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百炼始得金,字酙句酌方成文

刘列平

<h5><b><font color="#010101">美篇制作:刘列平</font></b></h5><h5><font color="#010101"><b>文稿撰写:李耘、叶康卉、赵利平、吴群、</b></font></h5><h5><font color="#010101"><b> 刘列平、庞华、刘旭</b></font></h5> <h3>  当站在台上与大家分享故事的时候,当大家双手接过沉甸甸的证书时候,当看到带头"大姐"对所有成员深深一躬的时候,……大家的泪水啊,情不自禁地涌在了眼框里!是激动,是感慨,是喜悦,是欣慰,还是……!!!</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一篇 花落泸州</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赵利平)</font></b></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没有谁能够想到,编写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师用书的任务会降临泸州。</h3><h3> 面对教师用书,我们只有仰望,只能潜心研读,依然陌生,缥缈而遥远。</h3><h3> 而现在,要我们角色转换,亲自撰写。</h3><h3> 因此,我们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砸中!</h3><h3> 但随之而来的,是冷静后的茫然,忐忑,没着没落……</h3> <p style="text-align: left;"> 2018年2月6日,召开会议,组建团队,学习和讨论编写体例要求,领取任务,分头行动……这时,起点,就是开始。 </h3><h3> 要真正理解一个词语,最好的办法是经历。“百折不挠”,这个词语随时浮现。</h3><h3> 它警示着我们,它鼓舞着我们,它抽打着我们,让我们含着泪一步一步地前行。</h3><h3> 研读课文,读你千遍也不厌倦;领悟编者意图,哪怕掘地三尺;</h3><h3> 积极试教,亲口尝梨知酸甜;打磨文字,精雕细刻,反复斟酌……</h3><h3> 在清晨,在午后,在黄昏,在深夜,在凌晨,甚至在梦中……</h3><h3> 最难行走的道路,是没有方向的道路。我们四处寻找,四处碰壁,纵然使出浑身解数,也终究遍体鳞伤。</h3><h3> 幸好,我们的团队,相互携手,彼此搀扶;阳光下,可以看到我们在辩驳、在争论;风雨里,也照样能听到我们谈笑风生。灵感总会在一瞬间降临,智慧总是在不经意间产生。</h3><h3> 幸好,我们有李耘老师的引领,她瘦弱的躯体,她强大的能量,她的决然与执著,才让我们拥有了继续走向沼泽地的勇气。<br></h3><h3> 远处,传来省教科院 刘晓军老师的铿锵话语:哪怕将来在教师用书上只留下你的一句话,那也是你人生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h3><h3> 更远处,是人教社专家密密麻麻的评语。能让顶级专家亲自审阅自己的“作品”,这算不算一种荣幸?! </h3><h3> 因为北京、成都与泸州同在,因为一份来自心底的承诺,我们选择了坚持,一路向北……</h3> <h3>  2018,2019,随着时光的飞逝,我们的田野,结出了可以望见的果实。<br></h3><h3> 《教师教学用书》出版啦!虽然只留下李耘老师的名字,但却代表着我们这个相濡以沫的团队。这一刻,我们闪烁着泪光!这一刻,我们被温暖包围!这一刻,将载入我们人生的史册!</h3><h3> 《教学设计》出版啦!《练习册》出版啦!回首来时路,我们仅仅只是走过了一段,而所有的艰辛已经化作记忆。举目远眺,凭着对语文的热爱,凭着对人生的憧憬,我们还将携手,努力前行!</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二篇 百折不挠</b></font></h1><h3>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无数的叩问。我们常常会安慰自己,已经足够努力。可是专家总会穷追不舍:教材编写的意图你真正理解了吗?有请讲述者——李耘</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遭遇“审判”</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李耘)</font></b></h3><h3> 编写期间安排了两次集中审稿,陈先云主编率领教材主要编写人员到场,与四川、重庆编写团队面对面研讨、审稿。编审们会不断追问;怎么解读教材的?为什么提出这样的教学建议?这段话是在说什么?这些术语是从哪里来的?参加这两次现场审稿才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了什么是“严苛要求”?为什么说要有“百折不挠的强大内心”?也让我认识到,“编写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参编者应具有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教育情怀”这些不是空话。