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开车,我是自学成才的。<br></h3><h3>先是无照开车。</h3><h3>那几年到地州出差多。路况又差,去个瑞丽紧赶慢赶都要走三天。</h3><h3>驾驶员开累了,开烦了,就教我开一小段。后来开得稍微有点熟练了,驾驶员干脆放手让我开,他却乐得意地在旁边睡觉打呼。</h3><h3>有一天深夜在滇缅公路。大雨滂沱,四围漆黑,汽车光炬如豆......车到永平时已是深夜。</h3><h3>那车开得我紧张万分、心惊肉跳、一头冷汗......</h3><h3>旁边,驾驶员鼾声如雷。</h3><h3>这样开了两年后,我通过熟人买了一本西双版纳的驾照,就理所当然地开了起来。</h3><h3>至今,我已开了二十年多年车,可能开了几十万公里了吧。</h3><h3>虽自认为是个老司机,但自觉理论基础和交规知识欠缺。</h3><h3>谁知,这次到加拿大旅游,竟然通过自驾恶补了一回交规。</h3><h3>我们这次旅行有七天时间是在加拿大多伦多自由行。</h3><h3>说是自由行可不能靠脚走。</h3><h3>加拿大是世界是国土面积第二大的国家,仅仅次于俄罗斯。</h3><h3>在这样辽阔无比的地方行走全得靠汽车。</h3><h3>加拿大的汽车是左舵,这与我们平时开车的习惯一样。</h3><h3>加拿大认可中国驾照。</h3><h3>不像法国、德国等国,在它的地皮上开个车还须办理使馆认证。</h3><h3>在加拿大,只需持有中国驾照和驾照翻译件就可以开车。</h3><h3>驾照翻译件这东东,出发时经朋友介绍上租租车网站轻松就搞掂了。</h3><h3>我们在加拿大西海岸的旅游行程结束后,乘飞机从温哥华来到了多伦多,准备开始加拿大东海岸的行程。</h3><h3>加拿大的国土面积太大了,这样一趟国内飞行就整整飞了六个多小时,加上中途在埃德蒙顿经停,我们硬是从半夜到折腾到了黄昏。</h3><h3>我那个累啊。</h3><h3>人老了,已经不胜旅途劳顿了。</h3><h3>但从多伦多一出机场,来接机的朋友就将我们带到租车行,立马租了一辆车让我开。</h3><h3>租车手续很简单,复印了驾照和翻译件,刷了Visa卡,告诉你车停在几号车位,就将汽车钥匙交给你了。</h3><h3>租车的人很多,几大个车库全摆满了待租的汽车。</h3><h3>下飞机租车开,机场还车上飞机,早已成了加拿大人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h3><h3>我们租到的是一辆日本尼桑越野汽车。</h3><h3>路码表显示这车仅仅跑过三万公里。还很年轻。</h3><h3>车一驶出车库,立即就汇入进黄昏时分的滚滚车流里。</h3><h3>只见八车道上红色的汽车尾灯聚集而成的灯海浩荡壮观,尤如一条长龙,直通天际.....</h3><h3>但我不能一下子就适应了。</h3><h3>犹如一个人从温暖舒适的游轮客舱,不慎掉进了黝黑冰冷、浪涛汹涌的大海里。他再是个游泳高手,也要惊恐万状,也要惊慌失措.....</h3><h3>更何况古人曾经曰过:“生马莫骑,生车莫开”。</h3><h3>这辆车刚上手,怎么我们就已经身处波涛汹涌的汽车大潮里了?</h3><h3>我们这是要开车到100多公里以外的尼亚加拉小镇去,要去看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去。</h3><h3>对车况的不熟,对路况的不熟,弄得我心里那个紧张啊。</h3><h3>手心里汗都出来了,顺着方向盘上直往下滴,把汽车离合器踏板都淹没了。</h3><h3>早就听说在国外开车这不行这不准,规矩很多。</h3><h3>你要是在高速公路上开得慢了,警察还要追上来罚款。</h3><h3>我也不知道这些路要求开多快,只有紧紧的跟着前面的车开。</h3><h3>不敢太快,也不敢太慢.....</h3><h3>这样,警察叔叔总不能追上来罚款吧?</h3><h3>紧张的同时,我也很激动。</h3><h3>我这是在加拿大开车啊,我这是在加拿大自驾啊。