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

翠竹

<h3>  小学学了愚公移山,只是片面理解为有志者事竟成,不太注意愚公为什么移山。目的只为一条出路。<br></h3><h3> 古人尚且为路下此恒心,可见路对民生有多重要。近年来,在社会的大政策下,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里的路确实宽了。在桃江县就有了这么几个村成了桃花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外人进也难,百姓出也不易。一河资江水,把栗山河与外界隔开了。所有的路成了断头路。</h3><h3> 在远古时候,桃花源为民生所向往。如今的栗山河人,有了解放前人民所期待的幸福。于是,栗山河人向往着新时期新社会。就产生了一首栗山河之歌,梦想着一桥架南北,有了天暂变通途希望。 </h3><h3> 一群学生手持画笔,在勾勒着一座座大桥。憧憬着那未来的美好。更有一位直接把天上的彩虹横跨于资江之上,祈盼有神仙路过,理解栗山河人诉求与哀怨,实现栗山河人的希望。</h3><h3> 粱启超先生说,少年穷则中国穷,少年富则中国富。栗山河的少年,心中有了梦,念想中有了桥,栗山河人也就有了出路!</h3><h3> </h3><h3> </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