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室里的故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自然生长的孩子</h3><h3> 人们常常渴望睡到自然醒,吃大自然的绿色食品,而我见到最多的,就是自然生长的孩子。</h3><h3> 最近一段日子,与自然生长的小男生巧遇三次,。</h3><h3> 他圆溜溜的眼睛水灵灵,长得敦敦实实,整日里汗淋淋,偶尔脸上白净净。</h3><h3> 第一次看见他是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大概是因为没有做完作业。他一边进办公室,一边痛哭流涕,泪流满面,两眼通红。哇!伤心至极!我看了一眼,因事出去转了一圈,回到办公室,只见他喜笑颜开地摆弄那计步数的手表。我忍不住微微一笑,真是个孩子。突然,他热情地凑上来说:“老师,你看可以测心脏……”他用那又肥又脏手指在不停地钦手表上的键,演示给我看。“老师,你也试试吧!”还没等我答应,他就解开表带,“老师,你的手臂好粗啊!”[呲牙]戴好后,他又不停地钦键,不停地解释!</h3><h3> 在这之前,我们并不认识。</h3><h3> 第二次巧遇是在小区的小广场上。“咦?!~~”在广场上见到我时,他指着我,惊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突然,一个比他更小的男孩从人群中窜出,嬉笑着冲向我,用手指直戳敏感部位。那位学生立刻伸手把他往后一拉,随手一推,又是一拳,马上回头说:“他是我弟弟!”“教育一下!”“嗯!”两个人又旋风般的跑了。</h3><h3> 第三次巧遇,是今天下班后在小区里。</h3><h3> 我正往家的方向走,听到远处传来“哈哈”的笑声,在安静的小区里显得格外清脆。我寻声望去,又是那小子,他正指着我呢,“我要到我弟弟家做作业,可我舅妈不同意!”他边很遗憾甜说,边与我迎面擦过。他大约又走了二十来米,突然又回过头来对我说:“上次我弟弟……对不起。要不,你到我去玩吧!”“不了,谢谢啊!”我回过身来继续朝前走。</h3><h3> 这些不加雕饰、自然生长的孩子啊,你们快乐得那么纯粹!</h3><h3> 2019.5.17</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搞笑版的结尾</h3><h3>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是语文课,当复习到“拉萨”“香港”的美称时,我抬头一看,还有不到两分钟下课了,心想∶就此打住吧,叫一个学生来写写这两个简单的词吧!</h3><h3> “jxx,你上来写。”只见他闪出,小跑到了黑板前。</h3><h3> “你来写东方之珠和日光城。”我余光一扫,这位学子鞋带也散了,“哇,如此害怕,鞋带也散了。”他听此言,准备拿粉笔的手,立即改为弯下腰系鞋带。不一会,直起身子问:</h3><h3> “老师,你让我写什么?”啊?啊!</h3><h3> 哈~哈~教室里随即哄堂大笑。“东方之珠!”学生边笑边说。</h3><h3> 这位仁兄马上拿起笔写了出来,然后静静地面对黑板,似乎在等待老师的评判,又似乎在等待老师的第二个任务……</h3><h3> “日光城!”学生代替我又出声了。他接到圣旨一般,马上擦了“东方之珠”四个字。教室里又是一阵哄笑。学子啊,他以最快速度又写好了“东方之珠”,教室里又是一阵哄笑,“日光城!”他又听见……</h3><h3> 如此擦、笑、写了三个回合,才算写好了“东方之珠”和“日光城”,学生集体“唉~~”地长舒一口气。</h3><h3> 这叫什么事啊!</h3><h3> 另一小插曲,讲过千万遍的《庐山的云雾》的特点,我请一学生到黑板上来写这两个词,他只写了一个特点就转过身来,学生立即提醒“还有一个!”可他就是不转身,学生又提醒,他岿然不动。我走上前去说∶“我知道他为什么只写一个,因为另一个不会写。”他腼腆地低着头微微一笑。</h3><h3> “啊?!”学生感慨。</h3><h3> 2018.11.13</h3> <h3>下午做完事,到走廊上去舒缓一下紧张的精神,适逢课间,中低年级的学生在走廊上兴奋地奔跑,狂热地尖叫,有的甚至一串像糖葫芦,扯着前面一个同学的衣服跑。每每看到这情景,总想起罗大佑的《童年》。</h3><h3> 突然,看到一穿着朴素的教师淡定地、端正地行走在这纵情的人群里,多像一修行者啊!</h3><h3> 修行的道场——教室有了,经书——教科书有了,但,不允许“棒喝”,顽劣的孩童显得尤其坚强,我常对他们说,你适合做革命党,尤其适合做地下党!</h3><h3> 2018.11.7</h3> <h3>八月十五月儿圆啦,学生月饼甜又甜呐!</h3><h3> 下午第二节课后,一胖嘟嘟黑黑的男生手托着透明塑料月饼盒,里面放有这么大(如图,八分之一)的两块月饼,走进办公室随即拐进一年级组。不大一会,又出来。手里捏着剩下的一块走到我面前,说:“老师,给你吃!”</h3><h3>“几年级的?”我以为是低年级的。</h3><h3>“三2班的!”</h3><h3>“还有一位老师呢!”我开玩笑的指着后面的那位。“不要!不要!”“要不我俩分分?”我商量地问。</h3><h3>“教室里还有,我去拿?”</h3><h3>“不要!不要!”我后面的那位再次说,可,孩子已经不见了。</h3><h3>我笑着走出办公室?刚跨出门,看见孩子又来了。仍旧托着塑料盒,可,里面只装着两片月饼皮!😄 嘴里嘟囔着,似乎很歉意地说:“只有皮了!”</h3><h3>“同志,送来了!”我开心地回过身去,冲着里面大声嚷着。</h3><h3>“不要,真的不要!”那位边说边伏在桌上大笑起来。</h3><h3>孩子,你知道我俩乐呵什么?看到了一颗没有蒙上尘垢的心。</h3><h3>我吃了这一角月饼,我得尊重孩子的爱!</h3><h3> 放学走到校门口,一位老奶奶上前一步,紧紧拉住我的手(感觉某首歌里唱的:紧紧拉住亲人手,红军啦!)用安徽话说:“陈老师,看见你了,好老师。我的孙子成绩被你弄好了!(弄?这个字有点神奇!)真的……真的……(此处省去赞美的话若干)”</h3><h3>“我经常想你那!”她看着我说。</h3><h3>“我也是!我也是!”我家某人在一边一定会说,不真诚!但,确实,偶尔脑袋里一闪而过会想起这位把好话挂在嘴边的奶奶!那算不算想呢?</h3><h3>…………</h3><h3>“我今天有点事……”</h3><h3>“祝你越来越年轻罗!越来越漂亮罗!再见!再见!”她挥了挥手。</h3><h3>我跨过马路,听见她在向别的老奶奶介绍:“教过我孙子的陈老师……”我一边往家走,一边笑,一边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微妙,当无法用语言解释时,就解释为:缘分!</h3><h3> 2018.9.22</h3> <h3>運動會後記 (一) 熱鬧的運動會結束,小包同學在發他媽媽奉獻的酸奶,最後多了幾瓶,我說∶“你自己決定怎麽辦吧?要不,拿回家自己喝吧!”他在思考,小孔脫口而出∶“給每個老師一瓶吧,她們今天也很辛苦!”靦腆的小包輕輕地說∶“好吧”順手遞給我一瓶。“謝謝!”又拿了三瓶放講臺上。“一瓶給數學吳老師,剩下的給兩位英語老師吧”他似乎在自言自語。他看多了《三國演義》等書,很喜歡儘量簡潔。他拿起最后一瓶,依舊咪細著雙眼,小聲對小孔說:“這給你吧,祝你下次取得更好的成績!”這位黑小子,樂顛顛地跑上來,接過酸奶,開心地道謝!好有愛的孩子!</h3><h3> 2017.4.22</h3> <h3>运动会后记(二)</h3><h3>师:同学们,今天要不要布置家庭作业?</h3><h3> (学生停下手里的活,期待地看着我)</h3><h3>小孔:(准备领奖状,已飞奔到窗口,伸进头)老师一定说,看你们的表现。</h3><h3>师:(望着窗口)我没说,孔老师说的。(小孔飞奔而去)如果你们今天能说服,让我不布置作业,就心想事成。</h3><h3>男甲:(我话音未落,他迫不及待举手,笑嘻嘻)我今天晚上还要去游泳。</h3><h3>师:不行,个人的困难,自己克服。必须说集体的原因。</h3><h3>生1、2、3:今天运动员比赛已经很累了,为了他们明天能赛出好成绩,今天就不布置作业让他们好好休息吧。