</h3><h3> 第一次审稿是2018年3月底在重庆,先审两个特殊单元。于是,我第一个上场,把我们一个多月写成的初稿投影在大屏幕上,编审们逐一发表意见,两个编写团队成员都高度集中,生怕漏掉了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我一边记录,一边回应提问。那个半天,从8点半到12点半,接受十多位编审的轰炸!大脑全速运转,分辨整理大容量的信息。当然,结果是早料到的:提炼太宽泛,内容多,信息少,教学建议的题干太虚,课文解析浅,需要重写!不过,陈先云、徐轶两位编审都先后说:第一次写教参,完成度高,板块清楚,对教材的编排思路,大方向对的。这让严肃紧张的4个小时有了几秒的轻松。我在心里对泸州的伙伴们说:我们团队一次一次认认真真的研讨还是有点点效果!下午2点开始讨论习作单元,开场不到半小时,陈主编就说:马上重写!换在后面讨论。于是,换了一个普通单元继续讨论。下午结束前,陈主编特别强调说:不是我为难大家,是心里着急!希望今天说过的问题明天的稿子中不要再出现!今晚大家都好好去改。</h3><h3> 审稿的几个夜晚,我们四川、重庆团队的所有人都是白天高度集中听意见,晚上讨论、改稿,直到深夜,编审们也忙着审其他年级的稿件,调整教材。第二次在成都审稿时也是这样的状态。</h3><h3> 记得有天下午讨论我们四川的一个普通单元,编审们一点不留情面,说教材解读不到位,太空泛!教参不能这样写!要求马上修改!我们每个人抱着电脑转移到隔壁会议室讨论、修改。第二天提交上去,说:抒情的语言太多,拔得高了,要回到教参的语体来!于是,改稿继续。唉!教参语体?难度真大啊!我们这群语文人,写三、四百字,反反复复,写了改,改了写,有时候呆坐半天没挤出一个字!交出去的稿子常常被“重写”两个字打发!如此严苛的要求,没有“百折不挠的强大内心”真的挺不住!两次现场审稿有讨论,有争论,更多的时候是讲要求,提建议。听得最多的是“吃准吃透教材”“语言明白简练”“实用好用”。陈主编最严厉,他见大家都神色凝重,有时,在严肃地提完要求后笑着说:我知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不得不说那两个字···大家就补充出“重写”。一群人相视一笑,结束了半天的讨论。</h3><h3>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纠结在“教材解析”第二段文字的表述上,写来写去都不合要求。最早的初稿太空泛,后来又写得太冗杂。早已记不清那不超过500字的文段来来去去修改了多少次,最后才接近准确精炼,基本符合“教材解析”的要求:文章内容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文章内容分析要着重从对学生学习策略的价值角度分析。</h3><h3> “单元说明”是一个单元最精要而关键的部分,由三部分组成:总述本单元是什么,为什么安排;教材是怎么编的;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1000字左右的单元说明整整孕育了18个月才成形。7月正式印刷的前几日都还在斟酌每一句话。</h3><h3> 9月5日,正式出版的教师用书寄过来了,我直接翻到28页第二单元,见到了那些我们反复修改过的句段。一页一页翻,清新的墨香飘送来紫色的豌豆花,隆隆的夜航长着蝙蝠的嘴和耳朵,呼风唤雨的人类为什么要去找寻蝴蝶的家?“动物园”里总是会蹦出有趣的问题……为了精准解读,精炼表达,贴近一线,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啊!无数个深夜,你、我、他,独自面对电脑苦苦思索,艰难敲击出每一个字。</h3><h3> 今天,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倾情付出喝彩!为自己生命中拥有这段经历骄傲!</h3> <h3>  一粒粒豌豆,一个个文字,在眼前不停晃动,在脑海中梦幻般迷离。一个略显凄美的童话,一个凝视思索的影子。怎样把握教学的关键?怎样表述自己的建议?有请讲述者——吴群</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越过文体那道“坎”</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吴群)</font></b></h3><h3> 时间回到2018年3月6月,上午“人教语文吟诵” 项目培训会刚刚结束,我们编写组一行人就马不停蹄地赶到梓橦路学校进行试教。我第一个上场,执教《一个豆荚的里五粒豆》。</h3><h3> 我至今都记得听课老师眼中的迷茫,她们的脸上分明写着大大的问号——这,也算阅读课?不扫清字词障碍,不用心梳理故事脉络,不反复品读重点语句,也不升华文章主题,只有——提问、提问,再提问!不要说听课老师,其实,我心里也在犯嘀咕:策略单元的课文到底该怎样教?该如何处理“提问策略”的学习与“阅读理解”的关系?