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哇!第二次绣十字绣就绣出了六米长的作品,太厉害了!”近日,赤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里的一群老年学员围在一起,观看66岁老人敖碧玉<strong>耗时四年半完成的全景满绣《清明上河图》</strong>,不时发出啧啧惊叹,纷纷竖起了大拇指。</h3>
<h3>爱生活、爱学习、爱挑战的敖碧玉,在退休后仍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她积极参加了赤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书画班,静心学习书法,同时也不断发展自己的爱好,退休后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h3> <h3>敖碧玉(中)向爱好者们展示历时四年半完成的六米长《清明上河图》全景满绣。记者 林石湛 摄</h3> <p data-brushtype="text">偶 然 接 触 十 字 绣</h3><h3>说起来会让人不敢相信,如此复杂、工程浩大的《清明上河图》,竟只是敖碧玉的第二幅十字绣作品。</h3>
<h3>敖碧玉坦言,初次接触十字绣是一次十分偶然的机会。她在逛街时看到了一家小小的店铺里面展出了十分精美的十字绣作品,她当时便被吸引住了。“完成这样一幅精美的作品一定很难吧?”怀着这样的心理,她忍不住走进店里面询问,看别人绣了大半天。在店铺老板的指导下,她充满信心,当即买了一幅两米长的《花开富贵图》回家绣。</h3>
<h3>
<h3>敖碧玉(中)刺绣的6米长《清明上河图》。记者 林石湛摄</h3>
<h3>经过钻研,完成这幅两米长的作品之后,敖碧玉大受鼓舞,决定挑战难度最大的十字绣。于是她马上到店里面询问,被告知店里面最多只有两米长的材料时,她丝毫没有泄气,回家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寻找最有难度、最有意义的十字绣。一幅幅寻找,她始终觉得不够挑战性,而在看到《清明上河图》时,敖碧玉眼前一亮,“就是它!”</h3>
<h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描绘了北宋汴京繁荣的生活场景,画中人物、牲畜、房屋等数量庞大,颜色各异,繁杂的刺绣过程让很多十字绣爱好者望而却步。敖碧玉却不感到胆怯,立马下单将其买了下来。</h3> <p data-brushtype="text">59万针满绣绘出6米《清明上河图》</h3> <h3>从2013年7月开始到2018年1月,老人总共耗时约4年半,完成了这幅6米长的作品。将近59万针!以满绣的方式巧妙地把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全景还原出来。敖碧玉轻轻地抚摸着作品,眼中流露着看自己孩子般柔和的眼神。</h3>
<h3>古色古香的古绢布上,绣着各式各样神态各异的人物,走路的,挑着担子的,赶车的……还有桥梁、酒家、住宅、城门楼等各种建筑,轿子、车、船等栩栩如生,点缀其中。翻开画卷,我们仿佛随之走进了历史,从郊野开始,沿长长汴河逐步前行,感受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h3>
<h3>“这幅画植物多,人物也特别多,颜色十分考究,要很小心分清颜色才不会搞错。”敖碧玉说,原画里的人物虽然小,却神态各异,如何用针线把人物的体型和神态勾勒出来?她潜心研究了一番。</h3>
<h3>“里面最难的就是勾边,这么多人物,每个人都需要勾边固定,要让针线拐弯,并不容易。同时,每个人都要用不同颜色的线来绣,需要不停地换线。”敖碧玉说,过程虽然辛苦,但她却乐在其中。</h3>
<h3>不少人看到这幅十字绣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敖碧玉却总是连连摆手谦虚地说:“这只是我挑战一下自己罢了,算不得多了不起的事,每个人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都可以完成这样的作品。”</h3> <p data-brushtype="text"><strong>充 实 生 活 乐 享 晚 年</strong></h3> <h3>“十字绣只是我闲暇时间的爱好,也是挑战自己的其中一步,平时我会喜欢练习书法,希望把生活过得更充实些。”在赤坎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敖碧玉还向记者展示了她的书法作品。</h3>
<h3>“现在我退休后能在这里无忧无虑地学习,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好呀!让我们能安享晚年。”敖碧玉说,受父亲影响,她从小就喜欢书法,但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时间也没有钱学习。自己工作的几十年间,见证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不断发展强大。如今,退休后的熬碧玉终于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愿望,重拾毛笔,练习一手好字。</h3>
<h3>敖碧玉说,如今,大家生活好了,沐浴在新时代的春风里,但不能忘本。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福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h3><h3>来源:湛江日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