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流金岁月----北漂飞过廿年</b></p><p class="ql-block"> 在我漫长曲折、平凡传奇的人生历程中,最大的爱好莫过于珍藏密敛。由于喜爱收藏,所以处处留意,因而收集起东西来,特别注重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如果细细盘点起来,我因贪婪而爱不释手的藏品主要有:相片万余张(包括电子相册数万张)、书籍三千余册(其中,县、市志近千套)、邮票千余枚(还有:邮册1987年至今每年1册)、字画以及音像制品等等。</p><p class="ql-block">坚持我的坚持,继续我的继续;</p><p class="ql-block">回忆我的回忆 享受我的享受。</p><p class="ql-block"> 今天,不说别的,先从我几十年来走过路过记录过的生活工作学习等诸多方面所拍摄的相片说起。翻开尘封已久的一本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退色的照片,青少时期的风采对于我一个步入老年的人来说,已将是很遥远很遥远的记忆了。虽然记忆中的中青年没有现在的孩子们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在我的心里,那无忧无虑、纯真无瑕的孩提时光;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豪情满怀、壮志雄心的中年时期以及现童心未泯、天真依然的不老情怀,永远都是一段斑斓美好、激情四射而又终生难忘的回忆,所有这些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更值得珍惜收藏。当然,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青春多美好,斑斓美如画,理想之中度光阴,如今岁印脸颊,怎不忆当年?</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世界上唯一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越变越美好的东西就是回忆。美好的回忆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与同学、家人、朋友和同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被岁月永远深深地刻在心上!曾经的美好已随时光消逝,仅留回忆让人铭记,也只有回忆是最美的。你我ta,便靠着回忆向前走去 。</p><p class="ql-block"> 从回忆的角度来说,三十年前,是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那代人的兴奋的年头,因为当时我们正年轻,对一切充满好奇;因为当时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刚刚肇始,一切百废待兴;因为当时下海经商、停薪留职、北漂南飞热闹非凡,让我们这些不安现状、蠢蠢欲动的热血男儿眼界大开----到底迎来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弄潮机遇。于是,"千里之行始于离乡奔京,犹如"强弩射箭不回头,壮志未酬志不休。创业何须桑梓地, 建功创业在京首!"。</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13年12月25日,是西方洋人最盛大的节日----圣诞。从昨天晚上开始,全世界的洋人都在狂欢。改开以来,中国,这个东方古国的一些民众特别是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个狂欢之列。更有甚者把圣诞节当自己几千年以来的春节来庆祝欢度,其虔诚程度可谓五体投地。然而,我对这个西方节日却不为所动、视若无睹。即不反对更不随从,同胞们爱咋咋的! </p><p class="ql-block"> 为了证明我的不屑一顾、立场鲜明的态度,决定从今天起认认真真地回放属于一川北漂镜头,仔仔细细地梳理一下二十年前我在北京的编书经历及组织实施、策划、编辑过程所发生的大事小事、趣味轶事。 </p><p class="ql-block"> 这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说起:1988年, 是我的而立之年,这一年,供职于三门峡市高庙乡文化站站长的我荣获了河南省"先进文化工作者" 称号,高庙乡文化站成为全区5个乡站唯一荣获省级先 进文化站。也许,荣获此殊荣可能对我的事业有所帮助,前途光明自然不言而喻。果然不久,市、区几个用人单位传来好消息, 有的征求我的意见,有的直接与乡里的领导打招乎,而对多家单位的提亲和爱护我、欣赏我、器重我的乡党委乡政府领导,此时的我何去何从着实举棋难定。最终还是选择当时我最向往的新闻单位:市电台。</p><p class="ql-block"> 新单位,新环境 ,新际遇让人激情四射,从此,下定决心,准备大干一番,再续辉煌。从1988年10月到第二年的3月底,不到半年时间,我所负责的新闻编部业绩卓著,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可以说,用不了多长时间,我的个人问题(农转非,党员转正等) 将会得以彻底解决,前途十分光明。</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的工作,无数的机会,无数的挫折与失败埋伏在前方,无数的转折与机遇等待在路口。就在我踌躇满志、信心满怀的时候,命运再次把我推向人生征程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 清楚地记得,这年的3月5日,我的同村发小与人合作要在北京、郑州两地承办一届全国性的商品展览会,这样宏大的手笔对发小来说还是头一回,能否办好这样的盛会,让他一筹莫展,年长他两岁的我便成了他救命恩人。春节刚过完,他便正式邀请我随他一同到北京发展并担任大会秘书处负责人,至少也要帮助他3个月时间,希望我倾囊相助,不能推辞,并承诺给予我丰厚的薪水,为了解除我的后顾之忧,他还破例邀请我的单位领导利用年假为他助阵。这样,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我的人生</p><p class="ql-block">便有了华丽的转身,也是命运之神成全了我的幸运,让我知道:你来自何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去往何方,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去的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永远不会失去自己!</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来,当初的抉择无疑是正确的。决定今天的不是今天,而是昨天对人生的态度;决定明天的不是明天,而是今天对事业的作为。我们的今天由过去决定,我们的明天由今天决定!因而,才有今天的谈资,才有今天这篇自信自豪抑或自感自悟的自传文稿"流金岁月----北漂飞过廿年"来回顾与展望。总是用来回顾过往为展望将来,这也许是一次小结,也许是一次转折,我们需要逗留却不宜久留。</p><p class="ql-block"> 人生需要转折是必然的,就像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圣人,每个人都有转折,才会去奋发向上,迎接更好的明天。而人的一生要经历多次转折,但只要我们把握住,这一次又一次的经历都会成为我们成功的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纵观我的一生,从不经意的转折到关键时的转折再到伟大的转折大概有五次之多。</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转折,发生在1983年10月。那年我正好25岁,结婚一年后我的宝贝女儿降临人间。时年,我不愿意任人摆布,其实是刁难,毅然决然的辞去身为生产大队工办会计和大队双委派驻到队办企业"综合石料厂"监督的钦差,采纳老同学的建议,果断扔掉"铁"饭碗,紧跟时代潮流,勇立改开潮头,一跃成为"三门峡市东郊贸易货栈"的老板,从此跨入在那个年代非常时髦的个体专业户行列,干起了为乡亲们代购代卖石灰岩石的营生,为乡亲们共同致富添砖加瓦,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大家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转折发生在1984年4月。这年的春天,参加完全市优秀通讯员表彰会后,在乘坐回家的火车上,有幸与时任高庙公社党委书记蔺洪范同志同车箱并对面落坐。蔺书记见我手抱获奖镜牌,认出了我就是王建国时,语重心长地说:广播里经常播发你的新闻稿,又听说你做生意还不错,如今,公社文化站正缺人手,如果你愿意来公社里工作,回去后和家人商量商量,下周一就可以上班。并热忱地说,知道你做生意的合同还未到期,同意你每周先拿出两天料理一下,以后慢慢脱离,逐步正常工作。回家后,在父亲的支持下,我果断应聘,从此,当上了公社里第三任文化站站长。</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转折,发生在1988年10月,可以说这一次竟是我人生最伟大的转折。尽管在公社文化站(1986年公社改为乡)站长位置只待了不到5年,但,受命与辉煌之中,时运亨通、春风得意,使的全乡群众文化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站被评为省级先进文化站,我个人也被授予省级先进文化专干。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的。终于,上级相关单位纷纷看上了我,让我坚信:"树挪死,人挪活",明白了"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出流"的道理。乡领导经不住我软磨死缠,最终高抬贵手,放行走人,答应了我的调动,成全了我进城当编辑的梦想,让我真正成为一名地市级电台的专职新闻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第四次转折,应当说是我人生最辉煌的转折,更是成就了我伟大的志向,从地方小镇到首都北京,从一个热爱新闻事业的业余通讯员到一名专职新闻编辑,再从一个地方小记者到稳坐皇城根下的开始"走向新世纪"的"大"主编,从事着我一生最钟爱的新闻文化事业,实现了我人生理想最华丽的转身!</p><p class="ql-block"> 那么,进京后我都干了哪些事业?做了何种工作?耕耘了多少沃土?收获了几份喜悦?绽放出几多光彩?今天,在这里全都晒出来,以飨大家。</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来,人生的道路上,有选择,有放弃,有挫折,有担当,有成功,有失败。时间过滤了记忆中的那些伤痛与不悦,也沉淀了喜乐与疯狂。而这些曾经的美好回忆,伴随着我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彩虹。于是就印下了那段流金时光,放在岁月的流动中,让它缓缓流逝。既温暖又滋润着时下,或许更未来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因为照片是记录了我人生中成长的步伐,记录了许多甜蜜和喜悦的一瞬间,在那些有风的日子里,凝聚着我最温馨、最美好的回忆。因为,那段时光我在尽情的挥洒青春。我相信,在未来那些有雨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能够笑靥如花,携手共度年华。</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 匆匆往事如云烟 。在京二十年,离京十多载,因为曾经,更因亲历,印象至今,历历在目! </p><p class="ql-block"> 先从1996年说起: 1996年7月,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聘任我(一川)为协会丛书编辑部主任(后为方便开展工作,协会丛书编辑部改名为: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编辑部)。具体负责策划、组织、编辑一套跨世纪大型丛书,聘期3年。我本人工资由协会负担,活动经费由新组建的协会编辑部负担(包括编辑部工作人员)。经费开支主要是:房租(编辑部办公地点)、邮费、人员工资、印刷费等;经费来源是:丛书发行费(卖书)。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筹划,时年9月编辑部开始正式运作。 </p><p class="ql-block"> 1997年7月,走向新世纪丛书(16开本,之前为32开本)第一部 编篡这套丛书的思路是:1996年9月,从这一天起20世纪仅仅剩下不到4年时间,也就是说再有3年零3个月时光就要进入到21世纪了,现在正处在世纪之交的过程中。如何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缜密的编、撰、校、印的工作态度来圆满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是检验编辑部全体同仁的政治智慧和业务水平的钢性标杆。经过反复琢磨、深思熟虑,方案推出:即然丛书名出~走向新世纪,那就从行开始依次为:</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丛书----</p><p class="ql-block">第一部<<中国世纪行>>上下卷;</p><p class="ql-block">第二部<<中国世纪颂>>上下卷; </p><p class="ql-block">第三部<<中国世纪魂>>上下卷 ;</p><p class="ql-block">第四部<<中国世纪梦>>上下卷 ;</p><p class="ql-block">第五部<<中国世纪坛>>上下卷; </p><p class="ql-block">第六卷<<中国世纪潮>>上下卷 ; </p><p class="ql-block">第七卷<<中国世纪情>>上下卷 ; </p><p class="ql-block">第八卷<<中国世纪风>>上下卷 。 </p><p class="ql-block"> 书名选题报出版社(前三部由改革出版社出版,后五部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报批后,随即展开工作。 </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丛书,是我一生中最有建树的作品之一。从上世纪的1992年冬开始策划、筹备到翌年的春天实施前后经历了14个年头。编篡这套大型丛书之时,我国的改革开放己进行到第十三个年头了。</p><p class="ql-block"> 1992年初,一首<<春天的故事>>响彻祖国大江南北,正象歌词里唱到的那样:"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 </p><p class="ql-block"> 与其说,董文华演唱的这首歌曲不仅优美动听、撩人心弦,更令人激情澎湃、催人奋进。这首嘹亮歌曲再次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最强音,我作为一名新闻战士,此时此刻的心情也和全国人民一样,心潮起伏,思维风飞。心中迸发出一个宏伟蓝图,决定: 组织策划编篡一套大型丛书来记录和见证这个伟大的时代翻天覆地的强不和变化。众所周知,改革开放最有成效当属农村,因为当时我受聘农民日报经济部,所以从书名,征稿,釆撰编就偏重于农村、农业、农民。又因为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青少年时当过农民,对"三农"工作比较了解,对农民深有感情,从而见证和体会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巨变,感受到广大农民群众彻底解决温饱,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综合以上种种因素,一套编书方案跃然纸上:</p> <p class="ql-block">第一系列<<走向新世纪>>丛书,以传颂赞美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和事,体材:报告文学、记实、人物通迅等;书名按:热土情深、绿色眷恋、春华秋实、锐意进取、走向辉煌。从热爱土地到走向辉煌,循序渐进,经过不懈努力在计划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组稿、编辑、印刷、出版及发行工作。 </p><p class="ql-block"> 第二系列:<<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 这套丛书的思路是:三农工作始终是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上至中央领导,下到农村基层干部,各级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都十分重视。每年中央都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重视程度不言而喻。因此:书中文章主要以全国各地主管和从事农业的各级领导干部、科技干部、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理论宣传及新闻工作者等等撰写的理论文章、调查报告。探素、发现,调查、思考类的文章多一些。书名就从对农业的希望到对农业的执着进行编排。书名分别是: </p><p class="ql-block">希望的田野、沸腾的热土、绿色风景线、坚定的信念、神圣的使命、执着的追求。丛书由时任国务委员陈俊生题写书名。这两个系列共计十一册(本),全部用硬精装,32开本,每册平均收编200篇文章,平均字数100万字。历时两年完成编辑、出版、发行工作,1993年5月、1994年10月分两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出版发行坐谈会。 </p><p class="ql-block"> 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原中顾委常委、原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分别到会并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纳森、经济半小时主播计渝分别到会主持采访报道了会议盛况。中央多家新闻媒体、部分地方报刊电台刊播了会议报道。两次会议出席代表分别是320人和298人。</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公元2013年12月26日,今天是一个伟大的日子,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纪念日;一1893年12月26日,全世界:人民心中的红太阳在詔山冉冉升起。今天上午9时,中央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率全体政治局常委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向毛泽东同志坐像三鞠躬。随后,习近平等瞻仰了毛泽东同志遗容,共同缅怀毛主席的丰功伟债。 </p><p class="ql-block"> 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后,特别是再次见到伟人的遗容,我不禁心潮起伏,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p><p class="ql-block"> 1990年前一年的4月,我第一次来到朝思暮想的首都北京,第一时间就是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我最崇拜的人伟大领袖毛主席。以后的日子里我又去过五次。 </p><p class="ql-block"> 冬天己经过半,春天就要来临!纪念毛主席是昭示毛泽东思想的回归体现,是人心所指、民愿所盼、众望所归!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的思想光辉永放光芒!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p><p class="ql-block"> (12月26日)今天继续介绍大型丛书走向新世纪第二部<中国世纪颂>上下卷的组稿、撰文、编辑、校对及印刷、装订、出版、发行、总结表彰过程中所发生的大事小事,趣闻轶事。</p><p class="ql-block"> <<中国世纪纪颂>>上下卷是在第一部<<中国世纪行>>下卷即将付梓之前就开始运作了。1997年10月1日正式下发征稿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参与投稿的作者,撰文时要以“颂”为中心,在“颂”字上作文章,尽情的、全面的、客观真实地歌颂改革成就、先进模范人物及改革巨浪涌现出的弄朝人。征文发出后,稿件如雪片般飞向编辑部,彻底改变了过去等米下锅的局面,保证了文章质量,加快了编书进度。 </p><p class="ql-block"> 1998年2月,<<中国世纪颂>>上卷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正象我在出版前言中写到的那样:过去的一年,大事频发,举世瞩目,中国人民经历了难忘的极不平凡的1997年: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但他未竟的事业后继有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正阔步迈向新世纪; 这一年,中国迎回了失去百年的东方明珠----香港,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得以彻底的雪洗;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共十五大胜利召开了,可以说,它决定着中国航船下个世纪的航标; 这一年,世界水利史上的最大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我国治黄史上的最大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相继截流成功,创造了人类水利史上的伟大奇迹;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江泽民主席访美,李鹏总理访日,中国以前所未有的气势走向世界,更大地打开自已的国门,与世界接轨; </p><p class="ql-block"> 这一年,让国人深感欣慰的,大概莫过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巨机终于实现了“软着陆”。 ………… </p><p class="ql-block"> 从政治到经济,从内政到外交,透过这一件件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人们看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驾驭全局的能力,看到了中华民族在改革改放中的伟大崛起,看到了中国人民走向新世纪阔步迈进小康生活的精神风貌。 在这个改革与发展突飞猛进的伟大时代,我们顺应潮流,及时编辑出版了这套跨世纪巨著<<中国世纪颂>>,以讴歌中国和中国改革将走向新世纪的辉煌,以记录本世纪前所未有过的灿烂和绚丽! </p><p class="ql-block"> <<中国世纪颂>>上卷的出版应当说是适时的,必要的,有意义的。 进入1998年8月,万千编撰者期盼已久的时刻来到了,就象父母期待孩儿出生一样,十月编书,一朝出版。这一年,1998年,又是难忘的一年。有书为证,有案可稽。1998年,又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万众一心战胜洪涝灾害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1998年入讯以来,我国南北上下多个地方发生罕见水灾,举国关注。8月16日,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赈灾义演<<我们万众一心>>再次向全世展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渡危难,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中国精神!我们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编辑部全体同志看完演出后,纷纷打电话写信向灾区的作者朋友问候,并通过他们向灾区同胞表示最亲切的关注,同时要求我们的特约撰稿人深入灾区,用手中的笔热情讴歌抗洪英雄的献身精神! <<中国世纪颂>>上下卷的征文和组稿编辑是同步进行的,出版时间是分前后的,遵照编撰读三者的客观心里,按着上下卷先后顺序,完成一卷即付梓,然后进行总结表彰。1998年5月,<<中国世纪颂>>上卷印制完毕,当月8日上午九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发行表彰会,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330位代表出席会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应邀到会并亲切接见了与会代表,还同大家合影留念。大会由一川主编主持,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秘书长、丛书执行编委主任杨列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走向新世纪”的整体构想和进程的报告。丛书编委会总编委: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唐非、人民日报社海外版副总编安子贞、中国教育报社社长潘铭、首都女记协副会长王凯及丛书副主编曹丽等出席了大会。会议表彰了十佳新闻人物、十佳明星作者,还表彰了百佳新闻人物和百佳优秀作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记到会采访,中央电视台午间新闻适时进到了报道。</p> <p class="ql-block">12月26日</p><p class="ql-block"> 发几张<<中国世纪行>>上下卷图及部分篇章、封面、领袖语录、赞赏书法、总目录、分目录、编委会名单、编辑部剪影、主要编撰人员、总序言、前言、编后语、封面设计者、责任编辑、出版书号、定价、总字数、印刷册数等照片,以飨读者。 </p><p class="ql-block"> 再上传几张<<中国世纪行>>上下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行表彰会的照片 </p><p class="ql-block"> 一,<<中国世纪行>>上卷于1997年6月由改革出版社出版,同年6月22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举行了隆重的发行坐谈会,相关领导及中央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到会采访; 二,<<中国世纪行>>下卷于1997年10月在京公开出版,同年11月9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广西举行发行坐谈会,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郁昭等出席会议并同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p><p class="ql-block"> 三,一川主编为代表颁发证书。; 四,中共元老谢觉哉夫人、老红军王定国出席会议;</p><p class="ql-block"> 五,出席会议的部分编委头像。 </p><p class="ql-block"> 六,补充几张有关<中国世纪行>上下卷发行会照片。</p><p class="ql-block"> (一),一川主编工作照; </p><p class="ql-block"> (二),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办公室主任、首都女记者协会副会长王凯在大会上讲话; </p><p class="ql-block"> (三),发行坐谈会主会场; </p><p class="ql-block"> (四),发行会表彰会会场; </p><p class="ql-block"> (五),发行会欢迎宴会会场。</p><p class="ql-block"> 由于丛书编辑、出版、发行、表彰等工作刚刚开始,出现了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首发成功、初战告捷激励着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越做越好,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编辑部全体同仁用行动和热情为当年香港回归和中共十五大召开献上了一份厚礼,在图书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以后的工作开展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 </p><p class="ql-block"> 下面,简要讲述<<中国世纪颂>>上下卷在编、校、印过程中发生的精采故事。 </p><p class="ql-block"> (12月27日)<<中国世纪颂>>这部丛书的大致情况昨天已作了详尽介绍,许多微友特别是曾经参与编撰的朋友看到后颇有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之感慨,他们对曾经直接或间接参与发表了热情中肯客观的评价。从上世纪的1993年到现在虽已过去20多年,但,回幕往事,当初的决择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丛书的编辑,从筹划构思到设计编排经过20年的验证,现在回头再看,当初对祖国未来发展愿景应当说还是比较超前的。随后将要重点介绍的<<中国世纪梦>>还会作详尽介绍。在编篡这套巨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肯定和难免的,解决诮化这些问题即是保证丛书完美的顺利进行又是考验丛书主创者的政治智慧、专业水平、办事能力、工作方式方法等是否与时俱进、卓有成效。</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编辑队伍。在北京,具有这样专业水平的人多如牛毛,但要真正适合做丛书编辑的人却少至又少。招聘告示发出后,应聘者趋之若鹜、纷沓而来,其中不乏高端人才。有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还有在读博士生,专科就多了去了。经过提问、试用多数不能胜任。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 第一,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扎实的理论水平;熟练的业务能力;爱好广泛的兴趣;热爱学习的态度;合作务实的团队精神等等。这种人一般能以一顶十,工作事半功倍,他们的加盟会使编辑部充满了活力,从而证明:人才也是生产力;</p><p class="ql-block"> 第二,人强还得马壮,解决了人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办公住宿了。当时在北京,可以说一房难求。我们编辑部包括我在内最多时有12个工作人员,遇到每年举行的发行表彰会时,各类人员需二三十人才能正常运转,困难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出门在外,做任何事情都离不开衣、食、住、行,在首都做事尤其是干大事更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还要费这么大事包揽员工的吃住行呢?众所周知的原因,加之我本人也是外地人,视员工为知己,同甘共苦创大业,齐心协力铸辉煌。 只有这样,才能凝聚人心,厚积薄发;只有这样,才能水到渠成,放飞梦想。一枝一叶总关情,梅花香自苦寒来。宏大的理想,美好的愿望就是这样得以步步实现,毫不谦虚地说,在北京的三门峡人这个北漂圈子里,可以说立足最早、跨时最长、干事最大、奇迹最多、顶头最高、影响最广,效果显著,成绩斐然。正象一位资深的媒体权威人士所总结的那样:<<走向新世纪>>丛书编辑部,秉承总书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全体同仁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远大的理想抱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完成了一项伟大的、物美质优的精神作品,为迎接新千年的到来奉献出一桌丰盛的文化大餐!在世纪之交创造了多项奇迹:一,丛书选题大气磅礴、标题新颖很是少见;二,参与撰文者之众在同类活中前所未有;</p><p class="ql-block">三,印刷装祯之精美可谓上呈;</p><p class="ql-block">四,发行会、表彰会、研讨会规格之高从不多见。说到这里,讲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以飨大家。就象诸位看到的,这套丛书每一卷(册、本)选文章千余篇,500万字,一本书重约2.5公斤,平均50个彩版。开始,每个彩页设计费用500元,一本书下来仅彩页设计费一项就而女两三万元。由于当时编辑部还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冤枉钱花得不少。后来我亲自到合作方设计室校样,发现设计很简单,没有我当初想象的那么难,只不过当时我们外行都被彩版稿样上的色差对比之类的符号所蒙蔽,实际上让他们设计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合己臆,哪些照片该缩小,哪些照片该放大最后都得由我重新定夺,因为只有我们才知道作者和主人公意愿。花过两本冤枉线后,以后的十多本书中的彩页均由我亲自设计、定稿,有些彩版在重点表现原意的基础上,我还加进一些艺术元素,比如:艺术字体、色彩渐变等,不仅为编辑部节省了不菲的开支,还提高了彩版的可视性,又学会了一项专业设计的本领。</p> <p class="ql-block">12月28日发4组一川先生设计的彩插,当时,在北京的市场设计价:单页,500元;跨页,800元。每本(册)平均有50个彩色插页。这是第一徂。 发一组部分编辑人员在不同时期的照片。 发几组一川主编在不同时期的工作照 发一组部分国家领导人关怀丛书进展的部分照片一 发几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会的花絮 发一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会照片部分接下来继续讲述比较有趣的故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难吗?回答是肯定的,难!我们为什么能在人民大会堂接二连三地举行较大规模的会议呢?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应具备哪些条件?需要加哪些手续?收费吗?等等……屈指算来,从1994年5月到2004年7月,十年间共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13次表彰大会,约3500人次出度过会议。应邀参会人员有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领导;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新闻记者;丛书部分编委、作者代表等等。按人民大会堂规定:在大会堂举行类似发布会、表彰会必须出具部级单位以上证方可审办,批准后备案,交纳定金,会议人数不得超过500人。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就必须得在大会堂宴会厅(多数在小宴会斤)就餐,俗称:国宴,开始时,每人1000元,每桌10人,后来,成常客了,打五折。在大会堂开会,每次参会人员都要涉及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以上范围,堪称全国性会议。故此,每次会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是大会的重要政治任务,必须提前报告,获批后,要配合大会堂警卫局全力做好安保工作,确保首长安全万无一失。十年来,十三次会议每次都有国家领导人出席,他们是: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马文瑞、李德生、万国全、孙起孟、王光英、廖汉生等。其中布赫副委员长三次题书名,七次出席会议对丛书关怀备至。 继续讲述丛书发行表彰会花絮。从书在北京编篡过程中,曾得了家乡朋友和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1994年11月,走向新世纪丛书第一系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时,时任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常修德在时任湖滨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马建康、时任湖滨区农委主任李周川等一陪同下,专程赴京出席大会,常市长就丛书的出版发行代表家乡人民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1998年10月24日,<中国世纪梦>上下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发行表彰大会。时任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张兰印在三门峡市副市长李建顺、时任三门峡市农委副主任马建康等陪同下,应邀出席大会。张书记在大会上代表三门峡市委市政府首先向大会表示祝贺,并向出席大会的国家领导人、与会的全体代表介绍了三门峡市的改革发展情况,受到了大会组委会及与会代表们的热烈欢迎。会后,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专程到北京乡企大厦看望了在此下榻的张书记一行。随行参加会议的三门峡资深媒体记者马七斤先生、刘庆华先生全程进行了跟踪报道。马先生拍摄的反映大会实况的电视新闻专题片在三门峡电视台黄金时间数次播放。作为游离他乡十数载的三门峡人,能为家乡的经济发展,知名提升尽点微薄之力而感到欣慰,得意。愿家乡三门峡与<走向新世纪>同步,健康、稳步、快速进入21世纪…… 继续讲述编辑部的故事。大家对上世纪90年代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可能还记忆犹新吧?!剧中的编辑部是一期刊编辑部,常看到的是4个编辑,他们每月出一期,每期编辑的文章大约30篇文章,每篇文章大约千把字总共约3万字吧。全年12期,也就三十五六万字。而我们编辑部专职编辑五六个人,每年要编出两本书,每本书1000篇文章500万字。每人平均编辑近400篇文章约200万字,简单一算,结论昭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那么,我们是怎样解决和协调这个严谨而重大课题呢?首先,化繁为简。文章初选、再选进入编辑程序,精先入书文章全部由密云中学文印室十多个打字员打出初样,先由她们毛校、初校,打印出书版大样后交由编辑部进行一校、二校最后交由印刷厂印刷成印刷书版大样退回编辑部一校、二校,最后交由出版社终校终审。之后再由编辑部改样合编。最后交印刷厂付梓印刷,装订成册,以待发行。从打印、出样、人工反复校对(按出版社要求:误差率万分二点五)终校终审到印刷装订,整个程序到费用开占到总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有密友曾善意力荐:专门成立一打印社,再建一个小型印刷厂、装订厂,肥水不流外人田,开源节流,以期更大发展。言辞诚恳殷殷切切。谢过之后婉拒。还有朋友力主:提高丛书单本订价,由每本书当初核定的每册(本一) 由当初定价每册(本)168元提高到每册(本)588元,又被我否定。按朋友们的意思,在北京,比<中国世颂>图书容量、字数小十倍的图书,当时定价都在398元、598元以上,我们定的价格也太低了,就连出版社也多次建议,经过慎重考虑,还是维持原价直到活动结束,这在世纪之交的北京图书市场可谓价廉之极,无书可比。这正是走向新世纪丛书不仅能在北京,能在一切向钱看的商潮中,依然傲立群众、昂首挺胸、大步跨进新世纪,成为杀入首都诺大的图书市场的一匹黑马,从容不迫地行走在天子脚下,尽情怒放着满怀深情、芬芳斗艳的世纪之花!一 12月29日发一组一川主编同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在一起商榷采访报道事宜。1994年5月,<走向新世纪1>首发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中央电视台<与你同行>节目主持人纳森先生(现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应邀出席大会主持和报道了这次盛会。图为(6张照片):一川主任同纳森老师在一起交谈。1994年12月,<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计谕先生应邀出席大会主持报道了大会盛况。图为(3张照片):一川主任同计谕老师在一起搓磋商报道事宜。时隔20年,他们仍有电、信来往,个中情由不言而喻。 一川和康辉在一起。2000年11月23日,<中国世纪魂>上下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行表彰会,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主持人康辉(现任新闻联播主播)应邀到会采访报道大会实况。图为一川、康辉合影。 发一组一川主编同国家领导人、部分部级领导在大会堂的一瞬间。他们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孙起孟、廖汉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中顾委常委、原北市委第一书记段君毅;老红军、原农业部长刘培植等。 发两组一川主任在北京同新闻界名流在一起的照片。他们是:中国记协原党组书记唐非、原农民日报编委时任农业办公厅刘主任、中国教育报社总编潘铭、<新闻研究会>秘书长、画家王子洲等。 第二组。他们是:时任经济日报社总编辑冯并、中国妇女报社总编辑、首都女记协副会长王凯、中华全国农民报协秘书长杨列慎、证劵日报社社长兼总编张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科分社总编杜豪等。 发几组一川主偏在京时与各地特邀编辑、记者的合影。 发两组一川在京的工作生活照片 第二组。以后将继续介绍<中国世纪梦><魂><坛><潮>和<中国世纪情>在编发过程中发生的有趣故事。</p> <p class="ql-block">下面先一一讲述几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共分十个题目:1,我是河南人;2,在北京遇到的贵人们;3</p><p class="ql-block">(此处先空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月1日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新年的快骏已经扬蹄。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许多的事情要做,有许许多多的理想要去实现。衷心祝愿各位都能心想事成、健康快乐、马上有钱、马到成功!送完给大家的祝福,趁着新年新气象,早晨好心情,继续回顾在京的甜酸苦辣。二,在北京我所遇到的贵人。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贵人的相助,因为无论谁都不会一帆风顺的,但凡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过我的人我都铭记在心,感激不尽,我都称之为贵人。屈指算来,仅在北京遇到贵人起码不下十位:他们是孙祖年,农村读物出版社总编辑;杜 豪,中国财经出版社社科分社总编辑;杨列慎,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秘书长;王 凯,农民报协会办公室主任;漆永和,铁道部十六局印刷厂厂长;唐 非,中国记协党组书记;布 赫,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刘培植,农业部老部长;张福海,密云县精华装订厂厂长;李海荣,密云一印刷厂厂长等等…… 以上是按初识时的顺序排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先说孙总吧。第一次和孙总见面是在农村信息通讯社,那是刚去北京的第二年,孙总满面红光,和霭慈祥的面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1993年,我主政丛书策编后,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孙总。孙总在单位德高望重,为人和气。其实,搞出版我是个门外汉,在孙总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会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贤道。从认识到合作到分手距今亦20年了,那时的他已是满头银发,现在该有90多岁了。祝愿他老人家健康长寿!再说说杜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再说说杜总。杜总年长我两岁,天津人。为人厚道、热情。初识时他还在改革出版社任中层领导,我们的合作也就是从认识的1993年10月开始直到丛书全部出版发行结束。合作期间的丝丝屡屡、一点一滴,铸就了我们铁哥们几般的深厚情宜,兄弟加朋友,恩人加导师始终是我们的主旋律。认识并能得到杜总的帮助支持是我倍感自豪和骄傲。愿我们的哥们儿情义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三,杨秘书长:杨列慎秘书长是我在北京第一次遇到挫折时遇见的恩人和师长。初到北京就认识他,那时,他是农民日报的编委,主管经济部、群工部和协会工作,开始也只是认识,还没有多深的交情。1993年3月,和我同期进京创业的姚宇平先生,在北京创办的农村信息通讯社刚有起色时,由于急于求成开始走麦城,我等追随他的五虎干将也无能为力,几乎流落街头。这时,杨秘书长伸出援助之手,介绍我与经济部合作,正式开启我在北京的创业历程。在他的精心指点、热心帮助下,逐步发展,站稳脚根,为在北京成就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之后,杨秘书长因工作出差到三门峡并亲自来到我府邸亲切看望了我的家人和孩子,使我终身难忘…</p> <p class="ql-block">四,王凯,女,时任全国农民报协会办工室主任、首都女记协副会长。王主任的为人可谓热情、大方、温柔、善良。她年长我10岁,是老三届,曾下乡内蒙阿荣旗,当过知青。经历所至加之女人的天性,我们的合作快乐始终,更多时候,她即是老大姐又更家一位细心善良的母亲,除了全力支持我工作外,非常关心我的业余生活。记得很清楚,当我们编辑部遇到阶段性繁忙的时候,比如发信、发书、包装等等,她总是动员她的丈夫高大哥一起帮忙,干着与自己身份不相称的力气活,使人倍感温馨和鼓舞!我一个人远离家乡,在北京的个人生活无暇打理,工作住处杂乱无章,她每次到来都要帮助收拾一番,送给我的一条床单竟伴随着我好几年。真正让我感悟到女性何善美和伟大。祝愿王凯大姐美丽常在、青春永住、健康快乐!</p> <p class="ql-block">五,漆永和,时任铁道部十六局印刷厂书记、厂长。偶遇漆书记是在农民日报办公大楼502房间(我当时的办公室)。1993年7月,有朋友告诉漆书记,502室正在编辑一套大型丛书,正在寻找印刷厂合作,漆书记闻讯后登门拜访,当听说我出生甘肃敦煌时,他说:我是甘肃天水人,铁道兵军人出身,从营级干部集体转业到铁道部十六局印刷厂。他那军人风度,企业家气质加之果敢、忠义又是半个老乡,我当即拍版,合作!也正是那次见面使我们在今后的多年合作中即愉快、高效、又经济省钱。十六局印刷厂驻北京密云县北郊,距北京120公里,每一次,那怕只是一点小活,漆书记都要亲自送来,他总是说:送活是小事,来看望你老弟是首要任务。言辞真切,令人动容。由于刚刚起步,资金困难,书印好都发行一年了,他也不急于结帐,重友轻财,仗义宽厚的作风为编辑部发展给予了鼎力相助。合作持续5年后,由于企业转型等原因,他向我介绍了另一家同样合作愉快的印一刷厂。多年后,只要去密云,我都要专门看望这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我人生路上遇到的甘肃老乡……漆大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唐非,时任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1997年11月8日,<中国世纪行>上下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发行座谈会,会前,在贵宾休息室,我有幸第一次见到了中国记协书记处唐非书记。当时,唐书记戴一副高度近视镜,坐在沙发上正在翻阅刚刚出版的<中国世纪行>下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工作人员向我介绍这就是记协唐书记时,我上前一步,双手紧握他的手,激动地说道:能有幸邀请您出席会议十分高兴!唐书记说:这部大书编得很不错,内容很丰富,装祯也很精致。希望继续努力,编写出更多更美的书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用今天的眼光看,这套丛书仍属精品。唐书记为人谦和,大家风范,每次会议他都要出席,有时在大会上还经常讲话。他本人亲自担任丛书总编委。由于他的影响,许多新闻媒休人涌跃写稿子,使丛书队伍不断壮大,从而保证丛书的编篡进程。作为一名曾经的最最基层的媒体人,对唐书记的关心关注更应心存感激……</p> <p class="ql-block">七,布赫,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副委员长简介:布赫,男,1926年3月生,又名云曙光,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蒙古族。194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7月参加工作,延安大学民族学院毕业,大学文化。乌兰夫之长子。第一次见到布赫委员长是1999年5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老人家神采奕奕,满面红光,健步走向主席台。参加会议的350多名代表起立鼓掌,热烈欢呼这位共和国的领导人。我同大家的心情一样激动万分、情不自禁。由于我是这次大会的发起人之一、具体组织者和大会主持人,非常荣幸地与老人家零距离接触,之后握手、合影留念。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国家领导人。那天出席会议的其他国家领导人还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前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以及前农业部老部长刘培植、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在那次首发式上,布赫副委员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到会的全体代表用雷鸣般的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感谢和表达对老人家的敬意和爰戴。我就是从那一天开始幸福地感受着老人家的恩泽。算起来,整套丛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过13次发行表彰会,布赫副委员长先后在百忙中七次出席会议,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还三次应邀挥毫为丛书题写书名。他的谆谆教导和殷切关怀为编委会指明了方向。 布赫副委员长是一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既是政治家又是文学家、书法家。在我的印象里,他慈祥、和霭、多才、多艺。在北京,自打幸会老人家后,我曾多次有幸走进委员长官邸求字或送书,每当一见到老人家他总是热情相迎,大力支持,仁爱有加。2007年,丛书按原计划全部完成后,我就离京返乡。几年来,每当我回想在北京的辉煌历程时,首先想到今生最大的恩人就是有幸得到过布赫委员长的仁爱和关怀,老人家的大恩大德今生今世永记心间。每当我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看到布赫委员长那和霭可敬的画面时都会兴致盎然、欢欣鼓舞!是啊,人生能有几回醉,人生谁是大恩人?这事就让我摊上了。今生有幸,今世有福!天恩浩荡,贵人无疆!在这新年的头一天里,我要面向东北方,首先敬祝敬爱的布赫副委员长健康长寿!</p> <h3>1月2日</h3><h3>继续讲述我的贵人们八,刘培植老部长。</h3><h3><br></h3><h3>八,刘培植简历:(1917.2/2006.12),男,陕西省宜君县人,曾任农业部副部长。初识刘部长是在他的官邸。1998年4月的一天,北京的初春,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我同编辑部副主任曹丽,带着两套<中国世纪颂>上下卷专程登门拜望早有耳闻,赫赫有名的前共和国部长刘培植刘老。向门卫报上姓名后,刘老大步迎门,握手让坐。说明来意后,我赶紧呈上刚刚出版的并在该卷书首篇刊发有斯苏民先生撰写的“初论刘培植”文章的<中国世纪颂>下卷。刘老接过书放在书案上,然后细细翻阅。在他认真打量丛书之际,我环顾书房,但见:整个书房儒雅大气,文化气息浓厚,令人目不睱接,流连往返。一张硕大的书案放满纸砚笔墨,墙面悬挂有:和^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的合影照、名流雅士书赠的祝福条幅、更多的是装满书籍的书柜。