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从东北到海南岛--我的老兵父亲</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沈林</h3> <p> 我的父亲按照家族排辈,名叫“沈世长”,小名“喜庆子”。参加革命队伍后认为辈分是封建家庭的东西,就给自己改名“云卿”,他出生在安东省安东县的红旗沟三道林子村,就是今天的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小甸子镇。</p><p> 我的家乡北边隔着大洋河与凤城相望,我奶奶就是对面的蓝旗堡的。西边靠近岫岩,其实原来就属于岫岩,康熙26年八旗兵的祖先从京师拨到这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满族有旗地,家族有450亩旗地,祖先五个儿子繁衍成当地大家族。岁月悠悠,家族逐渐就有了阶级,叫着叔叔大爷的地主、富农和贫农。父亲说“破车塞子多,穷人孩子多”,爷爷奶奶生了4个男孩、2个女孩,家庭生活日渐积弱,日本人来了,生活更艰难,不许吃大米白面,爷爷奶奶只能吃橡子面。维持会就在村里,维持会长是自己家的,游击队也是自己家的,据说后来土改时农会会长亲戚镇压了大地主的亲戚。为了家庭生活,父亲从红旗沟小学辍学去打工。</p><p> 1946年12月,因为战乱,父亲离开家乡学手艺,1947年2月在辽阳遇上刚结束战斗的正在做宣传鼓动的军队,要求人们积极参加革命队伍,原来这是共产党的军队。父亲很高兴报名参军,分配在东北民主联军6纵17师50团一连当战士,团长孙干卿、营长郭建文、营教导员王恩荣、连长叫陈秉志。父亲说,在这支军队里人人都平等,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父亲第一次参加解放鞍山的战斗,就有很高积极性,报名参加了先锋连的突击班,战斗在最前沿,他说对敌人就用手榴弹开路、用子弹说话,总攻开始,连指导员王佩琚高喊“为连长报仇啊”(连长负伤),父亲就冲上去了,在转盘街被敌人群堡封锁,他在战友掩护下,突前把八颗手榴弹投入母堡,消灭了敌人,解决战斗,并在首次参战中受奖。</p><p> 从父亲的履历自传里,看到他参战积极性高,参加过包围长春,打锦州,打天津等大战役。民主联军六纵改编为四野43军,父亲在128师383团一营一连,这时他是排级待遇。由于父亲读过两年小学,会写字,会演戏,后来又被师部抽调搞文书。只要战事需要,父亲就到前线,平时就在师部担任文书。父亲留下的发黄的老照片,内容是四野与二野在江西赣州会师,父亲在照片里准备在野外宿营吃饭,他说那是二野的陈赓兵团,后来一起打进广州城。父亲说打进广州,看到国民党军队逃跑并炸了海珠桥,他们睡在大街上。次日黎明,父亲所在部队起身追击国民党军队,把入城仪式留给后续部队。第二张照片是他和战友穿着发白的军装,在地名叫“水东”的路边,那是在广东南部。那军装没有领章帽徽、也没有红色五角星,还是棉布的,帽子可以遮盖保护耳朵的,北方气候的军装。父亲说,他们还参加粤桂边战役。后来根据毛主席解放海南岛的命令,父亲又回到了湛江水东,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海训,并留下训练时的发黄的黑白照片。</p><p> 1950年4月,父亲参加渡海作战,并在海南战役中立功。</p><p> 父亲参加海南岛战役后,就要求回家种地,但是部队认为他是知识分子,没有批准。父亲就这样留在海南岛,一留就是一生。原来在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后来去了187医院当政工干部。爷爷奶奶都不知道父亲在哪里,后来父亲知道自己打锦州的时候,自己的父亲在那里担任支前的运粮队,父子在一个战场上,来往那么多人,又怎么知道自己的亲人呢。父亲回到丹东探亲的时候,爷爷奶奶都病故了,为了革命,父子永远错失谋面,为了革命,爷爷给父亲在家乡找好满族媳妇,父亲也未能如愿。我的母亲也是军人,1953年为参加朝鲜战争的卫生兵。</p><p> 从父亲离开家乡走上战场,到滞留海南岛,这辈子都交给了军队,1982年母亲从187转业到广东肇庆的医院,父亲离休后也迁居肇庆市军队干部休养所。今年父亲95岁,我们希望他长寿。</p><p> 父亲说他是党员,要求我们不要贪恋小利,不要沾便宜,注重形象,要记住自己是做什么的,要达到什么目的。父亲说他是军人,工作一定要完成。因为是满族,他的晚年喜欢谈谈他妈妈,我奶奶主持的背灯祭、谈谈小时候的祖宗板前的戴索换索,喜欢看满族的语言文字辞典,自学着满语。这些也算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吧。</p><p> 父亲说他的人生也有许多遗憾,但是人生要有自己的目标,无论做什么,就要尽量做好,不要抱憾,在他的视野前,悬挂着家乡丹东的地图,人回不去了,心要在那里。</p> <h3>我的本家哥哥沈延兴,在锦州战役阵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