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说起我和老杨的关系,那叫一个复杂,那也叫一个单纯。要从根本上说,我俩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上下级关系。由于脾性相投、老杨宽厚豁达,处处让着我,于是逐渐增加了兄长与兄弟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一个人在职场上,能够遇上原本是上下级关系,逐渐变成多重而单纯的关系,的确是上辈子的缘分,这辈子的福分,的确是人生道路上一件难能可贵的、可遇而不可求的、可喜可贺的事情,并不是每一个人和任何时候都能够遇到这样的关系。</h3> <h3>我之所以理直气壮地把领导不叫领导,叫老杨,绝不是我对领导不尊重,而是因为当时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风气所致。那时候跟现在完全不同,同志之间的称呼一律按年龄分老小,年龄大的叫老某,年龄小的叫小某,叫起来随意、亲切,毫无官本位腐朽之气。谁要是叫官职,大家准会觉得谁特俗,准会鄙视谁。就是当时国家教委的高层领导,我们也会非常自然而随意地叫老某。我记得我们把何东昌叫老何,把朱开轩叫老朱。学生司的领导王炽昌、于英林,我们也分别叫老王、老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都不叫领导官称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官腔,他们还在哪里摆官架子呢?那是一个官不摆谱,兵不畏官,官兵和谐的年代。彼此之间都没有叫官位的习惯,从上到下都是如此。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官无论大小,都叫官职,已经退休的领导也要在官称前面加上一个“原”字,随之而来的是官腔泛滥,官架子十足,领导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唯我独尊、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毛病,而一般群众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存在着阿谀逢迎、溜须拍马,阳奉阴违的习惯。从表面上看,称呼是一件反映人际关系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称呼问题综合地反映了社会政治、文化和道德的状况,准确地反映了社会推崇和流行的观念,反映了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h3> <h3>一九八六年七月,我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国家教委学生司工作,在学生司见到的第一位领导就是老杨。那时候,老杨主持学生司的日常工作。有一天,研究生分配处处长高连英同志告诉我,老杨刚刚出差回来,让我见一下司领导。在此之前,处里的同志告诉我,老杨的知识是怎样的渊博,思维是怎样的清晰,工作是怎样的缜密,能力是怎样的超强。还特别告诉我,1977年之前,老杨在东北师大当教员,当年被借调到教育部工作,参与了恢复高考文件的起草工作。我是恢复高考后考入大学的,自然对参与恢复高考的人感到亲切和敬仰。于是,我怀着一颗敬畏的心,小心翼翼地敲响了司领导办公室的门。请进,一声洪亮的声音让我推开了门,老杨正在收拾文件,见我进来后扭过身来,哇,我一看老杨这长相、这形体一下子呆住了,这哪是领导啊?这分明是电影明星嘛!老杨英俊潇洒,气宇轩昂,脸如雕刻,棱角分明,两道浓眉,一双明眼,我就觉得扮演杨子荣的表演艺术家王润身酷似老杨。于是,我耳边响起电影《智取威虎山》台词:老杨,英雄啊!老杨一副明星样,满身儒雅气。那年,老杨年近五十,稳健睿智,和蔼可亲。如同老师,又如兄长一样与我谈了近一个小时的话。我们谈了教育,谈了历史,谈了哲学,谈了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的改革。与君一席话,胜读三年书。我完全被老杨的思想和思路,知识和口才折服了。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生动活泼的岗前培训,时间短,效果明显,对一个学历史的人转行搞教育,的确有着启蒙和启迪作用。</h3><h3>也许是缺什么就崇拜什么的缘故吧,由于本人相貌丑陋,才疏学浅,所以,我崇拜的男人有两种,一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二是相貌堂堂,风度翩翩。老杨集德才貌“三合一”,你说怎能不令人追随,不令人崇拜呢?从那一刻起,我与老杨就产生了偶像与粉丝的崇拜关系。</h3> <h3>老杨是学者型领导,在国家机关首开调查研究,科研先行,撰写论文之风气。在老杨的带领下,学生司的学术风气十分浓烈,工作作风十分扎实,从领导到群众都注重理论学习,注重调查研究,注重撰写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全司上下写作蔚然成成风,写作高手层出不穷。我们在调研中了解教育实情,在探讨中理清工作思路,在思考中写工作报告也写论文,条分缕析了当时的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提供改革方案,为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夯实了理论和实践基础。</h3><h3>我是一个极容易被环境所同化的人,跟着和尚学念经,跟着好人学雷锋,跟着鲁班抡大斧,跟着巫婆跳大绳。跟着什么人学什么样,因此,工作环境和生活中所接触的人对我来说特别重要,我可能近朱者赤,也可能近墨者黑。我庆幸自己来到这样一个工作环境,我更庆幸自己遇见了像老杨这样德才貌三合一的领导。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我除了写文件和报告外,还陆陆续续写了近二十万字文章,陆陆续续地公开发表在《光明日报》《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国内有关报刊上,有几篇还获了国家教委读书奖和专业学会优秀论文奖。