</h3><h3> 经历迷茫、纠结、刹那的顿悟和持续的探寻……我们始终坚持:“提问策略”单元它有别于普通单元,旨在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培养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h3><h3> 当2019年的5月,我们仔细品读责编郑宇老师4月30日的批注时,我们感到丝丝欣慰!</h3><h3> 郑宇老师的评注是:“开展策略教学要跳出以往传统课文教学的思路。本课教学感知课文大意不是首要的,至于朗读之类的教学手段也暂时放一放。让学生先阅读,然后写下自己的问题。课后的题目其实已经暗示了本课教学内容和顺序。”</h3><h3> 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偏离正确的轨道!但如何将我们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转化为教参书上的“教学建议”,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又一个难题。</h3><h3> 审稿组给我们的建议是“教学建议的编写不要先戴一个某某理念的帽子”,但需要一段精炼的概述性的语言,下面,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呈现流程式的建议。</h3><h3> 为了戴好这顶提纲挈领的“帽子”和梳理出下面的教学要点,需要用正确、严谨的语言,最简洁、清晰地表述。我心想,自己作为一名拥有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写说明性文字,应该不算太难吧?但是现实,却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h3><h3> 已经无数次修改的“教学建议”提交上去,今年5月3日责编返回的批注内容,仍然是——</h3><h3>“这个帽子里的内容有些繁杂,语言不严谨,究竟想说什么?”</h3><h3> 我心里不由地暗自叫屈:已经写得很清楚明白了呀!?</h3><h3> 没有办法,逐字逐词地琢磨,开始体会诗人们“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绞尽脑汁。</h3><h3> 用批判性的目光细细推敲“教学建议”的第一个自然段,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h3><h3> 比如第二句话,“在宽松的阅读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乍一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仔细一品,“阅读氛围”是一种比较感性的描述,而且,如何界定阅读氛围的“宽松”?</h3><h3> 接下来的第四句话也有问题:“在小组学习中借助问题清单”,开展小组学习,必须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不能丢掉或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引导学生”这四个字必须加上!还有,“问题清单”必须写明是“课后的问题清单”……</h3><h3> 责编的意见是对的!我的语言描述确实不严谨!</h3><h3> 整个编写过程,真的可以用“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来形容,但回想起来,这又多么有价值和意义呀!在研究中不断提问,不断探究,给我带来了多少有益的教学收获。这不就像单元提示语所说的一样吗?“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h3> <h3>  你一直在酝酿,你一直在挣扎。阅读策略是什么?与文本理解是怎样一种关系?当你的思考一次又一次被沉沉打击,是否还能拥有曾经的淡定与从容?有请讲述者——刘旭<br></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诞生</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刘旭)</font></b></h3><h3> 2018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年份,因为这个年份创造了两个新生。这年,响应国家的号召,我的第二个儿子诞生了;这年,我成为部编版教材配套教参的编写人员之一。</h3><h3> 2018年1月23日,在泸州市教科所的组织下,我光荣地成为了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教参编写组成员。尤记得在文件上写着要具有“百折不挠、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毅力,对于这样的语句当时只道是平常。可真正的走进这个工作组,才真正体会“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h3><h3> 在接到这个任务不久,我也很快成为了二孩妈妈。我并没有因怀孕而中途退出编写工作。因为,按照以往撰写书稿、设计教学、编辑栏目的经验,我想有过三四遍至多五六遍的修改和撰写就能过关交稿,所以很快也能进入安心养胎阶段。