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上古先民,敬畏自然,人们通过“仰观俯察”,获得对宇宙运行规律的基本认知,并遵循星宿的运行秩序,逐渐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以天文为核心的人间秩序和信仰传统。</b></h3><h3><b>所谓“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文心雕龙》),天文观念,与王朝的兴衰更替直接相关,在中国政治与文化史中亦占据着统治地位。就艺术的层面而言,大量古代文献和考古出土文物的双重证据表明,早期中国的艺术,是天道演进与人文成化的结果,不仅反映了统治阶层、艺术家和工匠对于宇宙时空的理解方式,还具备呈现出一种“非文献的历史”的功能。</b></h3><h3><b>本展旨在挖掘隐藏在文物背后的中国先民之思想、观念等内涵,并以此构建一个“中国”故事的核心叙事结构。</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幕式现场(网络照片)</h3><div><b>近代以来,陕西省境内出土了大量古代珍贵文物,彰显出该省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所发挥的令人惊叹的作用。这些珍贵的文物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的实物证据,印证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匠心独运和奇异巧思。中国的历史文化构筑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艺术文物总能让我们深切感悟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并激励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胸怀和视野传承过去,把握未来。</b><br></div> <b>你一定好奇,这个展览中的什么内容,竟让我前后四次光顾,只为制作出可供我随时都可回味和欣赏的美篇呢?<br>是的,到底都有哪些特殊的文物竟然让我流连忘返?这里有:<br>最早记载“中国”两字的镇国之宝何尊<br>禁止出境的国宝中的国宝——淳化大鼎<br>与《史记》内容非常吻合的墙盘<br>国宝级乐器秦公镈<br>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青铜龙<br>国家一级文物汉代鎏金鋈银铜竹节熏炉<br>盛唐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法门寺鎏金铜浮屠<br>……</b> <p><b>这里的任何一件都是一生难遇一次的那种,何况是如此多的国之重宝汇聚一堂,不看着实可惜。就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致辞中所言“这是陕西文物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汇集,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向观众奉献的一次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饕餮大餐。”<br>为此,清华从陕西各大博物馆中,选取了311组件周、秦、汉、唐的文物进行展示,其中一级文物189件,几乎包含了陕西各个时期最重要最精美的文物,全面呈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中最为精湛的艺术造诣。<br>而这些文物之中,还有一些才刚刚出土,此次在清华的展出,也是它们与观众的首次见面。</b></p><p><b><br></b></p><p><b>展览以周秦汉唐文化为主要轴线,由民之初生、创制垂法、秦国起、皇帝临位、天子居中、多元融汇、天循盛世七个单元组成,从艺术的视角展示了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陕西历史文化和文明的发展脉络和璀璨华章。通过300多件文物,向观众展示了周的制礼作乐、秦的统一天下、汉的丝路华章、唐的包容。<br>下面,请随我一起享受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的饕餮盛宴吧。<br></b></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单元 民之初生</b></h1>主要展示陕西境内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到商代的先周诸文化遗存,可视为西周以后关中地区高度发展并长期成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一个序曲。“民之初生”典出《诗经绵》,是周人自述开国史诗之一。仰韶文化的艺术,以陶器、彩陶和陶塑等主要呈现形式,部分在造型、纹饰上已显示出礼器的先兆;龙山文化的艺术,以玉器最为突出,琮、璧、钺、璋等器形,无疑是早期礼制的体现;而石峁遗址的石刻雕像和壁画遗存的发现,更丰富了我们对早期先民艺术成就和信仰体系的认知。<br> <b>1-1 玉刀</b><br>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br>约公元前4200~前4000年<br>最大径14.8cm 陶<br>南镇县龙岗寺遗址出土 西安半坡博物馆藏<br> <b>1-2 神面鱼纹尖底器</b><br>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br>约公元前4000年<br>长18.5 cm 软玉<br>西安临潼姜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b>1-3 鸟鱼纹彩陶葫芦瓶</b><br>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br>约公元前4000年<br>长29.0 cm 最大径14.5cm 陶<br>西安临潼姜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b>1-4 陶祖</b><br>新石器时代 庙底沟文化<br>约公元前4000~前3500年<br>长10 cm 直径6cm 陶<br>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这件陶质男性生殖器文物证实了杨官寨在黄帝时期已步入父系氏族社会,这也和历史发展的脉络相吻合。