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欢潭村,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一个行政村,村域面积有24562亩,有人口3097人,36个村民小组,有农田1268亩,山村面积12900亩。东与诸暨市相连,南与岳联村相邻,西与浦阳镇相邻,西北与新江村,涂川村相邻,东北与东山,太平桥村相邻。</b></p> <h3><b> 欢潭村,素有小九寨沟美称,一棵棵高大的古樟树竖立在村上,成为村庄里一道天然屏障,也使这座流传千年的村庄透露一缕浓重的历史感。</b></h3> <h3><b>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还有岳飞命名的欢潭,这里还有一条千米长的老街,留存着萧山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这里的村民喝水大多是从水井中提取,所以井特别多,有八官井,四眼井,长泉井等好听的名字,井口也磨得发亮,仿佛在诉说村里悠远的故事。</b></h3> <h3><b> 欢潭村,近几年来,随着进化镇全力打造发展乡村旅游的兴起,沉淀的悠久历史文化正在激活,一个古韵文化的欢潭也正在引成。2019年11月7日我来到了欢潭村,记得在20年前我来过欢潭,如今一切都变了,呈现的是一派浓重的古韵文化,一进村子就见若大的草坪广场上阵营宏大,气势磅礴,似如岳飞在点将台上发兵出征,烽火台上岳旗飘扬,战车,战马,战将整装待发,这里便成了一座古战场。</b></h3><h3><b> </b></h3> <h3><b> 走过游客服务中心,有一块欢潭村的指示牌,我就按照指示牌的游览路线逐一走访。</b></h3> <h3><b> 首先来到了岳园,它是座落在村口的第一个景点。</b></h3><h3><b> 关于岳飞,杭州人的印象都在西湖岳庙。整个景区不仅有忠烈祠,岳飞纪念馆,还有牛皋祠等。历经800余年,它时兴时废:却也代代相传一直保存至今。走进岳庙大门,正对西湖的水域叫岳湖,可见杭州人对岳飞的情感已完全融入这柔情的西湖水中。</b></h3><h3><b> 殊不知,距离西湖五十余里之外的欢潭村,当地人对岳飞的情感也如西湖般的细腻。尊崇,甚至比岳庙还要早些。</b></h3> <h3><b> 园中有一尊近三米高的岳飞站像,他身穿战袍,左手持书卷,右手扶剑,一副英俊勇武,文武双全的形像。岳飞像所在的大殿叫武穆词,"武穆"二字是岳飞死后被追赠的谥号。就在岳飞像的背后,是一面石雕墙,上面雕刻的是岳飞的书法真迹。</b></h3> <h3><b> 走出武穆祠,正对的也是一片水域,当地人称为"岳园湖",一座岳桥又把湖面分成了东西两片。岳桥是通往欢潭古村落的主要通道,桥口两株红梅迎接探秘欢潭的每一位来者。特别是亮灯后,岳桥两侧水面上浮起《滿江红》的诗句,让游客瞬间感受到岳园的"忠义"气氛。而从岳桥的角度看古村落,倚着岳园的是一群古典的园林建筑,其实就是武穆祠。包括岳园湖,岳桥,武穆祠在内的整组园林,则叫岳园。</b></h3> <h3><b> 这个千余人的山中之村,何以这般隆重纪念岳飞,答案就在岳园之中,一口三尺方的小潭,叫"欢潭",岳飞一生四次北伐,精忠保国屡建战功,岳家军路过每地都受老百姓极大欢迎。</b></h3><h3><b> 岳飞当年行军路过徐家村,凿潭饮水而欢,饮的就是这口"欢潭"。抗金大将田晟家族随皇帝南渡从开封田家庄迁入徐家村后,就将徐家村改名欢潭。据村里老人讲,这段"改名"的往事,也被记载在欢潭田氏宗谱之中。</b></h3><h3><b> 在武穆祠中还有一幅《岳飞行军访友路线图》,从临安城到欢潭,再到诸暨店口,这一路留下一串串与岳飞有关的地名。与欢潭相距两公里的岳驻自然村,相传为岳飞军之地。与岳驻一山之隔的诸暨,还有一个以岳飞手下一员大将命名的村庄——牛皋村,连接两个村子的一道山岭又叫牛皋村。很庆幸,当年岳飞那一段历史,将永久地凝固在了这些地名之中。800余年的历史中,西湖边的岳庙时兴时废,但欢潭对岳飞的纪念,则完全融入进了欢潭田氏800年的传承之中。</b></h3> <h3><b> 在潭的护栏石上刻有"欢潭"两字。</b></h3> <h3><b> 这是一座"欢潭"亭。</b></h3> <h3><b> 游览完岳园后,就往二桥书屋和务本堂老宅,这两处就在屋前屋后,相距很近,务本堂是二桥书屋的前名,座落在岳园的北侧。</b></h3> <h3><b> 二桥书屋,是萧山现有唯一的清代书屋。旧时从浦阳江坐小船溯欢潭田氏宗祠后溪而上,有二座石拱桥,分别是仁济桥与飞睦桥,二桥书屋正处于两座桥之间,因此得名。</b></h3> <h3><b> 整座建筑是四合院式的,砖木结构,主屋坐北朝南,大门朝东,额镌"二桥书屋",书屋虽然看起来已经破败不堪,但从细节处还可以看出当年修建得相当考究,如此镌刻"二桥书屋"的门头下方,是石雕门套,门套内还有雕刻精美的装饰。</b></h3> <h3><b> 书屋横宽16米,纵深20米,二屋砖木结构。二桥书屋原名为务本堂私熟,后来欢潭望族,如泰和园子弟等亦在此就读,"耕为本务,读可荣身",欢潭田氏向来重视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先后有过进士2个,县令2个,知府3个,御史2个。</b></h3><h3><b> 值得一提的"泰和园"是村中老宅,主人田大年,在清朝道光年间就任江西县令。