</h3><h3> 然而,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甚至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个看似普通平凡的称谓,却承载了部编版教材的一个崭新的特点。那就是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单元,他的核心不是学词识字,也不是构段写作。而是策略!什么策略?从丝毫不知,到模糊懵懂,到渐渐明晰。本单元,就是要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大胆提问、从多角度提问、筛选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这是人教版教材从未有过的目标定位。也是所有教材版本和教参中无处寻觅可参考的内容。当我们初步理解到这个意图的时候,就开始大刀阔斧地下笔。可责任编辑初审就给了我们当头棒喝。策略是核心,但是不能生硬地为教策略教策略。于是,我们掉头转向,马上按照传统教学设计,只是把提问嵌入其中。而审核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不知不觉中个,从一审到二审,从初审到再审,从责编审到主编审,从否定到再否定,仿佛已经历经了二十余稿,工作的地点从学校到教科所到教研室到宾馆到茶楼,研发组一切能见面的地方都是我们工作的场所。从早上开工到午饭已过到午夜十二点都是常态。我们研发组常常从沉默寡言开始,到激烈争论,再到埋头苦干。</h3><h3> 与此同时,我的肚子也在岁月里渐渐成长。到了后期,因为体积较宽,常常是半躺在椅子上面对电脑;因为腿部水肿,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站起身叉腰走动,而大脑也需要急速运转。这个历程中,研发团队的李耘老师叶老师,吴群庞华大姐,刘大哥赵大哥对我不离不弃,每次都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给我开绿灯。集体研讨的时候,可以最晚到最先离开。每次只需要交稿,由他们给我做格式修改。有反馈意见了,李老师总是先帮我修改定方向……难以细数其中的点点滴滴。<br></h3><h3> 流金岁月,一年时光忽倏而去。我的肚子从毫不起眼到渐渐膨胀,圆硕丰满到呼之欲出。而教参的编写历程与此双线并进。二孩最终如期降生,可教参的撰写和修订之路还在继续……</h3><h3> 教参真的就像亲自孕育的孩子,让我痛并快乐着,思并前行着!</h3> <h3>  标准,总显得那么抽象。可是,你非得拎出标准来。这标准,仿佛波纹,越来越近……有请讲述者——刘列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伴随“筛选”,在迷茫中厘清 </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刘列平)</font></b></h3><h3> 筛选,筛选,还是筛选!</h3><h3> 伴随“筛选”,我们从春暖花开走到了橙黄橘绿,从暑气熏蒸走进了岁暮天寒,从一路迷茫走向了逐渐明晰!</h3><h3> “筛选”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提问策略单元《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所承载的教学任务。从“部分到全文”,从“内容、写法、获得启示”等多角度提出问题;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后怎么处理呢?这就需要“筛选”。如何“筛选”?</h3><h3> 春暖花开时,耐住了寂寞,我把“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筛选标准,这是我最开始的认识。在多次的“试教”过后,这个“有无价值”的筛选标准让我自己疑惑!何为有价值,何为无价值?其实,只要是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真问题”,都应该是“有价值的问题”。果不其然,专家的回复让我否定了自己将近三个多月的思考。</h3><h3> 暑气熏蒸时,顶住了酷暑,我把删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作为第二阶段梳理出的评价标准。根据课文中的范例,我也将问题分为三类,剔除“不影响课文理解的问题”和“引发思考的问题”,只留下“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由于个人“片面的认识”让我在“最”字的藩篱中难以挣脱出来。认为“最”字就是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中,挑选出一个,也是唯一个“能帮助理解课文的问题”。于是,在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试教中,我又陷入了迷惘,在“最”字中转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最终我还是否定了对“最”字的思考以及三种分类标准。