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李华宁 2019.11.9</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连队没有操场》,立这个题目的原因是:我被分配到山里有线电报站工作时的第一印象。70年5月,我们十几名女兵刚到山里工作时,连队没有操场、没有驻地、没有营房。大山里静悄悄的,在坑道外遇不上几个人,看到的是过往带着伪装的军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及七十年代初,由于别国对我国的侵犯和挑衅,我军时刻做好打仗的准备,随时消灭敢于来犯之敌。东北处于战事的前沿,我们做为沈阳军区的通信兵,已经进入战备状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沈阳军区有线电报站既26分队,那里是我当兵以后在山里的“第一个工作站”。工作紧张、生活环境艰苦,我在这里工作了七年,这里是我永远都难以忘记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送别</b></p><p class="ql-block">我在山里有线电报站工作了七年,于一九七六年被派出学习,从此离开26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七六年我当时担任台长,六月我被派出学习。头天晚上我们台值夜班,快23点了,距离零点交接班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这时报房接到连队来的电话,通知让我把工作安排一下马上去连部,说有事找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把报房的工作安排好,并与电报收发室的领班打了招呼,我从坑道里快步往外走,边走边想着,是什么事情呢,这么着急的把我叫出报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出了坑道二号口,山沟里,寂静的连队宿营地一片漆黑,只有连部的窗户中射出一缕光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来得突然,我想明天白天与连队的同志们告别一下,晚一天走。领导说:“总站通知,明天必须去沈阳报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躺在床上睡不着,直到天亮几乎没有合过眼。连队战备转移进入山里的初期,我被分配来到这山沟里,一晃已有七年了。这里有我每天出入的坑道,这里有我每天工作的报房,有我们亲手盖起的连队住的石头房子、铺垫的操场,以及操场北边的护坡边上唯一成活的,在我们呵护下长大的那棵白杨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熟悉的盘山路和路旁那块我们开垦出的菜地,有上山打猪草打柴火、采野果挖野菜被我们踩出的多条山中小路,特别是连队中还有与我朝夕相处、同甘苦共患难的那么多战友,他们早已成为我的好兄弟好姐妹。为了赶明早上早班长途汽车,明一早就得下山赶路了,我来不及与同志们道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舍不得离开这里的山山水水,舍不得离开浸透了我心血的报房,舍不得离开培养我成长的连队,更舍不得离开这些与我并肩工作多年的同志们。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充满了回想和留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连队的后勤工作是由各台轮班去做的。早上快开饭了,我提前来到食堂。我的同年兵赵苏东台长,她带着她们台被轮换到炊事班有一段时间了。苏东看见我,问我:“华宁,你们台不是昨晚夜班吗,怎么起得这么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她听说我要去总站报道时,知道我这一走就是离开连队了,心情不免有些难过,停了一下说:“你先坐着,等一会再吃饭。”她去厨房很快煎了两个鸡蛋,然后把盛着煎鸡蛋的盘子端到饭桌上,推到我面前,说:“去盛碗粥,把这两个鸡蛋吃了,好赶路。”我知道连队的鸡蛋很少,她煎两个鸡蛋给我吃,也是拿出最好吃的东西为我送行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台长赵太庆是位老同志,这年被轮派到后勤担任司务长、我的同年兵马贵岩被派到后勤当上士。赵太庆看见了刚才这里的一幕,走过来问我:“华宁,你下山有车吗,十几里地你怎么走?”我说:“现在还不知道大站能不能有车下山。”他说:“你别急,我送你下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吃罢早饭,我看见赵老兵已经把马车套好,又帮我把背包放到车上,并督促我:“赶快上车,走晚了就赶不上长途汽车了。”与我一起下山的还有马贵岩,马贵岩笑嘻嘻对我说:“李华宁,我和你一块进城,我先把你送到火车上再去给连队买些菜,这是司务长安排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赵太庆老兵嘱咐我们道:“你俩坐好了啊!”然后手中的鞭子一扬,赶着马车向山下走。他一会儿上车扬鞭吆喝着马,另一只手始终把在马车的车闸上;一会又跳下马车牵着马往前走,因为这段盘山路是拐着几道弯的下坡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送别”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但“那一刻”永远留在了我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当年我们在连队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连队部分同志们在山里的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图:当年我们在连队时是这样的一群军人</p><p class="ql-block">有线电报站工作任务完成的出色,军区通信总站政治处来人为连队照相,这是连队部分同志们在营房前面的小桥上的合影。在连队工作多年,在山沟里也只照过唯一这么一张全连队的合影。实际上还有很多值班和外出的人员没有照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 赵太庆 李华宁)</p><p class="ql-block">2018年战友聚会时我与赵太庆老台长有幸相遇,这是我们在连队分别四十多年后的相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