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

襄巴佬波波

<p>引言:</p><p>&nbsp; &nbsp; &nbsp; &nbsp;青山隐隐水迢迢,大美金秋,红叶枝上摇。在这个阳光明媚、雅菊满城香的美好时节,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一行50余人怀揣教育的梦想,踏着秋光再度出发,开启了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江浙访学之旅。</p>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无锡市堰桥初级中学访学活动侧影</b></p></h1><h3 style="text-align: right;"><b> ——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一)</b></h3> &nbsp; &nbsp; <h3><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尽馨香绵祖德,庶循敦化识天心。</h3> <h3>1902年,堰桥村乡贤胡雨人、胡壹修兄弟创建“胡氏公立蒙学堂”。</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勤诚办学●常规扎实</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堰桥初级中学在新的教育沃土上,承“诚勤”教育精髓,继“热情”扬百年文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常规管理,就从微小处入手</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间戏曲排练,师生一丝不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排好队,走好路,吃好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好地,关好窗,锁好门。</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下来,坐端正,说响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张培训安排表,映射出“堰桥”人的朴实细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诚笃学●课题攻坚</h3> <h3>&nbsp; &nbsp; &nbsp; 堰桥初级中学以“目标、活动、问题、评价”四要素为主题,开展基于课堂四要素的学校教学变革行动研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夷主任的讲座: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题服务课堂,课堂哺育成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真诚求学●参访获益</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现场听课生共鸣</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认真笔记有深思</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化鉴赏有比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温历史念情怀</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堰桥中学以诚勤精神,办校治学育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堰中人以笃定状态,让课改回归本质。</div> <h3>&nbsp; &nbsp;&nbsp;</h3><h3><br></h3><h3><br></h3> <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b>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访学活动侧影</b></font></p></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二)</b></h3> <h1></h1> <h3>&nbsp; &nbsp; &nbsp; &nbsp;无锡城内,大运河畔,矗立着一所历经60年风雨沧桑却依然璀璨夺目的学校----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它以“集贤”文化为核心,用灵动、博大、踏实、坚韧、攀登等美好品质伴随师生的幸福一生。</h3><h3><br></h3><h3><b> 一、菁菁校园,特色鲜明</b></h3><h3> “以文化人”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学校文化具有一种无形却有力的教育力量。</h3> <h3>&nbsp; &nbsp; “集贤”是该校的校训,取意于王羲之《兰亭集序》之名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句。立高山之品,修高雅之学,树高远目标,此三者,大概就是“集贤”的深刻寓意了。</h3> <h3>&nbsp; &nbsp; &nbsp; 眼前所见,皆成风景。风景之美,在游鱼细石,在亭台轩榭,在匠心独运的校园角落。正所谓:一砖一瓦自成景,一花一草总关情。</h3> <h3>&nbsp; &nbsp; &nbsp;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志清,志清则学佳。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承载着传承文化、育德化人的使命。</h3> <h3>&nbsp; &nbsp; &nbsp; 校园内的每个物件都成为文化的符号,每一角落都浸润文化的芳香。师生徜徉其间,纵目而望,满目翠绿;漫步廊榭,清幽宁静。这,才是理想的学习乐园。</h3> <h3>&nbsp; &nbsp; &nbsp; &nbsp;作为育人的载体,洛社初级中学就是这样一所有温度、有生命、有情感的学校。它在传承中思变,在发展中创新,书写了一条不平凡的成长轨迹。</h3> <h3><b>二、莘莘学子,访学认真</b></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按照访学活动安排,我们一行50余人下午14:30须赶到洛社初级中学参加活动。