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ff8a00"> 案例题目:落实校本课程 促进个性发展</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责任督学:马慧珍</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时 间:2019.10</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案例背景】</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搞好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新课程的需要,是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我和任冬梅园长负责的第十三督学责任区有8所乡下小学,这八所小学分布在超化乡的各个地方,其中超化杏树岗小学、新庄小学、王岗教学点和草庙教学点,地处偏僻乡间,学校学生人数少,师资薄弱,基础课程基本开设了,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没有引起重视,开设项目少,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急需要把校本课程开设起来,让每一个孩子学有所长,快乐成长。</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案例描述】</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实践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我们指导两个学校研发了切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一、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良好的组织保障。于是,我们首先做通校领导的工作,提高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形成统一的思想后,在我们的指导下,成立了以教学点领导挂帅、全体教师组织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二、立足校情 开发课程</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的特点,立足于本校现有条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的情境化实施创造条件。据此,制定了几个学校的课程目标是:初步架构起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内容安排上以强化基础型课程,活化拓展型课程,从而初步形成包括《经典诵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各种社团活动如绘画、舞蹈、乒乓球、足球、趣味数学等课程在内的、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体系。</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三、实践反思 提高质量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加强校本课程的研讨。每个月的督学入校时,我们都会组织召开一次课程实施工作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情况进行总结,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分析讨论课程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研究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2.注重校本课程的指导。我把我所在单位实验小学校本课程开设有经验、效果好的老师带到两个学校,面对面交流经验,实地进行课程指导。</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3.教法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兴趣。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动口说,动手练,亲身体验,注重开发学生的潜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个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四、形成特色 促进发展</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运用,实验小学老师的经验分享和悉心指导,促进了教师持续发展,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2.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开发校本课程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促进各种层次、各种特长的学生的主动发展;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参与自己应有的课程决策,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能够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全面提高了素质。 </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3.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扩大学校在课程上的主动权,使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创新,从而提高办学效能,创立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自身发展。</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案例反思】</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在对所督导的学校指导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成绩,但也有许多问题出现,主要表现在:</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一是开设的课程比较单一。现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的学生,有的学生有更新的需求。有的同学只适应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有待于进一步转变。</font></h3><h3><font color="#ff8a00"> 二是课程效率有待提升。如何在课堂上提高校本课程的效率?怎样在形式、方法和内容上再精心设计,大胆尝试?有待研究和提升。面对这些问题的存在,我们准备在今后督导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1.根据学生的需求、爱好,扩大校本课程的门类,以便更好的满足学生。2.多指导学校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3.引导学校尽量加强课程间的联系,更好的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增强实效,帮助学生改变思想认识。4.以传帮带的方式,帮助学校形成灵活的教法,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能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