</h3><h3>师:你们的意思我读懂了,有点假公济私……</h3><h3>小缪:老师,紧张的期中考试刚结束,今天有没有教新课,再说,运动会实在累……</h3><h3>(教室里即刻响起掌声)</h3><h3>师:她说得有道理,但,只是一个人说,没说服力,我同意她不做作业。</h3><h3>小包:老师,我们做了作业,明天还要批,很累的……</h3><h3>小顾:老师,你每天帮我们批作业都到十一二点,很累的,如果今天布置了作业,有人不认真做,要惹您生气的……(这不是在说你自己吗?)</h3><h3>小承:老师,我们上午来运动会已经非常累了,中午英语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们非常认真听,老师还表扬了我们……</h3><h3>小孔:(不怀好意地斜站着)老师,我建议,让那些不大声喊加油的人做……(众学生立马回头,怒目圆睁)</h3><h3>…………</h3><h3>师:原则上是应该布置作业的,大家有点说服了我,那就今天的作业暂时不做(有人提醒高兴昏了头的,强调“暂时”二字)明天如果表现不好,就把今天的补上。</h3><h3>生:老师,如果明天表现好呢?</h3><h3>师:减半</h3><h3>生:老师,如果明天表现特好呢?</h3><h3>师:再减半</h3><h3>生:怎么减啊</h3><h3>……</h3><h3>哈哈,逗学生玩,孺子可教也!</h3><h3> 2018.4.27</h3> <h3>运动会后记(三)</h3><h3>小刘同学,四肢发达,饱满的脸上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平生俩爱好:1、玩,2、不做作业。一下课满世界跑,一上课,两眼直愣愣望着前方。因为不爱做作业,他爸爸不厌其烦,每天电话给我核对作业,就这样他还想办法少做。作为运动员的他,昨天放学前,再三问,老师,今天是不是就这个作业?态度好得睐~~罗大佑的《童年》就是照他写的![憨笑]</h3><h3> 今天,赛场上失利,跑步后说:“脚扭到了!”扔垒球后说:“浑身滚烫。”我跑过去,一摸头,体温不要太正常哟!与学生玩耍活蹦鲜跳。大概是美面子吧!</h3><h3> 运动会结束,我说:“我给你个建议,你退役吧!下学期不要参加运动会了。”他马上习惯性地一边举起手,一边结巴地说:“老师,就是,就是我要参加的!”……他恳求了几遍。“那要同学们同意!”“就是,老,老师我不退役!”放学了,他又来到我面前说:“就是,老~~师,我不退役!”“那用实力说话!”“好吧,我今天回家就开始锻炼!”</h3><h3> 傻孩子,你是爱运动如生命,还是爱玩如生命?还是,这是你最后的荣耀?</h3><h3> 2018.4.27</h3> <h3>运动会后记(四)</h3><h3> 放学的路上,忽然有人叫我:“陈老师好!我们的奖状!”我回头一看,是曾经教过的学生,现在六年级,三位女生正挥着手里的奖状,兴奋地示意。“哇!得了几张?”其中一个说:“得了一张,本来可以两张的!”“送人了?”这个班的体育竞赛成绩特好,四年级时,曾轻松地拿年级团体第一,所以我故意这样说。“明天好好比,争创最后的辉煌!”三位女生嬉笑着往前走。</h3><h3> “老师,”突然,队伍里冒出一个声音,我循声望去,瘦瘦的小顾在对我说话,“明天是不是我演的调达,也是创最后的辉煌?”</h3><h3> 孩子,这是哪跟哪啊?“回去好好准备,演活调达!”</h3><h3> “好!”</h3><h3> 明天成长礼上,他要表演节目,扮演见利忘义的调达!</h3><h3> 2018.4.27</h3> <h3>深夜一點多,收到一學生奶奶的短信,主訴1,對孩子學習沒有要求,只希望無壓力的健康生活,2,在學校,與同学一起學習玩耍才快樂,3,在家厭倦無聊!懂事的奶奶心情可以理解,焦急的行為不能认同,訴求中自相矛盾不必說,關鍵,他不知道,無壓力,無所事事,是一切無聊的根源!!!我怎麽才能與她说清楚?我需要與她說清楚嗎?充實的一天即將開始!</h3><h3> 2018.3.28</h3> <h3>說一趣事與爱狗人士分享:前天吧,在家門口的小花園內,看見兩只狗,一隻是博美犬,臉型有點尖嘴猴腮的,不太喜歡。另一只應該叫鬥牛梗犬,半邊臉黑,半邊臉白,陰陽臉,我也不喜歡。可,它們之間的事,讓我好笑。那博美犬老遠見著鬥牛梗犬,甩開雙腳,乐颠颠地向它奔去。剛靠近鬥牛梗犬,只見它抬起一爪子,給博美犬就是一大嘴巴。最難得的是,那小博美依舊头动尾巴摇地在怒火胸中燒的鬥牛旁膩歪。鬥牛只管揑著脖子歪著腦袋斜視它。最後,大概鬥牛的主人不好意思,硬拉著它走了。博美犬站在那兒依依不捨,獨上西樓。! 哈哈,典型的熱臉貼冷屁股!真有點∶前世孽緣,今世甭想修好!前世無緣,今世休想交好!一句話,老死不相往來!</h3><h3> 2018.3.14</h3> <h3>一四年級男生,圓溜溜的眼睛,飽滿的臉蛋,黑黑的膚色,因作業時常如蝸牛,而被老師请到办公室繼續完成認識。今天下午,我走向饮水台,忽看見一人俯下身子,趴在臺上吮水喝。我好奇地看著,他喝完抬起頭來,我一看,原來昰此老兄,問:“為何這樣喝水?”答:“没带水杯!”我心裏讚歎∶生存能力强!</h3><h3> 2018.3.9</h3> <h3>早晨走进校园就餐,听一同事对我说了这样一段故事:一细眉细眼,瘦小的男孩对我说:“老师,我帮你拎到办公室吧!”“啊呀,谢谢你,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你们老师表扬你!”“名字就算了,不要知道了!还是我帮你拎一段吧!”“啊,太感人了,哪个班的?”“四(1)”吃完饭,我刚到一楼楼梯口,一孩子冲到我面前说:“老师,我把教室整理干净了,刚才去倒垃圾的。”“就是他!”同事说。晨会课,我说:“今天早晨,在我们班发生了一件美丽的故事……”结尾,我故意提高嗓门,拉长调子说:“他就是调达的扮演者——”“顾彬蔚!”学生大声地,异口同声地喊,紧接着,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马上趴在桌上,我可以想象出,他一定乐开了花!哈哈,不用排演,一场校园情景剧。彼此配合得默契!我又大力地表扬了他:“这一小小的举动,不仅感动了老师,塑造了自己的好形象,还为班级增彩!如果……我们将以你为荣!”现在,我还设计了放晚学的一幕:“今天,放晚学的班牌请为班级添光彩的GBW来举,好不好?”一群善良的孩子一定说“好!”并且羡慕地看着他。我知道,能举班牌走到校门口,是他们一天中第二件荣耀的事。我也可以想见,那孩子一定强忍住笑,低下头,把插在口袋里的手拿出来一只,轻轻摆摆,小声说:“今天还是算了吧,我上课……”他开始数落每节课的“恶行”。😃 但,在大家的劝说下,他还是举着班牌自豪的地走出校园的!</h3><h3>2018.1.17</h3> <h3>要口语考试了,我对学生说:“明天抓阄,是几号,就是第几试题!”一共九题,每一题都会重复。一下课,一黑黝黝的学生就问:“老师,如果后考的,那会怎样?”哼,你那小心思,我微笑道:“在你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不然分数不会高的。”我笑着看着他的背影,你不就怕自己吃亏吗?那孩子满意地跑回自己的座位。今天口语考试结束,我又说:“看来有人没有经验,对与不合格的,想不想重考?我们要不要给他们一次机会?”学生当然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下课。那孩子又来了,问:“老师,如果重考的人得了合格,是不是应该降等级?不然……”哈哈,小样,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我在心里嘀咕着。“学习态度上一定会降一个等级的。”“好吧!”他扭动着身体,期待地看着我。这聪明的孩子,时常会发现“漏洞”!😅</h3><h3> 2019.1.17</h3> <h3>再写一段让大家乐乐,明白什么叫一脉相承。一日,我一本正经地夸奖学生:“……你们今天表现真棒!……”忽的,一学生举起了手。他大头大脸大眼睛,一头深褐红的头发微卷。他站起来,真诚地说:“老师,不是我们真的很棒,是您教得好!”