没想到,访学团的老师们学习热情特别高,14:10分就早早来到了学校,开始了为期半天的访学活动。</h3><h3><br></h3><h3><br></h3><h3><br></h3><h3>&nbsp; &nbsp; &nbsp;看这里,校长悉心解说校园文化,学子虚心请教求得真经。</h3> <h3>  看这里,集贤文化意深味长,互切互磋幸福成长。</h3> <h3>&nbsp; &nbsp; &nbsp; 看这里,学校专家详细介绍办学特色,莘莘学子求知若渴专注听讲。</h3> <h3>&nbsp; &nbsp; 看这里,碰撞、感悟、升华,尽在一笔一画笔飞墨走间。</h3> <h3><b>三、洋洋大观,引人深思</b></h3> <h3>&nbsp; &nbsp; &nbsp; &nbsp;承文脉,固本以立校;强师资,正己以化人;重科研,创新以兴校。余校长和严主任的精彩讲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h3><h3>&nbsp; &nbsp; &nbsp;“与优秀同行,让改变发生。”行走在江浙访学的路上,我们辛苦着,快乐着,感动着,收获着。我们坚信:今天,我们走进名校学习求教,明天我们一定会听到生命拔节的欢歌!</h3> <h3><font color="#01010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州市勤业中学访学活动侧影</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三)</b></p></font></h3> <h3><b>勤中印象</b></h3><h3><br></h3><h3> </h3><h3>  常州市勤业中学坐落在一条宽敞的大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电动车和行人,把这里烘托得更加有味道。步入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楼。这座楼整体往里凹,让我们感觉走进它就像是走进了知识的怀抱。</h3> <h3>&nbsp; &nbsp; &nbsp; 漫步校园,最大的感觉就是,学校的绿化是真的做得很棒。随处可见的绿色植物,不管是桂花还是绿萝,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勤中给人的印象特别值得细细品味,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总是那么温柔,那么积极向上,那么朝气蓬勃。</h3> <h3><b>勤道文化</b></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勤业中学坚持“勤道文化”建设,努力践行“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办学理念。以“勤道”文化为核心,整体规划校园空间,建设“天道园”、“地道园”和“人道园”,取“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地道酬实,实能补弱;人道筹德,德能补寡。”之意,步步皆景致,景景含深意。学校科学完善“勤道”课程体系,着力开发以“花样跳绳”为首的校本课程,精彩每一刻,幸福每一个!</h3> <h3><b>勤智课堂</b></h3><h3>  勤业中学新课堂以“三段五模块”为基本教学框架,依托尚学、小蚂蚁等现代教育平台支撑,借助小闲智慧进行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实证研究,深度释放教育价值。</h3> <h3>  勤中课堂上,学生勤思考、勤行动、勤表达,教师教学深而有度、宽而有界,可谓目标得体、环节得当、学生得益。</h3><h3>勤进师资</h3> <h3>  勤业中学特别重视青年教师培养,着力打造“勤进”学习共同体,让师生共享幸福的课程生活。瞧!勤中七年级组语文学科教师抓住机会,与我们来访学员展开互动研讨,大家同学习、共进步,在思维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智慧火花!</h3> <h3><b>勤学取经</b></h3> <h3>&nbsp; &nbsp; &nbsp;我们第六期“襄派教育家”高级研修班的五十位学员,怀揣教育梦想,行走在访学求知的路上,风吹或是雨打,从不觉得疲惫。只因我们明白:“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正如勤业中学教学楼前的那四个大字“自觉勤勉”一样,我们不能懈怠。</h3><h3>&nbsp; &nbsp; &nbsp; 我们愿做只争朝夕的行动者,脚踏实地的实干家!</h3> <h1></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常州田家炳初级中学访学侧影</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四)</b></h3> <h3>  田家炳,著名的实业家、慈善家,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他在中国捐助中学累计166所,都以“田家炳中学”命名,襄阳也有一所田家炳中学,常州的田家炳中学有什么不一样呢?带着这样的期待我们放弃午休,赶赴目的地。</h3><div><br></div><h3><b> 寻找学校</b></h3> <h3>  12:40,结束午餐,稍作休整,我们从“高老庄”出发,踏上了前往田家炳中学的旅程。半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位于青果巷的田家炳中学。“一条青果巷,半座常州城”。只见青果巷,未见师生影。一问,方知学校已迁至过渡校区---常州同济中学。即便如此,短暂的停留,我们已捕捉到田家炳中学“青果文化”的印记。虽在拆迁,但学校“青果文化”的印记依然驻留在校园。“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有着怎样的办学特色?我们能从这里收获什么?马上出发。</h3><div><br></div><h3><b> 寻觅特色</b></h3><h3><br></h3><h3> </h3> <h3> 13:43,我们到达田家炳中学的过渡校区。校外的大屏幕早已致出欢迎词。校办主任张丽和教科室主任陈琦亦在大门处等候,不巧的是学校四位校长外出开会,未能遇见。</h3> <h3>  但“青果文化”的巨幅彩绘,让我们已感觉到校长对于学校文化的珍视与传承。</h3> <h3>  13:55,五楼会议室张丽主任的简短介绍,让我们感觉到校方对于此次游学工作的重视与高效安排。