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 </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序言</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left;"> <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这金菊飘香、草色微黄的初冬时节,深秋意犹未尽,初冬乍寒还暖。11月7日,修武县实验小学五六年级数学组集体备课、研课磨课活动成果汇报在录播室举行。</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此次活动,以“模型思想”、“计算理念”为主题,体现“一课一研,集体备课”的团队合作精神。</span></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精心准备</font></h1> 上战场不能打无准备之战。我们组所有姐妹齐上阵,紧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各类教学参考资料,进行学生学情分析,充分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落实自我备课,充分做好准备。我们经过讨论,集体研究通过,最终决定由我们的新生力量,年轻的孙小霞老师执教百分数这个单元的《生活中的百分率》。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之精彩课堂</font></h1>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生活,我们齐聚六年级聆听这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堂故事。课堂上学生时而思考,时而倾听,时而起笔沙沙书写自己的学习所得。我们也认真的做着记录,小声讨论,精彩的地方,不足的地方及时标注。<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之精心改进</font></h1>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经过激烈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导入部分要贴近学生生活,自主学习和方法要精讲精学,练习环节要拓展深入。从生活中的百分数切入,让学生在“建模”的思想下明白如何把分数和小数转化成百分数,并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百分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不能动摇,因材施教融入小老师的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加深学生的兴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研课磨课之汇报交流</font></h1> <p> 经过多次磨课、研讨、改进,11月7日全校数学老师齐聚录播室,共同探讨孙小霞老师执教的《生活中的百分率》一课的得与失。这节课课堂容量大,建模过程难,对于一名年轻的教师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孙老师不急不躁,充分尊重学生,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建模,认识生活中的百分率。</p><p> 在充分肯定孙老师的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在小老师环节,学生与小老师之间的互动不够,老师要及时的给予小老师指导与帮助;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参与度不够,老师要用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等。</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结语</font></h1> 知之难才能迎难而上。我们实验小学全体数学老师群策群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一言我一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团队的力量胜于天,这场活动唤醒了我们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改变,教学方法的又一次转变。这次活动在促进青年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提升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更上一层楼。未来在远方,路很远,但我们会一直前行。 <h3> 编辑:苏红霞 刘素玲 孙晓霞</h3><h3> 薛飞霞 崔文红 张红云</h3><h3> 审稿:曹二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