“谢谢你,我一定好好努力!”他的奶奶只要见到我,那个马屁哟,老师穿的衣服好看,显年轻;老师的微笑好,有福相;老师长得好,长命百岁;老师工作好,负责任……一言以蔽之,老师哪儿看哪儿都好,因为我是他孙子的老师!明白好孩子是谁教出来的吧?我愿意从生活中的诸多事中发现笑点,无关真假,无关善恶,无关冷暖!看懂了,不就好了?</h3><h3> 2018.1.17</h3> <h3>班有“主人”初长成 中午,英语老师进教室,一群学生涌过去开门,值日班长果断地说:“大家都下去,以后就请S开门!”这S坐在教室门口。 傍晚,看见调达扮演者G沮丧地回座位,后来得知,再去给学生批作业时,国王扮演者小B对他说:“我送你两句话,一是努力做个老师欣赏的学生,二是把鼻子上的是keng擦干净。”B的同桌,上次写抗议书的M说:“我也送你两句话,一是鼻子上的keng争取永远消失,二是,多干活,少废话,整天磨嘴皮子!”哇!这三位,整个活脱脱的小陈老师。老陈老师尚在,小陈老师已长成![呲牙]这位调达的扮演者整天是张猫脸,手如乌龟爪子,桌上摆满学习用品,可到用时,总是找不着,地上摊满了东西。调达同志,你何时长大?</h3><h3> 2018.1.4</h3> <h3>因学生作业质量不高,凤颜大怒:“《九色鹿》不准排演了!”下午,收到了这张纸条!哈哈,不错!长大了,知道通过一定的渠道捍卫自己的权利了。长大了,知道有了问题、不满,就想办法沟通力争,而不是记恨赌气斜视,课照常上,作业照常完成,饭依旧狼吞虎咽。孺子可教也!这比课本剧表演本身更有意义。我想起了那英的《青青世界》。自由民主平等,在萌芽!</h3><h3> 2018.12.13</h3> <h3>前天,学生写《月夜图》,一生交来作文道:“怎么样?”“好!”他瞄了我,试探性地问:“真的吗?””我又看了看,说:“不错,由只想踢足球的野小子,变成了有情怀的帅小伙!”“谢谢老师!”满脸灿烂的飞奔回座位。 今天,课上,仿鲁迅的“哪里有天才,……”说一句话给同学,他站起来问:“老师,我可以这样说吗?”“请!”“哪里有天才,分明是把别人聊天喝茶的工夫用在批改作业上。破折号送给陈老师。”“给我的吗?”“嗯!”“谢谢!” 哈哈,一对互相吹捧的师徒!</h3><h3> 2017.11.24</h3> <h3>冬日暖阳 因身体原因,休假了一段时间。回到讲台,学生拎着塑料袋给我。“什么?”“五十一只千纸鹤,老师给你的。”“谢谢!为什么五十一?”“你五十一岁啊!我们全班折的,祝你健康,长命百岁!”“老师,你用枸杞泡茶吗?” “老师自己买,好吗?” ……一群孩子课间围着我说东道西,天南海北。一小女孩从看见我进教室的那一刹那,就一直冲着我暖暖的笑,目光未曾离开。今天下午两节课后,在楼梯口,看见那女孩站在那儿,看见我后,马上凑上来问:“老师,你到哪里去了?”“找我有事吗?”“没有!下午没看见你,我到窗口去看看,还是没看见,我就……”“老师会坚持的!”“哦!”她满意地转身跑了。 孩子,我不是你最好的老师,你这样带我,让我惭愧!</h3><h3> 2017.11.22</h3> <h3>中午,小区门卫。老先生关切地问:“今天怎么有空?”“病假!”“上次的书拿到了?”“那是作文本,带回家批的。”“快到医院去,手上拿的什么?”“考卷,回家批!”“先生真的吃辛苦的,扣钱不?”“扣!”“快去医院!” 家里,背对阳光,奋笔疾书,两小时作文,两小时试卷,一切结束,头剧痛,而后剧昏,大脑严重缺氧,无食欲,我直接喝点血吧! 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年老师悲惨生活!</h3><h3> 2017.11.9</h3> <h3>最近,我与骗子撞了个怀! 昨天,在一十字路口,一电瓶车缓缓停下,车上一四十五岁左右,皮肤黑黄的妇女,冲着我微微一笑,我礼节性回她一个微笑,脑筋高速运转:这是谁家的?随后那人道:最近还好吧?忙……我狐疑地问:你确定没有认错人吗?她随即手指东边,含糊地说:那天,在那边,你告诉我你是兴化的! “你认错人了!”我坚定地说,扭头就走!少顷,在菜场门口有遇见了她,她翘首以盼,似乎在等人,面无表情地扫了我一眼。 我看上去很好骗吗? 今天,一快递说,“快来拿快递!”“放在门卫上!”“不行要付快递费的。”“多少?”“99!”啊,我请自出马,查看邮件,吉林寄来的玉镯!?我告诉你我爱玉了吗?你是谁? 天呐!天呐!是不是你们看上了我傻模样?卫生文明城市查得这么紧,你们还敢出来骗人?顶风作案? 俗话说凡事二不过三。啊,上天啊,请赐予我智慧吧!让我看出他们的良苦用心吧!</h3><h3> 2017.9.18</h3> <h3>前一段时间得空,常常用透明胶带为学生补书。“哗”的拉下一长条粘上,“哧啦”扯下一大片贴上。学生在旁边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而我心里却想着小时候,第一次看到透明胶带的情景。那时,我应该不满十岁,第一次走进镇江市图书馆,拖得干净的地板有点发白,阳光斜斜地散落在书架上,柜台后面是一位清瘦、白净的中年男子,他是我的邻居,说着好听的普通话,是从北京某个高等学校下放到镇江的。至今让我难忘惊异的是他拿出一小卷东西,轻轻地拉开一小段,贴在已破损的书上,竟然下面的字还看得清清楚楚。我的一双眼睛紧紧盯着那卷东西,直到离开图书馆都没移开。现如今知道,它就是寻常不过的透明胶带。</h3><h3>小时候,那是一个灰色贫乏的年代。有一次,我听大人们说,上海有一种袜子,穿在脚上,就好像没穿一样。后来,我在一个弄堂里走,突然发现一个人,穿着方口布鞋,脚上好像没穿袜子,我死死地盯着看,感觉那脚上罩着什么,我好奇地看了很久,心里嘀咕:真美!现在想来,就是普通不过的透明丝袜,那时候是个稀罕物。</h3><h3>小时候,让我动心的另一样东西,就是如水晶般透明的气球。那时候,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条民国老街,我家住的是县长家的二层小楼的一楼一间。县长一家住楼长,院子里同时还住着国民党军官一家,唱扬剧的名角一家。有一年过年,被打成反革命下放到青海改造的国民党军官突然回来了,现想起他的形象、做派,与电视剧里的人物有点像。那年,他们家的人特别多,特别忙碌,孩子们特别开心,而我眼睛看到的是手里举着的一个个晶莹的气球。那位万军官为孩子不停地吹气球,我好生羡慕地看着,心想:怎么会这样呢?以至于后来,我有了女儿,每看到有漂亮的气球,我都会兴奋地对女儿说:“我们买一个?”看到漂亮的灯笼,也会毫不犹豫地给女儿买一个,因为那万军官扎的兔子灯精致极了!</h3><h3>小时候,我和妹妹经常坐在飘窗上看外面下雨。透明的雨,清亮亮的落下,吧哒吧达地打在青石板路上,一条街上很安静,偶尔有人撑着伞走过,我们会兴奋地叫起来:“来了一个人!”甚至还与他们打招呼。现想起来有点傻傻的。</h3><h3>傻傻的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老去,还会有傻傻的心境吗?</h3><h3> 2017.6.4</h3> <h3>"来宾"何意?请听这一段对话:"我刚讲过,你怎么又错?我说的外国话,你听不懂?还是你是外国人?"站在身旁的男孩皮肤白皙,目光眀澈,他对我近来,芬兰准备通过一项决议,规定每月将无条件发给每个公民800欧元,相当于5700元人民币,三口之家可就是17000元,一年二十多万。芬兰当局此举的目的,无非想使人民产生不求上进的惰性心理,进而逐渐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对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产生依赖症。对此,我要质问芬兰当局,你们的户口在哪儿办?点了点头。"哇!好一个外国人。你是外宾?"他又点了点头。我忍住笑,问:"什么叫外宾?"他看了我一会,轻声说:"外面派来的。"长知识了!</h3><h3> 2016.1.12</h3> <h3>这个孩子每天来校后,在教室门口探头探脑,决不进来,须等老师说:进来,或同学拉她进来。她有两爱好,一是与我说话时,撩起我的鬓发,对我耳朵悄悄地说。二是凡事喜说随便,"作业怎么错了?""随便做做""老师的提问会吗?手举这么高。""