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立潮头逐浪行 ——热烈祝贺平原县龙门小学被授予 首批《山东教育》“宣传基地校”称号

平原县龙门小学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进一步加强山东教育社报刊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开拓优质稿源,做好教育宣传工作,于11月5日,在美丽泉城济南召开了《山东教育》(小学)宣传基地校建设暨培训会议,参会的有省教育厅总督学、山东教育社社长、总编辑以及各市教育局图书代办站站长和全省300余所基地校负责人。我校和第一实验小学有幸作为本次德州市平原县仅有的两所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参加了会议,并被授予并颁发《山东教育》小学宣传基地校光荣牌匾。这是各级领导对我校工作的充分肯定,必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宣传工作的跨越性发展。</font></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总督学邢顺峰讲话,他指出:<br>1.新闻宣传工作要占领思想引领、娱乐引导、舆论阵地的制高点。使教育改革沿着正确方向迈步,去迎接,去挑战,我们要手联手,统一思想认识,不让一个孩子少在小康路上。<br>2.山东教育社要扎根于基层教育改革。教育宣传工作者要锤炼优良作风,增强“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扎根基层,深入教育教学实践。<br>3.宣传基地校要发挥优势,做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山东教育社也要与基地校加强联系,用好《山东教育》这个思想引领的平台,把有价值的思想传播好,好的经验宣传出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山东教育社社长王鲁军就《山东教育》报刊情况做详细介绍,从中重新认识到《山东教育》的重大意义。然后就如何开展基地校工作提出几点建议:1.教育要贴近教师教育一线,与基层建立更为固定的联系,定期举办培训会议,交流经验,多方面了解改革的前沿动态。<br>2.促进基地校的办学水平,起到示范作用,推进教育改革。<br>接下来,山东教育社副总编辑、《山东教育》编辑部主任陈为友对基地校工作也进行了部署。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民教育》总编辑余慧娟做了“从你为中心”到“与我有关”的颇有深度的专题报告,报告中既有对政策的宏观解读,又有详实具体案例分析。报告中指出了教育宣传工作的目标,点出了目前教育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呼吁大家提高对教育宣传的重视,指明了教育宣传工作的方向。报告中以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为例,讲述了现代教育应有信仰、奋斗、奉献、风范与思想,扎根于中国大地与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相结合,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余总编以习总书记的政策为根本,告诉我们施行教育发展的各角度都要围绕习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并推荐教育一线的老师们详细解读习总书记如上几部重要的政策文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余总编就《山东教育》投稿内容作了详细分析,提醒老师们投稿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并从落点、结构和标题三个重要的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余总编考虑到投稿效益最大化,又从传播与风险两方面温馨提示,投稿或者教育宣传工作前要充分研判内容是否合时宜,分析现代社会的敏感点和风险点,要正面宣传,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 《山东教育》报刊创建于1945年,自出生便带有红色基因,现有一报两刊——《山东教育》和《当代小学生》,山东教育社紧扣时代主题,记录无数巨大活动,多次获得上级部门奖励,在全国名列前茅。在今年的“致敬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中,《山东教育》毫无疑问荣获70周年荣誉,实至名归。老师们身在一线,有更好的教育素材,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备好照片与视频素材,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投稿时也要认清正确渠道,《山东教育》官网是山东教育社,也可通过上图添加山东教育社的公众号,里边内容尽数精品,对老师而言是方向性的引领,专业化的服务。</font></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青岛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江建华做了“教师成长'渐入佳境'专业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探索之路”的专题报告。他提出“教师就是生产力”的教学理念,学校共同体机制,如一缕阳光照进每个教育者的心田,照亮教育者的困惑,温暖教育者心房。教师团队本身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教学研讨留下了她们热切交流的画面、德育论坛记录了她们发散思维的瞬间、教学大赛上演了她们靓丽自豪的身影,她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力量无穷的“共同体”,随时引领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凝聚一心的教师团队、助力成长的多彩课程、独具特色的“邮”彩文化共同构建起了人们对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美好印象。她的美不至于外,而浸于内,既包含了教师育人的一腔热忱,也涵盖了教育特色的极致发挥,更收获了学生快乐学习的浓厚氛围,这里也因此成为学生们成长的乐园与扬帆的起点。<br>   <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nbsp;&nbsp; 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小学校长段俊元提出了真样态教育。面对新时代教育,段校长提出了三个疑问:一、当学校管理进入文化引领阶段,如何为教师赋能?二、当学校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如何兼具传承、创新和发展?三、当学校遭遇变革的拐点,如何塑造教育新样态?针对疑问学校根据多年来传承的核心办学理念和倡树的陶行知“真善美合一”、“知行意合一”、“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着眼学校基本情况,在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真样态’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真人’的发展构想。淄川区实验小学将通过“真样态教育体系”的构建,丰富教师的教学、生动学生的学习、轻松师生的生活、促进家长的悦纳,办一所原生态、去功利、有良知的现代化学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nbsp;&nbsp; 烟台市福山区东华小学校长张元国提出了“美在每时每刻,润在无声无息”的课程体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丰富的德育活动、校本课程为载体,寓教于乐,以美启智,以美润德,达到了以美生存的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font></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临沂第十实验小学校长王庆彬带来了润育有道,花开有声的书法特色学校专题报告。临沂本是书圣王羲之的故乡,秉承红色传统文化的晕染,打造了墨韵校园,让每一个孩子都品味着书法的墨香,在寻觅知识的道路上快乐成长。<br>&nbsp;&nbsp;&nbsp;&nbsp; “教育是国之大计”,每所学校追风逐月,铸就梦想,我校也毫不懈怠,多年来紧抓学校教育宣传工作,各项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学校在各级部门的领导下稳打稳干,逐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创新理念,明晰责任,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发挥了新闻宣传“对内凝聚人心,对外树立形象”的作用。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展示了我校教师昂扬斗志的工作热情和扎实的基本功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极大的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校将以本次授牌仪式为契机,以习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中的讲话为总目标,全面落实县教育体育局的总体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提升宣传力度和质量,坚持不懈地把学校新闻宣传工作推向深处,促进学校工作更好的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县乃至省市教育更大的贡献!

教育

山东

宣传

教育社

学校

我校

工作

教师

基地

样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