放下书本,刘老详细询问了丛书的编辑出版以及广大读者的意见,刘老首先肯定并称赞丛书的历史价值和世纪意义,鼓励我们再接再励,争创一流。随后,刘老欣然接受邀请出席一个月后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发行座谈会,并挥毫泼墨,表示祝贺!快要告辞,刘老向编辑部赠送他刚出版的著作一套。至今我仍珍藏在案。 这是刘老赠送与我的部分著作,至今我仍精心保存并收藏在我的重要书柜里。 1,刘老大作出版时中央领导同志分别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题词祝贺。2,这是刘老早年同家人的合影。3,这是刘老为一川赠书的题名。刘部长一生经历坎坷,身出逆境二十多年。但始给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保持了“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高风亮节。离休后,他根据自己几十年的革命经历,著书立说,发表出版了二三十本(一千多万字)著作。同时还热心公益事业,兼任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中国农村经济学研究会会长、张学良及东北军军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等几十个社会职务。刘培植同志逝世后,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贺国强、薄一波等以及李德生、田纪云、布赫、杨汝岱等分别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对其家属表示慰问。刘老为人热情厚道,平易近人。刘老对我们的工作十分关心,</h3><h3>特别是对走向新世丛书的编辑、出版、发行和座谈非常重视,这位耄耋老人不顾年迈先后四次欣然应邀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丛书发行表章会,用一个老红军,老革命,老部长的革命风范激励着我们。每次到会,他都会针对性地发表即兴讲话,情真意切,叫人难忘。虽然,刘老离开我们已整七年了,但我却感觉他依然在我们身边。他送给我的宝贵财富却让我受益终生、留传世代! </h3><h3> 继续讲述我在北京遇到的贵人</h3> <p class="ql-block">九,张福海,北京精华装订厂厂长。1993年6月的一天,我在北京密云县铁道部十六局印刷厂意外地遇到了我终生都难忘记的老大哥张福海。第一次见面,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比我年长十岁,那时的他也就四十出头,是一家乡企的副厂长,主管印刷生产。他绝对是那种憨厚朴实、为人忠义的农民汉子,虽然还没有任何意义上的合作,但,酒过三巡之后,我俩竟成了铁哥们。事后的合作证明:我们的兄弟情义是真诚的,合作的过程也始终是愉快的。在我们正式合作之前的四年间,我们的来往十分密切。当他得知我喜欢收藏书籍时,非常上心,一有空就带着我几乎走遍密云县大大小小印刷装订企业,为我介绍很多企业界朋友,索集了大量的书藉。之后,那家出厂了新书,他都一本不少地_替我收藏,每次见面都会满载而归,极大地充盈着我的书库,而且分文不破。在与他正式合作之后,他的装订厂承担了我整套书的70%以上产量,而且保质保量,价格最低,无厂敢比。最难能可贵地是:每次发行剩余的书他都千方百计想办法榺出库房精心保存。日积月累,我一家的剩书竟然占据了一大间库房。按理说,一码是一码,兄弟好财不搅,可他却愿两肋插刀。为回报这位老兄,我也事常请他吃吃饭喝点酒,还专门邀清他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大会开服界。总之,与张老兄的合作,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北京汉子的侠肝仗义、忠厚热心的一面。其实,大部分北京人特别是北京郊区的农村人才真正配得上是天子脚下万分自豪、令全国人民羡慕的首都公民。祝福张福海福如车海、寿比南山,生意兴隆、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1月4日谈点感受:近半个月,穾发奇想,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地写起了不值一提的往事。人道是:往事不堪回首。我一介村夫竟然也梦发一写成名的冲动,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微信发出去,有赞有夸有褒有称好,也有贬有烦有咒有诋毁。我的手机里存有500多手机号,加入微信后,一下加进了近三分之一的手机邦定群体,由于初学微信,欣喜之后也有惆怅。原来微信的能量如此强大。在我的微群里有相当数量的朋友曾经与我是编撰关系,自然叫好者众。有一部分是我的亲友闺密他们多数保持沉默。但有小部分是一些认识却不曾有较深情谊者会有一些日能的想法。芸芸众生,无其不有,你是谁,我是谁,两眼一闭爱谁谁!你也看,他也看,手指一点任尔看。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自从讲述了几件在北京的趣闻往事后,几乎天天有人发表评论。有赞颂曰:你写的真好,写的真棒,文采真溜,大作家,大文豪,更有甚者称可与莫言媲美。等等等等,尽管我也自知轻重,但仍很乐观地笑纳,不住窃喜。原来玩文字游戏还如此惬意。怪不得是个名人都爱出书!我也想过一把名人瘾,故梦之。有时候我在想,我为什么不能写本自己署名的书?!难道就只能编书,为人嫁衣?难道“挑水不得汤半碗,盖房不得屋半间”就是敬告我的吗?依我的习性,回答只有一个字:不!书名己想好,就叫<行走在天子脚下>或<北京需要我>。如果大家都喜欢看我的北京奋斗史,不准还真能成全我的写书梦!可是,还有人对我的极积极向上、崇尚正能量冷嘲热讽、说三道四怎么办?回答还是一个字:嫑!哎,这世道,就是有人羡慕嫉妒恨啊…</p> <p class="ql-block">1月3日</p><p class="ql-block"> 继续讲述在北京遇见的贵人。</p><p class="ql-block"> 十,李海荣,北京密云海荣印刷厂厂长。很早就认识李海荣了。那是进京的第五年即1994年3月,在参观密云县第二印刷厂时在一次饭桌上厂长向我介绍了他们的副厂长李海荣。那时候,她也就有三十一二岁,显得年青又漂亮。由于没有业务上的来往,之后没有任何联系。1998年,印刷行业发生脱胎换骨的革命,由铅字排版改为激光照拍排版,书版商们(在北京人们也管叫文化商人,我也曾经被尊称过)欢呼跳跃、奔走相告。庆幸这一行业几千年以来人工拣字费时费力的历史,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有一天,电活响起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王大哥,我是李海荣,漆书记让我找你的。听着这熟悉又陌生的话音,我明白了,漆书记是想叫我同她合作。因为,李海荣现在自己创办了一家投资中等以上规模、设备一流的现代化印刷厂,在密云大大小小上百家(在北京郊县,有一奇特现象,那就是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村村有工厂,多半搞印刷。这一现象不容质疑地告知世人:北京是首都,更是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国营、民营印刷行业也算名列前茅。听完她的介绍,我择机考察了李海荣的厂子,随后开始合作。愉快的合作不言而喻。要说的是,这位女厂长非常能干,没几年她把厂子料理地井井有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利润直线上升。在全县私营企业中脱</p><p class="ql-block">赢而出,很快成为龙头老大,她本人也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按理说,我们的印刷数量占不到她全部产能的百分之几,但她仍然不离不弃,视我为坐上宾,总在第一时间交活且保质保量。那些年,她几乎每天因业务往返密云~北京一百多公里,经常拐道,为编辑部来回送取书版大样,省去应由我们自已往返北京~密云的时间和费用。应当说李海荣不仅人好,心也好。对我们的帮助几年如一日,对我个人藏书爱好也给予了鼎力相肋。几年来她赠送给我的各类图书要有数百之多。按理说,是我应该好好感谢感谢她,起码尽尽地主之道。可是,她不给机会,反而每年我一到密云都挤吋间陪我去风景旅游点参观游玩。我想,这种建立在革命工作上的阶级感情继而上升为兄妹情谊是纯洁的、无私的、高尚永衡的。我尊李厂长为我的贵人,尽管她比我小几岁,尽管她是个妹妹。但,这种尊称,她受之无愧、理所当然!祝愿李海荣,人生福如东海、事业欣欣向荣、本人青春永驻! </p><p class="ql-block">1月3日</p><p class="ql-block"> 原先选出的十位贵人简要讲述到这,其实,对每一位的讲述还远远不够他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岂止廖廖数语所能?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恩报德,争取也能早日成为贵人,时常去帮助别的需要帮助的人,就象他们帮我一样。其实帮人也是在帮自己,因为因果循环,那一天别人也在帮着你,不是吗?朋友,你是否也把你生命中的贵人的事写出来呢?期待共飨。顺手晒几张同夫人的照片。接下来要讲述家乡亲人、朋友、领导们对我在北京事业发展中给予的理解、鼓励和支持………… </p><p class="ql-block"> 1月5日</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日,每个周末是我最高兴的日子。因为一到周末,我的心肝宝贝都要来姥爷姥姥家住两天,为我们送大礼~~高兴和快乐!下午一点半,带者小宝贝一路撒欢儿,直奔她最喜欢去的地方,丹尼斯三楼儿童乐园。近三个小时的尽兴,小宝贝已是疲惫不堪。吃根烤肠,喝瓶牛奶,心满意只地离开回家。在回家的公车上,听着女儿和小孙女的欢声笑语,看着小宝贝劳累后可爱的睡姿我也沉浸在喜悦之中。因为,这就是人间天伦之乐!由此,一个天真烂漫的想法产生了:天天周末该多好!可是不是。是我们两口子想外孙女其是一;二是小藻藻想姥爷和姥姥经常在电话里爷爷奶奶的喊叫;三是姑娘也想来娘家住两天。尽管姑娘的家离我们家也就五六站地儿。人类最美好的感情莫过于亲情,亲情最温馨又莫过于母女父子。在我们50、60后这一代和我们的儿女们80、90后这一代,我敢说是共和国人群中最特殊的两代人,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这一代人体会的最深、感知最多、经历最复杂、情感最丰富,生活最困难、道路最曲折。眼前,正处在一个多事时期,上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下有二三十岁的儿女;还有相当一部分象我这样己荣获爷奶尊号。这个群体,可以说家家都有酸甜苦辣,户户享有天伦之乐。三代四世者居多,吵闹扯皮不少。中国人崇尚尊老爱幼,神会家和万事兴。所以到了象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基本上已被岁月征服地服服贴贴,为人处事八面玲珑;大事小事炉火纯青。个人魅力,显山露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借用中山先生的话:吾辈事未办完,全家继续奋斗!愿天下吾辈的父母健康长寿;吾辈同龄人保重身体;儿女辈事业有成、孙子辈们茁壮成长! 1月8日继续讲述在北京创业的点点滴滴。这些天由于刚学会玩微信,一不留神将手机里的照片全部弄丟。无奈,只好停笔思考,所幸,经女婿摆弄照片恢复了。接下来言归正传,先讲述家乡亲人、朋友、领导对我在北京事业发展中给予的理解、鼓励和支持!先简单补述家乡父母官对我的关心和支持。1998年10月24日,<中国世纪梦>上卷在北京正式出版发行,当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出版发行表彰会。时任三门峡市市委副书记张兰印在副市长李建顺、市农委副主任马建康等陪同应邀出席了会议。张兰印书记代表三门峡市委市政首先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出席大会的国家领导人,全体参会代表及中央新闻单位记者重点介绍了三门峡的改革发展、经济建设等情况,受到大会组委会的高度评价和与会同志们的热烈欢迎。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闻讯老家的亲人们光临大会,当日晚上专门驱车前往张书记、李市长等下榻的乡企大厦看望和慰问。随同张书记一行跟踪报道的三门峡市资深媒体记者马七斤、刘庆华也全程进行了采访报道。他们拍摄的大会实况回峡后在三门峡电视台及其他媒体反复播放,引起较大反响。作为这次大会的总策划、组织者,我对家乡领导的光临给予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并以组委会的名义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和我的胞弟,小妹全程照顾并陪同他们游览了天安门广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上传的十多张照片只是张书记、李市长在北京开会参观的缩影。 </p> <p class="ql-block">荣耀回顾(四)</p><p class="ql-block">2月16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创业的有趣故事 今天着重讲述有关<中国世纪梦>从策划、构想、选题到组稿编辑、出版发行以及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会、研讨会的精彩过程。 中国世纪梦的遐想源于世纪之交,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前半叶,而真正奏响中国梦号角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的胜利召开。 1994年初,走向新世纪丛书已先后完成了<热土情深>、<绿色眷恋>和<春华秋实>三部书的编辑出版任务,第四部书名的选题迫在眉睫。 从专业角度考虑,一本书从孕育到发行,不管是编者还是读者,尤其读者的喜爱和市场的需求和认可,选题至关重要。这时,一个美好的词汇涌现在我的脑海,那就是人人都想渴望实现一生追求日思暮想的美好愿景~~梦想!具体都有哪些梦想呢?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到十五个年头,特别是一曲优美动听响彻华夏的<春天的故事>再度唤起人们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无限渴望和狂热激情。大到小康梦、大学梦、淘金梦、出国梦,小到发财梦、进城梦、购房梦、轿车梦、电话梦等等不一而举。由于当时受聘于农民日报经济部,图书项目的策划必须以农业为立足点,服务重点要以农村、农民群体为宗旨。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最开始丛书的选题是:中国农业世纪梦和中国农业世纪行,考虑到字数多不易做书名,后来干脆就叫世纪之梦。 虽说从书名上沾不上农字的边,但一看编辑单位便一目了然。当时,编委会就有人提出此题有点狂野,选题过大,梦幻色彩太浓,对此颇有说辞。但我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更要高于生活,追求梦想是每个华夏儿女的权力更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景,我们没有理由说三道四。大家都知道,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毛主席所倡导的以农村为根据地,从农村出发,以农村包围城市而夺取全国胜利。又比如,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亦是在农村首战告捷、旗开得胜。那么,实现中国人的世纪之梦岂能放弃脚下这块养育我们的热土之地?显然是不能的! 从中国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从改革开放、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新旧世纪交替、伟大中国梦的设想,每走一步都离不开党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我们丛书编辑部正是牢记党的宗旨,秉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與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也正是在这个精神鼓舞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走向新世纪丛书(32开本)第四部<世纪之梦>的编发任务,和农民日报经济部的合作晢告一段落,继尔转向下一个合作单位: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注:<世纪之梦>正式出版是在1995年4月。编辑:农民日报经济部出版:改革出版社出版王编:王建国(一川)以上是第一次遐想的中国梦原版<世纪之梦>。第二次经过四五年后对中国梦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诠释,视野开阔许多,特别跨世纪的中国又有了崭新的发展和更远大的目标。时称修正版的中国梦<中国世纪梦>。 继续讲述<中国世纪梦>编发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程及趣闻秩事。先上传两组照片增加认识。 <中国世纪梦>上卷完成于1999年5月,当月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党和国家领导人,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原农业部老部长刘培植、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等出席会议。布赫副委员长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各位领导应邀同与会的320多位代表合影留念;这次会议邀请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十多家新闻记者跟踪报道了大会实况;中央电视台在当日的黄金档新闻栏目播发报道,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虹云还专门采访了一川主编。 <中国世纪梦>下卷完成于1999年11月,12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发行表彰大会,布赫副委员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999年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这一年,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新中国迎来了她50岁华涏;这一年,奥门回到了阔别百年的祖国怀胞;这一年,经济工作在取得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深化农村、国企、金融等改革,进一步调整了结构、扩大国内需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确保社会政治稳定;这一年,科教兴国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再次打开新局面,焕发新的生机!也就是在这新旧交替,继往开来,千载难逢的时刻,<中国世纪梦>出版发行了。她说出了十二亿中国人民的心声,记载着千千万万个华夏儿女们追求梦想、实现梦想的足迹,彰显着中华民族振兴中华、走向世界的豪迈情怀,凝聚着五湖四海各族儿女的坚强合力。应该说这部宏篇巨制的适时出版不仅给当时的广大读者寻梦追梦弹响了前奏,就是今天的人们重温这部大书仍然能找到实现中国梦的许多答案。那时幻想的中国梦只是个百年梦想,眼光和起点都还有诸多局限性和浅见性,但她却实实在在地梦见了她想要梦见的梦中情人~~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潜海梦等等。新一届中央领导英明伟大、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上任伊始就奏出中国梦这一响彻云霄的最强音。遥想当年,我等梦想也只是我的梦、你的梦、他的梦,和今天的梦想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即不是财迷们的发财梦,也不是学子们的大学梦,更不是崇洋者的移民梦,今天的中国梦更赋予了深刻的内函和新的内容。她是十三亿中国人的梦;她鼓舞着中国人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困难面前昂首挺胸;她是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土完整、不受霸权欺凌;她鞭策激励人们敢于创新、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因为人类都在做同一个梦,那就是实现和平共处、富强安宁。中国梦将让整个世界更和睦,中国梦将让人类迸射出光明! 发完感慨,言归正传。就在<中国世纪梦>上卷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的1999年5月8日,当天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悍然空袭我驻南联盟大使馆,因为是凌晨四点多,我们敬邀的几位前国家领导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准时到会。领导人颁完奖已是上午十点半钟,送走几位领导人后,大会继续进行剩余议程。 大约十一点半左右,我同全体准备共进午宴。突然,有人高喊:出大事了,中央台正在播发重大新闻。话音一落,大家顾不上用餐,纷纷就近观看新闻,我也全神贯注边看边怒。美国这个强盗王八蛋!差点坏了我们的好事。 如果美国轰炸再延后几小时,我们邀请的国家领导人就肯定不会到会、邀请的嘉宾也会缺席、整个表彰会就会泡汤、大会肯定会圆满失败!代表们的希望和喜悦就会大大折扣,今后的工作肯定会受到连锁影响。回首往事,至今难忘。 在北京干事创业,特别在人民大会堂搞活动,出点小意外在所难免,象这么震惊中外、不可遇见的人祸幸亏发生在凌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创业的点点滴滴。一,我的编辑同仁。由于编辑部形同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前后十几年,在我身边与我并肩作战、朝夕相处在一年以上的工作人员不下五六十人,今后将重点介绍几位劳苦功高、高大上能的主编人员,若有兴趣,请继续关注。</p> <p class="ql-block">马春</p><p class="ql-block"> 我的好搭档</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日 文/图 一 川</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未表的十位主编骨干成员们辛勤敬业、大有作为的汗马功绩。</p><p class="ql-block">第一位,马 春</p><p class="ql-block"> 按原定计划要用重墨细述与我同甘共苦、通力合作的几位主编骨干人员,开始的想法是按加盟的先后顺序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沉思后,就不具形式,随心而书,也许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p><p class="ql-block"> 马春,女,汉族,1958年生,北京人。</p><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我受聘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任编辑部主任,继续主持大型跨世纪<走向新世纪>丛书的组织、策划和编篡发行等工作。为帮助和支持我更好的开展丛书的工作,协会派马春同志任编辑部会计,具体负责此项活动的财务工作,其余编撰人员由我全权组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与马春初次见面是在刚刚布置完毕的丛书编辑部。当时,协会领导考虑编辑部应和协会在一起同在农民日报社办公大楼里办公,由于在农民日报办公人多嘈杂加之办公室少不便开展工作,所以我考虑还是选择交通方便、房租便宜离邮局近的地方合适。经过考察,编辑部最终选在海淀区翠微路吴家场甲260号作为办公地址。其实,最主要的是房租便宜,离西客站也比较近,直线距离1.5公里,不管是外地作者来访还是我自个回老家都很方便。</p><p class="ql-block"> 1996年国庆节刚过,那天大概是星期三吧,全国农民报协会秘书长杨列慎、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凯等专程到编辑部代表全国农民报协看望和问慰编辑部全体同仁并向丛书编辑部正式办公表示祝贺。也就是在那天上午,我认识了马会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好搭档</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3日 文/图 一 川</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未表的十位主编骨干成员们辛勤敬业、大有作为的汗马功绩。</p><p class="ql-block">第二位 曹 丽</p><p class="ql-block"> 按原定计划要用重墨细述与我同甘共苦、通力合作的几位主编骨干人员,开始的想法是按加盟的先后顺序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沉思后,就不具形式,随心而书,也许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p><p class="ql-block"> 曹丽,女,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律师,走向新世纪丛书编辑部副主任、丛书执行主编,北京人,祖籍河南省信阳市。</p><p class="ql-block"> 提起曹丽,从上世纪的1997年到本世纪初的2007年十年间里,在整个走向新世纪丛书和走进新世纪丛书所涉及的庞大圈子里名声显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知名度、美誉度与走向新世纪丛书齐名,人气指数在整个编辑部排名第一。全套共十五卷(每卷平均编发950篇文章,署名作者一千余人)的大型跨世纪丛书前后选编有近二万人所撰写的人物通讯、报告文学、理论文章、调查报告等一万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篇文章。十年里,曹主编和至少有三成作者或通过电话、或信函往来、或专程到编辑部送稿、或应邀进京开会者都有过零距离接触和亲切交谈。