</b><br> <b>1-5 人面形陶器残片</b><br>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br>约公元前3500~前3000年 <br>6×7.1cm 陶<br>2004年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 <b>1-6 蛙纹陶釜</b><br>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br>约公元前3500~前3000年<br>口径26cm 最大径29cm 高9cm 陶<br>2011年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附:该文物风格很“三星堆”,或许昭示着早期中国各个文明区域已经发生了交往。高陵杨官寨遗址曾两次入围被誉为中国考古“奥斯卡奖”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声名远扬。</b><br> <b>1-7 兽面纹玉琮</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br>直径7.1cm 高4.4cm 玉<br>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br><b>虽然这件玉琮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前的历史,但它却是所有参展文物中最为“年轻”的一件,因为直到去年,它才从延安芦山峁的遗址中破土而出。<br>芦山峁遗址的发现,不仅将延安的建城历史提前两千多年,而且这些建筑群,也被专家们认为或许就是中国最早宫城的雏形。</b> <b>1-8 玉刀</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br>长54.6cm 宽10cm 软玉<br>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br> <b>1-9 玉铲</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br>长10cm 宽5.1cm 玉<br>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br> <b>1-10 玉环</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br>直径10.1cm 软玉<br>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br> <b>1-11 凤首玉笄(jī) </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br>长14.5cm 宽1 cm 软玉<br>延安市芦山峁遗址出土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藏<br><b>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用的饰物,后世称为"簪"。《说文》:"笄,簪也"。<br>佩带方法:玉笄是绾发用的细长尖头形玉器,有些上端有各色造型和纹饰。<br>玉笄的用处是插入发髻,使其不会散开。男子的玉笄则兼有绾发、固冠双重作用。</b><br> <h3><b>1-12 玉钺</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100~前1900年<br>长14.8 cm 宽8.6cm 软玉<br>神木市新华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钺:一种古代的兵器,虽具备杀伤力,但更多的是一些仪卫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在西方权力象征物是权杖,中国是钺。<br>钺确切来说是大斧,本来是刑具(用于斩首或者腰斩),而不是兵器。</b></h3><h3><b>在原始社会时期,钺为成年男子的象征。<br></b></h3> <h3><b>1-13 神面纹石刻</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br>长178cm 宽18.5cm 高12.5cm 砂岩<br>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h3><h3><b>我有幸在2017年7月参观过石峁遗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石峁遗址 ——石破天惊的考古发现”美篇</b><br></h3> <b>1-14 神面与双兽纹石刻</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br>长45cm 宽11cm 高9cm 砂岩<br>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这件看着很“玛雅”的石峁石雕,也是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物。此次在清华的展示,是它自出土以来第一次与观众见面,甚至连文物等级还没有评定。石峁遗址,自它横空出世以来,不仅斩获荣誉无数,也一次次刷新了国人对于中华文明诞生的认知。</b> <b>1-15 玉璋</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br>长25 cm 宽6.7cm <br>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古代君王、诸侯在举行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br>玉制,顶端作斜锐角形,等于把圭剖作两半。《说文》:“剡(削)上为圭,半圭为璋”。玉璋和玉圭相似,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也有叉形刃),另一端有穿孔。即玉璋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者物,这种形式与出土遗物及古籍和古碑刻纹图中所称为“璋”者也是符合的。</b><br> <b>1-16 壁画残片</b><br>新石器时代 龙山文化<br>约公元前2300~前2000年<br>长39cm x 宽30cm 石灰<h3>2012年神木市石峁遗址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h3> <h3><b>1-17 夔(kuí) 纹鼎</b><br>商早期</h3><h3>约公元前16~15世纪<br>高19cm 口径15cm 小立耳,其中一耳与一足成直线,形成不平衡状态,口沿下饰联珠镶边的单线夔纹,是商代二里岗时期最具特征的鼎型。<br>1962年于陕西铜川三里洞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饪食器。<br><b>夔: 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条腿的怪物。出自《山海经·大荒经》。相传为尧、舜时代的国家乐官。