> <h3> 泸定桥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洲泸定县,桥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铁链组成。泸定桥历史悠久,始建于1705年,1706年建成,是藏汉民族交流的咽喉要道,也是重要的军事要津。</h3> <h3> </h3> <h3> 太平天国起义名将石达开因攻占泸定桥失败而导致全军覆没,1935年红军22勇士飞夺泸定桥,从而保证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泸定桥用“十三根铁链托起一个共和国",因而将泸定桥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史册。</h3> <h3> 今天有幸来到这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用双脚丈量着这座神奇,惊险而简陋的桥,方感受到以往课本上的描述,影视中的场景是多么的苍白。</h3> <h3> 这是一对耄耋之年的夫妻,是我们川西游的旅友,一路上除仙乃日未上去外,所有景点一个都没有少。瞧二位在泸定桥上笑得多开心。</h3> <h3> 这位先生也是年过80岁高龄的老人,他更牛,在晃悠的泸定桥上如履平地,边走边摄影,我在他后面空着手还东倒西歪,我大声提醒他注意安全!老先生淡淡一笑回答我:"没事,没事"。</h3> <h3> 离开泸定桥,当晚入住海螺沟景区傍边的磨西镇。</h3><h3> 这里海拔不到200O米,高原的不适烟消云散,当晚食欲大振,入睡后美梦如上演的电视连续剧,一集接一集,室友说我鼾声如雷,地动山摇!我反驳:"太夸张了吧?为何我自己没听见"?</h3> <h3> 海螺沟景区位于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贡嘎雪山东坡,以低海拔现代冰川闻名于世。</h3><h3> 10月19日安排一天时间逛海螺沟。观光车将我们送到三号营地(不明白为什么将各景点分为X号营地),我们一眼所见的就是巍峨伟丽的贡嘎雪山。</h3> <h3> 来海螺沟主要是看现代冰川的,看冰川的最佳地在四号营地,需要每人花150元坐缆车才能上去。</h3><h3> 冰川一般要高海拔地区才能看到,象海螺沟这种低海拔的冰川比较罕见。这是在四号营地观景台拍到的冰川大瀑布,它高约1000米,宽达1100米,冰川凌空垂挂,奔泻而下,瑰丽无比。</h3> <h3> "立马秋风绝顶山,</h3><h3> 千崖万壑拥斑斓"。</h3><h3> 除现代冰川外,四号营地四周的景色也很壮丽。</h3> <h3> 这些一堆堆垒起的小石头叫"玛尼堆",藏族人认为每一块石头都是有灵性的,所以在藏人居住的地方,无论在路边,林间,河傍还是湖畔都能见到"玛尼堆",它能避邪,祈福。经幡,白塔,玛尼堆,一种神秘的藏文化,构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h3> <h3> 漫步在海螺沟森林中洗肺。</h3> <h3> 林中的海子也令人心动。</h3> <h3><br></h3><h3> 从三号营地步行2公里看到的"冰川舌",远望如张开嘴巴的狰狞怪兽,其实走近观看里面有冰洞,冰桥冰川乳,蔚为壮观,因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没有靠近,留下小小遗憾。</h3> <h3> </h3> <h3> 海螺沟的红石滩比木格措名气大得多,在雨天颜色特别艳丽,我们来时恰逢晴天又是少雨的秋季,看到的颜色较淡。</h3> <h3> 这块毫不起眼的小草甸,也成了我手机中的美景。</h3> <h3> 下午3点多从海螺沟景区出来,顺便逛逛磨西古镇。</h3> <h3> 磨西镇随海螺沟景区的火爆而受益,镇子新修建了2条新街,全为餐饮宾馆,而只有老街还基本保持原貌,老街长百余米,青石板铺成的街道,透出岁月苍桑,两边一栋连一栋的房子多是清朝时期的木头房,历史的痕迹依然可见。店铺内的商品琳瑯满目,富有民族特色,街道干净整洁,人流不多,一派岁月静好。</h3> <h3> </h3> <h3> 1918年法国传教士修建的教堂至今完好无损,使古镇又添了点洋味,因红军长征时毛主席下榻此教堂,并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磨西会议",现在已作为红色旅游景点。</h3> <h3> 磨西古镇古老而时尚,在这百十米的老街上居然出现好多间酒巴,门面的装饰风格各异,但都很"小清新"。</h3> <h3> 令人捧腹的酒吧文化让老头很想进去喝一杯。</h3> <h3>哈哈哈!笑得老头肚子怀孕了!</h3> <h3> 10月20日,结束所有行程,从海螺沟驱车260公里到达成都,中飯后游宽窄巷子。</h3> <h3> 老头好吃,看到这么多美食,馋得我一腔口水向东流。</h3> <h3> 成都宽窄巷子众生相。</h3> <h3>享受</h3> <h3> 淡定</h3> <h3>画的不错,挺像的。</h3> <h3> 敬业的街头艺人。</h3> <h3> 一个真敢开,一个真敢吃。</h3> <h3> 21日,坐成都~上海的动车,晚上将近11时回到客居多年的小区,看到家中的窗口仍亮着灯光,心中感到一阵温暖,回家的感觉真好。</h3><h3> 年华不曾许我繁华,这一季的秋天,许我繁华一片。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