为走向新世纪丛书的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和表彰发布等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重点表述的十位同仁中当授头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7年刚过完春节,由于新年工作量的巨增,编辑部决定再聘两人加强队伍,经同事介绍曹丽应聘成功。在不到三个月内,她的才华就由初露锋芒到卓尔不群,着实令人刮目。接下来的场面更使人出呼预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7年4月,<中国世纪行>上卷付梓出版,时值香港回归前夕,6月22日上午,我们第三次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为该卷书举行了盛大的出版发行表彰大会。在会议前一天,全国各地三百多名参会代表聚集在乡企大厦三楼会议大厅举行筹备会。会议由初来乍到的曹主任主持,与会代表们对曹丽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但从未见过她本人。那天下午,也许是出生牛犊不怕虎吧,从未主持过大型会议的她落落大方、不亢不卑、缜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令与会者心悦诚服、大加赞赏。本来,那次会议我邀的是一位名叫高原(此人是我们当初进京创业的先驱和导师,多年来专门从事全国性的图片展览、会议组织、策划等立项、实施工作,对举办大型会议轻车熟路、得心应手)的三门峡老兄专门进京帮助我全权组织操办的。当他目睹曹丽在大会上从容不迫、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安排后,担心自己情况不熟、胸中无数当即退出。会议圆满结束后,协会和出版社领导在总结会上对曹丽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对编辑部全体记功一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走向新世纪丛书编辑部由于曹丽的加入,整个工作开展很快进入快车道。原想一年完成一卷书举行一次会议的计划立刻修订为每年编两卷举行两次大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8年3月,为了增强后劲,加速丛书编发进度,协会决定:任命曹丽为编辑部副主任、丛书副主编(实为执行主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1,走向新世纪标徽、2,与老部长刘培植合影、3,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亍主持<中国世纪梦>发行表彰会、4,前右为曹丽、5,后排右一为曹丽、6,后排左二为曹丽、7,后排右三为曹丽、七,右一为曹丽、8,中五为曹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向新世纪丛书在长期的组稿、编辑、出版、发行、总结表彰过程中,始终凝注着曹丽副主编的心血与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是,亲手改善办公条件,从接受稿件,编辑文章,档案归整等方面实行电脑管理程序,使以往繁重的人工作业得以解脱,工作效率明显提升。比如,以前写信封,由于人数不够,经常请周边大学里书法比较好的学生帮忙书写,即花钱还费时;又如,文章入选后,要精心编辑后,认真填写收件人的地址、单位、邮编等重重复复,既容易出错又劳神费力、枯草单调。照着她的建议,现在一台电脑可替代过去三四个人的工作量,而且发文规范标准,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二是,聘请她母校属下的北京光大律师事务所律师、曹的同学魏雯担任编辑部常年法律顾问,以确保编辑部和走向新世纪丛书来之不易的合法权益。由于她在大学主功法律专业,深谙知法、董法、用法、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丛书编辑部在法律顾问的保驾下十多年来在发展壮大航程中,乘风破浪、健康稳步地走向新的世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行文规范,精益求精。过去,从编长稿、起草重要通知(人民大会堂邀请函、邀请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请柬及征文函等)到最后校对定稿都是我一手完成,文中难免有错字、别字、漏字,又时还会出现行文层次紊乱、逻辑欠谨。虽说我也是文秘出身干了半辈文字工作,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又因性急事迫,常常是定稿交付印刷才发现差错,销毁再改再印,虽说成本不高,但误事。自从曹丽接手后,这种笑话和低级错误很少再发生。毕竟人家是学法律专业的,文字功底扎实、行文套路规范。斟文酌句、咬文嚼字,从来一丝不苟、谨小慎微。真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才女可畏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是,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忘我工作、加班加点,从无怨言。在编辑部工作近十年间,在屈指可数的几次请假里从来没有超过5天。就连结婚也只休息了十天,密月末度完就匆匆赶回编辑部继续忙于工作。本来,她和男友都已是大龄青年早该完婚,都因编辑部的事稠离不开而一推再推,从1998年领证到2000年底才在部队举办完婚礼,是个典型的工作痴、事业狂。现在,她老公已是两杠三星的上校军官,她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军嫂。夫妻夫唱妇随、妇才夫荣,宝见女儿聪明可爱,小家庭幸福美满、其乐融融!再也不像在编辑部常年加班熬夜、透支青春,一心一意,相夫教女。诠释着一个女人年轻拼搏不畏苦,中年享福本应该的人生真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五是,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节操。为了早日完成走向新世纪丛书,实现编辑部同仁的共同心愿,始终不离不弃。走进新世纪丛书(说明:走进新世纪丛书在2000年前叫走向新世纪丛书,一向一进一字之差,影响不大不小,但最后同样在全国叫得响亮)在最受捧时,多家单位(至少有三家)想用高薪挖走曹丽,但都被她婉言推辞。这些单位均为新闻出版行业,想高聘曹丽是因为多次参会或到编辑部和她有过具体的交道,了解其人品才华和能力,更欣赏其大家风范和儒雅气质,所以为之。但她从不为此所动,坚持认准一条道,那就是从走向新世纪再走进新世纪,从胜利走向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行文之前我在想,我与曹丽从相识相知到合作共事长达十年之久,相互尊敬,相互支持,始终如一,十数次地高强度高风险办会议,一次又一次地担惊受怕,虽然共同享受着大会堂无数次庆祝会议圆满成功的热烈掌声,收获着辛勤劳动给予的鲜花笑脸。但胜仗之前的备战如同打仗。所以我们就象多次战后凯旋而有着生死之交的战友一样,友谊如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刚进编辑部那天起到2007年丛书完成止,她一直尊称我为王老师,从来不曾叫过什么王主任、王主编、王策划、王编委、王大哥之类不伦不类的称呼(其实,我最不喜欢别人那样称我职务了,用现在话说:神马都是浮云,活动一结束,狗屁不是!)尽管我没有当过一天老师,心里还是喜洋洋美滋滋。但我更愿成为忘年之交的朋友,因为我们年龄相差15岁之多,这样似乎自如大方许多,不象师生那样过于庄严也有些拘谨不自在。朋友就比较奔放豪爽、洒脱自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真正的朋友,有很多说法 , 尤其是异性朋友,在我的眼里,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如果一个人拥有两个这样的朋友, 那么我感觉这个人真的很幸福很幸运。 可是,幸运的人总是很稀少的, 所以当你拥有这样的朋友时一定要好好的珍惜这种情谊, 用你的真诚对待各种各样的情感, 真正的友谊是会天长地久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我喜欢读那些好书。一本好书是一个朋友,一个朋友更是一本好书。书有多少种,朋友就有多少类。有的书装帧精美,有的书朴实无华;有的书只短短几章,有的书则洋洋洒洒;有的书教我们生活,有的书教我们做人;有的书给我们一时欢愉,有的书让我们终生受益;有的书激荡感情,有的书催人奋进…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曹丽本人包括一川在内的以及走向新世纪丛书的全体编委、编辑部全体同仁和我要表述的十大骨干们就是这本大书的主人公, 他们犹如中华大地上空闪烁耀眼光芒的星辰,为夜行的人们照亮,为伟大可爱的祖国歌唱。他们倾吐着青春气息,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着时代的优美画卷,把编写着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他们所主编的走 向新世纪和走进新世纪丛书正是从中国世纪行开始到世纪颂、世纪魂、世纪梦、世纪坛、世纪潮、世纪情,哪一卷不是路在脚下从头越?哪一卷不是在讴歌改革开放千古功勋?哪一卷不是在凝聚中华大地亿万之魂?哪一卷不是在追求实现中国梦想?哪一卷不是在体现和协与美好?哪一卷不是在春潮涌动爱国情怀?哪一卷不是情系中华伟大复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向新世纪壮哉!走进新世纪壮哉!</p> <p class="ql-block"> 我的好搭档 王宇</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16日 文/图 一 川</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未表的十位主编骨干成员们辛勤敬业、大有作为的汗马功臣。</p><p class="ql-block">第三位: 王 宇</p><p class="ql-block"> 开始的想法是按加盟的先后顺序表述,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沉思后,就不具形式,随心而书,也许更符合我的写作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行文之前,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者风范巾帼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宇宙浩瀚有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出身卑微性豪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处京不惊事不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殷墟甲骨文珍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岳飞故里存忠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造天河惊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洹水河畔人最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因友帮蓬生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宇得朋励更芳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情深义长重泰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皇恩浩荡享福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京城廿载叶落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妹更峥嵘映春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鹅湖边望星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玉宇苍穹展翅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王宇到鲁院进修之前曾在河南安阳市一家大型制药国企厂报任主编兼主撰。其手笔在当时八大古都之首安阳赫然有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都三大党报之一的农民日报社,当时还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文坛新星之后名扬华夏影坛的文坛巨星刘震云先生与其是同乡,可见安阳文字之都之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宇同刘震云在农民日报社多有交往,想高就一流报社一展伸手曾是她的美好心愿。经常出入农民日报社的王宇及时扑捉到报社大楼里又一河南老乡主政策编的丛书编辑部招聘信息并最先成功应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到编辑部工作就相当然地挑起了大梁,文章能否入编丛书,选编之后又能否扩大发行,全靠编辑与作者的真诚沟通和对文章的客观深邃评价。王宇既有主编报纸的业务经验,又有多年新闻采写和文学创作的扎实功底,文章的编发和丛书征订工作随及出现崭新局面。和王宇同时加盟编篡工作的另外两位山东藉鲁院同学也在她的影响之下很快进入角色,励精图治,为丛书的预期出版贡献出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不到三个月时间,走向新世纪丛书第一卷<热土情深>、第二卷<绿色眷恋>和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第一卷<希望的田野>、第二卷<沸腾的热土>相继完成组编工作即可付梓印刷。按照计划,当年7月上旬即可如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暨出版发行座谈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不影响丛书编辑部正常工作的同时,编委会决定由我和王宇负责首发式的前期筹备,保证大会圆满顺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是6月下旬的一天,我和王宇先到北京乡镇企业大厦洽谈落实届时出席会议的大约300人的食宿及座谈会等具体事宜。我担任主谈,王宇主笔并代表编辑部在协议上签字。当协议起草完毕,大厦经理目睹了王宇起草协议时的麻利过程和遒劲秀美的钢笔书法,连连点头,惊羡不及,十分佩服她的干练和才华,当即表示:在原订协议优惠的基础上再让利5%以示真诚友好。同时,专门指定大厦已退休的前任操经理届时全程协助编辑部办好会议。之后,在人民大会堂陆续举行的4次发行表彰会,第二会场及食宿全都选在乡企大厦进行,会前会后事宜全由王宇打理。至今回想起来都心悦诚服,感慨万千。能力也是效益,人才也是生产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王宇合作共事的数年间,愉快贯穿始终。一个独创京城的年轻姑娘,不仅志向致远,信念坚定,而且为人处事真诚果敢,尽显一个来自文字古都才女的高端大气和远大胸怀。特别是一手秀美遒劲、挥酒飘逸的硬笔字更加彰显人如其字、字是其人的大家闺秀风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北京为在人民大会堂筹备全国性的会议是最困难的环节之一,不是谁都能办得了的,也不是拿多少钱想办就能办得到的事情。而是你会议选题,参会人员身份,会议举办时间以及规模、范围和参会人数等等。其中,可行性报告和会议首席谈判代表尤为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宇每次都受命于关键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到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洽谈是我们两个人,第二次以后的数次联络及每次会议的繁杂运作尾声就由她负责收官了。值得庆幸的是由她负责的几次会议均无任何瑕疵全都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值得一提的是,王宇的母亲是位主任医师,为了防止来自全国各地出席人民大会堂会议的高龄参会者因过度疲惫、会上看见国家领导人情绪异常,激动时突发状况,保证与会者的健康淡定,她动员母亲备好药箱守候在会场以防不测。其责其义怎不令人欣慰、敬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与王宇的合作断断续续持续了5年之久,最密切的合作也就两年多一点。期间,友谊、事业并存,情感、人生,理想、信念同步发展。在北京长期交往中彼此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从而结下了兄妹般的纯真友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男女之间的友谊是人的一种高尚的感情,也是男女友谊的最高境界。是介乎於爱情和友情之间的一种情感。这种感情她本身不是爱人,不是情人,但又超出一般朋友,这种感情是不言爱,更不言性。但会令你心动,却又不会动念;让你温暖,但不会有激情,纯净中有甜美,平淡中有绵长。与王宇本就500年前是一家,不仅我个人非常喜欢王宇,就连我的家人也都很喜爱她。说来奇怪,她常尊我为王老师,偶尔也称呼老哥,但在我老婆面前又叫她大姐,戏称我为姐夫。不同场合不同称谓,外人也不知道我们到底啥关系,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该视她为学生、同事?小妹、小姨子?也许她也有顾忌,怕人误会遭人非议。也许就如她性格豪爽,与人大大咧咧、没心没肺不曾有过复杂意念。说她性情豪迈,她同姐妹们在一起高谈阔论、嘻嘻哈哈,用现在人话说,还真有点女汉子气派;说她习性温柔,她在为人处事、公关谈判等方面,矜持有余、羞涩有加,活脱一小家碧玉小女人典范。以我看,她就是一标准的外强内秀,典型的东方奇女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王宇最初的共事中,我的幺妹春梅,表妹崔海鹰也都和她亲如姊妹、情同闺密。两年多的同吃同住同工作使三姐妹结下了深厚情义,至今二十年仍不断问候联系。</p> <h3>王宇小我十岁,年龄相差整整一个年代。但彼此经历,爱好,性格,理想,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都非常的相似一致。我们之间交往的时间在北京当时的朋友圈里是最长的,最真诚的,用北京话说:是铁哥们儿关系。用当下人最敏感的最想讲点故事的说法,那就是人人自危的异性朋友关系。</h3><h3> 说起异性朋友,我还真有许多话要说。一来一正视听,二来真情表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听了,你看了,爱信不信。有一句话比喻是最贴切不过的,那就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去欣赏对方。这种感情在于心的了解,精神的交融,两人的心贴的很近,身体却离的“很远”。这是一种精神层次的“柏拉图”,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出。只有理智的人才能得到。两个人在一起时,有着精神上的默契,有着心灵的统一,他们可以谈爱情,谈婚姻,谈未来,可以无所顾及地谈人生所有的问题,心有灵犀,心意相通,相知相 惜。互相扶持,互相敬重。感觉像情人,却无情人间的那种腻味;感觉像兄妹,却没有兄妹间的那份庄重,随意但有分寸,亲密但理性,相知而无私,拥有这种感情的两个人,不会当自己是异性,他们可以紧紧的握手,也可能会结结实实的拥抱,但那与性无关,是友爱是欣赏,是纯真是无邪,而绝不是欲望,不是占有。</h3><h3> 正因为有这种超高境界,我们合作时愉快默契,分别时干脆利落。人各有志,各为其主。王宇要到她想去的地方寻求更伟大的梦想,那就拥护支持,有时还提点建议,指点迷津。临别说声拜拜,各走各的路,各过各的桥。不用相约,不用相守,不用腻腻歪歪假装分不了手,轻轻松松带着尊严走自己的康庄路,走各自回家的路。那种感觉是美妙的,那种味道是让人难喻的。当然那份异性的吸引也不否认,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份霎那令人情不自禁,悄悄流露几许爱慕之意,也确难免,他感觉到了,她也感觉到了,那是握手的瞬间的轻微的感觉,那是拥抱朦胧的冲动,但是当他们抬头再看看澄澈的天空,对望一下彼此无私的眼眸,他们就会知道:有些东西比爱情更贵重、持久,更值得追求、珍藏。</h3><h3> 说分手,只是王宇以后不再在编辑部坐班,而编辑部里有事,活多时打个电话给她,再忙她也会接受任务,帮忙完成。在北京的近二十年间,仅在人民大会就举行过13次全国性的大型会议,每次参会人数不下300人。以后的六七次会议,王宇已离开另有高就,但只要她知道会议日期并在北京,届时都会到场,而且是以唯一一家境外媒体,香港<文汇报>记者身份到会采访报道的,相比与首都各大媒体更具有特殊性和广泛性。</h3><h3> 二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虽久未谋面,却又时时牵挂,真所谓,虽天涯,也咫尺,心如在,若比邻啊。</h3><h3> 如今王宇仍然翱翔在她喜爱的宇宙太空,行走在天子脚下,飞行于五大洲之间,继续追求着她的人生梦想,实现其反璞归真的华丽转身!</h3> <p class="ql-block">《向往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为什么,我对北京,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在这个古老的文明的城市里,到处可以嗅到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气息。它承载着华夏千百年来的沧桑文化,又与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相结合,向世人展示着一种深沉而丰富的美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带着儿时的憧憬和响往,带着多年的宿愿和期待,1988年,刚刚过完龙年春节,我便怀揣梦想离乡背京,终于实现了一生最伟大的愿望!北京,我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首都北京的情感,无关秀丽的风景,无关历代帝王的兴盛和衰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仰慕北京,是源于一个人,一个偶像,他是我们心中的神祗,他是我们心中不落的太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9日,是他41周年的祭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我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敬仰您,岁月已经把我的思念磨砺的太久太久!想念你,就如当年离家的游子思念自己的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安门,全国人民心中太阳升起的地方。如今,您的巨幅画像依然悬挂在城楼的中央,悬挂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仰望您,眼前依稀重现当年您魁伟的身影,仰望您,耳边仿佛还在回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宏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游人如织,拍照声响。中国的,外国的,人潮在流动,人们在期盼,人们在寻找,你光辉的思想象太阳一样把世界照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纪念堂前,人们排起如龙的长队,缓缓走成思念的河流。长龙无声,空气凝重,世界在这一刻变的如幽谷般的阒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捧一束洁白的鲜花,轻轻放在您老人家的身旁,深深地给您敬下三鞠躬,眼圈发热,心潮澎湃,我分明听到了身边低沉的啜泣声……人流如溪,鲜花似海,您就静静地躺在花海的中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就是您,带领着自己的亲人,走出韶山冲,出来闹革命,为祖国的命运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就是您,领导着中国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留下了燎原的火种。就是您,在革命事业迷雾重重,险象环生之时,拨云见日,力挽狂澜,将伟大的信念和理想根植于人民军队的心中。就是您,让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挺直了脊梁,当上了国家的主人。就是您,用光辉而伟大的的思想,为中华民族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尔今,您就静静地躺在我们面前的万花丛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步三回首,沉重地走出瞻仰您的纪念堂,很久了,脑海里一直是您睡着的安祥的模样,仰望广场茫茫无涯的天空,耳旁从天际恍然响起您激荡环宇的声音:人——民——万——岁! 泪水止不住夺眶而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是58后,有幸与大哥大姐们为伍。 如果把人生比做绕天的红日,那么60岁以后就是夕阳。经历了喷薄而出的激动,到旭日冉冉的蓬勃;从艳阳高照的壮丽,到日悬中天的热烈;从日渐西斜的成熟,到夕阳落山的丰满,这是生命的完美历程。朝阳固然灿烂,夕阳依然辉煌。 如果把青年期比喻为人生的春天,那么60岁以后就是人生的秋天。春天固然充满生机,秋天却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老年人虽然失去了春天的艳丽,却拥有金秋的丰盈。 如果把人生比做一部书,那么少年就是书的开头,青壮年是书的中部,60岁以后自然是书的结尾。而结尾才是最精彩、最感动人、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人生“压轴戏”。 夕阳无限美,何惧近黄昏!让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一颗年轻的心,保持生命的青春活力,充分享受人生第二个春天的快乐,实现“乐享老年”这一个目标吧!