传至商代及西周时期传说中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形象多为无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在钟、鼎、彝器等青铜器上经常会释有夔纹。据说黄帝依照九天玄女的指示将夔杀死,以其皮制成战鼓。</b></h3> <h3><b>1-18 凤纹斝(jiǎ)</b><br>商晚期 </h3><h3>约公元前13~前12世纪<br>高41cm 口径19.5cm 青铜<br>岐山县贺家村一号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在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酒以礼成,无酒不成礼。酒器形制包括尊、壶、爵、角、觥、彝、卣、罍、瓿、杯、卮、缶、斝、盉等。斝类,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br>斝: 一般为盛酒行裸礼(古代酌酒灌地的祭礼)之器,兼可温酒。<br>经过仔细观察人们会发现,在斝的口沿前段没有长流口,后端也没有尖状的尾巴,并不能用来饮酒。口沿上方两根立柱上分别立有两只精美的高冠风鸟,它们闭嘴瞪眼,高冠长尾,昂首凝视,表现出一种静中见动的画面感,因此也得名风柱斝。</b></h3> <h3><b>1-19 父乙甗(yǎn)</b><br>商晚期</h3><h3>约公元前13~前12世纪<br>高50.5cm 口径31.5cm 重12.5kg 青铜<br>1978年凤翔县常青村出土 凤翔县博物馆藏<br><b>甗:原为烹饪用的厨具,后作为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造型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用以盛放食物,称为甑(zèng),甑底是 一有穿孔的箅,以利于蒸汽通过;下部是鬲(lì),用以煮水,高足间可烧火加热。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蒸食用具。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甗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b><br></h3><h3><b>其足上有羊首形象。</b><br></h3> <h3><b>1-20 玉琮</b><br>商</h3><h3>公元前15~前12世纪<br>高3.9cm 直径6.7cm 软玉<br>西安灞桥区老牛坡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馆藏<br></h3><h3><br></h3> <h3><b>1-21 玉戈</b><br>商</h3><h3>公元前15~前12世纪<br>长31cm 最宽8.1cm 软玉<br>西安灞桥区老牛坡遗址出土 西安博物馆藏</h3> <h3><b>1-22 双文簋</b><br>商晚期 </h3><h3>公元前13~前12世纪<br>高14.5cm 口径20.1cm 青铜<br>1977清涧县解家沟出土 绥德县博物馆藏</h3> <b>1-23 羊首勺</b><br>商晚期 <br>公元前15~前12世纪<br>长17.5cm 勺径9.5cm 青铜<br>1977清涧县解家沟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勺敞口深腹,柄扁平,柄端铸一盘角羊首,双目圆睁。柄部近勺处圆雕一鹿作逃走状,鹿后一虎,张口竖耳,屈肢卷尾,作追鹿状。</b> <h3><b>1-24 兽面纹罍(léi)</b><br>商中期 </h3><h3>公元前14~前13世纪<br>高36.9cm 口径18cm 青铜<br>1981年固城县龙头镇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罍是中国古代大型盛酒器和礼器。流行于商晚期至春秋中期。体量略小于彝。罍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罍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圆形罍在商代和周代初期都有。从商到周,罍的形式逐渐由瘦高转为矮粗,繁缛的图案渐少,变得素雅。<br>侈口,长颈,折肩,深鼓腹,高圈足。颈饰弦纹,肩饰目云纹,腹饰较凸起的兽面纹,足饰弦纹和三个十字镂孔。<br>注:侈口又称广口,其形状一般为口沿外倾,侈口{古语}即向里略坡与内堂口接面,保持里外曲线一致。</b></h3> <h3><b>1-25 兽面纹壶</b><br>商中期</h3><h3>公元前14~前13世纪<br>高27.5cm 口径6cm 青铜<br>1981年固城县龙头镇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小口,有盖,长颈,圆肩,鼓腹,圜底,圈足,颈有三周弦纹,肩饰夔纹,腹饰兽面纹,圈足有两镂孔。</b></h3> <p><b>1-26 兽面纹四足鬲(lì,用作国名和姓时念gé)</b><br>商中期 </p><p>公元前14~前13世纪<br>高23.2cm 口径21cm 青铜<br>1981年固城县龙头镇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炊煮器,圆口,三空心足。最早为陶制,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许多青铜制造的鬲。三足是鬲的基本特征。</b></p><p><b>城固龙头镇出土的四足铜鬲,是鬲中的特例,在青铜器中仅此一件,弥足珍贵。</b></p> <b>1-27 双头蜈蚣纹戈</b><br>商中期 <br>公元前13~前12世纪<br>通长24.1cm 内7.5 cm 内宽5.8~6.8 cm<br>重0.46kg 青铜<br>1964年固城县五郎庙出土 固城县博物馆藏<br><b>援身宽短,本部宽大,呈三角形,锋锐利,长方形内,内上有一圆孔,内端下角做成一小缺口形尖齿,援上缘向下弧弯,锋在内援平行中线以下,援两面饰同样的双头蜈蚣纹,体厚重而精致,地方性特征明显,全国独有。</b> <h3><b>1-28 蛙纹钺(yuè)</b><br>商晚期 </h3><h3>约公元前13~前12世纪<br>长22cm 刃宽13.6cm 青铜<br>1981年洋县下范壩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单元 创制垂法</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b>“鼎”作为古代国家的象征,黄帝铸“天、地、人”三鼎,表明铸鼎开国,鼎之所在,国都所在。</b></h3><b>在第二单元入口,是堪称国宝中的国宝——“淳化大鼎”。</b><h3></h3><h3><b>作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淳化大鼎对于中国观众来说也是难得一见,一方面它长期存放在库房之中,另一方面,网上关于它的有价值信息屈指可数。