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逝的家园-里士分矿(三)

南风

<h3>三、忆峥嵘岁月</h3> <h3><font color="#010101"><p>作者:邝伟军 浦少明</p><p>编辑:邝伟军</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里士分矿从1983年职工及家属搬迁完毕,至今已经过去36年了。对以往矿山的记忆,就好比一口深邃的井,那些过往的琐事就如碎片一般渐沉渐深,直至遗忘。而那些飘零于水面的缤纷花瓣,却永远让我们刻骨铭心,终生难忘……</font></h3> <h3>易门铜的采冶历史悠久,铜业发展大致可分为土法采冶、大规模开采、规模化采冶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铜矿采冶技术迅速提高,易门铜矿的开采史就是易门铜业的科技发展史。</h3><h3>从元明清至1945年,铜采冶对应时局,时而兴盛,时而歇采,为官管民办,铜主要用于地方铸造或调拨朝廷用铜。铜的采冶,靠人工开凿,土炉土法炼铜,运输靠人背马驮。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1952年11月重工业部决定成立易门铜矿,1958年10月更名为易门矿务局,1964年1月更名为易门铜矿,1989年10月改称易门矿务局。</h3><h3>经连续勘探,先后在狮山、风山、三家厂、里士、起步郎、老厂、狮子山、梭佐、新平大红山等地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铜矿床,为铜矿规模化开采奠定了基础。<br></h3><h3>1958年1月狮山、风山坑口开工建设,使用竖井掘进、井巷开采、分层崩落、矿井架线式电机车运矿,矿井配设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和供水供风系统,开启了易门铜矿大规模采矿时代。同年3月三家厂矿坑口开工建设,并在里士和三家厂等地开展土法炼铜。<br></h3><h3><br></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1959年3月里士铜矿成立、土法炼铜缩短战线仅集中在里士铜矿1处,同年12月建设里士采选厂。图为土法炼铜的土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易门矿务局的土法炼铜集中在里士进行的时候,在小金山和三号坑区域垒起了几百座土炉。夜间土炉把天空映得通红。上万人睡在简易的工棚内,有许多人直接就吃睡在土炉旁。图为在荒野遗留的炼铜土炉,当年里士的</font>土法炼铜使用的就是这类土炉。</h3> <h3><font color="#010101">图中炼铜土炉旁的雕塑人物,拉动木桶式风箱往炉子里鼓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里士的主平洞是贯穿山峦南北的坑道。</font></h3>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坑道内转向左边的叉道,直通小金山采矿区,从北口穿过坑道就是南口。</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北口,是主平洞北面的出口,半坡上是木材加工房、生产物资仓库、机修车间、压风机房,再往上就是里士分矿的生活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口,是运送矿石到选厂的索道起点,步行前往小绿汁也要由此经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宋延礼同志在南口,他旁边就是运送矿石的索道站起点。他的穿戴是井下工作的标准配置,工作服,安全帽,长筒水鞋,电石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主平洞与采矿区相连接的坑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坑道内大都比较潮湿,凡是有安全隐患的地方都用铁轨或圆木架箱加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翻渣机,把矿石或废渣铲入翻斗车里,是井下作业的主要设备,</font></h3> <h3>翻斗车,是井下装运矿石和矿渣的运输设备,通过操作可以将车斗翻侧倒出其装载物。翻斗<font color="#010101">车可以前后链接成行,用电机车拖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电机车,用来牵引翻斗车运送矿石和矿渣,是井下作业的大型设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刘润尧同志与工友在井下使用YT25凿岩机打眼作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工人们在井下打眼作业时,为追求当班掘进的速度,常发生违章打干眼的行为。