</p> <p class="ql-block">孙祖年</p><p class="ql-block">难忘的记忆 (一)</p><p class="ql-block">----回顾在北京创业期间我所遇到的贵人</p><p class="ql-block">2014.3.26原创 2014.6.24修改稿</p><p class="ql-block"> 回忆是生命的美丽,她象征着匆匆而去的人生中甜蜜的溪水,总是潺潺流连;回忆让生命完美,她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是梦的光点,是幸福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总是无法摆脱太多的回忆。一个没有回忆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遗憾的,是不完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失败的。而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 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新年的快骏已经扬蹄。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总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在新的一年,我们有许许多的事情要做,有许许多多的理想要去实现。哀心祝愿各位都能心想事成、健康快乐、马上有钱、马到成功!</p><p class="ql-block">送完给大家的祝福,趁着新年新气象,早晨好心情,继续回顾在京的甜酸苦辣。</p><p class="ql-block"> 回顾在北京我所遇到的贵人</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贵人的相助,因为无论谁都不可能一生下来就会驾轻就熟、一帆风顺的,但凡在我最困惑最无助的时候有帮过我的人那怕是轻微的帮助我都会铭记在心,感激不尽,我都称之为贵人。屈指算来,仅在北京遇到贵人起码不下十位。今天先说孙总吧(孙祖年,原农村读物出版社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和孙总见面是1990年3月在农村信息通讯社,那是刚去北京的第二年,孙总满面红光,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但他和霭慈祥的面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 1993年,我主政丛书策编后,急需一行家指导,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孙总。孙总,原籍安徽省无为人(原农村读物出版社总编辑),在单位德高望重,为人和气,请他当顾问肯定会心想事成、马到成功!</p><p class="ql-block"> 当理想的航船扬帆启航载我远行的时候,一个伟大的,我一生中最神圣的历史使命---走向新世纪丛书编辑部主任兼主编、总策划的角色从天而降,猛然落在了我的肩上。这次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华丽转身令我即高兴又忧虑,使我不得不迅速找到一位资深、专业、内行并能帮我掌舵的业内舵手领航,协助和带领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我梦寐以求的理想彼岸,从而顺利地走向新的世纪,无愧于一个笔名一川(一乃首桂冠雄也,川乃无缝隙险可穿也),从地方到京城一心一意想干一番伟业的而立青年人的豪迈气慨!</p><p class="ql-block"> 其实,那时搞出版我还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在孙总手把手的教导下我很快学会了很多专业知识和做人做事的贤道。在家乡,虽然从事的是和文字相关的工作多一些,但从来不曾做过编书之类的事情,即便是做过新闻编辑但那与编书还是两码事,更谈不上图书出版这种文字行当最高境界的神圣而严谨的事业。</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立刻想到两年前我曾多次见到过的北京一位出版界颇有造诣的老前辈,农村读物出版社原总编辑孙祖年老先生。于是,电话请约带着邀请书等专程前往孙总府邸登门拜访,并向先生详尽介绍了我两年多来在北京的工作状况以及出任走向新世纪丛书编辑部负责人的一些想法和设想,真诚邀请孙总担任丛书编篡的总顾问和定稿总审校。孙总认真听取了我的汇报后愉快地接受了邀请并很快走马上任。</p><p class="ql-block"> 孙总虽说已退休多年,但身体状况超好,耳聪目明,思维十分敏捷,满面红光、神采飞扬,精神状态与实际年龄让人很难确定他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很清楚,那是1993年的仲夏季节,北京已是骄阳似火,气温难奈。走向新世纪丛书(32开本)<热土情深>、<绿色眷恋>和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32开本)<希望的田野>、<沸腾的热土>等四本书就要结集出版了,需要和出版社正式签订合作出版协议。孙总不顾天热年迈,坚持与我一道到出版社亲自担任主谈,生怕在出版时间和版权费等方面因我个人的业务生孰而出现差错。由于他老人家的亲自出面,有关出版费用及出版时间等关键环节都进展的十分顺利。而且在与出版社的合过程中始终如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丛书的顺利编发。</p><p class="ql-block"> 在与孙总朝夕相处,合作共事的三年间,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位德高望重、德艺双馨老人的乐善好施、高风亮节和人老心不老,志向永不倒的伟大胸怀,学到了一项需要十几二十年才能掌握的图书编排、出版发行的业务本领。他老人家不仅教会我如何做好专业工作还教会我怎样做人特别是怎样才能做一个大有作为的青年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总在业务上不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竭尽全力,业务上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他自己在丛书校对中更是严格要求,严谨把关,从来都是字斟句酌、一丝不苟。真是宝刀未老、老当益壮,老将出马,一人顶仨呀!</p><p class="ql-block"> 业务上,孙总绝对是专家级的人物。其它工作,比如公关、谈判、重大场面的应酬,孙总也都应对自如,处处彰显其高大上的个人魅力。</p><p class="ql-block">丛书除了在室内精心组稿、认真编辑、反复校对外,还要经常走出去,特别是要到印刷单位看大样,进行简单的毛校、初校,以保证丛书按时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 当年,负责丛书印刷的是远离北京的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印刷厂,该厂地处密云县北郊,距首都有80公里之多。那时候,我刚刚起步开始创业,还没有自己的坐骑,每年与孙总两三次的密云之行都是乘公交车前往,来回光坐车就得四五个小时。每次去印刷厂看书板大样,孙总都得在那里小住三五日,我只陪同他往返。记得有两次,丛书付梓的关键时刻正好赶上天气大冷和大热。一次是在“三伏”一次是在“三九”,但孙总全然不惧天气带来的困难,总是笑咪咪地说,辛苦一点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难得的清静安宁,正好远离闹市尽情呼吸郊外的新鲜空气。他把去密云校稿当成了郊外旅游锻炼身体的好机会,非常乐意和喜欢。</p><p class="ql-block"> 在与孙总一起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两套丛书共完成十本书(32开本)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其中,分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圆满地举行了隆重的出版发行坐谈会。由于孙总的直接参与,我把策划会议规格的希望值定得比较高。首先,会议必须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二是想争取邀请到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出席会议。心诚则灵、心想事成,天随人愿 、 梦想成真。这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得感谢孙总儒雅风度和大家风范。你想,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几百人的会议本就非同小可,而最重要的是有国家领导人莅临大会。那场面,那气势绝非一川一人所能应酬,必须得有经验丰富、气宇轩昂、玉树临风的高人坐阵。不如此 ,</p><p class="ql-block">胆从何来,智出谁首?两次大会均取得圆满成功!初战告捷为以后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十多次会议开了个好头,也为以后丛书(16开本)的高效高质出版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 从认识到合作再到分手距今已20年了,那时的他已是满头银发,现在该有90多岁了。这就是我在北京创业时遇到的第一位贵人,对孙总的感恩在当时也不知该怎样用最好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具体的体现,只是常到他家走走看看,香烟二锅头的表示表示。更多的就是虚心请教,埋头工作,没有过多的言行表达,至今回想起来都觉惭愧。如果是现在,肯定不会像那时年轻无知、少不更事,而应好好的感恩戴德,知恩图报。现在,晚辈在千里之外的黄河之滨,真诚地祝愿他老人家健康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p><p class="ql-block"> 与孙总忘年情深,几年的交往,受益匪浅,感念知遇之恩,知音之情,特赋诗一首。</p><p class="ql-block"> 忘年情怀</p><p class="ql-block">满面红光丝银白,</p><p class="ql-block">年逾古稀志不改。</p><p class="ql-block">俯身书台敲丽句,</p><p class="ql-block">手下妙笔润文采。</p><p class="ql-block">忘年情系新时代,</p><p class="ql-block">编书立言颂改开。</p><p class="ql-block">今日辛勤培绿叶,</p><p class="ql-block">明朝吐艳慰师栽。</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情豪迈。</p><p class="ql-block">甘为书坛育英材。</p><p class="ql-block">共同走向新世纪,</p><p class="ql-block">功名富贵懒青睐。</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1,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走向新世纪丛书(32开本)各前两卷第二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出版发行座谈会,图为出席会议的领导人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二排右起第11位为孙总。二排左起第七位为一川。2,两套丛书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式时部分参会人员合影,因场地局限合影分两次进行。图为第一组合影。前排左五为孙总。3,右二为孙总,左一为一川。4,二排右一为孙总,二排左一为杜总。</p><p class="ql-block">图片说明:1,孙总在与一川交谈,2,左为孙总中为一川,3,左为孙总 中为一川 右为唐园结。4,二排右二为孙总。</p> <p class="ql-block">杜豪</p><p class="ql-block">---回顾在北京创业期间我所遇到的贵人</p><p class="ql-block">2014.3.26原创 2014.6.26修改稿</p><p class="ql-block"> 回忆是生命的美丽,她象征着匆匆而去的人生中甜蜜的溪水,总是潺潺流连;回忆让生命完美,她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是梦的光点,是幸福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总是无法摆脱太多的回忆。一个没有回忆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遗憾的,是不完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失败的。而忘记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p><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创业期间所遇到的贵人 第二位,杜总。</p><p class="ql-block"> 杜总,杜豪,祖籍天津,时任国家体改委改革出版社图书开发部主任,后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社科分社总编辑。</p><p class="ql-block"> 杜总,年长我两岁,为人厚道、热情。初识时他还在改革出版社任中层领导,我们的合作也就是从认识的1993年8月开始直到2007年丛书全部出版发行结束。合作期间的苦辣酸甜、坦荡率直铸就了我们铁哥们儿般的深厚情谊,兄弟加朋友,恩人加导师始终是我们的主旋律。认识并能得到杜总十几年的帮助和支持是我此生倍感自豪和骄傲的资本。</p><p class="ql-block"> 1993年8月的一天,我与孙总经过反复商量,决定选择国家体改委下属的改革出版社全权出版发行我们精心编辑的走向新世纪和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两套大型丛书。上午10点,我俩准时赶到出版社。出面接待我们的就是杜总,说明来意并重点向他介绍了孙总后,杜主任赶紧找来了两位副社长见面。中午,杜总做东盛情地款待了我们并在饭后迅速地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p><p class="ql-block"> 改革出版社隶属国家体改委,担负着国家改革领域发现和振兴方面的典型经验和成功方略。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力度最大的一个时期。那时的改革出版社业务量空前,每年要出版百多部图书,且大都是事关国家改革方面的重头著作,它所出版发行的书籍又为摸着石头过河的国人不可或缺地诠释着前进道路上如何解放思想、怎样改革开放、取得一定成就的奋斗方向和改革成果。在我们向其报审图书计划时,改革出版社已超额完成了当年的出版任务,原则上不再接受新课题的出版计划。但社里领导在听取杜总的汇报后,果断决定,将我们的申报破例纳入当年的出版计划。毕竟我们的图书选题正合改革胃口,“三农”方面的图书又是改革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因此,与杜总真诚默契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从此启程并愉快地走过十几年灿烂辉煌而又难忘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 杜总人高马大,一米九三的个头显得非常伟岸,但他却是一位外刚内柔的儒家汉子。由于我们算是同龄人,工作中我是编辑部的负责人,他是出版社图书开发部的领导;我是走向新世纪丛书的主编,他是丛书出版方的责任编辑;丛书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上,我现场导演他现场主持;巧合的是我们俩原藉同属外地人加上我对他的尊重和诚挚,我们的工作关和私人关系很快发展起来,直到后来的无话不谈,真真正正成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铁哥们儿!</p><p class="ql-block"> 酒逢知己千杯少,幸遇恩人话语多。 记得当年我刚从事图书编辑出版工作,一切都是从头学起。我总认为,万事开头难。这个难不是我客观意义上的难,而是主观方面的难。虽然咱也是个读书人,偶有拙文见诸报刊,但对于出版图书包括策划选题、编排目录、设计书版、印刷装订等等这些基本业务我是耳闻多看见少,似懂非懂,更未亲密接触过。</p><p class="ql-block"> 我更坚信,书藉是阶梯,人类进步离不开它;书藉是钥匙,它能开启人类智慧之门;书藉是小船,它能开往知识的彼岸;书藉是火把,它能指引你前进之路……书乃文山字海载体中之阳春白雪,是著就人类文明,净化众生灵魂的灵丹妙药和锦囊妙计。一本给人启迪受益终生的好书其孕育诞生本就是一项艰辛严谨而又系统复杂的浩瀚工程,即是你无限钟情,嗜爱如命,要想随便著编打造一本确非易事。遇到了杜总这位业内大家使我拨云见日、顿开茅塞,从而一步一脚印,顺利步入梦寐以求的图书出版行业,并小有建树。</p><p class="ql-block"> 记得第一次在农讯社组编<中国乡镇之星>时,有关彩图的设计都是拿到香港请人家帮忙设计,费用昂贵。以十六开为例,大概一个P得近两千元设计费用,跨页也要三千元左右。我们组编的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中有一本文图混编的十六开硬精装书藉<中国明星乡镇>,里面编发了50多个整版彩页。如果按香港那边的报价,费用约需十五万元,怎么办呢?请教杜总后,他叫出版社一美编业余加班,帮助设计,费用3万,轻松为我减去十多万元的经济负担。这真是内行不慌忙,外行愁断肠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杜总不仅为我节省了开支还教会我许多出版业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走向新世纪丛书(十六开本)在总共出版发行的十七本(册)书中,卷卷都有几十个P的彩插,由于成竹在胸,丛书整个设计包括封面、插页都是我亲手完成设计,从而为编辑部节省下不菲的开支。学中干,干中学,自己居然也能设计精美、特点突出、风格独居的彩色画页,甚至比专业美编还专业,深受出版社及广大读者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朋友多了路好走,心诚则灵路路通。在杜总的朋友圈里,多是一些从事新闻出版的文化达人。为了使我尽快融入图书出版圈,他总会不断择机向我介绍一些他的至交知己与我相识,而且多是即精通专业又有身份的这官那长。</p><p class="ql-block">1999年10月,与全国农民报协会的丛书合作编辑出版计划完成之后,他及时地将我介绍给时任<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冯总和时任理论部主任张杰(张主任之后任证卷日报社社长),并迅速促成我们达成新的合作协议,继续接力完成走向新世纪计划中的丛书编辑出版计划。由于张主任升任证卷日报领导,协议执行一年后自动解除。虽然丛书编辑部还在正常开展工作,犹如国不可一日无君,船不可一刻无舵一样,丛书编辑部同样需要新的合作单位。这时,他又及时地为我牵线搭桥,从新介绍时任中央党校政研室主任白占群领导下的<理论前沿>杂志社继续合作编辑出版走进新世纪丛书。</p><p class="ql-block"> 这样,在他无微不至地关心支持下,走向新世纪丛书的脚步一刻也没停息过。而且从容健步地走进了新的千年,坚持完成她所见证的祖国改革开放的矫健步伐和华夏神州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真实记录和再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英明伟大以及她所领导的十三亿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母亲的伟大复兴和祖辈企盼美好的中国梦而迸发出来的豪情壮志!</p><p class="ql-block"> 为了扩大走向新世纪丛书的对外影响力,丛书出版之际,我们都要择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又叫发行表彰大会。几乎每一次会议,台前幕后都是我俩唱主角。特别是在主会场---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里,我主要负责现场指挥,多数时候总是杜总担任大会主持人。由于他国语标准,声音浑厚,会议议程了如指掌,现场操控性强,又多次策划主持过大型会议,所以主持人非他莫属。实践也绝对证实我们俩人的配合默契、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为了把会议办得更加圆满精采,让到会的几百位作者和主人公代表乘兴而来高兴而去,空手进京,满载而归。记得从第三次会议后的每次大会上,在杜总的精心斡旋下,出版社每次都会康慨解库,无偿拿出十多种积压图书,按到会人数每人一套。极大地满足了参会作者求书若渴的愿望。把图书当做会议纪念品,这在北京并不多见。以书相赠,又正中文人下怀,因此,深受到全体参会代表的热烈欢迎和交口称赞。同时,又密切了编撰双方之间的鱼水关系从而推动了丛书不断稳健发展,快步走向新的世纪。</p><p class="ql-block"> 杜总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厚道人,热心人和专门为人阶梯的知人善仁的伯乐相马。他不只是助我这个兄弟走上了多彩人生的康庄大道,他自己也是业绩斐然、大放光彩!据我所知,仅他担任责编的书籍每年都在数十上百种,几十年的辛勤耕耘使他收获的图书不下千种。最上人骄傲和自豪的是:由他策划,共同主编,亲任责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全书百卷)不仅是他自己的代表杰作,也是继<康熙大典>之后,新中国的第一部大典。正象他的名字一样,这部宏篇巨制以其独有的魅力,自豪的风范,向新中国五十华诞献上一份厚重的大礼!这是杜总及他的同事们的喜悦,也是我和热爱这部大典的亿万读者的幸运。</p><p class="ql-block"> 2001年5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编辑出版座谈会,布赫副委员长、政协副主席孙孚凌、“延安五老”谢觉哉夫人王定国先生等出席了座谈会。我也有幸到会,耳闻目睹了整场会议的热烈场面,并参加与国家导人的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去年底,我刚学会微信,在邦定手机通讯录时,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和名字映入眼帘,定神一看,是我终生难忘的恩师,兄长,好友杜总杜豪先生。立即添加,随后互致问候,心情顿爽,感慨万千。庆幸分别后的再次重逢,不仅如此,更是天天见面!</p><p class="ql-block"> 杜总,愿我们的哥们儿情义与日月同辉,与江河共流!</p><p class="ql-block"> 回忆撰写与杜总的愉快合作和真诚交往的美好往事,心情犹如大海里欢腾的浪花,喜悦陶醉,激情飞扬,感慨万千。思维风飞,行文如风,一气呵成。至此,诗从情来,情注字间。特赋:</p><p class="ql-block">情义无价</p><p class="ql-block">天子脚下人茫茫,</p><p class="ql-block">有缘相识帝侧傍。</p><p class="ql-block">人生知己最难求,</p><p class="ql-block">精诚所至不迷茫。</p><p class="ql-block">杜总人高义更长,</p><p class="ql-block">著书悟人争荣光。</p><p class="ql-block">为人豪爽情无限,</p><p class="ql-block">甘为人梯心坦荡。</p><p class="ql-block">知己平生人高尚,</p><p class="ql-block">一路相伴飘芬芳。</p><p class="ql-block">携手走向新世纪,</p><p class="ql-block">共著丛书美名扬。</p><p class="ql-block">岁月蹉跎热与凉,</p><p class="ql-block">庆幸杜总帮大忙。</p><p class="ql-block">夜阑人静思不断,</p><p class="ql-block">手足情深似海洋。</p> <p class="ql-block">《知己张海峡》</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大年初六,几天来的走亲访友告一段落。早就约好要和我的发小闺密张先生两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也在纷纷扬扬、漂漂洒洒的飞雪中得一实现。虽然市区道路湿滑难行,但却难以阻挡两家人企盼已久的相聚心愿。中午十一点半,大家按时聚齐,热气腾腾的火锅午餐使本来就欢声笑语的热烈气氛又锦上添花、亲上加喜。我们老字辈们在一起有道不完的家长里短,孩子们在一起谈笑风生、热闹非凡。气氛之热烈、相聚之欢乐不言而喻、无庸赘述。我和张先生属同乡,从小就能耍到一起。1978年他光荣地应征入伍,成了一名在那个年代人人羡慕、个个崇拜的人民子弟兵,我却因舅家成份高而无缘从戎,至今仍耿耿于怀、铭心镂骨,未能当兵戍边、报效祖国成了我终生最大的憾事!那时,他在新疆和田当兵,我在家乡大安务农,相距数千公里,但我们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书信传递着乡情、友情继尔上升为手足之情,书信不仅是联络加深友情的鸿雁更多的是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扎根山区为农村的理想和信念,受张先生的正面影响,最重要的是提高了我的书写水平,文字功底明显见长,钢笔字也突飞猛进,为以后以吃文字饭为主、成就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弥补了好男儿志在军营的缺憾。我在北京创业的漫长岁月里,张先生时常过问并鼓励支持我克服困难、坚持奋斗,不达目的誓不休。在我最困难、思想最空虚的那段时间,他利用出差天津的机会专门到北京看望我,给我指点迷津、雪中送炭。虽然他没有直接与我并肩战斗,但间接支持的力量亦很强大。比如说,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有他热情的关心和照顾。如果说我的奋拼是成功的话,那么,他经常关心鼓励、参谋建议是我安心京城、实现理想的润滑剂和助推器。离京回乡后,由于长期在外,顾此失彼,空虚烦恼又深深地困惑着我。这时,他又一次伸出温暖的双手,隔三差五约我吃饭唱歌,使我很快溶入他的朋友圈、战友圈,及时解除了我的孤独困惑,重新燃起我生活的热望和正确面对陌生而又熟悉的人世冷暖。现在,我们两家人如同亲戚,四个孩子(各俩,均一儿一女,幸福指数相同)也情同手足,有事没事常问候,大事小事当己事。行文至此赋诗一首: </p><p class="ql-block">秋旱冬旱到立春, </p><p class="ql-block">一夜梨花飘飞飞。 </p><p class="ql-block">敢问瑞雪眷顾谁? </p><p class="ql-block">一川海峡二闺密!