</h3> <h3> &nbsp; &nbsp;短短两个小时,快餐式的传授,让我们了解到学校的与众不同:信息技术下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陈琦主任、张欣老师、陈依婷老师分别为我们送上了一场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介绍、一节充分运用信息工具的英语现场课和一次高质量的班级建设饕餮大餐。时间短内容实,节凑快收获丰。</h3> <h3>  14:00,教科室主任陈琦用了10分钟时间,给我们做了题为《信息化建设驱动学校发展》的报告。详细阐释了信息化技术在学校发展中的助力作用:信息化促进学校德育现代化、教学个性化、班级文化信息化。信息化技术拓宽了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渠道,助力课堂教学便捷高效、及时反馈,助力班级文化建设的广泛参与和补充完善。</h3> <h3>&nbsp; &nbsp; &nbsp;“手机、无线投屏、蓝牙音箱”被誉为“<b>田中三宝</b>”,一点也不觉得高、大、上,但恰恰就是这么平凡的再也不能平凡的小工具,共同支撑着这所学校数字化功能室的建设,彰显着学校信息化特色。手机在我们学校管理中视如洪水猛兽,田中是怎样驯服它的呢?</h3> <h3>&nbsp; &nbsp; &nbsp; &nbsp;14:15,英语老师张欣的一堂现场课《Unit 4 My day》,师生在课堂上对于手机各项功能的充分运用,手机在收集学生口语表达、听力播放、作业反馈等教学环节的方便、快捷、真实、高效、可重复上的强大优势,教师用的得心应手,学生用的合作默契。</h3> <h3>  学生们学的主动、自信、快乐。与学生交流,均言喜欢这样的教学,可轻松表达,可清晰辨别,可重复巩固。</h3> <h3>  难怪孩子们课堂上端坐高昂头,回答手高举,讨论勇参与,交流多自信,彰显出“知文达礼,日瑧卓越”的学风。</h3> <h3>  最感动我们的是下课离席时,所有学生都主动把座椅移回原位放整齐后安静离开,这不是一次的叮嘱,这是内化在骨子里的素养,更是学校“<b>诚于做人,恒于做事</b>”校风展现。</h3> <h3>&nbsp; &nbsp; &nbsp; 课后,张老师为时10分钟的说课,更是让我们感受到田中教师“敬业乐业,守正创新”的教风,共同描绘出一副“敦品至善,励学致远”的田中师生形象。</h3> <h3> 15:20,年轻优秀的班主任陈依婷,做了题为《用你的再一次改写世界下一秒》信息技术与班级文化建设经验</h3> <h3>&nbsp; &nbsp; 作为一个仅有六年教龄的年青教师,从学校目标、年级目标、班级目标及现状、具体行动方案、阶段实施情况与反馈等五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介绍了“Diamond”班级文化建设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陈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班级的喜爱,对学生的关爱。</h3> <h3>&nbsp; &nbsp; &nbsp; &nbsp;因为有了爱,让陈老师散发出无限魅力和青春光芒,我们很多学员成为其粉丝,留下了联系方式。</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改变着学生和教师,我们期待来年见到更美的田中,祝愿信息技术下的田中未来更美好。</h3> <h3>  游学的每一天,捻花有香,看山有色,听水有声。</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生活、学习都在有风景的路上!</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培训,让我们相遇、相识、相知!</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培训,我们播下了理想,收获了友谊!</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每一天大家都积极地学习着、感悟着、幸福着、快乐着……</h3><h3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游学路上,我们一路前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h1><b>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杭州橄榄树学校访学活动侧影</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五)</b></p></font></h3> <h3>&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10月30日,我们来到人间天堂——杭州,遇见了美丽的橄榄树学校</h3> <h3><b>初见 · 大气磅礴</b></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橄榄树学校,座落于美丽的杭州临平新城艺尚小镇。他们立志将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中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土教育特色相结合,以更强的开放性和前瞻性构建理想教育的未来。</h3> <h3>&nbsp; &nbsp; &nbsp; &nbsp;学校的建筑设计层次丰富,包罗万象并兼具传统性和国际性的设计特点,做到了真正的“古今传承,中西贯通”。</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校园内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被用心构建成一本深厚却隐形的教科书,承载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精神,以建筑提供了看待世界的角度,用空间不断影响着学生的审美水平,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h3> <h3><b>近观 · 无限感慨</b></h3><h3><br></h3><h3><b>一、办学理念:“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我们不仅要欣赏自己创造的美,对学术坚持自己不同的见解,又要学会欣赏别人创造的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彩世界、多元文化。