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h1><b> 金秋的风,送袅袅暗香而来,华师的园,献片片芳菲一季。在这橙黄橘绿的时节,河南省2O19年“国培计划”中小教师信息素养培训者研修项目在华中师范大学如期进行。四方河南“学生”齐聚一堂,共同采撷信息化2.O背景下智慧环境课堂教学的干货。一念起,便是万水千山。</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舒适迷人的学习环境</b></font></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可敬可慕的授课老师</b></font></h1> 走进武汉科技馆 <h1><b> 武汉科技馆是“江汉朝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由原来武汉港客运大楼改造而成。展览理念上,坚持将科学发现与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家的故事有机结合,坚持“见物见人见精神见智慧的”原则,创新产品占全馆产品总数的40%以上。</b></h1><h1><b> 走进武汉科技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天问》,隐喻人类自古以来求知探索的精神,展馆设“自然板块”的宇宙、生命、水展厅,“创造板块”的光、信息、交通展厅,还有数字、儿童展厅,展品数量多达600余件,既把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有机融合,又突出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其中</b><b>信息展厅展现动植物对信息的感知特点,展示信息技术基本原理与发展,以及对人类生存生存形态的影响,“智慧武汉”在这里重点展示。</b><b>参与、互动、体验”的参观形式,极大的激发了大家的科学兴趣。</b></h1> 聆听窗外声音 <h1><b> 熊荔老师从用工匠精神打磨“有温度的调研”;用与时俱进点亮“有智慧的教学”;用敬业奉献实现“有深度的管理”;用创新意识平衡“有诗意的生活”四方面阐述了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运用。</b></h1><h3><br></h3> <h1><b> 熊荔老师举手投足神采飞扬,她的讲座结合自己实际教学中的案例,深入浅出,又生动活泼。听课老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认真学习使用西沃软件投屏,时而被熊老师乐于奉献的教育热情所感动。老师们的学习热情和专注听讲深深的感染到肖老师,她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室,用手机拍下多张照片。一节课下来,大家表示收获颇多,也深深的感到教育的改变必须从教育者的改变开始。亲切的称熊老师“接地气的专家”“自如驾驭技术的美女老师”。</b></h1> <h1><b> 熊荔老师作为来自一线教学的专家型教师,不仅外表美丽大方,而且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从自己平时的实际教学出发,把信息技术工具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进行讲述,并且积极和学员老师们进行互动,共同操作希沃教学助手等工具,老师们学习兴趣浓厚,并很快掌握了多种信息工具的使用。不仅是要在教育教学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工具,更重要的是熊老师的最后一句话,教学最重要的是有一颗永远爱学生的心。相信老师们通过这次的学习对以后实际教学有莫大的帮助。</b></h1><h1><b> ——八组王素林老师分享收获</b></h1> 优秀学习感悟分享 <h1><b> 江城子.华中师大学记</b></h1><h1><b> 朱家亮 虞城县教师发展中心<br></b><b>豫师相聚于武汉,求知梦,师生愿,敬此探学,心愿万万千。百名师谊注有缘,重如山,史无前。</b></h1><h1><b>学成归来开鸿篇,望未来,展笑颜,初心不忘,信技奥妙渊,三尺讲台洒潇娟,清自伴,志如坚。</b></h1> <h1><b> 百名河南名师怀着一颗虔诚的求知之心,相聚在桂子山上的华中师范学校这座百年教育名校,共同经历这次为期10天的取经之旅。一次培训带给我们的提升和收获是有限的,而带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却有很多。相信心向往之,行必能至。有了专家的指引,我们将不断深入、不断开拓,在漫漫教书育人之路上上下求索!</b></h1> <h1><b> 最后,真诚的感谢河南省“国培计划”提供的这一次培训机会,感谢华中师范大学提供的培训课程及专家分享和食宿环境,感谢参与培训百位名师的陪伴与分享,特别感谢肖老师、陈老师培训中细致的安排和温馨的照顾。</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