</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25日</p> <p class="ql-block">《我的妻子》</p><p class="ql-block">继续讲述我在北京期间家人给予我最多理解、鼓励和支持的难忘情节,特别是妻子给予我最多、最让我感动。1989年,刚过完春节,我决定向单位请3个月假,协助发小去北京筹划承办一次全国性的产品展销订货会。同妻子商量后,得到了她的同意和支持。但,谁都没想到事与愿违,理想化为泡影。仨月假期从此成为近20年的痛苦离别。在北京长达十七八载的岁月当中,有成功的喜悦,有必然的坎坷,有想家的困惑,更有思念的忧郁。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亲人们熟悉的面孔………父母大人是否康健?儿女们的学习可有进步、周未是否玩得开心快乐?兄弟姐妹们的工作是否顺利?当然,想的最多的是常常为我牵肠挂肚的妻子今天为什么没有给我打电话…… 妻子小我两岁,为人善良大方,是个贤淑勤恳的女人。嫁给我以后勇挑家庭重担,孝敬公婆不含糊、起早贪黑不拖拉、养育儿女不骄惯、对待弟、妹很关爱。我们结婚不到4年,我母亲就猝然去世。照看古稀祖母的重担就压在她的肩上,1993年,祖母与世长辞,终年83岁。妻子的为人处事受到了亲友们的赏识和称赞。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我在北京的十多年间,妻子为全家付出了她的美好青春和辛勤的汗水。那时的她体重还不到90斤(现在体重130斤)但她却用单薄的身躯担负者一家老小的方方面面。直到我离京返乡后她才有释重负。 初到北京的90年代,每到寒暑假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她都会提前几天准备好行囊、干货等带上两个孩子进京与我小聚。那时的火车根本无座且慢如耕牛,从家里到北京需要十六七个小时,其苦可知。但她无畏坚持不懈,每年两次是必须的,使我感受到人间最美好的天伦之乐。直到2002年,我有了坐骑后,这种旅途之苦才告终结。之后,我由每年回一次家最多二次的状况一下增加到五六次之多。不再痛受思乡念妻想儿之煎熬,工作更加春风得意。人常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必有一个贤惠之妻。应该说她当之无愧!如果真要说我是一个成功者,那么,毫无以为这份功劳有她一半。 为爱国家不分先后,为家贡献还得夫妻。我与妻子结婚到今天已整整三十二个年头,相依不到一半时间,但这种相互牺牲,各挡一面的精神,现在看来还是值得的。距离产生美,相思出动力。不管大家小家概莫如此。我们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正是由亿万个离多聚少的家庭以牺牲自已的天伦所付出的贡献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去年年底,儿子结婚,我决定:陪妻子到义乌商品城转转,准备花个万把块钱为她买一件象样的皮草上衣,准备在儿子的婚礼上显摆显摆。结果未能如愿,试穿几件后,不是象土豪就是象宋丹丹,引来宾主大笑。由此,劝告年青一点的朋友:孝敬父母要趁早,关爱妻子也要趁早。别等她丰富了就一切都是浮云!接下来继续讲述在北京创业亲人们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老夫当年君侧卧,只求温饱不图阔。青春己去不复返,今伴原配黄婆脸。如若他日东山起,愿携糟糠从头越。平谈健康享天伦,夕阳虽美终究落。奋发图强为那般?理想信念小家窝。人生自古谁不老?无愧吾辈任评说! 2014年1月9日 先晒几组和家人在一起的照片与大家共同分享和回顾我在北京打拼近二十年间,在不同时期、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不同地点同家人的合影。之后慢慢讲述和回忆那段艰苦、欣慰,曲折、开心,甜蜜、心酸,悲欢离合、痛喜交加的岁月。第一组:说明:1,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就不一一标注; 2,照片内容主要是我、妻和女儿、儿子; 3,照片时间跨度大约从1989年始到2007年; 4,照片多是在冬、夏两季拍的,也就是孩子们的寒、暑假期; 5,主要地点是三门峡、北京的一些公园、旅游景点和北京、三门 峡 周边 的一些地方; 6,先发6组。 专门再发几组我的一双儿女在一起的照片。女儿比儿子长四岁,非常可爰。正是他们姐弟俩的聪明、睿智,漂亮、帅气,听话、懂事为我在北京的创业增添了极大的动力。是否如此,就让照片说话。 第四组照片。说明:这四组照片一部分是我和孩子们在一起时我拍摄的,一部分是我的弟弟拍摄的(有关我弟弟对我在北京的鼎力相助后边还要专门讲述)。这些照片充分反映出两个孩子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依相辅、以大带小、快乐成长的真实写照,也充分证明:孩子还是两个好,生俩才是硬道理!这些照片大部分再现的是孩子们童年、少年时期。长大成人后,这种胶片照片就日渐消失了,取尔代之的数码照片又都在电脑里睡觉。现在孩子们己成家立业:女儿的女儿今年已两岁零四个月了;儿子也于去年11月27日完婚。上传这些照片除了回味更多是展望。可以说我们王家现在己是四世同堂,可谓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更重要的是希望我的儿孙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不畏艰难、勇于担当、豪情壮志、实现梦想的创业精神!接下来先晒一组夫人照片,继而讲述我在北京期间她为我牵肠挂肚、辛劳持家的故事。 昨天上传了几组小家庭四口人的照片,接下来本应专门晒两组妻子的照片,讲述她在家里勤劳持家,孝敬父母、公婆,含辛茹苦教育子女成长学习的故事。仔细一想,还是先晒四组大家庭照片,倾情讲述亲人们在我远离家乡给予我一家大小的无私帮助和亲切关照。家庭,广义地说是指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是为大家庭,亲者众;狭义地说是指小两口抑或有一个二个或三个孩子,是小家,亲者寡。一家,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字眼。尤其是常年漂泊在外的人,特别是象我这号在北京一呆就十几二十年,家对我来说就更象冬日暖阳,暗夜明灯……家里,有生我养我的父母,有情深义重的手足,有其乐无穷的天伦,有血浓于水的亲情……那句流行己久而且已经著了名的歌词:“问世问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唱的是爱情么?值得商榷。我认为,这世间的情大致可分为三类: 亲情、友情和爱情。友情固然真挚,爱情甚是动人,而这亲情才是最没有功利目的的无私和伟大!儿时,享受着父母的慈爰;成家了,由媳妇接着疼爱;有了大事小事,亲人们会蜂拥而至,问寒问暖。爱情的玫瑰有时会调零,友情真诚有时会背叛,而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却终生伴你到老。</p> <p class="ql-block">《我的胞弟》</p><p class="ql-block"> 我的弟弟小我13岁,是个标准的70后,为人忠厚、勤奋机灵、尊大爱小、性格温和、做事低调。在我的印象中,小的时候的他,调皮捣蛋、聪明可爱。由于他在我们兄弟姐妹6人中排行第五,也是我唯一的一个弟弟。所以,受大的影响他很早就懂事。特别是我离开家那会儿,小弟还不满20岁,家中大事小事他都能勇敢地去面对。为我以后长期在外打拼解除了后顾之忧,使我能在北京安安心心、踏踏实实地追求我的梦想。我和弟弟亲如手足,情同骨肉。我一生为他该做的实在太少,在他人生最关键的立业成家时期,我却不能尽到一个兄长应尽的职责和关爱,使他很早就形成了自我完善、独挡一面、坚韧不拔的处事能力和顽强意志、还使他养成了勤俭节约、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正是这些艰苦经历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政治资本。最重要的是,作为小弟,他对我不仅言听计从,对我的事业更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回想起我在北京那些轰轰烈烈的场面,每一次都有他的参与和帮助,每一次都有跑前忙后、上窜下跳的身影,为我的成功最直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我们兄弟身上真真正正验证了那句古话:上阵离不开父子兵,打虎还须亲兄弟!当每一部书正式出版就要发行的时候,如同婴儿出满月摆喜宴一样都要庆祝一番。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典(实乃发行表彰会)虽然愿望良好,但风险极大。成功了,皆大欢喜。弄砸了,那怕发生一点点意外都会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而每一次会议,在召开前几天,小弟都会请假,不辞劳苦、昼夜兼程赶来助战。小弟是个业余摄影爱好者,但他的专业水平毫不夸张地说可与那些新闻摄影大家们媲美! 那个时候我的一个同事就说过:开会,只要建栋能来,大会就成功一半了,这话一点不假。总共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13次发行庆典,小弟每场必到。每次除了摄像记录实况外还必须有摄影记录。摄像每次都由中央电视台一个合作摄制组完成,绝大多数摄影则由弟弟一人承担。开始,有两次会议我请的是资深摄影师帮忙,但很不尽我意,因为他们的速度太慢,很多场面没有拍到,为会后制作画册留下遗憾。弟弟独担摄影后,每个重大场面、珍贵镜头都能扑捉到。在众多摄影者中,他在会场里是最活跃地一个。刚才还在主席台前对焦,一眨眼间他又在最后排闪灯,其抢镜头的速度不亚于百米赛跑! 一次次地磨炼,一次次的实战,使小弟的摄影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小弟注册的网名叫:人民摄影师,他经常为人民网等网站上传一些摄影作品,传得最多的是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以我的眼光客观地说:他的敬业精神,专业水平都可与我北京的同事同行相比,遗憾地是当初没能为他在北京找个工作,以充发挥他的智慧才艺!他最早在一家企专搞新闻宣传,主编厂报。企业倒闭后,又先后在郑州,平顶山等地继续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现在就职三门峡日报专题部。小弟给予我的帮助支持我终生难忘,我欠小弟的关心关爱,今后要即时补上。祝福我的弟弟继续努力,勇攀高峰,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接下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亲人们给予的理解、鼓励和支持。</p><p class="ql-block">附:关于弟弟的专业水平再补充说明一下。由于我是总策划,在大会堂开会,一切的一切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尽善尽美。其中,忠实完整记录大会实况是关系到活动下一步开展关键所在。一般意义上,在大会堂举行具有全国性影响的会议,光新闻记者少说要有几十甚至上百人。而我们专门邀请的摄影记者不过区区几人,说小弟一人以一抵十有点夸张,但一个顶仨却是真的。每次会议下来,光胶卷就得准备二三十个,他一人就能用掉三分之一多。你想,会前会后,场面好几个,这厢有贵宾室领导人在小憩、那厢有专业摄影师为全体代表拍摄合影照,场内大会正在开幕、场外,有代表要接受记者采访。那一个场面都要拍到,而哪一个场面都会瞬息万变、稍纵即失。必须做到快速、准确、高质、高量,还要有分寸、有礼貌。试想,有哪个领导人五步之内敢看见冒失鬼、二楞子?!所以,要想圆满完成任务又谈何容易?我弟弟就很出色地胜任重任,受到了丛书编委会和大会组委会领导的一致好评,也为我增了光添了彩,为丛书的编辑发行等活动的顺利开展作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天子脚下 上篇</p><p class="ql-block"> (代序)</p><p class="ql-block"> 王建栋</p><p class="ql-block"> “愈挫愈奋,知难而进,干则必成”是我哥的创业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他完成了中国图书出版界为之称道的大型出版活动,由他担任主编所编辑出版的书,摞起来几乎等同他的身高,他的业绩在全国是不多见的。今天我将他在天子脚下~~北京的创业历程写出来以飨读者。</p><p class="ql-block"> 哥哥王建国,笔名一川,1958年农历4月初8出生在甘肃敦煌,成长在豫西黄河岸边一个古老的小山村——大安村。奔腾咆哮的黄河在这里拐了个急弯,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和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象征的中流砥柱,就在我们村。喝黄河水长大的哥哥和其他同龄人一样,饱受着那个激情燃烧且多云变幻年代的艰辛和磨难。从上小学到上高中期间就一直捎带着帮家里干家务、挣工分。高中毕业后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农业生产责任制后,除了种好庄稼,农闲时上山打石头,搞副业。农家活犁楼锄耙、杈把扫帚扬场锨,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稚嫩地肩膀早早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哥是一个爱动脑子的人,又是一个仗义直言的血性男儿。由于他办事公道,工作积极上进、勇往直前,高中毕业不久就被社员群众推举为记工员、民兵排长、生产队长等,修大寨田那会儿他一马当先、带头苦干,在生产队里众口皆碑。</p><p class="ql-block">“好打架”的哥哥年轻时没少让我爹生气费劲,但每一次都事出有因,多是惩恶扬善、打抱不平、行侠仗义!</p><p class="ql-block">笔耕不辍是我哥立志自学成才的基石。无论是干活,还是玩耍,哥哥总是爱舞文弄墨继尔出人头地。写新闻稿是我哥在家务农时最大的业余爱好,无论再苦再累,只要是读书写作他都会熬到深庚半夜,第二天三门峡广播站新闻节目准有他的作品,“本站通讯员王建国报道”成了十里八村乡亲们的最深的印象。村里新鲜事总能在第一时间播报,大家为村里出了个“土记者”津津乐道。我哥也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地收获着、进取着。《豫西报》(三门峡日报前身)创刊之初“本报通讯员”又成了我哥的代名词。自学成才的哥哥十分注意学习方法,新闻界的老师说要成为一位高产记者要做到多读、多看、多听、多写、多跑。他心领神会,并自费订阅了《陕西农民报》、《山西农民报》、《吉林农民报〉、《四川农民报》、《农村大众》、《河南农民报》、《山西青年》、《奔流》、《群众文化》、《福建青年》、《深圳青年》、《新闻知识》、《新闻记者》、《新闻战线》、《新闻爱好者》等几十种农民报、社科青年类、新闻业务类的报刊杂志。正是在“五多”的过程中,他的发稿量与日俱增,成了远近闻名地“农民记者”。也正是他在新闻写作、媒体见稿取得的成绩,被大队相中,并被选拔为大队干部。</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哥哥在生意场上也是一把好手。在村里他分管综合石料厂专管烧熟料、白灰,对铝石、青石有十分了解。石灰岩石在我们山上遍地都是,农民开采出来不是卖不出,就是低价贱买。家乡的石灰岩石品位高,各项元素含量高,特别锌的含量最适合冶炼电石。哥哥从此看到了商机,决心为乡亲们雪中送炭、力解难题。水电部第十一工程局在三门峡有一家电石厂,年用石量很大。各村社员群众开采出来的石头都由各大队经手扣除一定的手续费、开山费、毁林费及所谓的管理费后再交由公社工业办公室统一发车皮卖到工程局电石厂。每一年给农民结一次帐付清货款,有时两三年才付一次款。因为供大于求,农民被迫接受着极不平等的条约。其实,真正的需方工程局电石厂收货付款从不欠帐。那时候哥哥就深诣党的富民政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在市工商局申请注册了“三门峡市东郊贸易货栈”并专门聘请时任三门峡市(小三门峡市)法律顾问处律师段小成为常年法律顾问。为了保证个体户及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把与农民签订的每一份合同一一公证。哥哥做生意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看准石头先付款,出价比别人高,乡亲们都乐意把开采出来的石头交给他,农民按合同按时供货,生意越做越活,哥哥也成为乡里有名的红顶商人。哥买的“牡丹牌”彩电是全乡买的最早的一批,记得是1985年,电视上正放《霍元甲》《射雕英雄传》,每天晚上我哥的小屋里挤满了左邻右舍,为山区农民文化生活做出了贡献。</p><p class="ql-block">我哥生意场上如鱼得水,新闻写作也如山涧清泉汩汩流淌,他用智慧和汗水滋润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天道酬勤”,哥哥这个奇才终于又被时任高庙乡党委书记蔺洪范发现并及时聘任为乡文化站专干兼乡广播站文字主编。是金子总会发光,他的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舞台。《三门峡日报》、三门峡广播电台以及市区相关信息、简报等几乎天天能看到或听到他写的文章和稿子,从此高庙乡的新闻人物也逐渐多了起来,从不起眼的深山区高庙乡在全市76个乡镇中知名度急速上升,上级领导也更加关注高庙乡的发展和变化。当时,市里一些德才兼备的市直单位优秀青年干部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简报上对高庙的详实报道纷纷涌跃来到山区乡挂职锻炼或扎根任职,他们中间多数人在高庙乡多有建树,为山区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时任乡党委书记贺润增慧眼识珠,十分器重我哥,还破例提拔他为乡政府秘书(在山区乡工作有个不成文定律,凡是担任过政府秘书的人,日后晋升百分之百)。这时的哥哥不仅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而且工作能力也颇具水平,他所专职的乡文化站及他本人分别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先进文化站和全省先进工作者。时任三门峡市广播站站长张高昌先生看中了哥这块新闻料,硬是将我哥挖到站里任新闻坐班编辑、记者。</p><p class="ql-block">三门峡广播站是三门峡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在这个新闻单位,我哥尽管工作不到一年时间但所做的工作受到了站长的高度评价和多次表扬。</p><p class="ql-block">我知道哥是为什么离开他痴爱的新闻事业,因为家里穷,哥在家排行老二,老大是大姐,他无疑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哥在广播站的时候,我还不满20岁毕业在家,鼓捣一些小生意,弄俩小花钱。哥排行下是两个姐姐,我是老五,我还有个妹妹,我母亲在1985年时因病去世,家里还有一位奶奶年近古稀,父亲教了一辈子书,经济紧巴的很,哥就想多挣俩钱改善生活。侄女不到六岁,侄儿才一岁多,嫂子又没工作,哥忍痛割爱放弃了他热爱的新闻写作,辞去三门峡广播电台记者的职务,转身下海。</p><p class="ql-block"> 哥弃文从商缘于同村发小的鼓动,他们集结了一批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时代骄子,组建了自己的团队,1990年前一年4月,在郑州搞了一个全国性的“中国民用名优产品展销订货会”,由于不可抗拒的因素展会彻底流产。</p><p class="ql-block"> 失败是成功之母!时年8月,哥哥同他的几个主要骨干重整旗鼓,奔京离乡,决心在北京续追梦想大干一番。进京后他们的谈吐和理念深得人民日报广告处领导的赏识,欣然承担《人民日报》广告部为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专门编辑出版的《中国名优产品画集》的亚运特刊组稿任务。也正是这一次,让他有了扎根北京,创业北京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1988年哥作为《人民日报》广告部的特聘人员开始了他的业务之旅,山东,河南,山西等长江以北的省市留下了他为生活、为家庭洒下的汗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辛勤智慧换来丰硕的回报,1/3的画册页面被他征来的广告占领。为此,《人民日报》广告部主任刘瑞武女士安排哥为本部工作人员介绍经验,一个基层来的年轻人为中国第一报的广告专业人士讲经验是我哥想都不敢想的,然而却在他身上发生了,因为在他的辛勤工作下,一单又一单的广告回执象雪花一样飘然而至,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现象。哥哥就像一粒被鸿鹄衔起的种子,被安命在高山之巅的岩缝中,以顽强的生命力,长成参天大树,与白云并肩,与鸿鹄齐志。</p><p class="ql-block"> 北京南线阁南马道15号是三门峡市驻北京办事处,也是农村信息通讯社的社址,《人民日报》的业务完后,哥又来到这里,农村信息通讯社社长姚宇平与我哥是朋友,姚先生原在三门峡发展,后经我哥鼓动来到北京,之后,哥与姚先生及同仁们的努力,该社成功挂靠在农业部农研中心。农村信息通讯社与新华社国内部合作出版《中国区县经济》丛书,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为该书题写书名;《中国乡镇之星》画册由农业部部长刘中一题写书名。两本书迅速在全国铺开征稿工作,哥具体负责组织策划和组稿工作成绩斐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几年的组稿生涯是我哥深深认识到创业的艰辛,不满足现状,我哥立志在新闻方面有所建树,成了他这个阶段的人生追求。我哥是从最基层通讯员做起,后来又到中国新闻界最高层的《人民日报》社、新华社,这样的经历使他对中国新闻运作脉络和新闻从业者的心理,从原来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他得出结论:基层通讯员想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作品心情之迫切,犹如登天攀月;国家级媒体废稿如废纸被遗弃。这里面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就是利用废稿编辑出书,这些文稿的作者很多是向往国家媒体而屡投不中,有着极其坚韧的投稿信念,可以说是国家级媒体的“敢死队”,他们的这些文稿不是写的不好而是国家级媒体版面有限,媒体只好忍疼割爱,新闻稿件是“短命鬼”,只有发表了才可以永驻史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论断,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走向巨变。哥以一位新闻工作者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鉴别力,确定了两套丛书一本画册的选题、立项——《走向新世纪》、《发展农村经济指南》和《中国明星乡镇》。有了这一想法,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帮助下,他找到《农民日报》经济部,要求合作出版这两套丛书,唐主任非常高兴,表示愿意合作。于是《走向新世纪》丛书以三个月一本的速度迅速完成了《热土情深》、《绿色眷恋》、《春花秋实》、《世纪之梦》;《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丛书《沸腾的热土》、《坚定的信念》、《绿色风景线》、《神圣的使命》、《坚定的信念》、《走向新纪元》、《希望的田野》。这些书为32开本,硬精装,每本68万字,国务委员陈俊生为<发展农村经济指南>、《中国明星乡镇》题写书名,农民日报社社长孙永仁为这两套丛书作序,改革出版社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搞好这三套丛书的发行和表彰工作,他又组织策划了一次又一次人民大会堂的发行表彰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孙起孟、廖汉生,中顾委常委段君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郁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被邀请到会作重要讲话,每次会议他还邀请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到会采访,时任<与你同行>节目主持人纳森,<经济半小时>节目主持人计渝等应邀到会采访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哥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最喜欢大海、高山和草原。我喜欢渔民,是因为他搏击风浪与死神搏斗陶冶出来的勇敢值得我去学习;我喜欢牧民,是因为他们有在辽阔草原扬鞭驰骋宽阔的胸怀;我喜欢山民,是因为他们有在崇山峻岭之间磨练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虽然我没见过大海,可我梦想过它的宽阔;虽然我没到过草原,可我想象过它的无垠和辽阔;虽然我没登过珠峰,可我明白向上一步就有新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哥在我的心目中是一位常胜战神,同时也是一位严厉的师长。我也正是踩着他的脚窝一路前行,他在给广播站投稿时积累的经验,我是拿来就用,果真奏效,从而丰富了我的新闻写作技巧,也影响了我的求学择业之路。1994年我报考了郑州大学新闻系,1997年毕业。哥,人在北京却时刻牵挂着我的学习和进步,还经常写信鼓励我,“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他以陶渊明的一副对联勉励我,很快我在我所在的企业崭露头角,被任命为企业报的负责人,后又被集团党委任命为团委书记,我知道我是以什么获得的成绩,是哥哥开创精神和语重心长的教诲发出的回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哥有着勇敢、质朴、机变、真实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渔民、农民、商人、记者品质的凝练。我哥在我家是贡献最大、最多的,他背负了家庭、亲朋几乎令普通人所难以承受的担子。从我母亲病逝之后,家里大小事情都由他出面、出钱去办,可以说事无巨细,都是他在奔波劳累。父亲和继母能走在一起,关键是我哥,是他数次亲自到山西把继母接到家,还不断拿钱资助家里。我买房、结婚、生子,哥一次又一次的拿钱,并教我做人的道理和办事的方法。(接下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哥从事的是商业出版活动,他要以商业手段出版丛书歌颂改革开放的中国,来圆他的新闻之梦,因为他是新闻人,他挚爱着新闻事业,在出书是暴利的年代,他有他的理论:把改革的成果、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尽可能多的整编到《走进新世纪》丛书中,他所编的书从没收过入编费,而是采用自愿购书准则,微利经营,从而吸引了全国数万名作者加入到为该丛书撰稿的行列中来,有的作者为该丛书写过数十篇人物报告文学、理论文章。