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从抗战到海南建设-我的新四军岳父</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h3><h5> 沈延林 </h5>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我的岳父邢营,1929年4月出生在江苏省盐城滨海县。滨海县东坎镇的家有32间房产出租,农村的家有二百多亩地出租,由于善于经营,岳父家生活富裕,家的围墙四角还建了炮楼,还请了几个保镖,有三四条枪,保护自己家产。富有程度在镇上曾属前三四名。</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苏北重建,岳父家乡成为新四军根据地。他从小受革命熏陶,小学时曾当过儿童团长、学救会主任,初二时曾想报考抗大年龄不够,对新四军领导陈毅一直很崇拜,曾改名邢毅,岳父在镇上二联中读完初二后,本来就一直想投考“抗大”苏北分校,知道新四军的苏北公学(相当于抗大)招生,是同样的革命学校,食宿又免费,还是新四军办的,为了投考苏北公学,他晚上在家里的炮楼上扔下行李,然后偷偷溜走,他一人连续走了二天,从滨海县到位于阜宁县的镇里有一百多华里。当时他还怕家里人知道,公榜时用的是现在的姓名邢营。在投奔苏北公学的途中,被他哥哥骑辆自行车追上,劝他回家,他表示坚决不回。岳父家庭其实是支持抗战的新四军的,他父亲是当地开明乡绅,家里有炮楼的大宅院给新四军做办公用房,经营收入也捐给新四军。1945年1月岳父进入苏北公学不到一学期,就参加学校组织的宣传队到两淮战役前线做宣传鼓动工作,后宣传队集体于8月编入新四军3师黄克诚师长属下的7旅,随即加入新四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抗战结束,蒋介石要打内战,毛主席运筹帷幄,调集山东解放军一部分和苏北新四军第7旅在黄克诚指挥下,支援东北老解放区,部队于10月3日从淮安向东北挺进。</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岳父告别了亲人、离开了自己的苏北家乡。一路北上,岳父在7旅宣传队背着枪沿途写标语刷标语,每天提个白灰桶先于部队出发做宣传工作,走了五十多天到达辽宁。岳父到东北的第一仗是秀水河战役。1946年初,岳父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调到19团政治处任技术书记,相当于秘书(属副连级),背包不用自己背可放在马背上了,那时团政治处主任有小灶吃,也能跟着沾光。1947年冬调师政治部任秘书。在东北几年,部队非常艰苦,特别是二打四平后,一些人开小差离队到地方工作,甚至有一些是岳父熟悉的连级干部。岳父所在的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后来再从东北入关并改编为四野43军。部队过长江后一路南下追击,参加衡宝战役,活捉3兵团司令张淦。岳父所在部队从江西进入广东,在佛冈与国民党军队发生遭遇战,全歼敌人并进广州。127师和128师解放广州后,西进广西剿匪,南下解放海南岛。渡海战役打响前,岳父升为127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相当于副营级),战役打响后,随380团第三批渡海。海南战役进展快,国民党军无心恋战,海口解放,岳父正准备随380团南下追击残敌,突然接到调令任43军政治部秘书科副科长。刚开始,他很不情愿,认为当秘书下基层的机会不多,好不容易转为组织干事,现又干回秘书了,那时候的干部都喜欢到艰苦危险的基层。</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从东北到海南,岳父经历了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夏秋冬攻势、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及南下渡江解放广州、围歼广西白崇禧部队战役,直至渡海解放海南岛战役。1957年调128师383团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其间,1960年到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一年半并毕业,1963年率部队在海南吊罗山地区围剿并活抓部分美蒋特务,受到上级表扬。1964年128师离开海南后调任海南军区教导大队政委、榆林要塞政治部副主任(未到职)、海南军区后勤部副政委,其间,1964年参加“四清”运动约一年,1967年参加海口市“三支两军”工作,1971年以军代表身份被选为海口市委副书记。1974年回部队工作,1979年任海南军区后勤部政委,1983年离休。曾获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勋章,参军时所在部队新四军3师7旅19团,是叶挺独立团的前身,后改为东北民主联军6纵16师46团、四野15兵团43军127师379团。</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岳父在早年的从军生涯中,无暇照顾家庭,也没有机会回家乡苏北。1957年,岳父和岳母、三岁的大姐第一次一起回江苏盐城滨海老家探家,到广州要坐火车时,钱不够,向在广州工作的苏北老乡借了600元,当时买不起卧铺,沾了大姐的光,买了儿童车厢的坐票,比普通坐票舒服点。当时的青年军官买不起卧铺票,但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无数战友倒在前进的征途上。</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2005年,岳父收到抗战60周年纪念奖章,在2015年,国家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岳父又接到军区送来的抗战老兵的纪念章,2019年,他同样收到建国70周年纪念章,他非常珍惜。当年参加新四军,就是看到这支军队的天下为公的人民性,回顾一生,尽管曾经富裕的家族已经不在,苏北亲属各自分离,他无怨无悔,至今他还关注国家建设、关注军队的建设,关注广东地方发展,对地方和部队曾经存在的腐败感到愤懑痛惜,要求我们都要听党的话,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要忘记自己的革命战士出身,听指挥、有纪律,有政治敏感,做合格的党员、国家忠诚的卫士,这也就是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淳朴理解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