</b></h3> <h3><b>2-1 淳化大鼎</b><br>西周早期 </h3><h3>公约前11世纪<br>高122cm 口径83cm 重226kg<br>1979年淳化县石桥乡史家塬村西周墓出土 </h3><h3>淳化县文博馆藏<br></h3><h3><b>淳化大鼎有两大特点,一是体量大,是目前已知的西周青铜鼎(也是历代圆鼎)中最大最重者,故名。二是造型独特,一般的青铜鼎只有左右对称的两个耳,而这件淳化大鼎,在鼎腹还多出了三个耳,这样的造型也是独一无二的。</b></h3><h3><b>淳化大鼎造型浑朴,沉稳庄重,线条明晰,刚中带柔,有凌厉之美,是圆鼎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乃国之重器。</b></h3><h3><b>器主身份是未解之谜。</b></h3> <h3><font color="#010101"><b>淳化大鼎局部</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淳化大鼎局部</b></font></h3> <b>淳化大鼎局部</b> <h3><b>“中国”一词最早来源于何时?</b></h3><h3><b>在1963年陕西出土的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铜酒器“何尊”(制作于周成王五年,为贵族“何”所作,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纪年的青铜器)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b></h3> <h3><b>2-2a 何尊</b><br>西周早期 成王或康王<br>约公元前1043年~前996年<br>高38.5cm 口径28.9cm 重14.6kg 青铜<br>宝鸡市贾村镇征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h3><h3><b>1963年发现于陕西宝鸡的“何尊”,乃西周初之青铜酒器。博物馆工作人员以收购站当初购入的价格30元将这尊铜器买回博物馆。若是再晚一点,这件国宝很可能已经和其他废铜烂铁一起被熔化了,想想也是十分后怕。</b></h3> <h3><font color="#010101"><b>何尊底部的铭文</b></font></h3> <h3>何尊铭文拓片中有“宅兹中国”四字(红线部分)</h3><h3><b>于省吾先生在《释中国》一文中论证,“中国”一词至迟出现在西周初年,目前所见到最早的证据就是何尊铭文中“余其宅兹中 国,自之义民”。“中国”在何尊铭文中,是方位词,表示国之中央,王者居中,得中原者得天下,控制中心就是控制整个天下。<br></b><b>时任上海市博物馆馆长的马承源在清除铜尊的锈蚀后,在铜尊内胆底部发现了一篇12行共122字的铭文,内容为记述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洛邑(今洛阳)营建东都成周之事,其中有“宅兹中或(國)”四字(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表明了洛邑的象征意义乃是处于分野之“中”的内涵——西周时期的周王经常在“天下之中”的东都接受“四方”诸侯的朝拜。何尊上的铭文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b></h3> <b>但这并不是我们现在意义上的中国,据“清华简”《保训》,文王在弥留之际将“中”授予武王,这里的“中”就是天命。随后,武王凭借“天命”伐纣灭商,建立西周。而“中”也慢慢扩展成了“中国”。<br>历史上,周公总结了上古以来的政治、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中”为基本原则,建立了一个由核心到外缘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民、工、商、奴隶的同心圆式宗法制度社会结构,——就像周天的星星环绕北天极转动一样。</b> <b>2-2b 宅兹中国——何尊图</b><br>当代 泰祥洲作<br>240*120cm<br>纸本 水墨<br>铭文复原 董珊<br>2005年西安长安区郭杜镇李建成墓出土 西安博物院藏 <h3><b>2-3 饕餮纹方座簋</b><br>西周早期 </h3><h3>约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高29.6cm 口径22.3cm 青铜<br>征集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h3> <b>宝鸡市石鼓山遗址,位于渭河南岸的台地上,刻有著名的“石鼓文”的十个鼓形石头,相传即是唐代时出于此。2012至2013年,石鼓山先后发现了15座中型和小型两类西周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造型精致、风格独特、纹饰精美的青铜器。</b> <h3><b>2-4 (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为两个止字,下面为口字,释为“正”) 鼎</b></h3><h3>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高22.1cm 口径16.8cm 青铜<br>宝鸡石鼓山西周墓3号墓出土 宝鸡市渭滨区博物馆藏</h3> <h3><b>2-5 乳钉纹四耳簋</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高29.7cm 青铜<br>宝鸡石鼓山西周墓4号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h3><h3><b>乳钉纹四耳簋厚重大方,线条上直曲结合,造型奇特,簋身周布尖凸的乳钉形装饰,四只簋耳呈十字形分布,簋耳正面、侧面以及背面则分别饰有形态各异的牛头造型。</b></h3> <b>“朋克风”十足的乳钉纹四耳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牛首,据统计,整器共有牛首28个,是目前所见此类器中牛首最多的一件。<br>考古学家刘敦愿认为牛形纹饰象征着财富,主人在此簋上铸造如此多的牛首纹饰,其用意不言而喻。类似的簋过去仅存世2件,一件现收藏在美国弗利尔美术馆,一件存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但石鼓山出土的这件牛首乳钉纹四耳簋,器形更大、乳钉更长、牛首更多、铸造更精美。</b> <h3><b>2-6 牺尊</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前10世纪<br>高42cm 长44cm 青铜<br>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4号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br><b>据称牺尊这件“萌物”,一出土就惊呆了考古发掘现场的人。造型上,绝大多数的网友都认为它应该是一头鹿,不过在专家看来,这种神兽融合了多种动物特征于一身,因为像太多动物了,所以只好笼统的称它为“牺尊”。