不注水打眼虽然能提高打眼的速度,却会造成工作面出现高浓度的粉尘,而长期吸入粉尘就会使人患职业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坑道里的工人在进行掘进打眼作业。每天上班的井下工人来到工作面,首先要将上个班爆破下来的渣石清走,然后按要求打15个以上1米多深的炮眼,再往炮眼里填装炸药,最后引燃导火索爆破,接着开风机排除炮烟,完成以后就可以下班了。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一个班就是放一碴炮,掘进1米左右的效率。然而里士分矿107队和306队的职工,当年竟然做到了一个班在8小时内连放三碴炮,其工作效率创造了月掘进100米的记录。为此,他们获得了云南省冶金局和国家冶金部颁发的”学大庆红旗单位”称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施和、唐子金等同志为节约生产材料在研究</font>修复废旧钻杆。</h3><div>古贞祥同志当年是修废利旧的先进典型,许多废旧物品经他修修补补,又可以继续使用,为矿山节约了许多成本。他的先进事迹曾经以整版的篇幅登载在云南日报上,成为全矿职工学习的榜样。<font color="#010101"><br></font></div>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当年工人在井下工作使用的照明灯,也称作电石灯。灯的下面装入乙炔石,工人称其为电石,灯的上层装水,转动水针阀门,水滴入下层就与电石产生可点燃的乙炔气体。那时候,一切为生产服务,供电紧张时,为保证生产就会停止生活供电。</font>所以,几乎每个工人及家庭都有一两盏电石灯。如果生活区晚上停电,这就是居室里的照明灯。那时大家都有一套保存电石的经验和方法,就是把电石放入机油里浸一下,用牛皮纸或胶袋包裹,预防其与空气直接接触,延缓电石粉状化,以备使用。</h3><h3>里士处于边远山区,当年矿区附近的农村一直都没有通电,有些村民就与相识的工人讨要旧的电石灯,然后在工人更换电石倒出来的废渣里,寻找没有化完的小块电石。有时候,趁人不注意,也会悄悄拿走几块没有用过的新电石。</h3><h3>电力是工业的命门,当年的电力供应很紧张,生活用电都是在天黑以后才送电,天刚亮就拉闸停电。并且仅限于室内照明,灯泡不允许大于25瓦。供电的电压很低,灯光就像蜡烛一样昏暗,谁要是偷偷使用电炉,一但发现,会受到降工资的处分。</h3> <h3><font color="#010101">1965年12月,里士分矿索道工程建成通车。</font></h3><h3>里士分矿地处高原山区,四面都是崇山峻岭,交通不畅,远离木奔选厂。从坑道里采掘出来的矿石主要靠索道运输方式来完成。坑道内挖掘出来的矿石,由电机车运输到南口,再装入飞斗,通过索道转运到绿汁江边的中转站。索道由二根粗大钢丝绳安装在离地面十多米高的铁塔滚轮上,由动力牵引完成钢丝绳走向。飞斗就悬挂在钢丝绳上顺其移动,矿石就装在飞斗里,一飞斗约装载二百公斤左右的矿石。索道基座依山势地形而建,可想而知,为方便矿石运输,当年建设者流了多少的汗水,才完成索道的安装和正常运转。</h3> 索道由里士坑的南口为起点,跨越崇山峻岭,将矿石运送到位于绿汁江边的转运站,全长约8公里。<br> <h3><font color="#010101"><p>在索道工程完成后,1966年2月里士铜矿正式投产。</p><p>保国才同志曾对索道的技改作出过重要贡献,其对飞斗上的固定夹和滚动轮进行了改进,使其稳定性、通过性、耐磨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此受到了省部级的嘉奖。但是,他又违反飞斗运行的规定,由绿汁转运站搭乘飞斗去到里士南口。飞斗在运行中并不是十分稳定的,曾发生过空中脱离钢索坠落的事故,因此严禁人员搭乘。所以,他这近乎疯狂的行为,受到了矿里的严厉处分。<br></p></font></h3> 因易门矿务局称谓的改变,里士铜矿的单位名称也随之有多次改变,分别为:<br>里士坑口(1965.1~1967.3)<br>易门铜矿第三坑(1967.10~1976.10)<br>里士坑(1976.10~1979.1)<br>里士分矿(1981.7~闭坑)<br><br>里士铜矿曾二次上马。第一次于1959年3月建立里士铜矿,至1962年5月基建暂停。(下马)。<br>第二次于1963年9月恢复基建(上马)至闭坑。<br>期间于1966年2月正式投产至1981年7月开采完毕闭坑,历时15年。<br>总销售收入7470.71万元。<br>总利润2005.7万元。<br>共生产金属22868吨。 <h3><font color="#010101">1960年2月,里士铜矿出席易门矿务局第一次先代会的代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0年11月20日,里士铜矿第三季度先进车间锻工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0年11月20日,里士铜矿第三季度先进机关生产技术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63年里士分矿的年轻人,</font>王继尧、王道金等。