</h3><h3> 橙黄橘绿时,本以为可以收获,但专家的点评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课后的思考题”,范例分析: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的理解;有的问题能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有的问题能够引发思考。静心冥想,我发现不管是“对课文有帮助的问题”也好,还是“引发读者深入思考”的问题也罢,他们都直接指向“文本的理解”。因此,筛选应该是“对课文理解是否有帮助”,引发思考应归结在有帮助上。</h3><h3> 岁暮天寒时,我带着试教团队,经历探究、碰撞、深思,最终明白了编者的意图并不是让学生掌握“筛选的标准”是什么,重点是引导学生经历“筛选过程”,形成一种意识,一种在提问时需要经过思考而提出真问题的意识,并运用在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帮助学生阅读理解。这一思考,同编者基本吻合。</h3><h3> 从清晰到迷茫,从迷忙再到清晰,认识在不断更新,这全因为“筛选”!</h3> <h3>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这是个迷。借助文本,实现提问策略的适切运用,也是一个迷。在迷宫里,你愁肠百结,茶饭不思。只见你“为伊消得人憔悴”,却不知衣带渐宽的你,终究是悔?还是不悔?有请讲述者——庞华</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策略与理解的“双轨”</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庞华)</font></b></h3><h3> 这是一段特别难忘的经历,我不悔。站在这里,和我身边的这群我从心底里崇拜的“高人”们在一起,一生也许就只有一次,我怎么会后悔?</h3><h3> 我真的就如一只蝴蝶一般,飞进这个团队的。从第一次在梓潼路学校听吴群和赵利平试教,听刘旭说课,我眼中的迷茫,他们看得见。还记得当时李老师对我说:“庞华,你听懂一点什么没有?”天啊!我真的没有听懂点什么,只挤出几个字:“感觉一节课都在提问,教学生提问。”也许就知道在提问,也是一个好的开始。</h3><h3> 接下来的时间我真的和他们捆在了一起。因为住在泸县,我和叶老师经常奔波在这条高速路上。熬夜加班成为家常便饭,周末研讨滞留泸州,深夜归家甚至归不了家。我还特别害怕刘晓军老师经常问我的一句话:“庞华同学,你听懂了吗?”尽管我习惯性的摇头,但我还是觉得自己是最最幸运的lucky dog……因为我是站在这群高人的肩膀上学习、探索、前行,很痛苦,很幸福。</h3><h3> 《蝴蝶的家》是一篇略读课文,课前只有学习提示,课后没有练习。我们应该怎么教学呢?编者的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呢?我像一只雨中的蝴蝶,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出路,被暴风雨打得东倒西歪。</h3><h3> 为了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提问策略的运用,我们思考过,挣扎过……</h3><h3>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从不同角度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记录在书上。</h3><h3> 可是怎样分类呢?一次次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转换成文字,但一次次地被否定。编辑一次次追问分类这个问题,我也一次次反问自己,真的头痛啊!编辑直接告诉我不行嘛?非要让我去纠结这个问题。</h3><h3> 团队的合作,让我一次次顿悟。略读课文,就应该放手,让学生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达到学用结合。</h3><h3> 接着纠结,选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只有三个吗?难道就是指内容、写法、启示的角度各选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只是三个,是不是太限制学生的思维了,可不可以改为“几个”?十万个为什么的我们,提出了十万零一个问题。万万没想到的是,苛刻的编辑破天荒地接受了我们的建议,教科书上有了我们思考的痕迹。</h3><h3> 选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就是筛选出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问题,这个环节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小组筛选的问题,由其他小组回答。