</b></h3> <h3><b> 务本堂始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迄今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当时担任镇江知府的萧山人田祚在家乡建起了这座大宅子,并取名为务本堂。</b></h3> <h3><b> 显然,务本堂取的是文化意味,也就是通过一种建筑语言诠释家教之风。</b></h3><h3><b> "务本"二字源于《论语:学而》中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田祚希望自己的子女们能致力于根本,务实根本之道,孝敬父母,顺从兄长,传承田家重视耕读的风尚。</b></h3> <h3><b> 在此就读过的田氏后裔不乏俊彦。田曾垲,田曾基,田曾彭等就在这里受过启蒙,在(萧山县志)里均有关于他们的记载。</b></h3><h3><b> 田曾垲(1897一1977),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先后任教福建警官学校,1945年赴台湾,60年代任台湾大学教授,曾任世界鸟学杂志台湾主编。</b></h3><h3><b> 田曾基(1904一1979),他是田问端的侄子,1934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后来在上海吴淞卫生院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以精湛的医术救治抗战将士,1979年病逝。</b></h3><h3><b> 田曾彭,1910年出生,15岁离开家乡随堂哥上海求学,后考入吴江大学,专攻英文,在求学期间,他日夜刻苦,不久便学会了日语,法语,俄语和德语。</b></h3> <h3><b> 务本堂是一幢宏大的砖,本,石混合四合院式建筑,前后三进,东西厢房,中间是天井,横宽纵深36,5米,呈正方形。</b></h3> <h3><b> 月梁雕刻仙人回纹,挂落华美,檐落牛腿透雕仙人降福,还雕有狮子,仙鹤等祥兽,整座宅院里显得古色古香,美轮美奂。</b></h3><h3><b> 匾额,楹联,石刻是凝固着的历史,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情感价值,它如同音符,饱含深情的吟唱,它是宝贵的时代印记。</b></h3> <h3><b> 欢潭老洋房在务本堂的右南侧,是一幢由门廊及3层四合院式小洋楼组成,清水青砖外墙,拱券式门和窗,是典型的仿西式建筑,有较强的时代特征:步入三楼天台,还可远眺欢潭之秀丽风景,建筑十分考究。</b></h3> <h3><b> 新中国成立后,小洋楼做过曾经后的欢潭乡政府办公场所,后来还成了小学堂,如今全被保护起来了。</b></h3> <h3><b> 这里是欢潭村的老街,在明清时代,这里曾经是周围村庄的重要通道和集镇所在。如今这条老街,仍旧极好地留存着明清时代的风貌。穿梭在老街的小巷子里,田氏里宗词,同记墙门,高记墙门等等,俨然感觉时光倒退,重回当年的繁华之中。</b></h3> <h3><b> 欢潭老街原为萧山,诸暨,绍兴三县交接的商贸集散中心,交通便利。</b></h3><h3><b> 老街东西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3米,街面原铺长石板,两侧为二层木结构店面房屋,多为清代,民国时期建筑。</b></h3> <h3><b> 民国初年,老街达到鼎盛,著名的店铺有恒泰南货店,稔昌南货店,四达南货店,顺庆肉店,延春堂药店,德生堂药店等。</b></h3> <h3><b> 在老街的入口是贯穿南北的一个广场,是用于露天演出。在广场上也是摆设各种摊位的场所,有书画,书笔,工艺品,古玩,土特产,小吃店和酒店等等,热闹非凡。</b></h3> <h3><b> 今天正碰巧在演古装戏,显然是武大朗在叫卖……!</b></h3> <h3><b> 在通往后广场的中间有座长廊,晴天可遮阴,雨天可避雨,也是游客的休息场所。</b></h3> <h3><b> 在后广场建有一座古建筑,仿似亭阁(看台),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建筑风格与村中习俗相融,并与前广场相衔接,既有古色又有实用性。</b></h3> <h3><b> 夜晚的欢潭村,金黄暖色调勾勒沿河而建的曲折水廊,点点灯光照亮道路小径,五颜六色的彩光晕染清澈喷泉。层恋叠嶂的大岩山脚,月朗星稀的黑幕天空下,姹嫣红般的灯光颜色,描绘浪漫,璀璨的乡村夜景。</b></h3> <h3><b> 夜渐浓,华灯之下的欢潭,比白日的清幽多一份华丽的从容,仿若袅袅余音,让人意犹未尽。</b></h3> <h3><b> 无疑,欢潭正在上演新一轮蝶变,古韵欢潭正逐渐恢复昔日的繁华。</b></h3><h3><b> 这仅仅是开始,据了解萧山与浙旅"牵手",将在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的合作,其首个合作示范项目就是欢潭。</b></h3><h3><b> 目前,欢潭村已陆续收储多个古建筑,未来将经修缮后改造为非遗传习所,乡村美术馆,民宿等。岳园对面那座仿西式建筑的老洋房,由务本堂后人建造,其一楼已经成欢潭村史馆,二,三楼则是进化的乡贤馆和统战馆。</b></h3><h3><b> 未来的古韵欢潭,既是配套相对成熟的景区,也是生活化气息浓厚的古村落。它必将带动乡村的振兴,甚至激活整个萧山南部"杭州南花园"的建设。</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