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香山路幼儿园开园至今有九年的时间,九年内坚持做自然课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全收获”园本课程。 (一) 基于种植活动中全收获" 理念的启发<br> 我园从儿童的兴趣、能力以及需要出发。延构了四个儿童主题场馆:农艺馆。生活馆、阅读馆、造型艺术馆。其中以农艺馆(小农场)为主要实践场的种植观察活动,日渐成为儿童亲近自然、关爱生命、展现天性的日常活动,它渗透于一日活<br>动的多个环节,以小组探究、集体讨论、个体观察、 自由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 <p>(二)基于田野意向的启示</p><p>我们的种植需要水分、养料和阳光,孩子们的成长也同样如此</p> <p>(三)“全收获”课程的理念概述</p><p> 教师提供广泛多样的课程资源和有意义的情境,引发和支持儿童进行寻找主题。持续的较为深入的探究活动,从观察探究、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br></p> (一) 亲历、操作与自主发展<br> 幼儿园创设更大、更宽广的空间和环境,让儿童在户外和大自然中亲历、操作、实践、交往,从而获得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让儿童置身在真实的情境中,把所学知识与真实的任务情境相结合,自主探究。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主动学习。 (二)经验的融合与生长<br> 课程实施重视儿童直接经验的获得,注重经验间的相互融合,只有连续的、能进儿童生长的经验才能进入课程。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扩充和丰富儿童的经验,通过持续、深入的探究和学习让儿童获取多元的经验。 (三) 回归儿童的生活<br> 课程内容从儿童生活中的问题和需要而来,不局限于教材,让儿童通过与环材料、同伴、教师的互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又将经验和成果运用到儿童的生活中去。 虞永平教授明确指出:幼儿园的课程要沿着幼儿幸福的思维展开,要超越传统的课程设计和实践,不限于课堂教学,要回归经验,真正让幼儿做有意义的事,让幼儿获得丰富的、各种鲜活的经验。我们基于对环境与资源以及幼儿学习方式转变的需求,基于对“儿童主题场馆”价值的思考,充分利用园所空间资源优势尝试建构并不断完善儿童主题场馆的建构与课程实践。<br><br> <p>何为主题场馆呢?<br> 我们的定义是: 在幼儿园内, 依据一定的主体和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精心呈现一些具有重要价值的事物、现象,供儿童观察、操作和欣赏的场所,这些场所有进入、深入现场的情境, 幼儿不是活动中临时的“角色”,而是现实场景的主人, 让幼儿去面对现实,面对生活,在现场、在情境中学习。</p><p> 儿童主题场馆的创设旨在“从孩子的兴趣、能力、反应,并深入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旧经验的角度出发”设计建构场馆,提供广泛多样的事物和有意义的情境,让儿童主题馆成为课程资源,使儿童通过操作性学习,能解释他们的想法,让经历看得见,让一切课程资源过程化,使参与研究的教师获得良好教育观念及行为。</p> 儿童主题场馆相较于我园班级区域活动<br> 空间上弥补班级区域空间的不足,拥有独立的区域以及更加完备的设施、设备,能为幼儿提供合作学习、共同学习的空间、情境,更利于幼儿互动、合作、分享、交流。其次,主题场馆物质材料是丰富的、多样的,它提供了诸多活动内容,让孩子尝试和实施多样、多元、特色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可能。 <p>农艺馆:</p><p> 着重自然体验项目的种植、养殖、农具农艺博览活动的空<br>间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场地。 (以我园卡通形象两只可爱的小蜜蜂甜甜乐乐命名孩子们都叫它“小蜜蜂农场"</p><p> “小蜜锋农场”是富有特色的儿题场馆之一,面积600平方米,自12010年开园之初,我们利用这一空间场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园本课程和实践研究。<br></p> 锄地、种菜、犁田、插秋,播种、采摘、喂养、捕捞 ......在我们这片钢筋混凝土打造的喧嚣城市中,就是有这样一块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快乐天地。<br><br> 每天这里都有生命不息的成长足迹,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小蜜蜂农场” 成为了我园孩<br>子天然的大课堂和宝贵的资源库。春天,他们在播种、育苗;夏天,可以采摘瓜果,打下金黄的麦穗;秋天可以享受秋收的喜悦;冬天可以进行大棚里外的对比种植。 针对农场的管理还有一本专门的农艺馆管理手册。 造型艺术馆又分为七个不同的小区域。 生活馆:现代化的小厨房<br> 由美食吧台、厨房用具区、操作台、 品尝区四个部分组<br>成。美味的“鲜芋仙”、 营养的“运动食品”、口味各异的“多国料理”、中国特色的 “新年喜糕”、“团圆饺子" ,都是孩子们的杰作。亲手播种、管理照料的蔬菜瓜果在这里变为可口的美食这份体验成为我们香幼每位孩子的难忘经历。 <p>创意阅读馆:</p><p> 为孩子提供大量的绘本及有声读物并结合前书写游戏、戏<br>剧表演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孩子们浸润在书香的环境里,爱<br>阅读、乐分享。</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