</h3><h3>回去可是有了牛逼的资本啦。</h3><h3>多伦多的高速公路网十分发达,有几百条高速公路,干道支线纵横交错,令人眼花缭乱.....</h3><h3>行前在手机上下载了探途导航,据说这款软件在国外很好用。</h3><h3>谁知这东西会掉线,刚连通又掉线了……</h3><h3>你要求探途导航到机场这样的大地方,它来的比较快。</h3><h3>要是导航到一个小地方,它就故作深沉的转啊,转啊的……</h3><h3>好像它挺明白的,但就是结果不出来,弄得你没有脾气。</h3><h3>后来几天我们才发现,百度导航在这里很好用,很精准。而且那甜丝丝的普通话,让身处异邦的我们听了十分亲切。</h3><h3>所以,这一路上全靠我们的这位朋友口头导航。</h3><h3>我们开车时常常会遇到有车慢吞吞在你前面磨磨蹭蹭,或者在十字路口左右环顾而蜗行,让你由不得地心中大怒。</h3><h3>心想,开车的一定是个女的吧?</h3><h3>等你超越这车时一看,果然是个女的,且是个戴眼镜的小女生时,心里就会为自已料事如神而得意。</h3><h3>女性天生对道路和机械反应迟钝。</h3><h3>我认识一位女性,平时为人处事十分敏锐,但学开车简直笨得像头牛,连考三次都不过关。</h3><h3>硬是把年青教练气得发抖,一见她就吓得躲进卫生间。</h3><h3>还有一位大妈拿到驾照后,回来路上就兴冲冲买了一辆车开回来。</h3><h3>还没有开到家,就又把车开回到售车处。抱怨这辆新车老熄火。</h3><h3>人家一看就笑了。说:你拉着手刹开车嘛,肯定要老熄火了。</h3><h3>而我们的这位加拿大朋友恰恰就是个女的。而且是一位芳龄五十多,典型的中国妇女。</h3><h3>见到她时,我心里就在打鼓。</h3><h3>她认识路吗?</h3><h3>特别是在她为我引路时,有时会把左说右,把右说成左,让我好一阵手慌脚乱。 </h3><h3>这让我心里又是一紧。</h3><h3>谁知我大错而错了。</h3><h3>我们的这位朋友出奇的精明干练。</h3><h3>她来到加拿大已经有二十年了。</h3><h3>靠着她的精明干练,靠着她们的辛勤劳动和打拼,他们早已跻身中产阶级,有了一定社会地位。</h3><h3>加拿大多伦多是个地</h3> <h3>势平坦的城市,高速路口都无甚特点。我深深佩服她的是:这上百条高速公路的各个进出口,她是怎样烂熟于心的?</h3><h3>我常常感谢她一路上耐心导航,耐心教会我各种加拿大交规,让我放胆驰骋在加拿大辽阔的大地上……</h3><h3>在她简明的指挥下,我们的车在换了无数条高速公路后,终于走上了通向尼亚加拉小镇的道路。</h3><h3>我也逐渐找回了自由行驶的感觉,动作也不再僵硬、机械了。</h3><h3>倦意却不由自主地涌了上来。</h3><h3>我累了。</h3><h3>今天从半夜起床一直折腾到现在,没有合过一下眼。</h3><h3>我老了。</h3><h3>再也不是那个一夜将车从昆明开到芒市的人了。</h3><h3>本来说好的,这次出来我和另外一个同伴两人换着开车。但他却忘了带中国驾照,只带了个翻译件。</h3><h3>因此,租车时人家死活都不加他的名字在合同里。</h3><h3>因此,尽管他年轻爱干净人又长得帅,却不能在加拿大开车了。</h3><h3>因此,尽管我老了又长得赖,只能我一个人从头到尾坚持开了。</h3><h3>我平时冶开车犯困的诀窍就是大嚼口香糖。</h3><h3>我这次也准备了口香糖,但是却错误地把它装进了背包,放到汽车后厢里了。</h3><h3>在这高速路上,你不可能停车去拿口香糖呀。</h3><h3>我只有硬撑着,坚持不让那沉重的眼皮耷拉下来。</h3><h3>我只有使劲掐大腿,打脑壳……</h3><h3>终于,在晚上11点多到达了尼亚加拉小镇。</h3><h3>拉开裤腿一看,我的大腿已经被掐得红肿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性虐待了呢。</h3><h3>摸摸头才知道,我的脑壳已经被打得像个大笆斗,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被驴踢了呢。