</h3> <h3><font color="#010101">1964年,里士分矿部分职工到四川彭铜学习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1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2</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4</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5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6</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6</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6</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6年,后勤先进代表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7</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7</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7年,</font>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8</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9</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9年</font>,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9</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79</font>年,分矿团代会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80</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81</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1982年,机关办公室先进代表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82</font>年,年度先进代表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机修工段的职工。何有忠、李仕祥、黄国强、师文学、邹天和、罗金炳、杨周兰、宋云仙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运矿工区部分职工张会仙、倪巧玲、张玉竹、唐凤珍、潘桂仙、成杏贤等在毛主席画像前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机修篮球队,师文学、罗新华、候正东、唐会昆、刘岭平、唐子金、张双顶</font>、施和等。</h3> <h3><font color="#010101">黄连友、刘建雄等同志在</font>井下开班前会。</h3> <h3>莫秋珍、杨惠英、李梅华、汤凤英等分矿女职工。</h3> 在警报塔下面列队的是,朱莲珍、潘桂仙、辛惠英、张会仙、刘美仙等英姿飒爽的女民兵。<div><br></div> <h3><font color="#010101">1969年4月,机修和仓库的职工在机修厂门口集会庆祝九大的召开。</font></h3> <h3>1969年4月,运矿工区职工在工区办公室门前庆祝九大召开。<br></h3> <h3><font color="#010101">1969年4月,民兵班在庆祝九大召开的集会结束后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在里士铜矿基建上马时,工人们除了忙碌的工作外,没有其它的业余生活。那时候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所以生活设施比较少,有也是很简陋的。当时设有职工食堂、澡堂、类似于小卖部的商店,只有一把椅子的理发室。这些生活设施在当年已经是很好的配置了。随着人员的增加及生产逐渐正常,又增设了灯光球场,俱乐部,幼儿园,电影院。当地铜厂乡政府也在里士矿区开设了供销社商店,粮食局粮管所和小食馆。