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紫祠,素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坐落在淳朴的徽州区潜口镇。正所谓“万山潜于后,众山之出口”,潜口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贸易集散中心。隐匿于闹市,金紫祠更有一份难得的从容风度。现存古祠基本保留了明万历时的扩建风貌,通面宽二三十米,进深长达两百多米,形制恢宏,气势不凡。古朴宏大,构架俱佳;鳞次错落,清扬悠远,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金紫祠整体上极富层次韵律,里面的雕刻也一改常见的清新柔美,都是极尽规整大气,让人叹为观止。</h3><h3> 潜口金紫祠始建于1515年,因仿北京故宫太和殿式样建造,俗称“金銮殿”、“皖南小故宫”。金紫祠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其建筑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与徽派艺术形态,形制完备,建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2004年,潜口金紫祠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传统民居的徽派建筑群。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从建筑类型划分有洞社、宅第、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清初名流黄宗羲、施闰章、梅庚、靳治荆等均涉足此地,并有题记于此。</h3><h3>1982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准建立“明代民居建筑群”,并列入全国文物保护计划。</h3> <h3>保存尚好的木雕,己是少见!</h3> <h3>短暂的潜口民宅停留,街道上便饭,农家乐也很实惠!继续我的青瓦白墙恋徽州之行——呈坎!</h3> <h3>很火的节目《爸爸去哪儿》拍摄地,给古村落留下新时代的痕迹!</h3> <h3>原本生活的秋韵秋色,晒干货,晒黄豆,晒玉米,晒辣椒,农民收获的南瓜等都成了追忆秋的本色的素材!农村真正的农活,农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栖,在未来生活都成了画卷里的主题!</h3> <h3>旧宅的故事主人翁男人娶了五个老婆,有懂琴棋的,有懂书画的,有持家的,有带出去衬门面的,游走其间,看不尽的沧桑,更无法体会女人们的或喜或悲!也许在那个年代,女人也需要优秀或才华,男人也有雅士或风流!</h3> <h3>在现在看来,依旧庭院深深深几许!阁楼小窗藏娇女!</h3> <h3>官爷家的古宅</h3> <h3>这墙面是加了特殊材料的,虽然有点旧,用手摸上去一点灰没有!</h3> <h3>防火防盗做到极致的大门!</h3> <h3>有钱的和当官的人住的巷子,有专门的岗亭,可以站岗放哨!站在上面四个方向都尽收眼底!</h3> <h3>很有些年头,也肯定是有不少故事的桥头!曾经的故人早已化成空气,唯见溪水长流,人人皆是过客!</h3> <h3>农家小火盆!很心动,买了一个!</h3> <h3>画册里走出来的八卦村!</h3> <h3>房顶和马头墙,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就是一幅山水画,青瓦白墙,怎叫人不恋徽州!</h3> <h3>这几个字,牛!再有想不开的,来一次就知道:每个人的福气长着呢,好日子都在后头!</h3> <h3>秋是我最喜欢的季节。春江水暖鸭先知,是知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知夏,“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知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知冬!秋的红叶,黄叶,落叶,都是秋的成熟,秋的本色,秋之韵味!经历春的蓬勃,夏的炽热,秋便是沉淀!哪一片叶,都有故事!</h3> <h3>哪一片叶即使离去,也是美的落幕!秋天还是收获的季节,果实己然成熟,备给来年,备给明天,都是沉甸甸的爱!</h3> <h3>用一段视频展示呈坎黄昏恋吧!</h3> <h3>我见过的最大最老的桂花树!上百年吧!</h3> <h3>传说中古宅的这根柱子价值三个亿!也有人说不是真的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请大家自己分辩!</h3> <h3> 美丽的徽州,有味道的秋!有温度的秋!不虚此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