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长征在遵义――浙大西迁遵义办学老照片集锦

ε

<h3>一九八二年二月八号,遵义市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二十四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h3> <h3>一九四九年的遵义城图。</h3> <h3>校舍分布图。</h3> <h3>子弹库(现十一中)校本部大门(校长办公室、总务处、文学院办公室、师范学院办公室、心理学实验室、气象测候所及部分教室和员工宿舍设于此。)</h3> <h3>子弹库远景(1945年9月)。这棵树龄已逾两百年的沙棠树至今仍郁郁葱葱。</h3> <h3>子弹库内竺可桢校长办公室。自1941年10月18日竺校长办公室由何家巷四号移来后直到1946年5月16日离遵,竺校长一直在此办公。浙大在遵义召开的256次行政谈话会,有大约200次在校长办公室的会议室召开。</h3> <h3>何家巷(现沙盐路飞天花园) 3号浙大教务处及教室。</h3> <h3>何家巷3号 教室及宿舍大门。</h3> <h3>何家巷5号 阅览室、教室。现移建于杨柳街,陈列为红军警备司令部旧址。</h3> <h3>何家巷3号房屋布局图,黑白文艺社收藏进步书刊的图书室在院落深处一间不起眼的小屋。</h3> <h3>何家巷3号校舍布局详图。</h3> <h3>何家巷4号房屋布局图。从1940年5月5日到1941年10月18日的一年多时间里,竺可桢校长的办公室设在这里。</h3> 江公祠(现一初中校园内)浙大图书馆。最初(1940年2月22日至1940年5月25日),竺校长的办公室也设在这里。<h3><br></h3> <h3>1940年4月27日下午在江公祠内校长办公室会议室召开第三十次校务会议的签到册。</h3> <h3>柿花园1号 教职员<span style="line-height: 1.8;">俱乐部。浙大的重要活动场所。遵湄办学近七年召开的十九次校务会议(第三十次至第四十八次),就有十三次在这里召开。</span></h3> <h3>1943年11月12日下午在柿花园1号教职员俱乐部召开教务会的签到册。</h3> <h3>水硐街(现碧云路)3号 史地研究所、史地学系办公室,其系主任张其昀就住在这里,《思想与时代》杂志在这里编辑出版了四十期(总共五十三期),谭其骧的《播州杨保考》也在这里完成。</h3> <h3>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十一月十一日所立国立浙江大学工学院实验室奠基纪念碑。</h3> <h3>次东门(现纪念公园)外工学院实验工场之一。</h3> <h3>次东门外工学院实验工场之二。</h3> <h3>次东门外工学院实验工场之三。</h3> <h3>次东门外柏家堤坎游泳场。</h3> <h3>杨柳街14号 女生宿舍。现重建陈列为博古、李德故居。</h3> <h3>师范学校(现遵义军分区)内男生宿舍。</h3> <h3>老邮电局(现中华南路毛泽东旧居对面)男生宿舍。</h3> <h3>1940年5月8日,文学院学术活动后师生合影。前排左起为张其昀、陈剑翛、于斌主教、梅光迪、王琎、方豪。二排左一为费巩,右二为郭斌龢,右一为王焕镳。四排右二为陈立,左一为顾谷宜。</h3> <h3>1942年,史地研究所师生摄于何家巷一侧的杰生小学。</h3> <h3>刘之远与学生在野外考察。</h3> <h3>1940年6月,黑白文艺社欢送毕业社友合影。前排左三为何友谅,二排右一为王蕙。</h3> <h3>1942年1月16日,浙大师生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倒孔”游行。</h3> <h3>浙大音乐团在遵义第一次音乐会后合影。</h3> <h3>浙大音乐团一次活动后在石家堡留影。</h3> <h3>朝气蓬勃的浙大男女篮球队在舒鸿教授的带领下,所向披靡。(右立者为舒鸿教授)</h3> <h3>1945年元月,浙大学生自治会组建由54名同学(含9名女生)组成的战地服务团,奔赴贵阳青岩镇和惠水县摆金乡为抗日将士服务。出发前,在何家巷留影。</h3> <h3>1946年4月5日,竺可桢校长偕张其昀、黄尊生等为张荫麟扫墓归来,在南门外官井南泉寺前留影。</h3> <h3>1946年5月11日,遵义文教界在老城小学向即将离遵的竺可桢校长赠送锦旗,上书“善教继志,尊道救学。嘉贤容众,毁方瓦舍”十六个大字。</h3> <h3>别兮遵义(一)</h3><h3>1946年5月,浙大师生在子弹库前装车,准备东归回杭州。</h3> <h3>别兮遵义(二)</h3> <h3>别兮遵义(三)</h3> <h3>由王焕镳教授撰文、罗韵珊先生书丹、以竺可桢校长名义镌刻的“国立浙江大学黔省校舍碑”。</h3> <h3>浙大校舍碑释文。</h3> <h3>1944年4月和10月,英国科技史专家、英国驻华文化与科学协作代表团团长李约瑟博士两次考察遵义的浙江大学,对浙大在艰苦的环境下,学术氛围之浓郁、师生科研水平之高、成果之丰硕,十分惊叹。他在《自然》杂志发文,称浙大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h3> <h3>1944年12月16日,《贵州日报》引李约瑟(尼德汉)的话,称浙大可“媲美剑桥”。</h3> <h3>1946年,张其昀发表于《中央周刊》第8卷第19期的《遵义话别》,拳拳赤子之心,依依惜别之情,可谓苍天可鉴。</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遵义电影院。其前身即播声电影院,浙大纪念周会场、赈灾义演场所。</h3> <h3>1985年10月落成的黔省办学校舍碑碑亭。2002年因修建可桢大桥而拆除。</h3> <h3>1940年5月12日,竺可桢校长与夫人陈汲在天主堂后花园。这张由张孟闻拍摄的照片,竺校长很喜欢,冲印了很多张,分送给不少同学。</h3> <h3>1945年9月,竺可桢校长为夫人陈汲、女儿竺松和长子竺津在中正桥(现新华桥)上留影,以庆祝抗战胜利。</h3> <h3>1946年元月,竺校长与夫人陈汲、儿子竺安、女儿竺松在碓窝井9号。</h3> <h3>1946年5月,竺校长离开遵义前,在碓窝井9号为房东傅梦秋一家拍的“全家福”。</h3> <h3>1961年6月15日,竺可桢校长重返遵义,写下“一别遵城十五年,重游旧地如登仙。红花岗上千株雪,湘水桥边万斛田。厂矿商场既满谷,园亭黉舍亦连绵。播州自古称穷僻,黔北于今鞭着先。”的诗篇。</h3> <h3>日寇侵华,狼烟四起。浙大西迁,颠沛流离。烽火间道,校址数易。历时两载,驻足遵义。湘江两岸,黉舍相依。蓬门荜户,俊彦云集。箪食弦歌,薪火传递。孜孜以求,奋斗不息。求是精神,磨炼砥砺。英才迭出,学界鼎立。成就卓著,声誉鹊起。媲美剑桥,名扬国际。救亡图存,文脉承继。壁报宣传,追寻真理。义卖劳军,倾心尽力。民主堡垒,稳固根基。文军长征,史诗壮丽。西迁文化,泽被黔地。沾溉浸润,后人取汲。感兹念兹,铭心以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