</b></h3><h3><b>你觉得它到底更像哪个动物呢?</b></h3> <b>2-7 平盖兽面纹鼎</b><br>西周早期<br>高40.2cm 口径32cm 青铜<br>1981年宝鸡纸坊头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b>盖平扣手鼎口,正中有方形立耳状捉手,周边铸三条扁体倒立状龙形钮。鼎口略呈桃圆形,立耳稍侈,方唇折沿,垂腹蹄足。盖面周围饰六组卷角兽面纹,三龙形钮为中心各一组,其间各一组。鼎身颈部亦饰形态相仿的六组兽面纹,各组均以短扉鼻梁。兽面纹下饰蕉叶形兽体纹一周。所有纹饰均以雷纹衬地。三足根部饰扉棱高耸的兽面纹,其下有三道弦纹。鼎腹外底烟炱甚厚,表明其为长期实用之器。</b> <p><b>2-8 高圈足簋</b><br>西周早期 </p><p>公元前11~前10世纪<br>高22.8cm 口径20.3cm 青铜<br><b>1981年宝鸡纸坊头弓鱼国墓地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该器造型独特,较为罕见,类似高柄豆,器腹浅而圈足甚高,与常见簋不同,这是其造型特点之一;其二,器耳从口沿直至腹下部,跨越整个器身,这种风格的设计也比较少见;为配合特高圈足,耳的装饰珥也格外长,几近地面,这是其三。</b></p><p><b>从整体看,器身的两个簋耳加宽了簋身,视觉上变得更加宽扁,而高圈足和长珥的设计又调整了视觉效果,把原本不协调的东西经过合理搭配,变成了和谐美观的整体。<br>这是周人独特的审美理念在青铜器设计上的完美体现,使得该器成为一件难得的西周青铜艺术佳作。</b></p> <h3><b>2-9 伯各卣(yǒu)</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前10世纪<br>通高27.9cm 口径10.7×8.5cm </h3><h3>重4.95kg 青铜<br>1981年宝鸡竹园沟7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b>卣是一种带提梁的青铜酒器,这件文物是西周一个古老小国的首领伯各,为宗庙祭祀做的一套礼器中一件。<br>卣的出现时间比较早,在殷商即已常见,一般认为,其定名于宋人,青铜器中尚未有自名为卣的。通常,带提梁的青铜酒器都定名为卣,到西周时变体增多,造型富于变化。</b><br></h3><h3><b>同时出土的有两件,一大一小,还有一件尊。三件均有相同铭文,这也符合当时尊、卣配合使用的习惯。</b></h3> <h3>伯各卣线描图<b><br></b></h3><h3><b>该卣椭圆体垂腹,羊首提梁,梁上二牛首盖面,器腹饰卷角翘出的兽面纹,盖缘和器颈饰龙纹,圈足饰龙纹,其装饰风格与伯各尊相同。</b></h3><h3><b>在器盖内和器身都有相同的铭文,为:伯各作宝尊彝。</b></h3> <h3><b>2-10 三足鸟尊</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0~前9世纪<br>高23cm 长30cm 腹深10.6cm 重3kg 青铜<br>1975年宝鸡茹家庄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b>三足鸟,现实生活中所无,周人铸三足铜鸟,可能和神话传说中的太阳鸟——三足乌有关。<br></b></h3><h3><b>专家告诉我们,在青铜器中,尊本来是盛酒器,但是这件鸟形尊除了鱼形嘴外,其他地方没有一个孔,不具备尊盛酒的实用性。此外,这件鸟形尊重量轻,壁薄,内腹中空,铸造难度极高。</b></h3> <h3><b>网上查资料说,尊的整体呈鸟形,鸟头高昂,曲颈向上,但颇为有趣和令人不解的是,尊的整体为鸟形却有着鱼嘴、鹰喙鼻、兽耳、凤冠、鸽身和鸭脚等肢体部分。这种多种动物融合为一身的怪异鸟型,可谓是怪异奇妙之极。</b></h3><h3><b>但我怎么没看到兽耳和凤冠呢?</b></h3> <h3><font color="#010101"><b>三足鸟尊线描图</b></font></h3> <h3><b>2-11 男铜人 2-12 女铜人</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0~前9世纪<br>男铜人高17.9cm 女铜人高11.6cm 青铜<br>1975年宝鸡茹家庄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b>男铜人呈立状,光头,圆脸,尖颌,颧骨突出,额头较窄,眉目细长,大鼻头隆起,两耳较大,双臂弯曲至右肩,两手似有所握,呈圆环状。身着袍服,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部,窄袖口,腰身较细,束宽带,袍服特长,遮及足踝,,前腹垂长条形“敝却”,衣下缘有方孔。铜人应插在木质座上。出土时置于棺椁之间头向处,臂、手部位残。<br>女铜人半身立像,圆脸尖颌,额头较窄。额定有3叉形铜发饰,两大耳,面部隆起,颧骨突出,眉目清秀,尖鼻头,胸脯丰满,腰身修长。有披肩,身着对襟袍服,左襟叠压右襟,宽袖窄口,双手似有所握,做舞蹈动作。铜人中空,背部有钉孔,下身有椭圆形銎(qióng)口。铜人应插立木座上。出土时与青铜礼器一起放置于棺椁之间头向处。</b></h3> <b>这组同人的着装特点是,对襟、无领袍服,左襟压右襟,有披肩,交领垂于胸,袍服特长,遮及足踝,窄口长袖至腕部。衣着大方,利落。</b> <h3><b>2-13 兽首调色器</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前10世纪<br>高15cm 青铜<br>1966年岐山县贺家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h3> <h3><b>2-14 凤盖盉(hé)</b><br>西周早期 </h3><h3>公元前11~前10世纪<br>高19cm 口径12cm 青铜<br>1981年长安花园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鋬下器壁铸“公作宝尊彝”<br><b>盉是中国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b></h3><h3><b>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即夏文化),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b></h3> <h3><b>2-15 对罍(lei)</b><br>西周早期</h3><h3>公元前10~前9世纪<br>高46cm 口径23cm 重18kg 青铜<br>1973年陕西省凤翔县劝读村出土 陕西凤翔县文化馆<br><b>罍:是商周时代使用的大型盛酒器,又可盛水,在青铜礼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b></h3> <h3><b>2-16 短剑、铜鞘组合<br>这已是我第四次参观该展览了,可惜遍寻不见2-16 短剑、铜鞘组合展品,问了馆内的工作人员,他们也都很耐心地帮我寻找,可惜未果,留下遗憾。