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思考促提升,借鉴行动求发展-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

范素杰

2019年10月16日, 第五十一期北京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开班了,我校范素杰老师和苗月菊老师参与了本次培训。这次培训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邀请首都知名特级教师和优秀中青年教师任课,通过培训老师们收获颇丰,更加关注数学的本质和学生的学习。 第一次培训,上午是由北大附小的骨干教师王雪峰执教的《圆的认识》,王老师通过三个大的环节,丰富角度认识圆,整体把握设计圆,有效活动走进圆,让学生层层深入的认识了圆。北京教科研基教研中心范存丽老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并做了《模型思想促进儿童学习》的讲座,范老师举了大量关于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方面的案例,提出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最重要,直观明了的让老师感受到模型思想的重要性。 下午的培训先由顺义区首师大附小的骨干教师李朝霞执教《小数的意义》,李老师借助计数器让学生充分感知了位值制,通过活动“你能在计数器上把0.1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创建十分位,进而创建百分位和千分位,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计数单位的细分和累加。特级教师郭丽军对此课做了点评,并做《如何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讲座,郭老师以《分数除法》为例,详细讲解了单元内的整体把握,提出了水平数学化和垂直数学化,给老师们指明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第二次培训,上午由朝阳区教研中心特级教师高萍老师做讲座,主题为《如何清晰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高老师风趣、有感染力的讲座赢得在场教师的阵阵掌声,她的“吃包子”理论、“扎点滴”做法非常接地气,给了老师们具体、清晰的指导,通过数学、语文等多种案例让老师们清晰了基于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目标如何制定。 下午的培训先由清华附小的骨干教师肖海燕执教三年级的《问题来了怎么办》,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类,学生把问题分成了原因类和结果类,并提出了新问题,受到了新启发,真正让问题来引领学生的数学学习。万泉小学的胡益红老师给老师们分享了“问题提出”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胡老师细致讲解了跟随张丹教授做“问题提出”课题的全过程,从为什么做这个课题,研究过程怎么样和最后的收获与成长三个方面给老师们带来很多启发。 第三次培训,上午是王丽娜老师讲的《益智游戏》通过两个有趣的益智器具,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结合课本知识,让学生理解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级教师柏继明上了一节精彩的一年级的《位置》,老教师课堂教学的智慧和风采令人钦佩。柏老师的讲座是《减负从备课开始》,同时柏老师针对一年级老师和班主任,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成绩成正比。 刘加霞教授,讲的是《素养本位的数学好活动分析》,刘教授指出,现在的教学,应该由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一节课如何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核心素养。刘教授还对什么样的活动才算好活动,进行了讲解。同时结合教材中的,教学中的各种案例进行了诠释。 第四次活动,上午是刘德武老师,首先带来了一节三年级的《可能性》一课,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刘老师风趣幽默,这原本是五年级知识,刘老师尝试用三年级学生来上课,并结合这节课针对思维的平面结构这一主题进行了《不知足与知不足》的讲座。 下午,中关村三小的老师带来一节《小数的初步认识》,整节课结合元角分的模型,让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市教研员贾福录老师讲座的题目是《整体观念下“数的认识”教学实践与思考》,介绍了什么是“大观念”,并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在“大观念”的整体架构下设计教学活动。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对数学教学的前沿理念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是不完美的艺术,在这条路上,我们还将不断努力,追求高效课堂,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老师

学生

骨干教师

讲座

数学

特级教师

培训

课堂教学

认识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