</h3></font></h3> “家属生产队”,这是一支非编制的家属队伍,她们组织起来,全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组建托儿所;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成立缝衣社,为职工缝补衣被;建立洗衣组,为职工洗衣服、被子;还有开荒种地,种菜,养猪,改善职工生活;以及打扫卫生,维护公路,修缮房屋,甚至到井下运送生产材料等等,充分发挥了妇女半边天作用。<br><br> <h3><font color="#010101">1967年6月,幼儿园的阿姨们在幼儿园门前合影。</font></h3><h3>刘毕莲、易浅基、大姑、杨素元、袁雨林、蔡三妹、杨周兰、謝照英、曾洁秀、许六妹、彭桂英等。</h3> <h3><font color="#010101"><p>缝纫社的社员,杜桂英、程兴珍、罗左英、周相仁、石春莲、楚燕飞。</p><p><br></p></font></h3> <h3>里士分矿所有的职工及家属,包括学生小孩,人数最多的时候约千人左右。最早的人员是从1953年筹建时期的就来到这里的开拓者,随后从学校毕业分配来的、从玉溪、江川、祥云等地招工来的,从全国各地厂矿支援边疆建设调动来的。里士分矿的职工家属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h3> 1963年,一批以广东人和湖南人为主体的工人,为支援云南边疆建设,从广东坂墰锡矿来到易门矿务局。这2000多人的职工及家属,是矿务局成批调入矿山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有近400多人先后来到里士分矿。这批人里有职工也有家属,他们的到来,充实了分矿的职工队伍。<br> 在锅炉房旁的一排房子是澡堂,约有80平米,隔成二间。女澡堂约20平米,男澡堂约60平米。澡堂内是开放性的,相互之间一览无遗。一天开放三次,早、中、夜班各一次,每次30分钟。每次洗澡都非常紧张,因为洗澡人多,几个人挤用一个水龙头,有时候连肥皂泡沫还没冲洗干净,就到关水时间了。为此烧锅炉的师傅也受了不少委屈,常常被人责骂。如果洗澡水不够热,骂声更多。其实这也不能责怪锅炉师傅,因为煤是次等的叶煤,为了节约用煤,还要添加黄土拌在一起烧。锅炉房是半露天的,保温效果很差。直到新的澡堂建好后,相应情况才有所改善。<br> 里士的交通十分不便,与外地来往,基本上都靠双脚。虽然有公路,毕竟车少。里士分矿当时只有二辆货车,一辆由夏裕驾驶,一辆由姚兴礼驾驶。主是负责运输生产资料、生活物资。不要说因私事坐不着车,就是办公事也经常是走路到小绿汁。就算能够搭车,也非常危险。因为车子拉着圆木,人坐在圆木上左摇右晃,或者站在圆木前、后两头的空隙,如果车辆急刹,就难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那时候的驾驶员也很为难,拉满货物的车搭人吧,要冒极大的安全风险,不搭吧,又都是同一个单位熟悉的人,确实很难拒绝,经常都会让他们上车,唯有自己小心翼翼的驾驶。<br>1978年,一个外号叫苏抖抖的运输队驾驶员,往里士分矿拉厚钢板。钢板太长超出车尾二米多,开到离八号坑不远处时,由于坡陡颠簸,钢板压得汽车的前轮翘起来,造成车辆无法驾驶。苏抖抖急忙一边剎车,一边叫乘客楚正秋跳车。二人刚从车里跳出来,车子就冲下了八号坑一百多米深的山箐。结果车辆完全解体报废,万幸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br> <h3><font color="#010101">从外地回来的人,搭车到了万宝厂下车后,还要沿着蜿蜒曲折的绕山公路走18公里,才能到达里士。搭长途车到万宝厂就已经很困乏了,下车后还要提着大包小包,</font>有的甚至还带着小孩,走十八公里,每个人都是走一次怕一次!</h3> <h3><font color="#010101">从万宝厂走9公里就到铜厂乡,由铜厂乡再走9公里才能走到里士。去铜厂赶集对大家来说,是件开心却又不开心的事。开心是赶集如节日般热闹,能见到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种各样的商品;不开心是经济拮据口袋没钱,还有来回18公里要走几个小时的路程。每次赶集回到家里都会累得腰酸腿痛。视频显示的就是由铜厂到里士的路程。</font></h3> <h3>从小绿汁走路回里士也不轻松,一路都是蹬高运动。过了“老虎口”路就更陡了。特别是南口五号泵站那一段路,以及北口长长的石板路,40度的陡坡真是雄关漫道,这对步行者来说,都是毅志和能力的考验。往里士泵水的管道也是顺这箐沟铺设,再沿着这个山梁往上由南口穿过坑道,最后注入大水池。</h3> 在里士最紧缺的莫过于生产和生活的用水,每一点一滴都是从绿汁江通过五个泵站接力泵到里士。生活用水每天开放三次,每次15分钟。对于住在低处的住户还免强够用。但是住在高处的住户就是滴水贵如油了。一幢房子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一到放水时间,家家户户都拿出桶盆展开抢水行动。大桶小盆轮番的接水,有时候,一些人家才接到一桶水,就已经停止供水了。为此,许多人还在家里砌个水池蓄水。虽然供水时间很短,我们仍要感谢当年为我们泵水的师傅们。