</h3> <h3><b>二、办学目标:强健体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b></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学校提供全新的教学模式,汲取中西方教育和国际教育的精华,致力于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未来精英”。</h3> <h3>&nbsp; &nbsp; &nbsp; &nbsp;橄榄树学校,一年四个运动会:春季田径运动会、夏季水上运动会、秋季素质运动会、冬季趣味运动会。运动会打破年龄限制,由不同学段的学生组成,深深的融入办学理念“和谐相处”。学校重视体育项目,不仅让学生身体健康,更塑造学生的阳光个性。</h3> <h3>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要对自己的国家有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橄榄树学校的学生,将喝完的牛奶盒剪开、洗净,整齐的叠放起来,存入“资源银行”中,交给环保公司回收再利用。从小就树立节约意识、保护环境意识。</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橄榄树学校有四个图书馆,教会学生遇到问题,查阅相关文献,进行信息检索,然后有效输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具有国际视野的人,会在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沟通协作、尊重、责任等方面更胜一筹。国际化的人才,是未来最为紧缺的人才。</h3> <h3><b>三、十大</b><b style="color: inherit;">培养目标</b></h3><h3>1.积极探索,培养好奇心;</h3><h3>2.广泛而均衡的综合理解;</h3><h3>3.勤于思考,具有批判性思维;</h3><h3>4.善于交流,分组有效、合作有效;</h3><h3>5.坚持原则:正直诚实、尊重群体和社会群体尊严;</h3><h3>6.胸襟开阔,具有国际视野;</h3><h3>7.懂得关爱,理解、同情、尊重他人的需要;</h3><h3>8.敢于尝试,条理清晰地捍卫自己的信仰;</h3><h3>9.智力、身体、情感均衡发展;</h3><h3>10.及时反思。</h3> <h3><b>四、橄榄树课程</b></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橄榄树,清脆的树叶,累累的果实以及淡雅的花朵,都给人一种美的感觉。</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橄榄树学校把主干课程比喻成树的主干;把俱乐部课程比作枝条;把私人定制课程比作繁茂树叶。</h3> <h3>&nbsp; &nbsp; &nbsp; &nbsp;橄榄树学校共有90多门课程,准备了足够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皮划艇、壁球、游泳、击剑、魁地奇、创客、航模、植物学、动画制作、魔方、文学写作、辩论、模拟联合国、摄影、出版与年鉴、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美术、书法、戏剧、舞蹈、陶艺、雕塑等等。每天下午3:30—5:30,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参加各类选修课程的学习。</h3> <h3>&nbsp; &nbsp; &nbsp; 在这里,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学习:项目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日常生活相关并且能融合多门学科(如科学、数学和语文等)的项目,学生会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采用一定的技术工具(如计算机)和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开展探究行动,直至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作品。</h3> <h3>&nbsp; &nbsp; &nbsp; &nbsp;留英博士给我们展示了一节高规格的国际化IB课程 ——科学课《植物激素》。这节课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轻知识传授,重能力培养;锻炼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效的输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nbsp; &nbsp;“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感谢襄阳市教育局领导、感谢北师大校长培训学院,让我们有幸经历一次文化的洗礼,精神的震憾。</h3><h3><br></h3><h3>&nbsp; &nbsp; &nbsp; &nbsp; 我们必将吸取精髓,将其内化,推动改进自身办学思想、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这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必会成为我们成长的助推器。</h3> <h3><b>&nbsp; &nbsp; &nbsp; 再见 · 流连忘返</b></h3><h3>&nbsp; &nbsp; &nbsp; 再看看这个多彩的校园,我们都舍不得离开,沉醉在这美丽的校园,就让照片记下这永恒的一刻。时而翻看,时而警醒:不忘自己的初心,不负领导的厚爱,不负教育的梦想,砥砺前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要问我们从哪里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的故乡在襄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什么访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远千里 访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梦中的橄榄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心中的教育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为了能够翱翔的孩子</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访学千里 访学</h3><h3><br></h3><h3><br></h3><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h1><b>杭州余杭高中访学侧影</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访学录(六)</b></h3></font></h3> <h3> &nbsp; &nbsp;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笔下的杭州如诗如画。