</h3><h3>在加拿大开车说的最多的就是路权。</h3><h3>这路权体现在很多方面。</h3><h3>直行灯亮了,直行的车就有路权。</h3><h3>任何车抢道发生的所有责任都是抢道者的。</h3><h3>在加拿大,行人具有绝对的路权。这对中国人来说从来没听说过。</h3><h3>中国从来只有人让车,没有车让人。</h3><h3>在加拿大,只要有行人踏上马路一步,哪怕他只抬了一只脚出来,过往的车辆就得耐心地等他玩着手机磨磨蹭蹭的走过去。</h3><h3>中国现在也学着加拿大,让汽车在斑马线前等行人通过。</h3><h3>但中国有多少人,加拿大有多少人?</h3><h3>中国有十四亿人,加拿大只有三千万人。</h3><h3>这条规定不太适合中国国情。</h3><h3>尤其是在北上广这样人流如蚁的地方,这条规定确实太坑人了。</h3><h3>汽车们好容易等到绿灯亮可以走了,还要在斑马线前等大量不守规矩的人群通过。</h3><h3>好容易等到可以走了,红灯又亮了。</h3><h3>司机们都急得嗷嗷叫。</h3><h3>加拿大人开车,有时很野,常常超过限速20%以上。</h3><h3>因为高速公路上的摄像头不多,就放纵了他们的行为。</h3><h3>公路上的好车很多,郊区还可以看到很多庞大的皮卡车。</h3><h3>这些簇新的机器怪兽风驰电掣般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也是一种风景。</h3><h3>加拿大人开车有时又非常的温良恭俭让。</h3><h3>那天在超市门口,因路面维修过往汽车两道并一道通过。</h3><h3>我按照在中国开车能争一分是一分,能抢一秒是一秒的习惯,紧紧地跟着前面的车驶过。</h3><h3>这时右边一辆车头已经伸出来的车,非常忍让的停下让我通过,连抗议的喇叭声都没有一声。</h3><h3>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问题。</h3><h3>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左边走一辆车,右边再走一辆车。</h3><h3>而我抢行了。</h3><h3>加拿大的校车很牛。</h3><h3>这种像只硕大皮鞋一样的黄色车辆一停下,不管有没有人在那里举着停车标志,后面的车子一定要像见到皇帝驾临一样立马停下来。</h3><h3>静静地等待它离开自己再走。</h3><h3><br></h3><h3></h3> <h3>要是听到汽车后面有救火车或救护车的声音,那更要马上停住。</h3><h3>加拿大的火警不只是管救火。</h3><h3>有个大事小情,诸如老人在路上昏倒了,钥匙忘在屋里了之类的事情,只要一接到报警,都是火警第一时间赶到,随后赶到的才是救护车。</h3><h3>所以这些火警队员都经过了抢险救灾、心脏复苏、急救止血等的培训。</h3><h3>那天我的车行驶在大码头时,后面来了一辆火警车。</h3><h3>我刹车时稍稍犹豫了一下,我们这位平时温柔有加的朋友这时大叫起来“立即停住!”。</h3><h3>她说,我这样的行为可能招致警察的重罚。</h3><h3>想到我这一犹豫这样可能要掉三五百加币大毛,我就有点儿不寒而栗,就有点后怕。</h3><h3>多伦多的城市规划很好,居民小区之间都是井字形的道路。</h3><h3>道路交叉路口都有一块“STOP”标志。</h3><h3>不管有车没车,有人没人,车辆到这个标志下,都必须老老实实停一下。</h3><h3>一定要保证停够三秒才能继续前行。</h3><h3>刚开始,我看到周围没有人,随便点一下刹车就出溜过去。</h3><h3>后来才知道,我这样的行为有可能就招致警察200加元的罚款。</h3><h3>这200加元合人民币1000多块钱。</h3><h3>哦,我的天哪!</h3><h3>其实,在路口设置“STOP”标志,是一个很好的规定。要是能在中国推广,一定能挽救无数生命。