随便举举。""你想好了吗?""随便说说。""你刚才去哪儿的?""随便上个厕所。"云云。她的妈妈会边走边大声唱巜赞美诗》,巜家校联系》本上会留言:感谢XX神。这一对纯净如山泉的母女啊,带给我许多快乐</h3> <h3>“同学,六一义卖,有百分之十要捐……” “我们知道,同意!”好孩子,心照不宣,毫无悬念的解决了。 “然后,再剩下的钱里,捐点做班费?” “不同意!”嗯?我心里一个咯噔,仍和颜悦色地问:“为什么?”“老师,我们希望他们过上好日子。”“对!”不约而同地回答。 “老师想买点奖品给表现好的。”我再次直表胸臆。 “不要,老师,我们上课会想老师老师的礼物……”再次决绝地回答。 众同学举手通过。 如泸沽湖一般明澈的心灵哟!</h3><h3> 2015</h3> <h3>曾经有一朋友,总是要求到水浒三国城去玩,我说没意思,禁不住再三要求,只能前往,回来后说:“不去会后悔,去了还是后悔。”</h3><h3> 哈哈!</h3><h3> 早在大约六七年前,就看到电视上介绍高旻寺,高堂广厦,金碧辉煌。一大师坐在轮椅上介绍寺院的规划。“有机会去拜访!”今天赶去,转了一圈,回来了。质朴,很质朴!还看到一个穿海青色衣服的和尚(电影里,常烧饭的打扮)把一施主供养的十元钱,放进了口袋,可以这样吗!</h3><h3> 哈哈,不可说!</h3><h3> 公交车上,与司机的交流,蛮有趣味。</h3><h3> “哪里的?”</h3><h3> “镇江的。”</h3><h3> “江南的。”</h3><h3> 哈哈,第一次听到有人说镇江是江南。我常听到的是“江北路哩!”我一般不去分辨,把地理位置搞错了,是常有的事。我曾一直以为湖北、湖南在江苏的北面,直到有一天,女儿回来兴奋地问“湖北在我们的北面,还是南面?”时,我才仔细地回忆地图册,才发现我们以前的认知是错的,自以为是的不仅有我,还有她呦。</h3><h3> 哈哈!</h3><h3> 很多人认为镇江在江北,还是因为与靖江搞混了。我当然也听出来了来自地域的骄傲,就像我们小时候崇拜上海,上海人认为除上海以外都是乡下人一样。</h3><h3> 哈哈,地域歧视自古就有。为什么会这样,不知道。渐渐地,我还发现有性别歧视、单亲家庭歧视等等,令人瞠目结舌。这难道也是自古就有?我想起了《汤姆叔叔的小屋》,妇女游行……</h3><h3> 车在继续开,交流仍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进步。</h3><h3> “镇江至少有香醋,扬州有什么?”</h3><h3>“有美女。”我心里嘀咕着。</h3><h3> “你看张家港多低调……”他一边开车,一边直抒胸臆。</h3><h3> “……如果没有学会吹🐮 ,玩两天就回吧!……”</h3><h3> 哈哈,老弟,我真想上前拍一拍他的肩膀。</h3> <h3>是我亲生的吗</h3><h3> “是我亲生的吗?”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的家人常常说,完全不像你。女儿小的时候,我的朋友也常说,哎,怎么回事,简单就是翻版,一点不像你。最有趣的是我们手拉手逛街,一营业员好奇地问:“你媳妇?”</h3><h3> “对!”</h3><h3> “真要好!”</h3><h3> “童养媳!”哈哈!“毛病!”女儿说。</h3><h3> 女儿呐,你拿什么来证明你是我的儿?你是我亲生的吗?我苦思冥想。</h3><h3> 自从小女外出上学,到现在已经十年了,每次见面就是一次美好的期待。</h3><h3> “保持联系。”“好!”</h3><h3> “登机了。”“起飞了。”“落地了。”“马上到了。”</h3><h3> 每当听到楼梯上三步并作两步咚咚上楼的声音,我就会开门,开始呼唤:“小猪!”</h3><h3> “妈妈!”</h3><h3> “宝贝!”</h3><h3> “妈妈!”</h3><h3> “芊蕙!”</h3><h3> “妈妈!”</h3><h3> “蕙蕙!”</h3><h3> “妈妈!”</h3><h3> 一般叫到第四声,小女的身影会出现了。母女俩像老猫和小猫,丰富多腔地呼唤彼此。</h3><h3> 关上门。哈哈哈!最初,互相抱起对方继续哈哈哈。后来,一个要抱,一个逃,边追边笑,边逃边笑。现在,老的拍拍小的背,然后问:“怎么样?顺利吧。”最后,隔着空气吻💋 一下。</h3><h3> 这么和谐,有点像亲生的。</h3><h3> 晚上,我们常常躺在各自的被子里聊天,或看电影。最经典的是在睡觉前几分钟,有一双手会从另一个被子里伸出,扒开我的被子,抱住我。然后头枕在我的手臂上,“妈妈,就是……”前一秒钟还在说话,后一秒钟已经睡着了,真够神奇的。再过一两分钟,我抽出手臂望着她憨憨的睡态,常常想:</h3><h3> 真奇怪,她就叫我妈!我就是她的妈!她还那么信任我!大自然真神奇,一点米饭,一点水,就可以让一个三尺长的小娃长这么大,还会说会笑会想,会做出各种奇怪的事……我吻吻她,还有奶香呢!哈哈,事实上,她已经是成年人了,可,在我的眼里,永远是我的儿。</h3><h3> 我不求回报地爱这个熟睡的孩子,应该是我亲生的。</h3><h3> 最近一两年回来,小女有空都会来接我下班。情景是这样的:</h3><h3> 远处有人向我招招手,那是小女站在校门对面的马路边,或默默地站在我在旁边,那是站在校门口了。“反映好慢啊,我都看你半天了。”批评之后,就是拎过我手里的包,搂着我的肩:“好矮啊!你是不是越来越矮了啊?”</h3><h3> “哈哈,有可能。”</h3><h3> 边走边聊,边聊边走。“走人行道,不要在马路上走……”</h3><h3> “北京那么多人,又没有人被挤下人行道。”</h3><h3> “两边看看,再过马路……”边批评边牵着我的手过马路。</h3><h3> 要求那么严格,来自于深沉的爱。基本确定,是我亲生的。</h3><h3> 逛街是每次见面后必做的事情之一。今天想来,小女一定是亲生的,我们常常会买同款的东西。早晨,我又浏览了一下她的微信,发现她的关注点和表达的节奏与我那么像。亲生的,一定亲生的!</h3><h3> 放心了!没抱错!</h3> <h3> 话说朱宽 (二)</h3><h3>2008-06-15</h3><h3>走上教育工作二十几年来,第一次遇到五(1)班这样一群顽劣的学生,有那么一些学生几乎是不受教?很是伤脑筋,可谓害群之马为此,我翻阅了大量的关于健康人格方面的书籍,从中受到了一点启发。</h3><h3>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包括这三个方面:1、物质保证,2、感情交流,3、行为指导。而现在大多数学生在感情交流行为指导方面是缺失,表现在如父母娇宠的孩子,孩子就任性、放肆、幼稚、神经质;父母拒绝孩子的,孩子就自我显示、冷淡、乱暴的等等。而这些特性直接间接的影响着同伴,而且年龄越大其影响也越大。作为第一人父母的老师,对孩子的人格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模仿学习,他们的言行往往比老师的教育更深得人心,作为影响学生人格的第三人——教师,,其力量显得微乎其微,因此,教育孩子这一条道路走得尤为艰难。知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得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上行”,这就是教育这一工作的特性,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心。</h3><h3>朱宽,这是个聪明、率真、幼稚的孩子。父母都是老师。可是,父亲不允许母亲管孩子,孩子基本处于放任的状态,对于孩子的行为指导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孩子回家后,玩游戏,父母不与其交流,缺乏沟通……(家访及与孩子交流时得知的这一情况)因此,他可谓无拘无束,信马由缰,在学校表现为不听从教育,特别表现在说话时随心所欲,常常引得一些“追随者”无心思听课,有极大的“杀伤力”。