一边提问,一边解答。理解文本以提问策略的为手段,提问策略的运用以文本阅读的过程为载体,相互支撑,彼此共进。</h3><h3> 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呢?课文始终悬而未答。两年来,教科书上那四只蝴蝶,由黑白色,最终变得色彩斑斓起来……</h3><h3> 蝴蝶很轻,薄翼如纱;</h3><h3> 蝴蝶很美,绚烂如花;</h3><h3> 蝴蝶很弱,浪迹天涯;</h3><h3> 蝴蝶很强,四海为家。</h3> <h3>  习作,永恒的话题。激发习作兴趣,传递习作方法,非常必要。方法在哪?怎样传递?有请讲述者——赵利平</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动物园”建设</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与讲述:赵利平)</font></b></h3><h3> 这是一个小小“动物园”,不,是一个真实的家。所有亲爱的家人,瞬间变成各具特点的动物。阳光正好,请把家人晒一晒。</h3><h3> 直觉告诉我,人物描写,重在特点。特点!从一开始,我就不曾怀疑。接下来审视教材,都提供了哪些线索?</h3><h3> 每次习作,编者都会搭桥铺路。这是统编教材习作的伟大举动。描写人物特点,一定应该有方法引领。熊一样的爸爸,是否指向外貌?鱼一般的姐姐,是否指向特长?老虎一样的爷爷,是否指向神态?还有绵羊似的妈妈,怎么回事呢?应该指向综合吧?一连串的问号,透露了我的破绽:我的自信,去哪儿了?</h3><h3>可惜,被专家否了。山城重庆传过来的消息:不能给出“外貌”“特长”“神态”的概念,否则,一下子就把学生思维限制了。我苦,如果不提这样的概念,又怎样向学生讲?心里不服,但笔下得改。不提“外貌”,那就身体特征吧;不提“特长”,那就最厉害的本事吧;不提“神态”,那就脸上常有的表情吧:仔细想来,只是更换了名字而已。但我懂得编者的担心,因为人物除“外貌”“特长”和“性格”,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比如说话结巴,比如行动迟缓,比如嗓门大,比如丢三落四……人的丰富,决定着特点的丰富,决定着生活的丰富,也决定着学生习作拒绝千篇一律,而呈现出个体特色的多姿多彩。</h3><h3> 后来,终稿还是回归到“外貌”“特长”和“神态”。转了一圈,回到原点。但这一圈没有白转,至少我懂得,虽然有概念,但一定还需要“概念”之外。</h3><h3> 让学生机械行走,并不可取。熊、鱼和老虎,都用一句话单独交待。只是绵羊,用的是图文结合,将“波浪卷”“素食”和“温柔”放在了一起。是编者的“灵活要求”?还是“层次体现”?思来想去,应该是对表达方式的灵活要求:既可以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也可以综合起来写。非常幸运的是,这个观念没被专家们伤害。</h3><h3> 有了路径,还得带着学生行走。可是教材上只有短短一句话“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鱼。”就这样给每个家人写上一段,岂不太容易?</h3><h3> 这样的习作会不会太过苗条?回望三年级的“段落训练”,围绕中心写一段话浮出水面。于是,姐姐的特点变得丰满:</h3><h3> 她有时候静静地躺在水面,一动不动;</h3><h3> 有时候双手用力击打水面,溅起晶莹的浪花;</h3><h3> 有时候潜入水底,好长时间都不露出水面。</h3><h3> 真是让人羡慕!</h3><h3> 如果三四个语段,构成一篇小文。也还是蛮有样子的。</h3><h3> 教师用书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自己。</h3> <h3>  语文园地一个筐,内容丰富,让你魂牵梦绕。纵然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也足够让你琢磨半天。有请讲述者——叶康卉</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自问 ▪ 自答</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b> (撰稿与讲述:叶康卉)</b></font></h3><h3> 我的任务是编写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独立的板块,熟悉的内容,清晰的点位,简洁的文字,我窃喜:小菜一碟,好干! </h3><h3> 然而,16次修改,肯定,否定! 修改,重写!面对责编的严苛要求和自己习惯性表述与教参语体的差距,我常常为了一个词语的使用,一个句子的表述,一个教法的选择,一个资源的来历而绞尽脑汁。直到怀疑自己:我还是不是语文老师?</h3><h3> 不信?以《语文园地二》中“词句段运用”第二个内容为例看编写:</h3><h3>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再抄写下来。