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五国旅行纪实(二)

SUN

<h3>  6月2日(星期三)第六天 当地的天气:晴朗</h3><h3> 圣维特大教堂气势恢宏,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也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h3> <h3>  城堡区的核心,它的雄壮高大令人惊叹不已,站在门前的广场上,你会被那个高度吓倒。</h3> <h3>  圣维塔大教堂是一座宏伟的灰黑色哥特式建筑,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它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地标。</h3> <h3>  圣维特大教堂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h3> <h3>  第一座座落于今日圣维特教堂的位置的教堂是一座早期罗马式圆形建筑,建于925年,由波希米亚公爵瓦茨拉夫一世建成。</h3> <h3>  这里已经成了布拉格地标建筑,教堂外部的浮雕极尽美感,有“建筑之宝”的美誉。</h3> <h3>  在1060年扩建为罗曼式教堂,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在原教堂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哥特式教堂,于20世纪初才修建完毕。</h3> <h3>  看到内部装饰极尽辉煌,在那一瞬间,你会明白在那个时期的教会有着何等的权利与财富地位。</h3> <h3>  20世纪教堂更换的彩色玻璃窗为阿尔丰斯·慕夏作品。</h3> <h3>  旧皇宫是一座三层的建筑,曾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建于12世纪,经过几次修建,增加了哥德、文艺复兴样式。</h3> <h3>  入口进入后是维拉迪斯拉夫大厅,哥德式顶棚,捷克总统选举便在这里举行。</h3> <h3>  老王宫中最主要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h3> <h3>  总统府所在地,也是旧皇宫所在地,毗邻马蒂亚斯城门,因其内部存放马蒂亚斯皇帝的封号和徽章而得名</h3> <h3>  布拉格是捷克首都,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最著名的广场是老城广场, 广场最具特色的古建筑是自鸣钟。</h3> <h3>  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得得声。</h3> <h3>  慕名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餐馆用餐,结果味道真是一般般啦,不过黑啤的味道确实非常的美味!</h3> <h3>  原来以为德国🇩🇪是啤酒🍺的第一消费大国,但现在知道捷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国。“百威”啤酒🍺就是诞生在此地,而不是产生在美国🇺🇸!</h3> <h3>  克罗姆洛夫街景一角有位绅士正在演奏钢琴自娱自乐,非常的酷!</h3> <h3>  走累了喝点啤酒解解乏🍺,自从进入欧洲旅游以来,啤酒🍺没有少喝!</h3> <h3>  一位很漂亮小女孩走过立刻吸引着一群外公、爷爷👴们的眼球,互相打招呼后友善、友好的微笑可以说明一切……。</h3> <h3>  伏尔塔瓦河呈马蹄形状环绕小镇。多少年来,它养育了沿河的人们,蕴育了这里的文化,河水川流不息地流向远方。</h3> <h3>  伫立在桥上可以观赏桥下缓缓流淌的伏尔塔瓦河水和两岸美丽如画的风景,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h3> <p>  小桥是连接旧城区和城堡的通道,桥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桥面由许多小石头铺成,而桥栏却是用原木做的。</p> <h3>  在CK小镇住下来后,在酒店下面的酒馆点了两大杯的啤酒,享受傍晚的悠闲时刻。</h3> <h3>  捷克克鲁姆洛夫(称CK)小镇。誉为欧洲最美小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h3> <h3>  6月3日(星期四)第七天 当地的天气:晴朗</h3><h3> 早上赶往哈莱恩的盐洞,沿途欣赏田园风光,非常漂亮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h3> <p>  穿越奥捷边境来到音乐🎵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__萨尔斯堡。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暂生命中超过一半的岁月是在萨尔茨堡度过的。</p><p><br></p> <h3>  萨尔斯堡,是奥地利共和国萨尔茨堡州的首府,人口约15万是奥地利继维也纳、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h3> <h3>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的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的门庭,城市的建筑风格以巴洛克为主,据史料记载,萨尔茨堡是现今奥地利管辖地域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h3> <h3>  萨尔茨堡也是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的故乡,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h3> <h3>  萨尔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h3> <h3>  市区面积不大,教堂众多,非常适合徒步漫游是奥地利巴洛克古建筑胜地。</h3> <h3>  萨尔茨堡靠近德国边境,美丽的萨尔茨河把萨尔斯堡分成新城、旧城两部分。</h3> <h3>  阿尔卑斯山的秀丽风光与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浑然一体,使萨尔茨堡被誉为全世界美丽的城市之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h3> <h3>  6月4日(星期五)第八天 当地的天气:晴朗</h3><h3> 今日前往萨尔斯堡古默湖区,这个湖区离萨尔斯堡市约30公里,有64个湖,晚上住在圣沃尔夫冈湖畔的小镇。