他们是:一号泵站叶伟初夫妇;二号泵站冯汝阳夫妇(之前是赵焕珍的父母);三号泵站王家兰夫妇;四号泵站陈文钦夫妇;五号泵站陈德富、田素华夫妇;大水池管理罗权等。在这些水泵站工作的职工,他们独门独户坚守在山沟,孤独寂寞,其奉献精神确实难能可贵。<br> <h3><font color="#010101">泵水管道就是顺着这山箐铺设,水泵站就分段设在</font>山箐沿途。</h3> <h3><font color="#010101">每当高音喇叭通知放电影,最开心的就是孩子们,许多小孩立马带上凳子到球场霸位置,有些就近捡些树枝或砖石抢占位置,更有甚者直接用砖头在现场画地为牢来霸位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年放电影前,都会先放一段分矿自己制作的幻灯片。</font></h3> 每月发了工资以后,各家首先要买的就是大米。粮食是限量供应的,并搭配一些杂粮。有干包谷、老鼠豆、苦荞麦、老蚕豆、麦肤麵、红薯,五花八门。人均每月二两油、半斤肉。早年买米还必须到9公里外的铜厂去买(里士粮店是1966年才增设的)。挑着一大袋米走9公里,回到家累得够呛。<br>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铜厂街,其实没有一条街,就是十几间房子围成的一个院坝,约五百平米。现在是铜厂乡政府所在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铜厂街上有一家小食馆,当年馆子的生意挺兴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多年以后,里士矿山的人再次来到铜厂街小食馆,想再品尝一次当年的味道,可惜小食馆已经关门停业了。</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1966年深秋的一个深夜,天下着雨。两个约拾多岁的男孩偷偷潜入食堂。他俩是小绿汁矿中学的学生,当天从小绿汁步行到里士玩,因为当地没有熟人,</span>他俩到了傍晚又累又饿,就想到食堂找点东西充饥。他们悄悄进入食堂,打开饭锅,抓着冷饭就往嘴里塞。锅盖的响声惊动了食堂值班的炊事员,炊事员大声问:“是谁?”两个孩子惊恐之下夺窗而逃,炊事员见人跑了,也没再追出去。没想到,一个孩子跳出窗口后,顺墙角跑了,另一个名叫王建宁的孩子跳出窗口后,一脚踏空摔下了球场。当天夜里下着雨,天气寒冷,摔下去的孩子就晕倒在球场的角落里,直到天亮的时候才被人发现。孩子冰冷的尸体浸泡在血水里,嘴角还留有未咽下去的饭粒,(假如这两个孩子直接向食堂值班的炊事员讨吃,又或者被发现后不要逃跑,就不会发生这悲惨的事情)。那个跑掉的小孩独自回到小绿汁,第二天的下午,死者的家人就来到了现场,其家长伤心欲绝,哭声断肠。跌下球场不幸遇难的王建宁,时年12岁,另一个叫王云生,时年10岁。</p> 这是当天的现场照片,右上方的房屋就是食堂,右下角躺地上的,是那个从高处滚落球场的可怜孩子。 医护人员也赶到了现场,拟抢救那个孩子。 现场围观的群众。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候每人每年发布票一丈六尺二寸,大个子做一套衣服都紧张。有些聪明人就买手帕做汗衫或内裤穿,后来手帕也买不到了。冬季没有袜子穿,就把帆布的劳动手套改成鞋子形状的袜子穿 ,后来发再生布的手套就无法改成袜子了。当年为提倡勤俭节约,曾经流行这样的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逢逢补补又三年。那个时代的人们衣着非常单调,普遍都是铁灰色和北京蓝。布料大多是平纹布,斜纹布,有件卡机布是不错的了。最时髦的就数灯芯绒了,如果谁要是有件毛呢衣服,那就是最得意的了。记得那是在七十年代初,的确良衬衣、泥龙袜子开始上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当时男女恋爱必备的物资条件、就是三转一响。(三转是单车、手表、逢韧机,一响是收音机)可见当时的物质匮乏。而这些当年高档的东西,现在几乎都没有人使用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0年1月5日凌晨,云南通海、峨山、建水等地,发生了7.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里士的震感也很大,所以的人都跑出家门躲避。因为是在冬季的凌晨,天气非常寒冷,几乎每一栋住宅的空地都燃起了篝火,大家围着火堆坐到了天亮。从第二天开始,各工区以及各家各户都开始在野外搭建临时板房,以避免受到地震的伤害。后来,这些木板房基本都没有拆除,甚至被各自加固为各种用途的房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彭端祥同志身后远端的房子,就是当年盖的地震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震期间,仓库的管理员邝南堂同志为保护仓库物资不受损失,每天夜里都一个人在仓库值班。由于天气寒冷,那天他在库房里用炉子烧炭取暖,因为空气流通不畅,半夜里不知不觉煤气中毒,人昏迷倒地,他的一只手落在了炉子上面,炉子的火烧在他的手背上,直到手被烧焦,钻心的疼痛终于把他唤醒。