最后偶遇博物馆领导,他说实际展品与网上查到的文物清单有出入,最终还是以实际展出的为准。</b></h3><h3><b>只好用网上查到的图片代替了。</b></h3> <h3><b><font color="#333333">2-17 多友鼎</font></b><br>西周晚期 </h3><h3>公元前9~前8世纪<br>高52cm 口径50cm 青铜<br>1980年长安县斗门镇下泉村西周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鼎腹底部附着厚达0.2厘米的墨灰,是长时期的炊烹留下的痕迹,内壁后方铸有22行铭文,共计279个字。<br>1980年11月12日,西周多友鼎由陕西省长安区斗门镇下泉村的几个村民在村头东北的河道旁深约4米的细沙堆中发掘而出,后来成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b></h3> <h3><b>2-18 伯多父盨(xǔ) </b><br>西周晚期 </h3><h3>公元前9~前8世纪<br>高21.6cm 口径25×16.9cm 重7kg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云塘村西周墓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h3> <h3><b>盨:两周青铜礼器,其形制近似于簋,惟器通体作圆角方形。出现于西周中期后段,主要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基本消失。</b></h3><h3><b>有专家认为盨应该是从簋类中派生出的一种盛黍稷的盛食器。</b></h3> <b>白多父作旅盨,其永宝用(网上查到的照片)。<br>198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塬扶托村墓葬出土一件方盨,其底部有烟炱,表明盨除了有盛食功能外,可能还有温煮的功能。</b> <h3><b>2-19 方鼎</b><br>西周中期 穆王<br>公元前977~前922年<br>高22.5cm 口径21.6×16cm 重3.9kg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扶风县博物馆藏</h3><h3><b>鼎、盖分铸。鼎耳、足、腹合范浑铸。鼎腹四壁分四范合成,在四角可见合范痕迹。底、足连范,由四范合成,在每一鼎足的内侧可见明显的范痕。全器内外分布着均匀的浅绿色铜锈,惟底部外侧鲜见绿锈,呈黑漆古状,十分光素,可能与使用时底部受到火焰的烧烤有关。</b><br></h3> <b>1975年3月15日,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庄白村村民在犁地时发现一批西周铜器,经扶风县博物馆派人现场调查清理,发现这是一座西周墓,共出铜器18件,其中三件共出的青铜鼎中的两件方鼎格外引人注目。这两件方鼎系同一人所做器物,器主都是冬(音),为了便于区别,人们把它称作“冬鼎甲”和“冬鼎乙”。两件鼎造型相似,圆角长方形,两立耳,四柱足,鼎腹口小底大,垂腹,底近平,属于同一型式。<br>这对鼎设计独具匠心,特别是“冬鼎甲”的鼎盖做法为商周青铜器所罕见,弥足珍贵。本次展览展出的是“冬方鼎乙”。<br>“冬方鼎乙”,内壁有铭文一百一十五字。大意是,王命冬率领虎臣去抵御淮戎。冬认为这是亡父亡母在冥冥中辅佑赐福,常常舒畅自己的胸怀,照护自己的身体,受到周王重用,永远臣事周王,不受损害。冬拜受王命,因此给亡母日庚铸了这件鼎。<br>这对鼎的形制为西周中期的典型风格。商末周初的方鼎一般都是口大底小,四壁略外斜,立耳,柱足,平底,四角方正,四角及壁面中央多带扉棱;至西周中期变为口小底大,附耳或立耳,下腹倾垂,底圜平,四角圆纯的圆角式方鼎。下腹倾垂是明显的时代特征。圆角方鼎是西周早中期前后出现并流行的鼎式,往往成双出现,西周中期以后方鼎少见。因此以这两件冬方鼎为代表的垂腹式圆角方鼎是方鼎演变的最后形式。时代偏早的圆角方鼎可以早到西周早期。</b> <b>2-20 丰尊</b><br>西周中期 穆王<br>公元前977~前922年<br>高16.7cm 口径16.7cm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b>2-21 丰卣</b><br>西周中期 穆王<br>公元前977~前922年<br>通高21cm 口径11.2cm 重2.5kg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 <b>2-22 折尊</b><br>西周早期 昭王<br>约公元前996年~前977年<br>高32.8cm 口径25.9cm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庄白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br><b>折尊又名旂尊。容酒器</b><br> <b>史墙盘自出土以来,就有“青铜史书”之誉,主要是因为其器底铭文对我们研究西周历史和进行青铜器断代都有极高的价值。盘铭18行共284个字,不仅提供了许多过去文献中没有的关于西周王朝的史实,而且盘铭在文体结构、修饰手法和词汇方面,也有很突出的特点,这对我们研究西周金文也有重大意义。</b> <h3><b>2-23 墙盘</b><br>西周中期 共王<br>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br>高16.8cm 口径47.3cm 深8.6cm 重12.45kg 青铜<br>1976年扶风县庄白村1号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br></h3><h3><b>盘:盥洗器。在青铜文明中,盘是一种——水器洗手用具,常与匜配合使用。古人在祭祀或饮宴时,有洗盥的礼节。</b></h3><h3><b>这种礼节就如同现在的饭前洗手,不过那时是将盥洗用具端到面前来洗。具体的做法是上面用其浇水,下面用盘接着。。</b></h3> <h3><b>盘内底部刻有18行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一篇铜器铭文。人们从微氏家族的发展史中,可看出周王朝对殷商遗民采取的政策。</b></h3><h3><b>盘铭也是一篇很漂亮的书法作品,其文体爱用简明整齐的四字句式,这是已知时代最早的带有较明显骈文风格的铭文作品。</b></h3> <h3>(网上图片)<b>此盘造型规整,器形宏大,纹饰精美,制造精良。敞口,浅腹,圈足,腹外附双耳;腹部饰凤鸟纹,圈足部饰两端上下卷曲的云纹,全器纹饰以云雷纹衬地,显得清丽流畅。</b></h3> (网上图片)<b>盘铭记述了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家世之事,与文献记载可相印证,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史料。</b> <b>铭文字体为当时标准字体,字形整齐划一,均匀疏朗,笔画横竖转折自如,粗细一致,笔势流畅。有后世小篆笔意。《牆盘》年代久远,其中许多文字已无法辨认,留待研究金文学者探考。