</h3> <h3>  圣沃尔夫冈是奥地利中部一个美丽的小镇。自中世纪以来,它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喜欢的度假胜地,现在是一个受欢迎的水疗胜地。这个城镇被评为世界十大著名城镇之一。</h3> <h3>  这里有全奥地利最美丽的湖泊,旁边是阿尔卑斯山。《音乐之声》一开场就看到了蓝蓝的蓝宝石湖——沃尔夫冈湖。</h3> <h3>  </h3> <h3>  圣沃尔夫冈朝圣教堂是圣沃尔夫冈的地标性建筑,建在湖边,紧邻着著名的白马酒店。据说,这座教堂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976年雷根斯堡主教决定在这里发现并建立第一座教堂,并发誓要斩断一切。这座教堂是免费参观的,小镇以其圣沃尔夫冈教堂而闻名,定期举办音乐会和其他活动。</h3> <h3>  哈尔施塔特湖畔的小镇历史悠久,有七千五百年历史,外景是奥地利旅游局广告的封面。</h3> <h3>  哈尔施塔特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这座在险峻的斜坡和宝石般翡翠的湖泊间伫立的湖畔小镇,到处可见童话般清幽美好的住宅。</h3> <h3>  这些木屋与中国江南民居非常相似,但墙壁、窗户、阳台等都采用木头做材料。</h3> <h3>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人间天堂。住在临湖的庭院旅馆,推窗见湖,遥望湖上泛起清烟,仿佛来到人间仙境。</h3> <h3>  哈尔施塔特湖清澈透底,在高山峡谷之中,像一条宽阔的绿色绸带。一排排临湖而建的木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为了不同于别家,每家每户还会在屋形、色彩上表现自己的风格。</h3> <h3>  由于处于湖边,每户人家还在临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专门停靠自家小木船或游艇,作为交通工具。</h3> <h3>哈尔施塔特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的文物十分珍贵,包括从原来的盐矿挖掘出的衣服及采盐工具、铁器时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h3> <h3>  6月5日(星期六)第九天 当地的天气:晴朗</h3><h3> 今天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h3> <h3>  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古城,位于国境中北部,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h3> <h3>  早先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h3> <h3>  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右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h3> <h3>  英雄广场是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中心广场,是一个融合了历史、艺术和政治的胜迹。广场是1896 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1000 年而兴建,1929 年完工。</h3> <h3>  整个建筑群壮丽宏伟,象征着几经战争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英雄广场,现在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的胜地。</h3> <h3>  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时,都要在英雄广场举行盛大的仪式。</h3> <h3>  链子桥于1839年开始兴建,1849年完成,是连接布达与佩斯间九座大桥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桥梁。桥的两端有四只狮子的爪子紧紧抓住两岸,象征布达和佩斯紧紧相连。</h3> <h3>  链子桥是第一座真正连接佩斯与布达两城的永久性建筑。</h3> <h3>  正如塔桥是伦敦标志一样链子桥多年来一直是布达佩斯的象征。</h3> <h3>  链子桥是匈牙利设计师亚诺士于1850年设计而成。</h3> <h3>  蓝色的多瑙河从桥下静静地流过,两岸的古老建筑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赏心悦目!</h3> <h3>  渔夫堡建于19 世纪,是布达城堡山内重要名胜,渔夫堡是欣赏多瑙河的最佳位置。</h3> <h3>  渔夫城堡建于1905年,最早这里曾是个鱼市🐟,后来渔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修建了此堡,作为防御之用。</h3> <h3>  它四周环境优美,景色十分秀丽,站在这里可以鸟瞰布达佩斯全城美丽的风光。</h3> <h3>  这是一座具有古罗马风格,造型别致且面向多瑙河的城堡。</h3> <h3>  匈牙利总统府是一栋再平常不过的两层楼建筑,如果没有门前那些穿着漂亮军服的卫兵,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是匈牙利的总统府。</h3> <h3>  总统府面前有个小广场,广场上鹅卵石铺成一个个漂亮的几何图案,还有历代匈牙利军官的图画展览。</h3> <h3>  国会大厦于1896年开工,到1904年完工启用,历时8年,楼高96米,整幢建筑除了用了40万块砖和100万块珍贵石材以外,还奢侈的用了重达40公斤的黄金为建筑材料。</h3> <h3>  修建结束后就全面采用了电灯,电梯,机械通风,冷暖空调等先进设备等,可想当时的奢华程度了。</h3> <h3>  国会大厦面向多瑙河,建筑式样模仿了伦敦国会大厦,采用当时流行的哥特式建筑风格,把众多垂直细长的元素与尖塔融入了整个建筑中,成功塑造了许多当时重要公共建筑的新样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