如果当时没有烧伤手背,也许故事就改写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邝南堂同志在里士冬季的雪地里留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分矿侧面山脚下有个村子叫梅子村,直线距离里士分矿一公里左右,路途距离矿上有三公里远。在1968年的秋季,一场大火吞噬了整个村子。当年的农村很贫困,村里所有的房顶都是用草盖的。失火那天,首先是一间房子的屋顶冒出滚滚浓烟,很快房顶就着火了,秋季风干物燥风大,一瞬间,成片的屋顶茅草都被引燃,整个村庄陷入一片火海。在火灾发生时,里士分矿拉响了警报,广播里播出了前往梅子村抢险救灾的号召。许多的职工和家属都立即向山下的梅子村跑去。火势根本无法控制,也无法扑灭,因为全村的屋顶都是草盖的,更要命的是村子里水源稀缺,没有足够的水源怎么能灭火,所以全村被大火吞没。大火熄灭以后,村民们的家被火烧得只剩下残垣断壁,还有一些被烧得皮开肉绽面目全非的牲口。事情发生以后,分矿立即开展了募捐活动,那些年,虽然日子过得都很拮据,但大家都踊跃捐献衣物和铺盖等物品,尽各自最大的努力,帮助村民们度过那最艰难的时刻。</font></h3> <h3>大约是在1967年,分矿为改善职工生活,与当地政府协商后,在小金山旁边的山上建了一个农场,种植农作物和养殖牛羊。照片里<font color="#010101">这块场地就是里士分矿的农场,玉米地的位置原来有两栋平房,一栋是农场的职工宿舍,一栋是养殖牛羊的圈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这是经过职工家属砍伐树木,开垦出来的山地。由于缺水,农场的效益很差,没能满足改善职工生活的需要。</h3></font></h3> 1968年,据说“滇挺”纵队要打到我们矿山来,一时间三矿上下都很紧张,里士分矿也进入了全面戒备状态。在小金山丫口一线公路两侧,全都埋上了炸箹,各个路口都设置岗哨,加强巡逻,昼夜值班。当时,除了保卫科有部分七九步枪外,还自制了部分枪支、手㨨弹、小钢炮,同时还打造了许多梭标发给职工。<br> <h3>由于枪支弹药管理不严,当年保卫班民兵在值班巡逻时,曾发生过开枪误伤职工的严重事件。</h3> <h3><font color="#010101">易家让是锅炉房的职工,那天的夜班,在他推车倒煤渣回来的路上,遇到携枪巡逻值班的同班同学罗国强,于是俩人就在办公楼旁边聊天。罗国强在开玩笑时用枪指向易家让,此时粗心大意的他竟然不知道枪的保险是打开的。一声枪响,易家让右胸中弹被打倒在地。不幸中的万幸,子弹打在易家让的前胸,从他的右臂穿出,没伤及到心脏,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造成了他右臂残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h3>有一次,在八号坑对所制造的武器弹药进行实弹检验。小钢炮的炮弹打到小金山丫口对面的山头上,有的爆炸了,有的没有爆炸。在检验枪支时,由退伍军人木汝强亲自操作。击发时突发意外!由于后座力太大,枪栓倒退撞着脸部,右眼受到重创,导致发生眼球被摘除的悲剧。上图是当年试验枪炮的地点。</h3></font></h3> <h3>这些自制的小钢炮,其实就是迫击炮,炮口对准小金山,能打到对面丫口的山上,毕竟矿山不是兵工厂,打出的炮弹有部分爆炸了,有几发就没有爆炸,弹着点也缺乏准确性。</h3> <h3><font color="#010101">1967年3月,易门铜矿实行军事管制,简称“军管”。军事总代表是13军38师团政委杨依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里士的军事代表是陈金斗(团级),罗湘文(营级)。并有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在里士分矿駐守值勤。</font></h3> 1967年10月,里士分矿革命委员会成立,也是易门铜矿首家成立的单位。当天举办了盛大的庆祝晚宴。在办公楼的空坪、食堂至菜站的区域、球场等地铺满了松针叶,就像绿油油的地毯,上面摆满了丰盛的酒席,人们席地而坐,猜拳敬酒,场面热闹,喜气洋洋,当晚还举办了文艺演出,可谓盛况空前。<br> <h3>为搞好这次庆祝盛会,工会组织了家属来协助布置会餐的工作,这是当时参加协助工作的<font color="#010101">吴桂珠、謝田珍、张有莲、刘毕莲、罗左英、陈长娣、林秀英、李丽江、周相仁、穆在兰、石春莲、唐青秀、罗丽文等</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女同志在锅炉房前合影。</span></h3> 里士铜矿的第一任矿长:郑海山,第一任书记:孔繁勤。<br>里士分矿最后一任分矿长:申继淮,书记何佑华。<br>首届,也是最后一届革命委员会主任:杞春运。