</h3><h3>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h3><h3>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h3><h3>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h3><h3> 内容就这么简单。当我第一次见到它时,大脑第一反应是:这个内容就是让学生认识设问句,会用这种句式表达。</h3><h3> 于是我很轻松地撰写好这个板块内容:教学解析为“例举问句,学习设问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设问句,并会运用设问句型表达。”</h3><h3> 看到我这样的解析和目标定位,责编指出:教科书这样编写不是让学生学习“设问”这样的技术术语,而是通过体会句子的表达,学习运用。在语句表述中不能用“设问”。可责任编辑并没告诉我们不用术语,用什么?怎么表达合适?经过思考,确定了用“自问自答”这个词来表述。但自己还是有些不解:“自问自答的句子”不就是“设问句”吗?</h3><h3> 围绕责编提出的继续研读教材,进一步解读为“例举问句,会仿照例句写自问自答的句子。”这样,教学目标也调整为“学习自问自答的句子,并会仿写。”在教学建议上增加了“注意问号的用法”和“引导发现特点”及“仿写评价”这几个要点。</h3><h3> 但责编还是认为我们对“体会表达效果”的解读还没有到位,要我们继续修改,并提出要我们突出“问号”的用法。第5稿出炉了,我们把教材解析为“认识问号的用法,并会运用自问自答的句式表达。”</h3><h3> 在5-8稿的修改过程中,我们又在泸县城北小学进行了试教。正如所料,试教团队的老师们对教科书的理解把握与编者意图还存在有较大的距离。为此,我与试教团队做了深入研讨。</h3><h3> 责编一直提示和强调句子的学习运用重在“体会表达”,因此9稿中我又将“认识问号的用法”改为“体会问号的用法”,“认识”与“体会”一词之差,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却大不相同。</h3><h3> 9稿啦,这样应该可以了吧。正要松口气的,责编的一个批注又给我泼了一盆冷水:“问号的用法是重点,不在于自问自答。”</h3><h3>这个批注让我满头雾水:一年级就认识了问号的用法,四年级学习问号,又如何区分与一二年级对问号认识使用的差别?</h3><h3> 我向责编专家团队提出了我和试教教师操作困难的感受。</h3><h3> 此时的我要准确的传递教科书编写意图,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眼看编写要走入死胡同,专家们再次审稿指导,12稿诞生了。</h3><h3> 就这样,我们走过农历2018年,连除夕也在改稿。</h3><h3> “一定要把握教科书编写意图,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解析,给老师们提出可操作的具体建议。”从1稿到16稿,由寥寥数语的表述到四段具备可操作性的建议,从无实例到举例说明,变成了现在满满的四页铅字。 </h3><h3> 看着这些从春走到夏,从秋走过冬近两个轮回炼成的文字,再次想起编写团队第一次会议时李老师传达的那句话:“编写教师用书的时候,你们不是自己。”</h3><h3> 现在,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当你成为教师教学用书编写者,你的眼里有教科书,心里有教师,有学生,唯独没有自己。</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第三篇章 远方还在</b></font></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 color="#010101">(撰稿:赵利平)</font></b></h3><h3> 教科书的编写,历时四年,终睹其真容;</h3><h3> 教师用书的编写,历时两年,终尘埃落定。</h3><h3> 这一对孪生姐妹的诞生,体现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大变革。</h3><h3> 而她们,仍将在使用中不断修正和完善。</h3><h3>语文教材,全国统一,这是一次重大变革。 </h3><h3> 《教师教学用书》体现了对语文教科书的精准解读,最大程度体现出编者的真正意图,是实施教学的最佳依据和重要指南。</h3><h3> 《教师教学用书》语言精炼,浅显易懂,但是内涵丰厚。每一段话,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语 ,都值得我们细细挖掘,反复斟酌。</h3><h3> 统编语文教科书真的很好,也真的很难。所以,请不要将《教师教学用书》束之高阁,请不要让《教师教学用书》积满尘埃,让它做你最忠实的伙伴——</h3><h3> 一起: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彼此挂牵!</h3>

提问

教材

我们

教学

课文

问题

编写

单元

筛选

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