这些都是陈年旧事了,现在之所以提起,不是想说明自己多么专业,也不想说明自己多么勤奋,只是想说明我对曾经从事过的工作的一种态度,更想说明老杨对我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生涯影响之深。不可否认,我在老杨身上学习了不少好东西,这些东西将成为我工作和生活的一种习惯一直在顺延。</h3> <h3> 我和老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越走越近,越聊越亲,慢慢的,我们之间的聊天无拘无束。</h3><h3>记得有一次,在国家教委和乐堂党员学习的时候,我们俩坐在下面窃窃私语,当谈兴正酣时,被主持人所打断,受到了批评。当时,我觉得我牵连了他,非常对不起老杨,懊悔不已。我和老杨至今都记得这件旧事,还时不时地翻出来晒晒,各位看官,您说我们翻出这陈芝麻烂谷子时,是懊悔呢还是得意?</h3><h3>三十多年后,我仍清楚地记着老杨家住在国家教委西门附近二楼的一个单元,并且得到老杨夫妇的确认。现在想起来,不是我记忆力好,而是那里曾经弥漫着肉饺子的香气。如果我不清楚记住这个单元的话,我有可能吃不上肉饺子。在吃肉要肉票的年代,老杨却请一群如同饿狼一般的年轻人到他家吃肉饺子。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大方、豪气的的老杨。我曾经纳闷,老杨的夫人(中央电大副校长)于芙芝怎么能容忍老杨这种败家行为呢,慢慢的,我才明白,原来他们是一对志同道合、心心相印、夫唱妇随的“革命伴侣”。现在想想,孔子收门徒还要十条腊肉,而我们这些“部下+门徒”却毫不客气地大吃老杨节省下来的肉票为我们包的肉饺子,心中犹如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h3> <h3>后来,老杨创建了中国考试管理中心。老杨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精于探索,把中国的招生、考试事业当成自己的生命,是一个有事业心和使命感的人。长期以来,他起早贪黑,工作不停,笔耕不止,在理论上开花,在实践上结果。在当代中国,如果老杨低调地说自己是招生、考试研究“第二人”的话,我估计没人敢说自己是“第一人”。老杨在中国招生、考试界受到普遍的认同,并且拥有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粉丝。老杨主持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七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考标准化改革研究”获得一等奖,出版了《中国考试文献集成》《中国考试通史》《中国考试改革研究》《中国考试史图志》等鸿篇巨制。国务院给老杨发了特殊津贴,老杨成为了国家督学。</h3><h3>老杨在实践上把中国教育考试打造成为一个立体的、全方位、庞大的航空母舰,在这个航空母舰上,有普通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专升本考试、二学位考试,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考试,托福考试、雅思考试、德、日、韩等海外考试。在老杨即将退休的时候,老杨把我招在他的旗下,我追随着老杨来到了考试中心。在领工资的时候我才发现,这里的工资比原来的单位的工资翻了一倍还多。老杨不仅在工作上为我指点迷津,也在福利待遇方面也为我努力争取,点点滴滴就不细说,大恩不言谢,世上的一切感谢的词语在这里都显得苍白和矫情。</h3> <h3>毫不夸张地说,我们的老杨是当代中国招生、考试卓越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是把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最完美、最成功的教育家。在他的领导和感染下,全国的招生、考试工作者齐心协力,继承传统,改革创新,开拓进取,把中国的教育考试事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h3><h3>如今老杨已经步入耄耋之年,慈眉善目,谈吐不凡,依然由内而外地散发儒雅的气质。一个人能够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且视为终生事业,无论年轻还是年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在岗还是退休,矢志不渝,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这才是快乐和幸福的人生。老杨是快乐、幸福的。</h3><h3>信马由缰、拉拉杂杂地写了一大堆话,写完才发现都是由衷的心里话,也都是歌功颂德的好听的话。这些好听话尽管都是事实,但是我从来没有当着老杨的面说过,男人之间的友情常常就是这样奇怪,好话当着面说不出口,只能放在心里,或者只能背后说,或者只能用文字表达。</h3><h3>翻开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招生处的“家谱”,我和老杨都当过招生处处长,老杨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招生处长,我是九十年代初的招生处长。所不同的是老杨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他的风景在远方,而我只能站在高楼下,望着高楼上,我的风景是老杨。这就是眼界远近问题,水平高低的问题,这就是我和我的老杨的距离。</h3><h3><br></h3> <h3>我们的老杨新书出版后,要送我书,我提议餐聚一下,一来庆祝庆祝,二来叙叙旧情。老杨采纳了我的建议,约请了几位老朋友,给我打了两次电话,并提前十天定了餐厅。那天吃饭,于芙芝同志死活不让我买单,于是,我又蹭他家一顿饭,还蹭了两本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啊!</h3><h3>“老夫喜作夕阳照,满目青山夕照明”。这是一个天高云淡,色彩斑斓的晚秋,这是一个享受丰收果实的季节。我在扪心自问,老杨把今生奉献给了考试,把真诚奉献给了朋友,我拿什么奉献给您啊?我的老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