</h3><h3>这一路上到处都说会有警察罚款,可我这次就没见到一个加拿大警察,也没见到有警车像警匪片里一样在路上奔驰着追车、追盗匪……</h3><h3>一路上都说违规行为会被照相。</h3><h3>可我的好几个不规范的动作,后来也没有接到什么处罚。</h3><h3>其实,世界上的电子监控设备就数中国的多,就数中国的先进。</h3><h3>据说在中国,情侣在车里接个吻电子警察在屏幕上都看得一清二楚。</h3><h3>而且是高清版的。</h3><h3>当然,如果你违反了交通法规不幸被警察逮到,千万不能下车。</h3><h3>你能做的就是乖乖的把车停到路边,手放在方向盘上,再装出一副老实巴交、无辜极了的样子坐在车里等警察过来。</h3><h3>警察也不敢大大咧咧的走过来。</h3><h3>他肯定是右手捂在腰间的手枪上,小心翼翼的走过来。</h3><h3>一旦你莽撞地擅自下车,等待你的可就不是罚款了,有可能是警察的枪子儿!</h3><h3>因为在加拿大,不是司机怕警察,而是警察怕司机。</h3><h3>加拿大拥有枪支合法。</h3><h3>要是你在掏驾照的时候,掏出只枪来呢?</h3> <h3>在加拿大开车比较难掌握的是绿灯左转。<br></h3><h3>直行绿灯亮了时,左转车要慢慢将车子开出白色标线2/3车身,等直行道上的汽车走完再走。</h3><h3>这时候即使是红灯亮了,车身越过标线的车也可以左转。</h3><h3>因为这时你拥有路权了啊。</h3><h3>在加拿大开车一定要知道“Car Pool”车道,就是高速路最里边的那条车道。</h3><h3>如果车上只有一个人,千万别走Car Pool Line。在加拿大的高速公路上,这是专门给那些两个或两个以上乘客走的车道。</h3><h3>相当于咱们高速公路上的超车道。</h3><h3>我的车因为是满载,所以一上高速公路我就专门找这条路走。</h3><h3>确实要快得多。</h3><h3>如果只坐了一个人的车,走到这条道上被警察发现,罚款又是几百加元。</h3><h3>我们这次在加拿大租车买的是全险。</h3><h3>租车七天时间,费用3000多人民币,保险费占1/3。</h3><h3>租车时买保险非常重要。</h3><h3>我的朋友在澳大利亚租车开,夜间行车时被袋鼠撞了。</h3><h3>袋鼠是澳大利亚最多的动物。</h3><h3>这东东傻乎乎的自以为它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看到汽车驶来常常就去和汽车赛跑。结果把汽车撞得很伤,要两万多人民币修理费。</h3><h3>因为他们买的是全险,所以免赔。</h3><h3>所幸我们这次没有出险,没有去麻烦保险公司。</h3><h3>七天时间里,我们开了约两千多公里路。</h3><h3>这辆车带我们去了很多地方,看到了许多美丽的风景。</h3><h3>简直不敢想像,要是没有车会是个什么糟糕的状况啊。</h3><h3>我们去时是深秋,正是加拿大枫叶最红的时节。</h3><h3>原野上铺天盖地的深红、碣红和金黄,在阳光下相互映衬出来那种热烈而大器的美是言语无法形容的。</h3><h3>那是一种深深透进灵魂的美。</h3><h3>我们曾在多伦多最著名的观枫道路上开车。</h3><h3>两旁树木茂密高大,全披上了闪金烁银的秋色,林间无数漂亮的别墅点缀其间,尤如来到了童话里。</h3><h3>倚伴着这里的是著名的苏必利尔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它的总面积达24.5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h3><h3>在这样的无敌风景里开车尤如行驶在童话世界里,完全是一种享受。</h3><h3>任何人都小心翼翼地驾驶,超速、鸣喇叭等都会认为是打破静谧的行为。</h3><h3>汽车驶过,落叶沙沙……</h3><h3> </h3><h3> 2019年11月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