<br> <h3><font color="#010101">下面这些熟悉的名字是里士分矿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他们</font>为了矿山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h3> <p class="ql-block">孙福禄、石玉芳、王国刚、孙 芳、邝南堂、易浅基、李仕祥、俞桂英、温仲北、曾美红、胡光恒、杜桂英、邱伟泉、陈锡厚、钟家安、穆再兰、王开和、李维英、马进业、许琼仙、黄连友、陈长娣、浦阳生、梁汉华、谭兴宣、曾洁秀、成离国、赖 福、神水英、陈明德、周定蒲、雷满桥、文平康、代紫云、王昌炎、李炳由、何佑华、郭玉萍、胡传郭、谢仲英、邹天和、毛九茹、宋延礼、潘桂仙、周家荣、王炽南、杨宝林、王 栗、李满余、刘英俊、李银芳、叶伟初、王祖芝、沈 快、杨宝层、王秀芝、张忠武、张建茹、苏广发、叶美姿、古贞祥、冯汝阳、杨炽南、吴雪妹、岑汉斌、梁礼林、莫秋珍、王一纯、裴仕和、尹正南、韩王山、楚映辉、谭能跃、刘家村、刘石林、刘运初、彭雨初、冯建民、张正碧、范明堂、冯 全、唐义明、陈德顺、高重金、高显忠、高光明、何永忠、何有忠、黄国强、夏 裕、姚兴礼、沈谦谨、段德金、杨晓惠、段左明、段立刚、石习宾、吴礼元、吴桂珠、宋元叙、霍炳元、梁细群、费成贵、雷细莲、刘树林、刘振益、崔天才、廖仙凤、黄 合、李翠琴、许兆和、许文卿、熊少才、李娥英、邱 天、陈湘妹、黄志标、李莲娣、张仕禄、李兰英、陈一鸣、张昆英、徐路养、古 胜、吴水意、简铭江、何细珠、何庭兰、张锦安、曾宪云、胡吉英、励炳坤、柯志浩、赵连山、赵维一、颜墨山、何玉香、袁云翔、杨永仁、李素华、刘志和、李淑媛、余富山、余开良、蒋云仙、班贤培、兰火英、胡基培、王存才、张才河、张茂如、田宗德、刘琴珍、王琪辉、楚玉喜、楚正秋、袁雨林、楚菊秋、施 和、李谷清、白茹玺、杞春运、彭正禄、彭端祥、刘朝娣、林进始、李美芬、何显锵、司徒锦祥、欧阳朝耐、沐汝强、罗 权、罗汝权、李绍富、宋焕忠、许春秀、师文学、杜桂芬、陈天祥、李星灿、申继淮、陈仕亮、魏良荷、金秋生、邓懿德、李庆文、唐淑坤、李路胜、王保友、陈金莲、刘家富、谢庭珍、刘世俊、杨志雄、盛泽其、周立春、唐桂林、唐志启、刘德明、张金华、张经华、张锦安、刘建雄、李才荣、李天福、张木春、李志华、杨金科、杨可成、陈绍荣、杨美芬(大)、童隆庆、潘治长、姚文焕、潘贵昌、钟家兴、陈学昌、邓兰菊、蓝昌禹、李克兴、张树昌、杜荣三、张桂荣、项松林、张东山、张万程、杨惠英、罗宝元、金钟仙、罗金炳、罗明达、罗福友、刘存仙、王莲香、沈蓝青、吴正万、周 延、合全存、纪广玉、陈瑞权、张照佐、赵映和、袁东海、赵仁龙、尧会芬、吴豪灿、杨绍先、纳品芬、王孝兴、艾明英、周宽泗、唐子金、唐清秀、刘秀英、王继尧、余希兰、罗碧莲、蒲林祥、宋云仙、徐云忠、胡惠仙、姚广贵、陈桂兰、成杏贤、李文学、余凤珍、李发举、李子维、王宝均、周家定、黄日荣、杨琼华、潘映辉、吴锦南、谢 妹、刘庚统、王成珉、李桂珍、芩汉彬、钟招娣、何九女、阚 云、吴建华、周前锋、向卉兰、唐会昆、罗新华、马世球、伍金伦、梁基仔、梁亚計、易亚計、易家枢、易家让、罗国强、苏国强、张天福、飞世建、刘西昌、张建夫、陈社宁、何宗岳、周艺龄、董延庆、成取琴、陈尚昆、董成留、万淑仙、赵惠仙、李守贵、练明珠、孙 弘、束德军、苏 伟、窦淑华、陈光夏、赵从东、杨双福、毛荣盛、熊仁贵、熊云贵、许国荣、马万玲、赵顺德、李 德、孙 云、陸曼琴、浦少明、张永智、朱仕德、蒋昌媛、谭福料、谷少伦、冯惠珍、谢 纪、李银辉、陸从华、沐 飞、班桂珍、赵玉民、刘润尧、吴金花、岳双富、胡瑞珍、罗 美、陈 岗、张紫芳、刘雨红、张夏芳、杜戊莲、张美优、陈天德、黄金荣、徐爱芬、宋元树、杨石贵、易节妹、方树贵、沈建书、江其丽、李琴书、李其书、陈德富、汪建民、江 村、宋志明、普绍先、杨兰香、王存才、苏玉莲、付建华、项和平、鲁翠芬、姜国正、马治国、郭马强、邹元玲、王家兰、汤凤珍、汤子建、杨丽华、叶少荣、陈少华、李志鹏、李光琴、张进洪、飞金贤、周凯旋、田冬萍、田家元、姚广就、合菊芬、许明亮、吉国美、黄 平、杨周兰、董家旺、蒋学洪、徐国龙、彭正凡、黄滚操、王玉山、胡冬云、杨玉东、欧 流、班六妹、周兴堂、冯任生、李崇森、陈再华、陈 铭、范 云、文凤英、钟秉安、雷代娣、邓家驹、王云珠、朱运光、顾 红、龚正龙、谢金龙、程兴珍、姚世州、李 钊、邱方汉、高中全、霍 勇、牟定良、殷 亮、阎易川、赵 华、赵丽芬、吴晓琼、杨美芬(小)、杨 阳、欧志祥、夏佑新、芩汉彬、杨俊芳、张双顶、业凤仙、贺仙丽、黄志平、芩志恒、张烈益、武树林、沈丽萍、谢开仙、倪巧玲、朱莲珍、黄凤莲、何晓熖、何昆生、叶卫国、郭昆生、陈惠平、殷会民、王远明、薛 辉、刘昆麟、李永林、冯连同、朱开宝、祁少来、殷家成、李万开、刘子能、和明光、何显会、毕朝廷、毕禹文、闭家金、张培熬、潘寿云、杨家信、曹兰珍、杨永旺、张会仙、冯光仁、唐凤珍、刘兴荣、张发荣、李 喜、李仕元、邱兴华、严尔康、徐水福、潘映辉、刘玉昌、段琼芬、沈春林、沈江南、杨国睿、黄 河、杨荣昌、赵家媛、李家寿、赵丽媛、李洪荣、李 寿、张正寿、倪光友、何正碧、高 洪、甘建友、申云德、赖兆古、黄跃平、浦碧明、刘力根、吴卫平、陈小虎、李 敏、王克芬、龚延萍、张国纪、项丽萍、杨文贤、吕光福、李国强、李开明、廖乾任、鲁永能、万复兴、吴运泽、秦琪递、常友权、吉有礼、刘忠靖、张家元、王家胜、段玉华、刘领平、尹丽君、赵春梅、李美芬(小)、刘美莲、邹天和、毛九茹、邹桂云、刘运池、唐锡安、王芙蓉、古秀芳、孙玉珍、邱坤水、楚仕清、化德芬、陈德福、田素华、张子发、陶祯祥、刘兴云、谭能跃等。