他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他的随心所欲,另外,还是因为,他的聪明,知识接受得比别人快,学习的任务比别人完成的快,因此,他有随心所欲的时间;对于作业的字迹他全然不顾,这又为他赢得了时间爱你随心所欲;他的思维速度快,有一种表现欲,导致他随心所欲……其实,他很想成为一个受老师同学尊敬欢迎的人,因为他的自由散漫而影响了他,他不是很自信,比如,经常说:“我肯定不行的!”</h3><h3>可是,我们的课堂,是学习的地方,它需要安静,我们的教学是有任务的,它需要时间。他的为所欲为,直接影响教学任务,影响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孩子们的是非观、道德感、文明度。对于他的教育显得艰难而又曲折。上学期,我与他进行了初步较量:经常的批评。可是没有什么效果,因为,他在下课后,仍旧非常热情的招呼我,上课时,我行我素。看来上课随便乱讲不是他故意捣乱,而是一种很坏的习惯。因此,这学期,在与他进行第二次较量时,改变方法,主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开展的:</h3><h3>1、沟通交流。A、给予一种心理暗示,如,“你今天很乖,有进步,经常像今天这样的话,老师同学一定很欢迎你”;B、将计就计。对于他的不良行为,首先问他自己有没有办法管理自己,想不想改正,在他回答没有办法管住自己,想改正时,我就对他说:“听我的!我一定会找到一个办法帮助你的!”他哪里是没有办法,分明是不想给自己约束,所以这样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好无可奈何地答应“好吧!”</h3><h3>2、分散注意。对他动作快的特点,我总是尽量在他作业做好后,安排他帮助做一些别的事,分散他的注意力,以不影响其他同学做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他却很乐意,很有成就感,幸福感,自信心。</h3><h3>3、承担责任。责任感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堂上一发不可收的讲话,课堂并不与他理论。马上请他走出教室。这并不是体罚,也不是剥夺他的学习权,而是要让他知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一个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维护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的他的义务,也是我的义务。下课后在晓之以理:“影响同学上课的人,老师不会原谅的。让你站在外面,是告诉你,你有犯错了,你有管不住自己了……”</h3><h3>4、削弱在班级的影响力。首先是在班级严厉批评这种言行,并告知危害度,树起良好的有正气的班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其次,制止那些“追随者”随意的迎合嬉笑,表扬那些能够“充耳不闻”的学生。</h3><h3>在这样的“情”、“理”、“法”的多重管理下,他安静了许多,课堂也安静了许多,大家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许多……</h3><h3>这样的教育方法,我不敢说之正确、完美,但是,我想让学生从中明白一个理:没有制度的集体是不存在的,没有约束的自由,只会是不自由的。</h3><h3>开桌了,父亲笑道:“不跟她坐在一起,她不和牌怪我。”父亲是指不与母亲做邻居。“谁要与你坐在一起?趣的!”母亲反击道。开牌了,打着打着,突然,父亲倒下牌来说:“和了!”</h3><h3>另外三个人仔细检查他的牌后,有人道:“诈和!又来了!拿起来!”</h3><h3>父亲边看牌,边搔着头,笑道:“看错了!”</h3><h3>“老头子开始摔赖皮了!”母亲揭发道。因为有好一阵子父亲没有和牌了。</h3><h3>又过了一阵子,父亲漫不经心地说:“没意思,不想来了!”嘿嘿!一定是又没进账!</h3><h3>“不许!”</h3><h3>“哎哟!开始耍赖了!”</h3><h3>“呵呵,我有点打瞌睡!”父亲嘟囔道。儿女们都看着父亲笑了。</h3><h3>父亲也有不肯罢休的时候,那是他一定手气不错,在赢钱!据说有一次,父亲因为老是不和牌,又故伎重演,几个女婿相视一笑,心照不宣地不和牌,孩子似的父亲高兴得直说:“再来八圈!”</h3><h3>一次寻常的家庭聚会,重温老父亲那“呵呵”的笑声。</h3> <h3>那可爱的吻 </h3><h3>2007-12-16 </h3><h3>在我们的校园里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情景:</h3><h3>有一天中午,正准备外出的我,在路过校园名人长廊时,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两个低年级的孩子,正把他那肉嘟嘟的小嘴唇对好了那些名人,非常认真地,一个挨着一个的,热情地亲吻呢。如果那些照片是有生命的话,是不是应该感动?是不是应该报以一个吻?是不是应该把他们抱起来说:“好可爱的孩子!”我在一旁忍俊不禁,为了不打搅他们的兴致,为了不打破他们心中的梦。我悄悄地走开了。</h3><h3>有哪个成年人做这样的事呢?成年人看了这样的举动该会作如何评价呢?我不敢说都是褒义。也许这就是孩子,只有孩子才会有这样可爱的举动。他的世界那样小,他是整个世界,他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永远单纯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整天与孩子们打交道的老师,作为成人的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是不是存在一个盲区:以成人的眼光,以成人对世界的评判来评定一个懵懂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气恼。如果换个方式,蹲下来平视我们的孩子,是不是更了解他们,更懂得他们,那,是不是心境会好一些呢?</h3><h3>我们班的朱宽,是一个非常爱说的人,从东说到西,从西说到东,只要他知道的,只要他有机会,就说。为此事,我十分恼火,他也挨批评不少,但就是不改,他的父亲曾经这样对我说:“我诚心地说,他是个咋(江阴方言,不知道这个字该怎么写,权且用只个字代替吧)货,男咋货。”说明他的父亲对他的“啰嗦”也不认不认同。</h3><h3>可,他毕竟是个孩子,无论我怎么批评他,一会,他就会热情地称呼“老师”,有时真让我又好气又好笑:心想:他怎么不生气啊?也许只有孩子这样不长记性,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的教育才多了许多难度,周折。</h3><h3>批评并不解决这个问题,他一如既往地说。我也非常好奇得想知道他究竟每次再说什么,是什么吸引他乐此不疲的说,被批评也无所谓。于是就细心观察起来。原来他说话,一是自言自语,他不需要听众,不需要育人交流。如:我再让学生查找“跋扈嚣张”时,他会说:“扈三娘的扈”,边说边查,典型的一心二用,可,并没有耽误他查找词义。我发现这个情况后, 沉默包容他。二是,迫不及待地边举手,边说,那是因为他知道怎么回答,对于他的积极性,我怎好批评?但这个现象——破坏纪律,又不能听之任之,我就改变战略。说:“我不喜欢举手时,有画外音。不然,再精彩的回答,也会被我拒之门外。”他赶紧一只手捂住嘴,一只手高举。三是,他的跳跃的思维因上课的内容,想到了其他的事,马上兴致勃勃地与周围的同学交流,无视老师的存在,无视课堂纪律。这我能理解,因为,学生时代的我,也曾经因为思维的跳跃,经常在课上窃喜,也经常被老师询问:上课笑什么?对于他这种情况,我在课后,对他的周围同学说:“大家一起帮助他改掉随便说话的习惯,上课与你们说话时,不去看他,不去回答他。可以吗?”当然,平时,我也不厌其烦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现在,他也有所改变。