铭文所记述的西周历史至穆王止,因此一般认为此器属共王时期。</b><br> <h3><b>1976年12月15日,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公社庄白大队白家生产队队员在平整土地时,在距地表30厘米处发现了一个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专家将其定名为庄白一号窖藏,其中便有墙盘,墙盘铸于西周共王时期,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做。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b><br><b>作为“庄白一号”遗址最耀眼的明星,墙盘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它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内部镌刻的铭文,其内容与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非常吻合。<br>我在9月开展不久参观了本次文物特展,有幸亲眼目睹这一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等我两个月后再去参观,却不见墙盘踪影,据工作人员说,早在十一过后该展品就撤展了。</b></h3> <b>2-24 九年卫鼎</b><br>西周中期 共王<br>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br>高37.2cm 口径34.5cm 重11.98kg 青铜<br>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br><b>铭文记裘卫用车和各种皮革同矩伯交换土地的经过,是一篇土地交换的契约。</b> <b>2-25 裘卫盉</b><br>西周中期 共王<br>约公元前922年~前900年<br>高29cm 口径20.2cm 重6.96kg 青铜<br>1975年岐山县董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岐山县博物馆藏<br><b>记载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与矩伯换取十三田之事。</b> <h3><b>宝鸡,古称陈仓,位于关中平原的西端。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距千里秦岭之要,襟干河而拥渭水,依秦岭而阻陇坂。地容峦原溢秀色,水蕴灵秀盈辉彩,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理想场所,也成为古代文化交流融合的主要通道。三千年前,周人来到了这一块土地,滚滚紫烟升腾在周原大地,一条条铜锡合金的巨流,浇铸出大量的青铜器。从西汉宣帝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尸臣鼎,到清代晚期出土的毛公鼎、大盂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四大国宝,两千年间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其数量之巨,精品之多,铭刻内容之重要,均居全国之首,故被誉为“青铜器之乡”。</b></h3> <b>杨家村地处关中渭河北岸的台地上,1955年、1972年和1985年这里就曾发现西周铜器窖藏,出土驹尊、方彝、编钟等珍贵文物,均在我国考古界、史学界引起巨大反响。2003年1月19日,宝鸡眉县马家镇杨家村当地5位农民在取土时,神奇地发现了27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窖藏。这次发现的这一文物窖藏,地处眉县境内渭河北岸二阶台地,这里属大周原的组成部分。</b><br> (网上图片)<h3><b>这批青铜器数量之众、形体之大、精品之多、铭文之长、内容之珍贵、纹饰之华丽、保存之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堪称新世纪中国考古的第一个硕果,获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b></h3> <b>这批窖藏青铜器是西周最为著名的单氏家族所有,它的发现创下了多项中国考古之最:<br>一、第一次发现西周青铜器的洞式窖藏;<br>二、第一次发现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个窖藏,件件有铭文,标准器多,气势宏伟,华丽的纹饰且有底纹,观赏价值高。<br>三、第一次出土系统介绍一个家族8代世系事迹的青铜器;<br>四、第一次发现一个家族史铭文总长达4048字,这是目前一次铭文最多的考古发现;<br>五、第一次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纪年铜器中年份最高的;<br>六、第一次出土完整记录周王朝从文王到厉王以及宣王的名称、位次和有关事件的青铜器,是纪录周王最多的一次发现;<br>七、第一次发现“考(孝)”于青铜器铭文之中;<br>八、第一次发现建国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铜盘——逨盘,达372字,字数超过著名的墙盘,记载的周王11代十二位王,在以往的青铜器中是绝无仅有的;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11代十二位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积年总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于认识单氏家族史以及研究周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都提供了重要材料,该盘堪称目前“中国第一盘”;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研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b><br> <b>2-26 四十三年逨(lái)鼎(丙)</b><br>西周晚期 宣王<br>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br>高58cm 口径50cm 青铜<br>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 <b>2-27 四十三年逨鼎(壬)</b><br>西周晚期 宣王<br>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br>高32.5cm 口径23cm 青铜<br>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 <b><font color="#333333">2-28 单叔鬲(lì)</font></b><br>西周晚期 宣王<br>约公元前827年~前781年<br>高14.6cm 口径19.7cm 青铜<br>2003年眉县杨家村西周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 <b>2-29 单五父方壶</b><br>西周晚期 宣王<br>约公元前827年~前871年<br>2003年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院藏 <b>在欣赏精美华丽、气势恢弘的2003年杨家村窖藏青铜重器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五位世世代代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农民,正是纯朴正直的他们发现并保护了这些国宝,使我们今日能够有幸得见2700年前的珍品!