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之声(71)微说,用自己的故事做德育——为爱徒《教育故事中的故事教育》一书写的序

太湖六根

<h3>  用自己的故事做德育(序)</h3><h3> (序中序:可能对徒弟要求更严,求书能达开篇之真意图,序后再修改,便隐去了爱徒的地域与姓名,直称其为杨老师,为日后伏笔。大家见谅,尽情期待。)</h3> <h3>  一次路过,一次惊喜。六根认识了杨老师、杨老师的故事及杨老师的故事德育(能够静心与净心写文章的人越来越少,遇到文字者,六根惜之宝,乡村老师更是少之又少)。认识杨老师是一种偶遇,第一次去杨老师城市讲课,飞机延误,陌生的杨老师整整等了一个陌生的邹老师一个晚上没有睡觉,六根遇到了真性情;拿到杨老师的德育故事集,六根好比一个“望梅止渴”的人真的得到了一篮子杨梅,六根触摸到了真德育;倾听杨老师的每一个自己的德育故事,真切,真诚,真心,六根顷刻进入到了杨老师的德育世界,欣喜若狂,自己要找的德育的真初心践行者找到了——用自己的故事做德育!虽不唯美,但成其型,其才可造,定成良师。领导叫收徒弟,收了!师徒缘开启。那也是出于私心,我要在杨老师身上学到初心。于是,师徒开启了共同学习的德育之旅——用自己的故事做德育。<br></h3><h3> 真性情是杨老师那“你给德育一滴水,德育还你一江水!”的德育情怀彰显。一个个故事中有杨老师给德育的一滴滴汗水,一个个故事中有杨老师与学生的一次次心灵碰撞,一个个故事中有杨老师对每个孩子与家庭梦想成真的责任与担当,一个个故事中有杨老师对德育深远的思考与诠释。真德育是杨老师把自己德育理念化成行动,以故事的形式结晶了成就。有故事就有真德育。杨老师践行的真德育就是在践行丰子凯先生倡导的“努力惜春华!”。在这个社会、家庭、学校,德育、学习、学问,家长、学生、老师等等皆浮躁的社会环境中,杨老师硬是创造出一方教与学的静土,造福孩子,惠及社会。真初心是杨老师在向德育者用德育故事诠释三个道理。其一,什么叫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文化是“做人的德育”,知识是“做事的德育”。其二,什么叫教书育人?教书是个岗位,教书是个职业,教书是老师自我成长的平台,通过教书首先让老师成为一个好人,育人就是用老师自己做好的自己去引领一代代好人出来。其三,什么叫立德树人?简单的说就是立老师自己的德,树孩子这个人,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师尚。</h3><h3> 本书呈现给你的是一个个德育故事,回味到的是另一种德育的美丽——故事德育。往深度读,你会得到一种难以遏止的欣喜与感动——因为你与杨老师的内心世界对上了话。你会领悟到一位情怀教师对德育初心与始终日臻完美的顿悟。此书让你与杨老师一起走向故事德育诗一般的远方——摒弃简单成简约,隐去生硬成艺术,淡褪功利成担当,改变追求成境界。故事德育正在把德育方式的粗暴变得温和,正在把德育观念的自发变成自觉,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感性走向理性。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杨老师的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经验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家长学习,向学生学习。正因为学习,故事德育回归了初心——德育是一种学习,激励,唤醒,发现,鼓舞。故事德育必将还德育尊重、理解、宽容的师生生态,宁静、平和、从容的师生智慧。</h3> <h3>  其实,在德育一线,我们有一大批优秀的班主任,无论是岁月几何,无论甘甜清贫,始终与学生风雨同行,披星戴月,呕心沥血,牺牲了无数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人格激励着学生,在宁静中致远,于淡泊处明志。 可以这样说:“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学生毕业了,美丽学校带不走,幸福班主任带不走,唯独带走的是师生在一起的那些生活、学习、成长的时光碎片——德育故事。</h3><h3> 本书给德育者倡导一种德育真初心: 用自己的故事做德育。用别人的故事教出来的孩子最多叫“学生”; 用自己的故事教出来的孩子以后有可能成为老师自己的“姑父、儿媳妇”。</h3><h3> 谨此为序。</h3><h3> 邹六根</h3><h3> 2019.11.7凌晨于太湖老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