</h3><h3>教育是一个期待的过程,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在他的心智成长成熟之时,他一定不是这样的爱“啰嗦”。他一定不会忘记,那些听他唠叨没完,但却帮助他的可爱的同学。</h3><h3>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成年人去帮助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蹲下来,与孩子说话,试着去了解他们,试着像他们一样观察世界,那我们就少了一些烦恼,那我们的教育,一定多更多的欢笑,更多的温度。</h3> <h3>今天早晨刚走进教室,一个学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陈昊的U盘丢了。”“什么时候?在哪里?”我知道那U盘里有这个孩子做的许多PPT。“不知道!”一会,陈昊出现在讲台边,帮同学弄PPT。“陈昊,你的U盘丢了?在哪里丢的?”陈昊摸摸脑袋,说:“应该是丢在美术教室了!”“赶快去找啊!”“没关系。下午有美术课,我去拿。”他坦然地说。“那不知道有多少班级去上过课了。”“没关系,老师说过,捡到东西要交个他的。我到老师那儿就可以拿到的。”他一点儿也不担心。我望着这孩子许久……下午,一进教室,我马上问陈昊有没有拿到U盘,他没有任何惊喜之色地说:“拿到了呀!”</h3> <h3>2012.3.16</h3><h3>教室里的故事(二) </h3><h3>2014-07-07 </h3><h3>中午一走进教室,就有一群学生围上来说东道西的。其中一个孩子说:“老师,今天郭骏昊做了一件好事,帮四(6)班的同学到楼下去捡毽子。”说完,自顾自地去玩耍了。 我一抬头,看见人高马大、戴了一副眼镜的郭骏昊刚好站在我身边,好像要对我说什么。“郭骏昊,你做了好事?” “嗯!”他点点头。 “把它记在好人好事记在本上吧!”我把记载本举了起来。 “老师,我不想留名!” “哇!伟大!你是真正的雷锋也!”我由衷地夸奖道。 “老师,我是跟您讲……”他顺着自己的思路,在给班级提意见……</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三) </h3><h3>2014-07-07 </h3><h3> 在幸福之乡的我们,总是感觉很多事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不曾发现;</h3><h3>这是一个听来的、上个世纪末的故事,大约99年吧!办公室杨红芝老师这样说:</h3><h3>那个孩子,每天放学跟着队伍出去,又按时来上学,可是整整两个星期都没有吃中午饭,每天回家都是喝一碗冷水。这是我(杨老师)从学生那儿听到的。走路上这样的,杨老师比划着:头甩啊甩的,脚软啊软的。</h3><h3>我把那孩子叫到身边,问他吃饭了吗?那孩子镇定地说,吃了。我又问妈妈烧了什么给你吃的?那孩子说,炒什么炒什么。味道怎样?我不好戳穿他,又接着问。那孩子说,又甜又咸,</h3><h3>我再也没问什么,就对孩子说:“我们去吃饭吧!”我把他领到食堂里,对管食堂的仲阿姨说:“孩子的妈妈今天没来得及烧饭给他吃,给他盛晚饭吃吃吧”第二天,我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仲阿姨,并对她说:“每天给碗饭他吃吃吧!哪怕我们班的孩子每人少盛一口。”再后来,为他向学校申请了学费免除。</h3><h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他的爸爸是个狂想型精神病患者。整天躺坐在床上,对着屋顶,幻想自己彩票中了多少钱?等到了晚上,老婆回家,就拿出彩票,抱着老婆说:“老婆,我中了5000块,喏,你拿去卖衣服!”这个一表人才,一米八几的男人,每天除了做这件事,就是在儿子每天放学到家前的几分钟内,把老婆为儿子准备的冷饭和咸菜立刻吃完。</h3><h3>这是个从美丽的云南远嫁到江阴的女人,每天做三份工作,早晨起来扫地,然后帮一家餐馆洗盘子,再到另一家帮忙切菜,直到晚上回家。回家时,还不忘从餐馆里带回剩菜剩饭,喂饱嗷嗷待哺的丈夫和孩子。</h3><h3>这个孩子现在大约应该上大二了……</h3><h3> </h3><h3>两天了,这个故事一直萦绕于我的心中,每每想到那孩子和那女人,总有一种想把他们搂在怀中的冲动,哪怕如杨老师般,给他们一丝丝温暖也好。</h3><h3>真心希望有一天,那奔波辛劳的女人,含辛茹苦的母亲,顶梁柱的妻子,能够休息片刻,抱着温暖的太阳打个盹。或者在某个夕阳西下的黄昏,他已长大壮实的儿子能微笑着搂着不再挺拔的母亲回家。</h3> <h3>教室里的故事(四) </h3><h3>2014-07-07 1</h3><h3>整天和孩子打交道,不免会看到许多稀奇古怪啼笑皆非的事情,更多的是因为孩子的天真幼稚,有的……</h3><h3>这又是一个发生在其他班级的故事。</h3><h3>他轻轻地走到我身边,对我(吴芳琴老师)说:“老师,我昨天又写了一首诗,非常非常好!”</h3><h3>“真的!明天带来我看看?”</h3><h3>“老师,还不够好,下次我写更好的给你看!”</h3><h3>他总是这样神秘兮兮地轻轻地对我说话。他把家里的肉圆用纸包了一层又一层,再装在保鲜膜里,带到学校里来吃;他说家里的苹果好大好红好好吃啊,然后又说,吃完了,等下次再有,我一定给吃一个;他走到校门,凑到我耳边说,他家的螃蟹脱壳了,一个好大好大的壳……</h3><h3>周兰菊老师补充了一个关于这个孩子的故事:</h3><h3>上学期,期末考试那天,他神秘兮兮地走到我身边,送我一个用纸头包了一层又一层的礼物,并且叮嘱道:“一定要等到回家再打开看!”我到四(1)班监考时,忍不住好奇心,就打开那一层又一层的纸头,里面包着几张碎纸片,用剪刀剪下的,每张碎纸片上都写有一个字,用铅笔写的。</h3><h3>……</h3><h3>唉,这孩子怎么了?</h3> <h3>教室里的故事(五) </h3><h3>2014-07-07 1 </h3><h3> 连续一个月的阴雨天,使空气中弥漫着湿湿的味道,氤氲着灰蒙蒙的雾气。身体里的每个汗毛孔都吸住了水汽,发狂地膨胀着,那个被浸在水中太久的心,似乎也只剩下最后一点点如游丝般的热气。早忘记了太阳的模样。</h3><h3>那天早晨(3月8日),我像往常一样,踏着湿湿的步子,低着头,毫无表情地走在去食堂的路上。因为还早,宁静的校园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突然,一声清脆的问候,在走廊里回荡,“老师!三八妇女节快乐!”还拖着调。我抬头循声望去,是我们班的两个小男生,手里拿着班牌,边走边打招呼。那问候声就如他们的笑容一般快乐灿烂。也许是受他们感染,也许出于礼貌,我竟然也笑盈盈地说道:“快乐!”</h3><h3>孩子说完,继续有说有笑地往教室方向走。我也继续往食堂那边走,可,我分明感觉脚步轻快了许多,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那颗心也随着节奏在快乐地摇曳着。</h3><h3>我小心的把孩子们的那份快乐收藏了起来。</h3><h3> 阳光其实没有走远,它就在我左右。</h3> <h3>教室里的故事(六) </h3><h3>2014-07-07 </h3><h3>中午,一走进教室,就有学生嚷道:“老师,陈昊哭了!”我抬头向第一组的左后几张位子望去。只见陈昊在那位伤心地抹眼泪了呢。“陈昊,为什么哭啊?”我走过去摸着他的头问。不等陈昊回答,热情的学生马上抢着说:“他的牙齿被沈宇杰打掉了。”“好,让陈昊自己说。”我示意陈昊周围的学生安静一会。这时,陈昊睁着一双泪水涟涟的小眼睛,嘟着一张嘴,看着我,歪着脑袋说:“我把掉下来的牙齿这样拿着,”他比划着:牙齿站在拇指与食指之间,“沈宇杰一挥手,就把牙齿打飞了,找不着了。”刚说完,非常委屈地又直掉泪水。“沈宇杰,向他说声对不起了吗?”“说了。”沈宇杰满脸通红地答道。他做错了事总是这个表情。“可,关键是沈宇杰说对不起时,一点不真诚。”