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3月,退休证还差几天没拿到,我便赶上今年石门老年大学上学期的报到。</h3><h3><br></h3><h3> 想起平日里同学聚会偶尔约在歌厅,看着大家一展歌喉,而我只会吃水果只会鼓掌。我报了声乐班,决定学习唱歌。一个学期下来,年轻貌美的音乐学院毕业蒋老师教了我们7首歌,我唱不来完整的2首。除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外,重要的是我五音不全学不了唱歌。</h3><h3><br></h3><h3> 9月,老年大学又开学了。我已退休了几个月,儿子没结婚,家里老人们生活都能自理,我这年轻老人有大把的时间。不唱歌了学啥呢?跳舞膝盖不好,打球之类怕累着。年少时的我也当自己是文学青年,于是选择了诗词。</h3><h3> 就这样,我走进了诗词班。</h3><h3><br></h3> <h3> 比起学员爆满的声乐班,诗词班只有20多人。9月中旬的一个周三,和董姐一起去上课,她想学点诗词好教孙子。</h3><h3><br></h3><h3> 教诗词课的是盛老师,县某机关退休领导。学校规定专业课前都要学政治。盛老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透彻,讲起政治出口成章手到擒来。</h3><h3> 盛老师的教学是从选择一首名诗或者班上学员写的诗着手,讲诗的平仄韵脚。我虽然也读过一些唐诗宋词,现代的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的致橡树等,却从来没有写过一首诗。听着老师的课,和董姐面面相觑。</h3><h3><br></h3> <h3> 诗词班的班长伍老师,退休前是教数学的老师。伍老师诗写得挺好,还是旅游达人。我浏览过他的朋友圈,有很多和夫人出游的照片和诗词。</h3><h3> 上周盛老师陪夫人在长沙看病,请伍班长给我们上课。对我这初学者,伍班长的课受益匪浅。我终于搞清楚了什么是五绝七绝和七律,上联下联平仄如何运用——还是不会用。</h3> <h3> 欧老,县某局退休领导,诗词班年纪最长的男同学,和我爸同年80岁。我爸从不锻炼也不爱学习,退休20年就是吃饭看新闻睡觉,每年不定期地和老伙计相聚打一下麻将。要他出去散步晒太阳,他说乌龟不动活千岁。</h3><h3><br></h3><h3> 伍班长告诉我:欧老自老年大学开办就参加了学习,每周坚持上学,风雨无阻,从未缺课,每个学期出满勤的就数他了。</h3><h3> 且听课认真,笔记完整。创造了大量的好诗词,均在县,市,省级刋物上发表。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员,风范长者等光荣称号。当然还有很多……</h3> <h3> 诗词班年纪最大的女同学是卜阿姨,和我妈同龄76岁,我妈退休后最喜欢的事是打麻将,一天不打心里都不舒坦,即便没得位置看别人打都有味。</h3><h3><br></h3><h3> 课间,我问卜阿姨为啥这么大年纪了来学诗词?不做家务吗?她说学点东西总是好的,家务事是做不完的。卜阿姨听课很认真,也很认真做笔记,看不清的字就问同桌。</h3><h3> 卜阿姨对《易经》也有兴趣,自学了20多年,还在老年大学的地理班学习。</h3><h3><br></h3> <h3> 樊美女,一中高中同学。毕业后几十年失联,兜兜转转,退休后在老年大学相遇又成了同学,今生我们真有同学缘!</h3><h3><br></h3> <h3> 初到诗词班,每周半天课,大多数同学都不怎么认识,听老师说有夫妻的有母女的有姊妹的,对退休了还长期坚持学习的老年人我心存敬意!</h3><h3> 人生路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风景。老也有老的风景,老有所学,老有所乐。</h3><h3> 莫道槡榆晚,为霞尚满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