他这样做虽然没有多少利润,但社会效益显著,在人民大会堂一次《中国世纪魂》发行表彰大会上,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秘书长杨列慎这样说:“鸿篇巨制《走进新世纪》丛书堪称中国当代《资治通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再一次提出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论断。我哥认真领会理论实质,把这一理论贯穿丛书的编辑之中,为了谋求《走向新世纪》丛书跨世纪的编辑工程顺利进行下去,1996年我哥与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签订协议合作编辑出版《走向新世纪》丛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7年6月《走向新世纪》第一系列《中国世纪行》上卷付梓出版了,该书480万字,国际大16开,硬精装,彩色护封。之后的《中国世纪颂》、《中国世纪梦》、《中国世纪魂》、《中国世纪坛》、《中国世纪潮》、《中国世纪情》等全部采用这种版式,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把《中国世纪行》作为礼物向党的十五大和香港回归献了一份厚礼。从此以我哥为主的编辑班子以每年两本的速度编辑、出版、发行这套丛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丛书在出到《中国世纪魂》下卷时更名为《走进新世纪》,也就是在跨世纪门坎之前改的。也就是在这时,中华全国农民报协会退出合作,由经济日报理论部介入,继续合作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新世纪》全面详尽真实地记录了改革开放跨世纪的十余年,忠实的守候,踏实的劳作,必定换来丰厚的回报。在快要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参加过几次《走进新世纪》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出版发行表彰会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同志,在家里听取我哥的工作汇报后,并当即为《中国世纪魂》题写了书名,布赫副委员长五次参加该图书的出版发行表彰会,每次都发表鼓舞人心的讲话,给主办单位、作者和与会的主人公以莫大的鼓舞。我哥是这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每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他都精心准备,认真组织。每一次都很顺利,在圆满结束时我哥都非常高兴,幸福的泪水会夺眶而出。因为他又完成了一项大工程,他没有辜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期望,没有辜负合作单位的厚望,没有辜负全国万千读者热切的目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套书的出版发行引起了更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的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廖汉生、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原中顾委常委北京市委书记段君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郁召、经济日报总编辑冯并、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王庚年、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唐非、农民日报社社长孙永仁等一百余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9年12月12日,布赫副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中国世纪梦》出版发行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同志们:我非常高兴的出席今天的会议,因为《中国世纪梦》的上卷出版时我曾出席过,看到大家集体创作的这部书,我有个想法:今天,我们国家举行50周年庆祝活动,这期间,也出了不少书,其中,又《中国世纪梦》这本书。这些书不仅总结建国以来,各条战线、各个方面的工作、成就和经验,许多书都编的很好,都很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有些书不仅总结了过去的经验,为今后工作指出了方向。大家一方面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为我们国家自解放以来,这么多建设成就,都是包括在座的同志们、全体中国人民所创造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有许多的优秀作者出席了会议,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们现在的作家队伍,记者队伍和笔杆子,面很广,包括工农兵广大群众。如果说,建国以来,在经济上取得很大成就,这是对人类的一个很大的贡献,我们也涌现出一大批新的作者队伍、记者和编辑同志,这方面值得庆贺。我想,我们出这套书,有双层意义:一方面是对我们经济工作取得成就的肯定,颂扬、表彰先进人物,同时,也是对我们这个创作队伍、文学艺术队伍一个表扬,也是个考验,使我们有这个机会,利用出书的机会,把各地的先进的经验、先进人物,通过写文章表现出来。因此,我看这个书非常可贵,非常贵重。希望这套书在现在的基础上继续出下去。大家刚才介绍,还有其它几集要出,我想着这个非常有必要,大家情绪都很高,我们既要创造生活,也要写这个生活,反映这个生活,这是我想讲的一个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走向新世纪》这套书,内容也非常丰富,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百科全书。我想,通过这套书的发行,我们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提高各方面素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我们国家除了成绩很大,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以外,从整个情况看,在世界排列排列第七位,这也是个大的变化。但也还应看到我们有些地区,有些人民的生活没有达到应该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这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山区、老区、农村、牧区、边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还焏待扶持。因此,我们也有责任来互相交流经验,把好的经验拿出来,互相学习,来推动和帮助、支持这些现在还比较贫困的地区,使之尽快发展起来,进一步巩固我们国家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推动各方面经济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团结,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总要求。因此,我们这套书出版应该广泛宣传、推广,特别是把我们好的经验变成为共同的财富,使我们国家既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又有正确的工作方法。用好的经验,来共同推动,使我们各地区的工作尽快上去,使我们贫困地区尽快脱贫,使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我看这也是一样重要的政治任务。出这部书,一方面把经验总结出来,还要继续推广。对整个国家的扶贫工作、农村工作,对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都是一个带动推动作用。最后,祝愿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里面,在出书写文章方面,都作出新的贡献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赫副委员长这一重要讲话,对全体编采人员、组织者和与会代表以极大的鼓舞,这是国家领导人对我哥主编、策划这套丛书最权威、最全面、最深入的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中央电视台总要派一位主持人到会采访,虹云、康辉、纳森、计渝、裴新华、宋一平、齐奇等到会采访,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强势媒体也会在第一时间发表会议消息,为活动轰轰烈烈地的开展起到了摇旗的呐喊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004年《走进新世纪》丛书被国家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永久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安徽阜南的作者叫王朝金,多次在丛书上发表作品,他怀着激动的心情为丛书谱写了一首歌曲《走向新世纪之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世纪行,万马齐奔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头看百业,代代出英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浴血奋战数十载,换来山河一片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民当家做了主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纵横阡陌写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纵横阡陌写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又是一个梦,任重而道远目标方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现四个现代化呀统一祖国万年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前启后共奋进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世纪颂,四海起歌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艰苦创业史,光彩照前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结硕果,辉煌成就殊世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民富国强大团结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港澳回归更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港澳回归更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又是一个梦,任重而道远目标方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现四个现代化呀统一祖国万年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前启后共奋进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世纪梦,是梦也非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东方太阳红,巨龙腾了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平理论指航向,特色道路中国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昂首举目看今朝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翻地覆梦成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翻地覆梦成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向新世纪又是一个梦,任重而道远目标方向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实现四个现代化呀统一祖国万年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前启后共奋进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截至目前,我哥以主编27本书,达8000万字之多,这些书平摞起来已达到150公分。这些年我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忍耐寂寞、不辞劳苦,伏案写作,功有所成。他受到两万多作者的尊重,同时也受到新华社领导和家乡领导的重视,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张兰印、三门峡市副市长常修德、李建顺等在丛书发行表彰会上,对我哥干出的成绩给予肯定和表扬。最后,在文章收笔之时我衷心祝愿哥哥青春永葆,身体健康!也像歌中唱的那样祝愿我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昂首挺胸、高视阔步,继往开来、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我的女儿》</p><p class="ql-block">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家人给予我的理解、鼓励和支持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我的小棉祆》我一生最引以为豪的是有一双儿女。我视姑娘为小棉袄,儿子为小棉裤,齐了。哈哈,这辈子不会再知道什么叫寒冷了!先说说我的小棉袄宝贝女儿吧。2001年7月,当我在北京奋斗正酣时,女儿不远千里专门来北京看我,而且是她一个人。这是女儿长这么大第一次出门而且是远门,姑娘的到来使我喜出望外,这是女儿孝心的初显,尽管她还不到20岁。 女儿北上专门看我,使我即高兴又内疚。愧疚的是在她幼小的时候我没能尽到父亲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使孩子们渴望父爱的梦想遥遥无期。高兴的是,在他乡我并非孤军作战,家人们包括女儿在内从最初的抱怨到现在支持,这对一个有着发奋图强,凌云壮志,追求梦想的爸爸来说真是莫大的欣慰!放下手中活,陪女儿去她最想去的几个景点尽兴游玩,了却了多年心愿。 最让我开心的是,2002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不仅圆了她想到北京读书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实现了我多年的心愿,父女终于在一起了! 女儿在这三年的大学校园生活里收获了她一生最宝贵的果实,入党、学生会干部、三好学生等等。最主要的是:她就读的学校离我住的地方甚远坐公交要倒五次车还要坐四五个小时,往返一次极为不便。但她三年来,从不间断,为我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有时候还要帮助发发信、包装书等。女儿就是想替爸爸操点心,干点活,孝顺孝顺。 在我印象中,女儿小的时候就很可爱,长得非常漂亮,象个小木偶。大些时候,追求完美,爱臭美。特别是逆反期,一度对我抱怨最多,经常不接我电话,不给我复信。我也很是失落。无奈之中,我以疯狂工作来排遣郁闷,以高效业绩来弥补天伦的缺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没想到,女儿稍稳长大了一点就对我这么孝敬、关心,让一个极不称职的父亲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我的女儿性格开朗、快人快语、活泼善良。不管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单位,只要有她在,哪里就会笑语宣阗、百啭千声。人称:百灵鸟、小活宝。现在,姑娘己为人妻人母,但对我们两口子的关爱却有增无减。每天的问候必不可少,每周的看望雷打不动。如今,我们也愈来愈老了,能为女儿力所能及地做点什么?这是我思考己久的问题。 人常说:父爱如山!而那个时候的我,也就是在儿女们的孩提时代,就象田野里的禾苗正是需要精心灌溉施肥阶段,即要耐心养育,又要物质保障。所以,那时的我还真就称不上什么山,充其量是个山丘。就算是座山,也只是座没有多大出息的荒山。即无诱人的矿藏亦无迷人的风景,实在是羞愧难当。即为人夫又为人父,是碌碌无为、凑数其间,还是成为出类拔萃、大有可为的靠山!?我依然选择了后者。初到北京的前几年,经常外出釆访,东奔西忙,多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偶尔回家小住两天,孩子们就象过大年一样狂喜,依依惜别时,孩子们总会哭得象泪人似的。当火车起动,车走人也走,特别是女儿大一点一直追车到站台尽头。那情景至今难忘……往事就象一杯酒,回忆便成为一场宿醉。我愿时不时小酌一杯,尽情回味。醉卧床前君莫笑,敢问谁人不为家?! 如今,女儿已拥有自己幸福温馨的小家庭,有一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宝贝女儿。让我欣慰的是:女儿、女婿,爱女有方,孝敬父母,事业有成。祝愿女儿家庭幸福美满、阖家欢乐,事业再进一步、方兴未艾!</p> <p class="ql-block">《我的儿子》</p><p class="ql-block">1月19日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创业期间家人给予我的理解、关心和支持的故事。说完宝贝女儿下面也该说说我的宝贝儿了。1989年春,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反复权衡和伦理与梦想的艰难博弈,最终以理智战胜了儿女情长,满怀壮士割腕的英雄气慨,断然决定奔京离乡到首都成就一番事业。最让人割舍不下的是我刚过一岁半的宝贝儿子了。故人云:父母在,儿不远游。又云:子尚幼,父不远行。这两条古训我都违背了,可谓大忌。然而,为了养家糊口,过上美好的生活,实现梦寐以求的远大理想,两者必取其一,我依然选择了后者。 放弃安逸舒适的工作,狠下抛妻撇子的铁石心肠,无论如何都是会痛心疾首的。然而,一心想弄出点名堂活出个人样的我,又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改革开放的号角响彻云宵,乘风破浪的大船正扬帆启航。时不我待,开桨划船,一川归海,激流勇进……理想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此时此刻,用现在这句时髦语来对照二十多年前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情景那是再确切不过了。虽经千辛万苦,总算走出低谷,继尔踏入途,终究实现梦想,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给自己和家人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在讲述儿子的故事之前,我也曾反复地询问过我自己,儿子那时还是个牙牙学语的幼儿,怎么也能扯上帮助你,难道是神童下凡不成?经过认真回想、仔细追忆,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儿子虽然幼小,但是他好象明白父亲在外创业的不易,挣钱的艰难,居然在我离家之后没有给妈妈制造一丝一毫的麻烦。能吃能喝能睡,能耍能玩乐。从没有过发烧感冒,打针吃药什么的,壮得象只小老虎,精得像只小猴子,着实可爱。为我在北京安心工作、创造奇迹解除了后顾之忧和念儿之苦。你说这能不叫帮助我?支持我?! 儿子的可爱不仅如此,还有许多许多,至今难忘。由于我常年在外奔忙,家里的事情都是由妻子默默地承担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渐渐长大。上幼儿园、进托儿所、读小学、念初中直到高中大学,都能安安分分,夹着尾巴做人,从没有扒过豁惹过事非。记得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和妈妈姐姐一起,代我祭祀祖宗。每年到清明节去上老坟、十月一烧寒衣纸。每到周未都要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替我行孝。过早地承担着本应我自己承担的责任,而且情真意切、心甘情愿。使我在遥远的异乡也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拳拳温暖和晚辈们的殷殷孝心。 最让人动容的是1998年8月份,儿子同妈妈、姐姐渡完暑假于8月12日离京返家。两天后,我父母在我家里打电话,想来北京旅游。我想,父母年事己高,又没出过远门,没有专人陪同,担心二老旅途受苦。这时儿子在电话里自告奋勇,情愿带爷爷奶奶坐火车再到北京。听到儿子信心百倍又态度坚决的请缨,我也同意让他独创一回,尽管他才十岁出头。谁知事与愿违。老人上车有送,到站我去接,应该没事,结果是我晚到一分钟没接住,造成我编辑部全体出动寻找他们祖孙三人达5个小时之久,直到下午1点钟才会合。直见儿子身背二三十斤的旅行包,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疲惫不堪,一脸的茫然。 见到我,儿子一下扎到我的怀里,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也禁不住潸然泪下,因为我的不守时让老人和孩子大热天吃尽了苦头,真是上对不住老下对不住小,至今回想起来都深感内疚。父母在京期间,儿子与爷爷奶奶形影不离,勇敢担当起向导的重任。祖孙三代尽情游览,其乐融融,该去的名胜一个都不少,能玩的景点悉数全到。儿子陪伴爷爷奶奶游北京的愿望得以实现,极大地成就感丰富了他幼小的心田,同时也替我行了孝实现了我做为儿子的心愿。其功劳岂敢轻视!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尽管发了这么多照片,但也只是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不是怕占用诸位的空间,至少还得十多组。人常说:儿行千里母担忧。然而,我们父子却把它给颠覆了,变成:父行千里儿挂念。每次和家里人通电话,儿子总是第一个接听,懂事后总是问候许多。虽然我在前方如同打仗,儿子年幼还不能直接参战,但每年两次的战场慰问间接地支援着前方打赢胜仗。每年平均出一本书就是我们相互关心,相互支援的最好战果!去年11月,儿子和相恋多年的恋人幸福地走进婚姻殿堂,开始了属于他们美满幸福、百年合好的快乐人生!祝愿他们在事业的征程中马到成功、凯旋而归;生活的岁月里幸福年年、源源流长! 行文至此,赋诗一首,以期儿子新婚幸福,事业有成! (一)身在京城心系巢,每念儿时泪已滔。难忘探家儿淘气,谁怜夜雪湿绨袍。诗吟难抚褶皱心,酒煮乡愁醉拂晓。始信人间苦中趣,一分磨难一分豪。 (二)爷俩见面常聊天,海北天南侃大山。父析子荷成大业,老子英雄儿好汉。直上云霄去揽月,敢下五洋开大船。满怀豪情志高远,谈吐今非不一般。 (三)媳妇终于熬成婆,为儿心唱祝福歌。爱不护短少娇惯,情有舔犊呵斥多。莫问家风词振振,先观长辈脚窝窝。雏鹰扬手放飞去,独闯征途风雨搏。 (四)王门骄子梦终圆,源远流长情更远。奏家千金娥媚女,璇玉婀娜似天仙。新人对对情无限,婚后双双心相连。大贵大福天注定,喜结连理子孙添。一川5620312: 我就属于这种直性子人。有啥说啥,直抒胸臆,从不拐弯抹角,隐瞒观点。虽说有时会让人不爽,但真人君子也不会计较。日久见人心。心直口快无须装腔作势,假迷三道。婉转、违心,颠倒黑白虽说结讨得对方一时欢喜,但日后当人明白时只能埋怨你不真不诚,遭人诟病。干脆直说,能接受者多为一生益友。我欣喜我的帅直,我骄傲我的直性,我自豪我的坦率,我感谢我真二!@</p> <p class="ql-block">在我继续讲述我的故事之前,先上传一篇关于当年败走麦城的感想以及未能胜防的个人之见…</p><p class="ql-block">《失败乃成功之母》</p><p class="ql-block">成功和失败,好比是一对孪生姐妹。两者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成功的反面是失败,失败的反面是成功。你做任何事情不是做成功就是做失败。因此,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很常见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古人早就说过:“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失败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找到了失败的原因,吸取了教训,下一次你就一定会成功。连我们的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现代人呢。</p><p class="ql-block">朋友,你遇到过失败吗?我相信每个人都一定遇到过失败,我也不例外。遇到失败,最重要的不应该叹息自己到底输得有多惨,损失有多大,而在于你怎样去从失败中总结出教训,从失败中再重新站立起来。这才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所以,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一定不能气馁,因为气馁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它只会增加你的痛苦。失败未必是坏事,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失败,使你日后取得了更大的成功呢!</p><p class="ql-block">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如有人会因为骄傲而失败;有人不慎掉入小人圈套;有人会因为粗心而失败;还有的人会因为考虑问题不周而失败……遇到失败要积极应对,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真理。社会上,有些人一开始总是成功,所以这些人对自己要求很高,而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也很大。他们常常认为自己不会失败,其实这种人是最经不起失败的。如果他们一旦失败,他们的精神世界立刻就会崩溃。