<br>他们是:王宁贤,王拉乾,王明锁,王勤宁,张勤辉</b><br> <b>2-30 叔五父匜(yí)</b><br>西周晚期<br>公元前885年~前771年<br>通高18.4cm 流至鋬长36.6cm 口宽15.6cm腹深9.4cm 重2.4kg<br>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院藏<br><b>匜:古代盥器。形如瓢,与盘合用,用匜倒水,以盘承接。</b><br> <b>2-31 镈(bó)(丁)</b><br>西周晚期<br>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br>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br><b>镈: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上面多有龙蛇图案</b> <b>编钟不仅是西周时期祭祀、朝聘、宴飨的主要乐器,也是区别贵族等级身份高低的标志。编钟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悬挂起来,斜挂的钟称之为甬钟,直悬的钟称之为纽钟。钟的组合数目在西周中期是3枚一组,晚期以8枚一组,东周时出现14枚一组的变种。</b> <b>2-32 钟(甲)</b><br>西周晚期<br>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br>高55.5cm 青铜<br>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b>2-33 钟(乙)</b><br>西周晚期<br>公元前9世纪~前8世纪<br>高65.5cm 青铜<br>2003年陕西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 眉县博物馆藏 <b>2-34 石磬(qìng)</b><br>西周中晚期<br>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br>长59.5cm 最宽17.6cm 石<br>1980年陕西扶风县召陈乙区西周建筑遗址出土<br>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b>磬: 一种石制的打击乐器。</b> <p><b>2-35 蚌雕人头形笄(jī)帽</b><br>西周 <br>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br>高2.7cm 贝壳<br>1980年扶风县召陈村45号探方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br><b>笄:古代中国女子用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b></p><p><b>这件人头像长脸、高鼻、深目、窄面、薄唇,与中原人的面貌有非常明显的差异,经研究这是古代塞克人的典型形象。这说明,早在三千年前中西文化就已开始交流。笄帽的主要作用是与一根长而细的骨头合成骨笄,用来束发。<br></b></p> <b>2-36 玉鸟</b><br>西周 <br>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br>高8cm 宽4.8cm 软玉 <br>1980年扶风县刘家村丰姬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br> <b>2-37 玉鸟</b><br>西周早期 <br>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长4cm 高2.6cm 软玉 <br>岐山县王家嘴西周墓2号墓出土 岐山周原博物馆藏 <b>2-38 玉鸟一对</b><br>西周早期 <br>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1、高3.6cm 宽2cm 软玉<br>2、高4cm 宽2.7cm 软玉 <br>1978年扶风县齐家村西周墓19号墓出土 宝鸡市周原博物馆藏 <b>2-39 玉柄形器</b><br>西周早期 <br>公元前11世纪~前10世纪<br>长14.7cm 宽3.8cm 软玉<br>1980年宝鸡竹园沟西周墓13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 <b>2-40 凤鸟纹玉柄形器</b><br>西周中期 <br>公元前10世纪~前9世纪<br>长7.5cm 软玉<br>1975年宝鸡茹家庄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博物馆藏<br> <b>2-41 凤鸟纹玉戈</b><br>西周中期 <br>公元前10世纪~前9世纪<br>长6.5cm 宽2.1cm 软玉<br>1981年扶风县强家村西周墓1号墓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br> <b>2-42 玉神人</b><br>西周<br>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br>长7.2cm 宽3.5cm 软玉<br>1979年扶风县庄白村采集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br> <b>2-43 玉蝉</b><br>西周中期 <br>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br>长2.4cm 宽2cm 软玉<br>1981年扶风县召陈村乙区探方出土 宝鸡周原博物馆藏 <b>接下来,希望你们能够继续耐下心来,跟随我的《与天久长》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系列,看看大国的崛起和秦帝国的恢宏与壮阔。</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