</p><p class="ql-block">(这里记录了560人,时隔三十多年,曾经熟悉的名字已没能写全,如谁知道有遗漏的名单,请发信息告知作者添加。)</p> <h3>107队(一工区七组)1978年荣获云南省冶金局“先进集体”称号,荣获冶金工业部“学大庆红旗单位”称号。</h3> 306队(三工区六组),1978年获“云南省冶金局冶金战线‘红旗单位’称号”。<br> <h3><font color="#010101">里士氧化土状矿溶浸试验,在1989年目标管理评比中荣获有色昆明公司三等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里士分矿曾获得云南省冶金局1981年度“特等功集体”称号。</font></h3> <br>申继淮、宋焕忠、余富山、王国刚、保国才等人,先后获得省部级劳动模范称号。<br> <h3><font color="#010101">劳动模范、技术权威、里士分矿矿长申继淮同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先进标兵、劳动模范,宋焕忠同志1967年在白鱼口疗养院。</font></h3> <h3>先进标兵、劳动模范,<font color="#010101">余富山同志晚年的居家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劳动模范、技术管理领头人,王国刚同志退休后仍热爱运动。</font></h3> <h3>里士分矿从基建到闭坑的二十年间,先后有31位同志为矿山的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也会铭记他们!</h3> <h3><font color="#010101">陶孝南同志、湖南省湘潭市双板桥人,一九七五年三月十七日,他在进入井下工作现场时,发现现场工作的工友因冷炮烟中毒晕倒,他冒着生命危险立即救人,</font>经他抢救的人脱离了生命危险。<font color="#010101">而</font><span style="color: inherit;">陶孝南同志却因救人吸入了过量的冷炮烟而英勇牺牲,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span></h3> <h3><font color="#010101"><p>王栗同志、广东省清远市人,一九七三年一月十三日,在里士运矿工区井下作业时,为排除险情而英勇牺牲。</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黄 平同志、广东省连州市人,一九六五年一月二十一日,在里士八号坑井下作业中,为排除悬石隐患而英勇牺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王栗、陶孝南、黄平、罗国强、普绍先、飞金贤、苏国强、邓兰菊、叶盛锦、陈锡厚、</font>刘汉民、费成贵、黄滚操等同志,在里士矿山的建设中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光辉业绩,永垂不朽!</h3> <h3>有47位同志身负重伤,造成终生残废。<br>化德芬,在修建铜厂至里士的公路时,不幸被放炮飞来的落石砸中,造成下身瘫痪。<br>王存才,在处理“瞎炮”时,不幸双目失明。<br>有许多同志由于长期井下工作而患了职业病。<br></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怎能忘记曾经在里士分矿工作和生活过的职工和家属,他们为了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开发矿山资源,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无私的奉献;是他们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时的几个“五年计划”内,贡献了自己所有的知识和力量;是他们为改变国家工业落后的面貌,努力添砖加瓦;是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最需要的时刻,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人生甚至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在祖国的边疆。</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开拓里士矿的前辈们,许多已经驾鹤西去,尚存在世的也已是</font>耄耋之年。我们在此深切缅怀逝世的先辈,追忆他们高尚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也在此衷心祝愿仍在世的前辈们健康快乐!寿比南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