周围学生检举道。陈昊哭得更起劲了。“那沈宇杰,再对他说声对不起,真诚点。”沈宇杰起身,撅着一张嘴,小声地说:“对不起!”可,陈昊继续在哭。“你是为他打了你一下哭呢,还是为牙齿找不着了哭?”“牙齿!”他毫不犹豫地说。“同学们,都低头帮他找找!”一声令下,大家纷纷低头找那粒牙齿。整个一个牙齿在飞呀!陈昊的哭声突然停止。我看了看他。唉,天下无大事,孩子无小事。不就是一粒自然脱落的牙齿嘛!……大约上了半节课,一位学生举手,“你想说什么?”我问道。“老师,我找到陈昊的牙齿了,在这儿。”他手指了指书包旁。无语。“沈宇杰,捡起来还给陈昊。”沈宇杰乐颠乐颠地走下位子,喜拉着一张嘴,饶有兴趣地捡起那粒牙齿,边看边走向陈昊…… 2012.3.26</h3><h3> </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七) </h3><h3> “陈昊,你来一下!”学生要到专用教室去上音乐课了,我趁教室没有人,把他留了下来交流交流。 昨天的家长会结束后,一位学生的家长告诉我,有几个男生摸女生的胸脯,并且海边了下流的歌在唱,其中陈昊自己说,把所有女生的胸脯都摸过了。我答应了家长,会在适当的时候来处理这件事的。于是就有了刚才的“呼叫”。 “陈昊,我听说一件事已经很久了,一直想问问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讲给我听?”我边说,边拿着张凳子给陈昊坐下。 “什么事啊?老师!”坐在凳子上的陈昊,看了看我问。 “我听说,你摸……”我没有说完,而是做了一个摸的动作。陈昊心领神会地说:“老师,不是我。” “你有没有摸?”大概是因为害怕,陈昊仍旧强调:“老师,不是我,是郭骏昊!” “你有没有摸?”我继续追问。陈昊有点慌了,提高了嗓门再一次强调:“嗯!就是郭骏昊第一个摸的,还有邓皓楠!” “听说你们还编了首歌?唱歌我听听?”陈浩一直激烈地狡辩不是他编的,也不肯说编的内容。哈哈,看来不是什么好话。 “哦,摸谁的?”“……”陈昊的声音小了许多。 “她是什么反应?”我看着他问。 “没什么反应!” “嗯?!”我皱着眉头,盯着他。 “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我把声音提高了一个八度。并拍了一下桌子,接着问:“她难道像这张桌子,毫无反应?我拍了桌子,它还啪啪的响呢!” “她打我们的手!”这次陈昊低下了头,声音更低了。 “哦,那说明她不喜欢你们这种行为,是不是?”我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说,陈昊点了点头,我接着说:“如果他回家告诉他的父母亲,他的父母亲是要来打你们的。”陈昊惊讶地抬起头看着我,随即眼睛了有了些泪水。“我对你说啊,你以后再做这事,人家是要把你当小流氓抓起来的哟!”听了这话,陈昊马上眼睛红,眼眶里全是泪水。 “被别人说下流氓,难为情不?”“嗯!”他肯定地点了点头。 “以后还能做这样的事吗?”“不了!”他恢复了常态。 “一会同学问你老师为什么找你,你能不能把这事说出去?”我能想象得出这群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一定会向陈昊打听,所以故意说了这句话。并告诉陈昊不能说的理由。 陈昊起身去专用教室上课了,我望着这懵懂的孩子笑了。四年级的小毛孩,居然…… 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我思忖:这件事在班级里讲,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可,怎么才能让这些孩子做事得体点呢?发个校信通吧! “尊敬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即将升入高年级,也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因此,请多多关心孩子生理心理的变化。另外,请有女儿的父母,给孩子以更多地关心,比如,给孩子穿件小背心,尽量穿些宽松的比较传统的衣服,比如,教会他们有自我保护意识等等。请谅解我的唠叨,谢谢!” 孩子,做该做的事,那是件幸福的事,在该开花的季节开的花,那花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2012、4、27</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八) </h3><h3> “老师,今天吴淑媛说我喜欢吴塽。”胖胖的刘孝孝腆着个肚子,走到我面前委屈地说。 “哦,我一会找她谈。”我一边批作业,一边搪塞他。可,我转念一想:不对!这些懵懂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好一段时间会对这样的话题感兴趣,这个问题非得解决。于是,我又把刘孝孝叫到面前,对他说: “刚才吴淑媛对你说的话你很不开心是吗?” “嗯!”刘孝孝点了点头,神色中看得出,他很希望我帮他骂骂那位霸气的女生。 “这样啊,我觉得吴淑媛在夸你!说你感情丰富,吴塽经常帮助你,那么可爱,你喜欢很正常啊,老师也很喜欢她。不喜欢她才不正常呢!”刘孝孝惊异地看着我。我这话大概太出乎他的预料了。 “你可以对吴淑媛说,老师说的,我喜欢吴塽,没什么不对,就好像我喜欢我家姐姐妹妹一样。”刘孝孝疑惑地看着我。我知道,他心里一定在想老师好像说得不对,可,他又没办法说明白我错在哪里?我心里明白:我是偷换了概念。面对这群似懂非懂的孩子,我能说什么呀?我什么也说不清。 一会儿,孩子们都进教室了,我把刚才对刘孝孝说的话又说了一遍,我看到有的孩子在窃喜,有的像刘孝孝一样疑惑地看着我。随他们心里怎么嘀咕吧!这群傻孩子! 21012、4、27</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九) </h3><h3>一天放学,我像往常一样,领着一帮傻孩子往校门口走,快到校门口了,孩子们向往常一样挥挥手,开心地说:“陈老师,再见!”那份开心也许是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学习生活,也许又想起了某件好玩的事,也许……我也礼貌地向他们挥挥手,说再见! 队伍中,突然有一个孩子,等大家都停止了招呼以后,向我挥挥手说:“bye,bye!Mis chen!”我循声望去,是蒋骋科!这个傻孩子!黑黑的皮肤,远远的脑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腆着一个小小的啤酒肚。,嘿!一个小胖墩!他打完招呼,露出非常灿烂、得意的笑容,一路小跑出了校园。我被他的笑搞得莫名其妙,我记得他是第二次这样与我打招呼了。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没问题啊!这傻孩子!我摇摇头,很纳闷地往办公室走去。 记得三年级的时候,他因为犯错,我让他站在门背后。嘿,他在门后自顾自的玩得很开心。一会儿,大家开始选举三好学生了,当我在为于希凡点票数时,突然身后冒出怯怯的一句话:“老师,还有我呢!”我诧异地回头一看,哦,门后还站着这个孩子呢!只见他探出个圆圆的脑袋,举着短短的小手,眼镜塔拉在鼻梁上,傻傻地看着我。我忍住笑,洋装很生气地说:“你站在门后,没资格!”他低下头撅着嘴,又缩了回去。 没羞没皮的孩子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但我知道,谁也阻挡不了他们快乐的脚步。 第二天早晨,我看见蒋骋科,就想起那有点诡异的笑,我忍不住拉住他,问道:“蒋骋科,你昨天与老师再见后,为什么那样笑啊?”他把眼镜往上推推,忸怩着身子,又笑了,我更好奇了,说:“说啊!”他浅浅地笑了笑,吞吞吐吐地说:“就是我与他们说的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其他同学都说的是中文,而你说的是英文?”他点点了头。 天哪!傻孩子!