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b04fbb">美篇:我的小组</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南京电子管厂,规模不小,五千余人,党政部门众多,技术科室齐全,整个厂分为前后两个厂区,党政机关主要集中在前厂的电工楼内。</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厂区内的环境,树木绿荫,金州河贯通前厂区,现代与民国小楼建筑相应衬托,显现出无形的文化内涵与科技形象,中国电子管研制鼻祖单宗肃是第一厂长又是总工程师,他是这个厂的定海神针,是一位国内电真空专业的权威,是值以自豪的擎天人物。</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这么一位军企,作为学生能分配进来,确实难得,更何况平头百姓家的孩子我!至于再被分到那座楼,那个车间,条件的好坏、工种的优劣,岗位是否舒适,对毫无概念的学生来说,我是一张白纸,根本无所谓,也无资格考虑,只是不时看到有头戴白帽、身穿白大褂,脚穿白鞋的男男女女,像是医护人员在厂区走动,心里会油然腾升一种莫名名的羡慕。</font></h3> <h3>图为:翌年元旦,欢送同天进厂,来自下关区某中学分到412班实习的张楠(前排中)到湖北三线军工企业工作,这是临行前在山西路照相馆的留影。前排右:李叙贤,南无毕业,老干部子女;前排左:笔者。后排右:副班长,退伍军人陈文勤,中:候清武,南无毕业,老红军后代(英年早逝),左:赵晓江,同天进组,干部子女。</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为:进五车间10周年,同天进厂的同事在中山陵春游合影。前排自右向左:姜长明 赵晓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胥武 李少青 中排自右向左:作者 戴某 记不清 马栓棚 后排自右向左:徐某某 记不清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陆文秀(同窗)记不清</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那天,一位脸庞沧桑,很精瘦的长者,介绍他是抗美援朝的一位老战士。这位叫陈学礼的老师傅,带着我们五六十位学生,从机电学校顺水佐岗,右拐到祁家桥,再沿道走到后厂大门,右拐到后厂区道路,进入右侧不远的三层楼的生产车间。</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这才知道,这座楼的一楼是五车间(后改为五分厂),是为二三楼生产电子管的八车间(后改为五分厂)而配套的机加工车间。车间里车钳洗刨磨冲床,一应俱全,还有若干特种设备,各种气体管道密布在走廊、室内上空,让人产生对军工生产的复杂想象。</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在车间办公室,我们接受了应有的保密教育,吃了当年时尚的忆苦思甜饭,然后参观车间各小组。走到那个小组,掌握被分配学生信息的领导,就告知你留下来,交给这个班组的组长。当我随队从车间西头走到东头,在一个要通过一间小屋,换上白鞋才能进入室内的班组前,仅剩下六七位学生。</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这个班组与其他班组不同的是,带队的车间领导说,这个班组卫生要求高,必须要换鞋才能进去。顺即,我有了一种虚荣的满足感。尔后,领导与里面的人面说了几句,对我们说:你们都在这里了。这时,一位壮年男子出来,迎着我们还是孩子般学生,憨厚地笑着说:欢迎、欢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为:作者与曾干c616车床,后考入新华日报社当记者的李翎合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这位叫赵长荣的,是老党员,是钳工,是这个小组的组长,也是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班长,令人肃然起敬。这个小组以电子管的代号命名,叫412班。小组里有拉床、高倍数投影仪、多台台钻、四台车床,三台C616车床,一台C168大车床,恰恰让我学C618!在当时的背景下,我毫无杂念,或不乐意的神情,愉快地接受。</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这个小组,是个先进小组,素质高,有老红军的后代,有将军子弟,有多名老干部子女,其中住四卫头某将军院,退住不久的张方成(与我干一台车床),就是当时现役高级指挥员的孩子,不久他又从小组出去,二次到部队当兵,成长为部队领导; 这里转业、退伍军人多;算得上知识分子,南京无线电学校毕业生的学生多达五位,就我们留下来的中学生,有3个是干部子女,我是最普通的工人后代。</font></h3><h3><font color="#b04fbb"> </font></h3> <h3>图为:412班团小组活动,前排自左向右作者 李翎 赵晓江 </h3><h3>后排张素芳 刘素芝 记不清 记不清</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为:团小组活动,自右向左品双琴 刘苏芝</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张素芳妹 张素芳 后排自右向左周家龙 记不清 作者 赵晓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走进这个集体,受家父忠诚爱党的影响,本身就有强烈的上进心,很快融入小组的政治氛围。小组里有车间团支部书记、南无毕业的吕双琴,有团小组长、一同进组的干部子女张素芳等,她们经常组织刚进厂的同龄人,星期天义务劳动。最为典型的是,将擦机床留下的碎布,集中起来,星期天在大楼背面的水泥池里,用为加工金属零件降温的无色有毒液体四氯化碳,用手洗涤,晒干后再次使用(现被严格禁用)。其实,四氯化碳的价值比碎布价值高多了,但那个时代,谁会有性价比的概念,讲的是政治挂帅,身正苗红,吃苦耐劳,要求上进。</font><br></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这个小组,生产劲头足,政治素质强,基本年年都是车间、厂级先进班组,在厂里很有影响,当时能在这个集体里工作,很是欣慰和心理满足。</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在这个小组,我工作了9年,最终经自己的努力,79年从412班走出,辗转几个单位,最终跨入机关大门。几十年过去,至今依然情愫曾朝夕相处的412班(小组)的同事,怀念着在412班那段工作经历,是这里历练了我无畏吃苦的精神,也是这里有着永不泯灭对梦想的追求,更留下了不尽的情愁!</font></h3><h3> </h3><h3><font color="#b04fbb"> </font></h3> <h3>图为:团小组活动前排右起吕双琴(后调至市委,官至某局书记) 刘苏芝 张素芳妹 张素芳 后排作者 赵晓江 周家龙</h3><h3><br></h3><h3>备注:文中所有人应该都退休了。</h3><h3><br></h3><h3> 此文为《那年那月……》(外一章) 作于2019年11月9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