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关键是看你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讲述在北京创业期间所发生的逸闻趣事。 桃园结义,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三人中,刘备为大哥,主要性格特点:仁义善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关羽为二,特点:忠义勇猛、光明磊落;张飞是三弟,勇武、鲁莽。回想起当年奔走他乡,寻求目标,想干一番惊世伟业,同样需要交友结盟,知己知遇。虽不能和刘关张相提并论,但有异曲同工之处。那时候,每遇见一位貌似义士者,交谈十分钟便知是否同路人,相处三五日便知相投否。 第一位,于重峡。我与他同村发小,虽年长他两岁,但当初是他说了算。1988年,正当我沉浸在从农村到城市,从乡下到市里,从乡政府非正式小吏到市电台新闻主编的华丽转身的喜悦之中,农历蛇年春节刚过完,于老弟三顾芧庐,请我出山。目标是:进京干大事,承办首届中国名优产品展销订货会。在当时可谓惊世伟业!其言之凿凿,信誓旦旦,没有推辞的道理,毅然痛下决心,披挂上陈,出任大会秘书长职务。怀抱美好的理想,带着发财的美梦,向单位请假三个月,依惜告别妻儿老小于3月8日乘火车离乡奔京……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迈气慨。天有不侧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展会筹备得如火如荼,不料,众所周知的原因粉碎了每个参与者的理想,宣告了每个发财者美梦的彻底破灭。 之后,虽经多方补救,总算捞到几根救命的稻草。当初的梦想虽然成空,但哥们情义犹存,各自在京的追梦仍在继续。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一个人应该主动和高尚的人、睿智的人交往,应该尽量避免和蠢人计较。和蠢人争长论短,弄不好就把自己变成了蠢人。</p><p class="ql-block">总之,为人处事一定要学会选择,要尽量避免和小人以及蠢人打交道。对于他们,可采取敬而远之的做法。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没有小人和蠢人掺和其中,就一定会多一些平安、快乐和幸福。年年花开花又落,岁岁年年各不同。人各有志,事在人为,在这场轰轰烈烈,悲喜交加的过程中,我所扮演的角色比较接近关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失败,能令人坠入万丈深渊,也能成为一个人向上的动力。——题记《小人,感谢人生路上有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在一生的每个生活阶段,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正直、善良的君子或猥琐、卑劣的小人。君子会给人以同情和支持,而小人则会处处与你作对。他们有的无端欺人太甚,他们怀着强烈的嫉妒心理,惟恐别人在各方面超过自己,他们时时刻刻象苍蝇一样盘旋在你的周围,挥之不去,驱之不散。对于设置障碍的小人,仇恨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小人的作梗,却又能从反面激发人的上进心。也能起到激励人奋发向上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文革”前一家兄弟五人,经常欺压另一家邻居,夫妻二人先后含愤而死,剩下一个孩子他们也不放过,砍了人家的树还霸占了人家的宅子,逼得孩子不得不离开该村,投奔亲属生活。孩子发奋读书,最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北京某高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某部工作。他们恐怕孩子回家报仇,不得不带着礼品到北京谢罪,乞求原谅。孩子却说:“我应当感谢你们,当年如果不是你们那样对待我,我哪会有今天”。他们感到无地自容,悻悻返回。所以,对待小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活出自己优秀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话又说回来,何必与小人计较呢?他们有可能会左右一时,但绝不可能左右我们一世。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在人生漫漫长路中不断出现的小人。感谢他们,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所在,从而能够更准确的完善自己;感谢他们使我们更加自信,让我们知道自己有比别人更优秀的地方——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是绝不可能招来小人的猜忌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这个世上最难战胜的不是小人,而是我们自己。如果被小人中伤了,也许是因为自己有可以授小人以柄的不足之处。何必在小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呢?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最终胜出的根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人可以无中生有,污人清白,毁其声誉。但是,小人每陷害一次,你就会痛苦一次,每痛苦一次,你的心胸就会开阔一分,意志就会顽强一分。受小人陷害多了,你会磨炼得心胸如大海,意志如磐石,承受痛苦的能力大大增强,最后达到心静如禅、物我两忘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人生还何愁不快乐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人”最常用的手段有偷听、诬陷、招摇、欺诈、离间、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用一个谎言去解释另一个谎言,用一种卑劣去掩饰另一个卑劣。因为这种“小人”我们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小人”有多龌龊,在与之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变得多优秀,“小人”会激发我们深藏起来的所有能量,让我们的日子变得异彩纷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业离不开君子,而生活中不能没有小人,是小人使君子生活得更“充实”。没有小人搬弄是非,生活就不会酸甜苦辣阴晴圆缺;没有小人的掺和,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就不会显得神秘而富有“色彩”。如果没有小人,生活能充满七彩阳光吗?小人使尽阴险毒辣手段匿名诬告,才“衬托”出你正人君子的光明磊落,两袖清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凡是光明磊落的人一定比小人活得快乐。小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设计着圈套,套了别人也被别人所套;小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痉痉颤颤的防着别人也被别人所防,实在是活得太累了。这样的结果是,光明磊落的人在快乐中赢得了阳光和真情,并把这种快乐向周围播撒;而小人却因为疲命于对他人过多的关注和忌恨,只能孤寂的在原地踏步。即便偶有表面容光的小人,他的内心也不可能享受到这人间真正的快乐,当然这一点也许只有他撒手人世时,方能悟得,终以一滴泪留下无尽的遗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谢那些与我们缠斗一生的“小人”吧。“小人”多多,证明我们有太多的值得别人羡慕妒恨的资本,只要我们谨守正道,不为物役,谦和忍让,胸怀宽广,“小人”的种种伎俩也便不攻自破,倒成了我们成长过程中难得的垫脚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你要感谢那些擅长落井下石的小人,因为他们的石头非但没有砸伤你,反倒变做你爬出井口,不再坐井观天的基石。他们也是你生命中的贵人,因为他们,你平淡的人生才有了另一种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此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帮助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援助之手;感谢辱骂我们的人,因为他们让我们懂得在逆境中怎样坚强的活着;感谢打击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端正了我们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感谢伤害我们的小人,因为他磨练了我们的心志,感谢欺骗我们的小人,因为他增长了我们的见识,感谢遗弃我们的小人,因为他教导了我们应自立,感谢绊倒我们的小人,因为他强化了我们的能力,感谢斥责我们的小人,因为他助长了我们的智慧!小人,感谢人生路上有你!</p> <p class="ql-block">孙爽峥</p><p class="ql-block">第二位,孙大哥。我与孙大哥最早相识是在三门峡一个朋友家里。孙老兄年长我4岁,人高马大,气宇轩昂,知识渊博,是众弟兄公认的秀才。与他的合作缘于志向相投,爱好一致,愉快的合作始终充满欢乐。我在北京赚取的第一桶金就是我们紧密合作,默契配合的证明。和他在北京相处仅两年,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为以后在北京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少走了很多弯路。他是我记忆难忘的良师益友一生都值得尊敬和信赖的兄长。事隔20多年,至今我们还保持者联系。现在,孙老兄还仍在天子脚下行走,是为数不多的在北京发展的三门峡人之一。前段时间,他因公回了趟三门峡,本应专门去看望他,但那几天事稠,未能如愿,只好期待春节再聚。在与孙老兄的合作中,我扮演着张飞这一角色比较恰当。说明:第一张照片,中间为于老弟,右为韧夫先生,左边是我。 第二张照片,左边为孙大哥,右边为张老兄,中间是我。</p> <p class="ql-block">姚宇平</p><p class="ql-block">桃 园 三 结 义第三位朋友,韧夫(原名,姚宇平)。其实,认识韧夫先生可追朔到上世纪的1986年初秋,我随市广电局组织的秋季游到灵宝境内的亚武山旅游,在豫灵镇文化站与他邂逅相遇,之后相识、相知、相行、相依、相为……直到相互合作,同甘共苦,共创大业。那时我在湖滨区高庙乡任文化站长,他在灵宝市豫灵镇文化站任站长。相同的工作,共同的志向使我们最终走到一起,1990年春相聚在天子脚下,成为第一代北漂的三门峡人。 韧夫先生长我三岁,他这个人性情温和,重情仗义。在同事面前好友、在朋友面前仗义、在哥们儿面前器重才华,具有三国刘皇兄之胸怀。1988年,他辞职在三门峡创办注册了一家全称为:三门峡农村科技咨询公司农村信息通讯社,当年10月在一家酒店举行开业典礼,诚邀三门峡新闻界同仁到会釆访报道,我以市电台记者身份应邀出席并为此作了详细报道。翌年7月,首都创业失利后返峡休整期间,韧夫先生听说后,登门找我多次,想请我与他共事,共同致力于农村信息通讯社。那时的我,初战败北,刚走完麦城,有人认君,有些心动,答应如果农村信息通讯社在北京谋求发展我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决定和韧夫先生同心协力,共求发展。 1990年5月,韧夫先生怀揣手续,满怀激情来到北京,在三门峡驻京办安营扎寨,第一个约见了我。之后,我们与新华社国内部联合编辑出版了<中国区县经>(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题书名)、<中国乡镇之星>大型画册(时任农业部长何康题书名)。两书出版之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发行式,当时在北京轰动一时。在这两部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我担任策划和组稿工作。由于我们俩的精诚合作,农村信息通讯社在北京大放异彩,名声大振。此时的韧夫先生雄心昂然、博釆众长,提出要农讯社成为中国三大通讯社。此情豪迈,此言惊世!终于引起了农业部农研中心的重视,决定接受这个发起于三门峡,崛起在首都的农村信息通讯社,并很快解决了挂靠问题。 作为一个诞生在地方发迹于北京的农村信息通讯社在正式挂靠农业部农研中心后除了可喜可贺外,更应借风扬帆、破浪勇进,建功立业,为农村改革特别是为农村科技信息化的传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然而,报国不成身先猝,满腔热血无处流,农讯社无法正常运转了,陷入经费不足的艰难困境。原因缘于韧夫先生的自我陶醉和好大喜功!本来农讯社初战告捷,搞出了一点小名堂,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巧合和改革春风刮来的机遇。稳步发展,前景兴许广阔,目标不难实现。虽说开台大吉取得了一点成就,但与诞生之初的宏伟设想还相差甚远,理应精打细算,科学规划,适度发展。但是,此时的韧夫社长头脑发胀、急于求成。事先不细考量,趁几个主要干将回家过年之际,厌旧喜新、贪大求洋,盲然放弃在三门峡驻京办办公的有利条件,草率搬进一家街道旅馆以年租金高于原先的十倍费用,在那里大兴土木,置办高档办公设施,想过一把大老板瘾,结果事与愿违,穷途末路,不得已另请高明…… 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的领导同意了韧夫另请高明的主张,重新改组、调整了农村信息通讯社的班子,决定聘请这位仁兄的哥们儿周振平先生出任农村信息通讯社社长。周先生当时财大气粗,兵强马壮,拥有十多辆小车、九位副社长近三百人马,其势力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在三门峡图片社属行业老大。周先生上任后,第一个召见的人是我,任命我为第一副社长,全面负责农讯社在京的一切业务。承诺:配轿车一辆、大哥大一部等等等等,一周后交接手续。他自己仍率众弟兄走南创北主要从事那个时候炙手可热的电话号码簿业务,时称:跑图片。此时的我心情十分复杂,既矛盾又犹豫,既想接旨感恩,又恐背上买主求荣之黑锅,深思之后婉拒圣意。因为我与韧夫已桃园结义,情同手足,忍痛割爱己是他刀伤累累,我若见异思迁,岂非忘恩负义、伤口撒盐?!天涯何处无芳草,青山处处埋忠骨。若干年后,农讯社便杳无音讯。但我与韧夫先生在北京自编自导的大剧目却俏然上演,而且愈演愈烈,愈演愈精彩。此后,与这位仁兄又有多次谋面,在事业上也有过直接和间接的合作与共赢。 在北京众多合作者之中,合作最有效、相处最友好、配合最默契、相互最信任、理想最靠近、臭味最相投,韧夫先生是其中之一。现在回想这些往事,总有许多感获。就韧夫先生而言,他仍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人,好兄长。但,人无完人,玉无纯玉。当初,在北京,他经不住时来运转、来之不易的丰收喜讯,竟轻而易举地就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本应实现他要把农讯社办成与新华社、中新社齐名的中国三大通讯社,就象刘备一样三足鼎立,独居西蜀三分天下有其一,可是不是。也有点象李自成坐龙椅的意思,但也不是。虽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终究成就了一番可载史册的伟大事业。他的主要代表作,是曾在1995年至2005轰动全国的“大地之光”有奖征文活动持续十年不衰,期间多位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其贡献堪称卓越!灵宝自古出英才,就象她的名字一样,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韧夫就是一位当代民间精英,也象他的名字一样,坚韧不拨勇向前,一夫担当不言败!图片说明:左边是曲平,右边是我,中间是韧夫。 继续讲述我在北京创业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曲 平</p><p class="ql-block">桃园三结义第四位朋友 曲 平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我就听说过曲平这个名字。那时候我在高庙乡文化站工作,他借调在三门峡文联担任<洛神>月刊的文字编辑,工作关系知道一些他的情况。韧夫进京后,任命曲先生为农村信息通讯社办公室主任,负责社里日常事务;任命我为新闻策划部主任负责项目策划开发和稿件组织等工作。工作上的默契配合和生活上的相互关照使我们逐渐地由同事关系迅速升格为朋友关系。1992年5月,由于农讯社一度调整我和曲先生临时结盟,想在郑州开发几个项目打发一下不想荒废的黄金时光。曲先生年长我3岁,为人正派,不善言辞,文字功底了得,属于茶壶倒饺子那种,但肚子里有货。我这人快人快语,喜欢交际,起草报告、文件什么的一挥而僦,就是有些毛糙,我俩合作正好互补。在郑州三个月,起草可行性报告三份,先后找过三家新闻单位寻求合作。一是<黄河报>合作意向是编辑一本大型画册<黄河巨浪~~母亲河掠影>;二是<农业>三农杂志社,合作意向是编辑一部名叫<河南农村慨况>;三是<河南商贸报>,合作意向是编辑出版一部<河南商情>。和三家意向全部草签了协议,但久等无果,只好遗憾而去,二次北上重新投靠韧夫先生麾下继续效力农讯社。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非常可笑,在郑无功而返, 一事无成。究其原因,是河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人们的思想还不那么解放,改革开放的步伐略慢于北京等地,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更显滞后。就拿我们策划的三个项目来说,费尽九牛之力和这三家单位的主管领导已经谈好并草签了协议,但报告呈上去却象石沉大海,主管它们的上级部门却迟迟不给批复,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没有理由。当时,要在北京早有结论,办事效率昭然若揭。难怪那时的河南人背井离乡者巨多,北票一族,河南总占上风。与曲先生的合作经济上虽然一无所获,但却收获了见识和友情,懂得了团队力量的强大和个自为营、孤军奋战的不足;懂得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思想解放的紧迫性。总之,和曲先生的短暂交往是真诚的,及时的,情深义厚的。虽然分手已二十多年,可是我俩在一起奋斗所结下的友谊和感悟出的道理会使人受益终生!图片说明:第一张,左为曲平先生,中为韧夫先生,右为我。第二张,右一为曲平先生,右二为我,左一为王满先生,左二为孙租年先生。接下来要讲述是第五位朋友 阚积宝先生,有兴趣请继续关注。</p> <p class="ql-block">阚积宝</p><p class="ql-block">桃 园 三 结 义第五位朋友 阚积宝先生。阚先生山东蒙阴人,年长我两岁,膀大腰圆,浓眉大眼, 标准山东汉子。为人忠厚仗义,外粗内秀,是名文化工作者,写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新闻消息等多见诸报端。可谓:人高马大真须眉,绵秀文章锦秀笔。衣冒取人难识君,相处三日亲兄弟。我与阚先生最初是通过书信传递开始认识的。那是在1992年前半年吧,我还在农村信息通讯社负责组织编辑报告文学专辑<华夏子孙>第三部,一封来自山东沂蒙老区的信引起我的注意。折阅后,知道他叫阚积宝,1957年生于山东蒙阴,是名镇文化站长现借调在县文化局帮忙,很想到编辑部看看。我当即回复,欢迎。因为职业的相同,出身的相似加之爱好、性格、人生观等都一样,编辑部会面后他没在北京久留,回家辞职决定投靠农讯社。那时候,我们在北京谋发展,缺的不是人缺的是真正能提得起放得下的多面手,阚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是冲着我一川来的,我也是求贤若渴、爱才如命,他的加盟更增强了农讯社的活力,使<华夏子孙>一书提前得以完成组编工作。当我们满怀信心,高歌猛进筹划下一目标时,农讯社要改朝换代了。这如雷轰顶的变故使人猝不及防,不知所措。冷静思考后,我们决定,自立门户,从新寻求合作单位。一周后,带着四位前朝老臣奔向新的合作单位农民日报经济部,办公室设在报社办公大楼502、503房间。从此,正式掀开了我在北京创业史册的第一页。 新的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单位是确定下来了,但筹备工作尚需个把月时日,比如银行开户、邮递信箱、拜师访友、请高人出山等等。办理这些事情在地方上前后不过十天八天就可搞定,在京就不一样了,不是衙门难进而是坐车太慢,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刚开始,我主政我投资,所以我坐阵他们仨外处联络,几天下来,大家精疲力尽。总结原因是坐公交车太耽误事不如坐出租来的快。阚先生见我郁闷便说:干大事就得有大气派,谁见过乞丐打的?一句话使我顿开茅塞,心明眼亮,以后出门办事全部打的。本应个把月办完开张手续,结果十多天办完,首战告捷!从1993年3月到1994年底,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我与阚先生合作共出书11本超额完成原定目标,是为梅开二度且显眼夺目。第三次合作,是从1997年9月份开始。当时,我们是别后3年的再次重逢,一见面有说不完的话。这次合作时间很短,春节回家后就没有再来。原因是他和我手下另外一个哥们儿因争我这个宠闹翻了脸,不愿再渴这壶醋。唉,说实话,我还真的舍不得让他走。俗话说:雄雄相争,雄雄相斗。一槽拴不住俩叫驴。也许真谛就在这里。所以在以后的岁月里,在用人用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我更加重性格温和这方面的法码。再后来,女同志占多数,她们干文字工作更加认真细心,一般不会武斗,从而省去我治吏的麻烦。2000年,阚先生到甘肃出差路过三门峡,专门下车为我带来沂蒙山特产煎饼和香椿而且量巨大。把煎饼送给楼上的山东藉邻居,多年后邻居仍感激不尽。如果说我在北京创业的所有合作者是艘航母的话,这位山东仁兄就是助我腾空并伴我飞行的人。多年来我一直都在想念他,决定在某个时候专程到沂蒙山看望他,以了相思之苦。说明:一,当时助我起步的三位分别是阚积宝,袁丽君,张淑君。 二,第三张照片是阚先生、韧夫先生和我,在1992年拍摄的。地点:北京陶然公园的陶然亭。</p> <p class="ql-block">张耀荣</p><p class="ql-block">桃 园 三 结 义第六位朋友 张耀荣先生。张先生比我大3岁,三门峡人,下海前系枢纽局工人,摄影爱好者。我与张先生认识是从1988年后出道时就开始了,我与他同属最早下海赴京创业的北漂一族。(当时一起下海赴京的一共有十七人,全是三门峡人,时称八旗弟子)1990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亚州运动会将在北京举办,从年初开始,全国上下欢欣鼓舞,北京各界更是欢天喜地迎接这一盛会。人民日报委托广告部决定组编一套亚运纪念特刊:中国企业名优产品画集作为亚运贺礼。我和张先生、孙先生等几个三门峡朋友应聘广告部专职组织这次活动,下沿海、进中原,长江上下、大河两岸无不留下我们的足迹。原定编辑出版一册或两册,结果由于我们的辛勤努力,超额完成任务,得到人民日报广告处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组稿期间,我与张先生合作时间较长,配合默契,在共同的岁月里建立起朋友加兄弟的战斗友谊。最大的收获是跟他学会了摄影及难度较高的光学知识,为以后经常涉足摄影、色配、设计、调光等领域奠定了扎实的基本功,在人生旅途中又掌握了一门糊口本领,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我仍难忘这段情义。亚运特刊出版发行后,我们就分手了,各奔前程,至今未再谋面。正是:北京一别整廿载,不知仁兄今何在?想必事业更耀眼,荣归故里亦风采!图片说明:第一至第六张为我们组织编出版的亚运特刊;第七张,左为孙老兄,右为张老兄,中为一川;第八张,左为一川、中为孙先生、右为张先生;第九张,左为我,右为张先生。接下来继续讲述桃园三结义,第七位朋友 郭玉祥有兴趣请继续关注。</p> <p class="ql-block">郭玉祥</p><p class="ql-block">桃 园 三 结 义第七位朋友 郭玉祥先生。郭玉祥小我5岁,在当时我们那个圈子里属最小的一位,人小但能量很大。为人真诚勤快,脑袋灵活,点子较多,行侠仗义,重情远家,真正属于一人吃饱全家不饥的主。我们认识比较早(1983年),因为是同乡人,但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却比晚(1997年)。郭老弟很小就出道,是商道上的一名侠客义士,在高庙乃至三门峡,在当时可算得上是一位传奇人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到九十年代的前半叶,据我所知,他曾先后辅佐过的五六位那个时代的商贾枭雄们,由于郭先生的加盟和鼎力作为使他们个个赚得盆盈钵溢、富满流油,而他自己却临财不苟、脂膏不润。充分说明郭老弟甘为人梯、为人嫁衣的仗义情怀和 超然自得、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对于郭先生的为人,我不只是耳闻更多的是亲眼目睹。他所效力过的几个老板我都认识而且有过交道,比如:早期的崔老板、于老板、两个王老板等等……1997年5月,我要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世纪行>出版发行新闻发布会,规模空前超过前两次。这时,我想请远在家乡的郭玉祥前来帮忙便给他打电话求助,郭老弟一口答应,决不误事。大会圆满成功,他也回到他的岗位。之后,每次开会都离不开他,郭老弟真正成了我的坐上宾,是我在搞大型会议上一个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人物。但由于我主张做生意兄弟不饮同泉水的古训,我俩的关系始终心照不喧、心领神会。有忙帮忙,无事各为其主。在我一生交往的朋友当中,与郭先生纯属君子之交,既无胶孟不离、惺惺相惜的肉麻,亦无敬而远之、视同陌路的别扭,始终瓜瓜葫葫、一一二二。从没有过十友九翻脸的尴尬。在成文之前,我为找几张与郭老弟合影照而困惑,因为没有,从来不曾有过。老婆调侃道,你俩好的像一人咋就连一张合影照片都没有?是啊,我俩是好兄弟,可是好兄弟就一定要有合影照吗?那有些夫妻过了一辈子不是也没有说过我爱你,不还是两口子吗?!照片没有以后可以补照,情义丢失那将遗憾终生!现在,我与玉祥弟住处相距不过500米,天气暖和时各自领上小外孙女聚在一起,小的蹦跳戏闹,老的说说笑笑。吾辈情义珍贵,小辈亲如姐妹。顺口一首: </p><p class="ql-block">郭氏老弟人品贵, </p><p class="ql-block">玉赠朋友不后悔。 </p><p class="ql-block">祥云保佑兄平安, </p><p class="ql-block">好讲情义常吃亏。 </p><p class="ql-block">义胆侠肝重友情, </p><p class="ql-block">气派豪迈一真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