好啊,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这就是我们班的最傻的孩子。可,隔壁(6)班,却出现了一个最“牛”的学生: “老师,我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你不要管我!”他振振有词地说。 “为什么呀?”善良的王老师温和地问道。 “还有作业,我做了给你,你就批,不给你,你不要向我要!”他顺着自己的思路,自顾自地往下说。 老师仍旧面带笑容地问什么,可这孩子,什么也没回答。 这是什么理啊!他忘记了他的身份,他忘了老师的责任。唉,这个“牛”孩子! 2012、5、27</h3> <h3>教室里的故事(十) </h3><h3>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学生们都在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我从王添鹏身边经过,发现他的脖子里空空如也——没戴红领巾,我停下脚步,站在这个瘦小、羞涩的孩子身边。</h3><h3>“王添鹏,你的红领巾呢?”我拉拉他的领子问道。</h3><h3>“没带。”王添鹏低下头红着脸说。</h3><h3>“在哪儿?”我笑眯眯地继续追问。</h3><h3>“家里。”他抿着嘴,看了我一眼,忸怩着身子。</h3><h3>“哇,在家里休息啊!有爱心的小主人,它累了?你批准了?”我有意很诧异地说。</h3><h3>在一旁的王添鹏笑着忸怩得更厉害了。这个内向的孩子,总是这样的表情。</h3><h3>记得还有一次,因为他不认真学习,我问他要不要请表哥时,也发生了这样的一幕:</h3><h3>“要不要请你表哥来?”我严厉地问。</h3><h3>“不要!”他咬着嘴唇,摇摇头。</h3><h3>“那是今天不要请啊!那就换成明天吧!”我看着他涨红的脸,继续问道。他一个劲地摇头。</h3><h3>“什么意思?永远不请?”他双手交叉放在身前,扭着身子,抬起头低着眼,笑着看着我直点头。</h3><h3> 虽然这孩子已经该上六年级,但,却有着三年级孩子的稚气!</h3><h3> 当天下午,我挨个批作业来到王添鹏身边,面带笑容地关照道“明天让红领巾上岗吧!”</h3><h3>“嗯!”王添鹏也笑着点点头。 </h3><h3> 2012、5、27</h3> <h3>教室里的故事(十一) </h3><h3> 上个星期五的中午,教室里有人在做作业,有人在小声嘀咕,我在埋头批作业。突然,耳朵里传来一阵欢快的歌声,我好奇地抬头看去,哇!是蒋骋科!只见他一手举着语文《三训》,一边又唱又跳地往讲台边去批作业。站在队伍里的他,一边哼哼,一边左顾右盼,还一边拎拎要下滑的裤子。不一会儿,轮到他批作业了。我批完他的作业,仰起脸,笑着问:“高兴着啦?”</h3><h3>“嗯!”蒋骋科高兴地点点头。</h3><h3>“哼的小曲真好听,要不要隆重点,请个小乐队?”我边笑着问,边比划着。</h3><h3>“不要不要!”蒋骋科满脸通红地连连摇头。</h3><h3>这个永远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h3><h3> 2012、5、27</h3> <h3>教室里的故事(十二) </h3><h3> “唉,这《三训》上怎么黑一块白一块?”我指着《三训》假装疑惑地问。</h3><h3>戴着一副眼镜的周若彬侧着身体站在一旁,抿着一张薄薄的嘴唇,笑笑,没回答。</h3><h3>“哦,我知道了!”我看了一会,佯装恍然大悟,“你在本子上画画了,还是水墨画呢,或浓或淡,或大或小。”“很美!”我顿了顿说。</h3><h3>站在一旁的周若彬脸颊微微发红,笑得也灿烂了。</h3><h3>“把手伸出来!”我突然严厉起来,压低了声音。周若彬把手伸到我面前。“哇!”我有意夸张地提高了嗓门,“这哪是手啊?这分明是爪子,乌龟爪子!”我边说,边“啪”的打了周若彬一下手。周若彬先是抬起头,然后侧着脸偷笑。</h3><h3>“喂!喂喂!你的手臂也染了黑色?不得了,脸上也画上了?黑一块白一块,猫似的。中午吃饭手也没洗?那今天的饭营养丰富了!”刚刚还喜笑颜开的我顿时变了脸,严肃地、一字一顿地喊道:“去洗干净!”</h3><h3>只见周若彬如炮弹一般冲了出去。</h3><h3>以后的几天,每次批到作业,我总是先让他把伸生出来瞧瞧,不错!白白净净的。不知道爱干净的男孩子啊!</h3><h3> 2012、5、27 </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十三) </h3><h3>2015-05-28 20:</h3><h3> 他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尤其口齿不清楚, 与人沟通有障碍,但,他还是努力地与我交流。</h3><h3> 刚开学不久,有一天下课,他突然走到我面前,递上一张纸条,上面非常端正地写着:“老师,你辛苦了,我一定好好听课,让你高兴。”写上署名,日期为:今天上午。我笑盈盈地对他说 :“谢谢你!”</h3><h3> 这是第一次他主动与我交流,在之后不久的一次,让我很惊讶这个孩子的努力,他是多么希望别人懂他。</h3><h3> 那是他多次不肯去上课之后,学生来告诉我。我走进教室,让他去上课,并请一个学生拉着他的手,把他领到专用教室去。一路上,他一边大声地哭,一边回头看我,在看到没有希望之后,才小声抽泣地往教室方向走。下课后,我对他说:“以后不想去上课,我放电影给你看,好不好?”啊?他似懂非懂地看着我应答着。我把刚才的话又重说了一遍,他没有理我,就回到座位上了。谁知,在放完学的时候,一个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他在家校联系本上写着:电影干。我一看,问道:“看电影?”他点点头。“明天不看电影。”我强调的又说了一遍。他拿着家校联系本默默地走了。一会,他又回来了,仍旧给我看那本子,我仍旧看到那三个字。我还是对他说:“不看电影。”他看看我,又走了。一会,他又来了,本子上写着:融猫。啊!他是在告诉我,他要看融猫!我问他是不是这样,他很肯定地点点头。原来上午我说的话,他是听懂了呀!</h3><h3> 后来又有一次,吃过午饭,我刚出现在教室门口,他就迎上来,说:“陈老师,……”接下来说的话,我连估带猜,也没有搞清楚。他也一遍一遍边说边比划,可,他看我还是不明白,就不再理我,而是趴在教室门口的一张名单上看。我以为这事过去,就去忙自己的事了。突然,他向我招手,用手指指那名单,我一看,“彭意茹!”啊,我明白了,他刚才说的,比划的是在告诉我:彭意茹把一张纸头礽在地上。我对他说了以后,他很高兴地点点头,并把那纸头捡了起来。</h3><h3> 这个看起来有点傻的孩子,他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现在,他经常主动扫扫地,擦擦黑板,甚至今天还把黑板用水擦了四次!这些事,在别的孩子眼中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来说,却是存在的意义。</h3><h3> </h3> <h3>教室里的故事(十四) </h3><h3>2015-06-01</h3><h3> 孩子的单纯,常常让我冷俊不禁。那位学习困难的小卢同学,为了能够放晚学时关上电脑,每天趴在讲台上记家庭作业。这个小小的心思,是那天……</h3><h3> 他又趴在讲台上记作业,突然,他停下笔,悄悄地从抽屉里拿出鼠标,轻轻地放在桌上,这过程抬眼看着孙仕贤。然后,又拿起笔,妆模作样地记作业,又抬眼看了一眼他,应该是孙仕贤没有注意到小卢的这细小的动作,小卢立刻握住鼠标,在桌面上移动,食指右击。他又迅速地瞄了一眼孙仕贤,然后食指再次点击,只听见当的一声,电脑关闭的声音响起,随之,小卢也直起身子,坦然地看了孙仕贤一眼,拿着本子往座位上走。</h3><h3> “陈老师,卢……帮我帮电脑关了!”孙仕贤很不服气地告诉我。我故作惊讶地问:“真的呀?”然后用商量的语气对他说:“看来他很喜欢这事,就给个机会让他为同学们服务好吗?”善良的孩子点点头同意了。</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