2019年10月30日下午,50位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学员带着神往之心,来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魅力之城——杭州!</h3> <h3>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最美的时光总是在路上。10月31日上午,我们来到了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感受到了真正的学境与韵味。从旧时代留下的文化,积韵至如今爆发出千奇的光芒,在这美丽的校园,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之所。我们赞叹于景色,更在瞻仰着这学习的魅力!</h3> <h3><b>一、历史之魅</b></h3><h3>&nbsp; &nbsp; &nbsp; &nbsp;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浙江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前身为临平中学,创建于1952年,1998年1月更现名并迁址振兴西路。学校以“厚德博学,开物成务”为校训,坚持“德为先、生为本、师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弘校”的办学定位,走“面向国际、依托高校、联姻名校、发展自我”的办学之路,努力构建“大气、包容、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并把学校建设成为高质量、人文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h3> <h3>&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学校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形成了“自主成长、实践成才”的办学特色。</h3> <h3><b>二、管理之魅</b></h3><h3>&nbsp; &nbsp; &nbsp; &nbsp; 大家在余杭高中,且聆听,且观察,感慨良多。余杭之行最大的收获是:余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理念带来了我们观念上的转变。</h3> <h3>&nbsp; &nbsp; &nbsp; &nbsp;余杭高中设立了一个个教师发展“合作体”,以合作的方式推动教师发展,把人的发展由点上升为面。合作体有效地发挥优秀教师的帮带作用,让优秀具有了辐射效应。对教师既有规定性考核,也有发展性考核和选择性考核,把教师的个人成就,特长优势也纳入考核的范畴,体现了用人制度的科学性。</h3> <h3><b>三、课堂之魅</b></h3><h3>&nbsp; &nbsp; &nbsp; &nbsp;余杭高中的校长曾经说过:要把讲堂转变为学堂。是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学的真正得益者应该是学生,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评判者也应该是学生。余杭高中首创沙龙式教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分成小组,自己找资料,自己上台讲,组与组之间有交流碰撞。而且他们还形成了一定的评价体系,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评教。</h3> <h3><b>四、培新之魅 </b></h3><h3>&nbsp; &nbsp; &nbsp; &nbsp;余杭高中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这得益于对教师的有效培养,他们有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要求教师必须订阅教科研杂志,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多读书;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多外出学习,多体验生活;教师教学水平要提高,从扎扎实实的做题开始;以课题为载体,老教师领衔,新教师跟进; 经常开展合作体的交流学习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h3> <h3>&nbsp; &nbsp; &nbsp;“走出去总会有收获,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去看别人。”尽管和余杭高中的交流只有短短的几小时,但是,访学者都有收获,都在思考……</h3> <p><b>结语:</b></p><p>&nbsp; &nbsp; “赋时光以生命,予岁月以成长”,此次江浙访学,正是为梦想中的教育趟一条路,开一座山。并且,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完成个体和团队的生命赋能,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学术共同体。</p><p>&nbsp; &nbsp; &nbsp; &nbsp;我们收获的,远远不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关于教育教学的科研成果,更是一种从“个生长”走向“共生长”,然后又因为“共生长”而促进了“个生长”的积极上进的学习共同体式生活方式。</p><p>&nbsp; &nbsp; &nbsp; 感谢“襄派教育家”培养工程,让我们,成为了自己!</p><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 &nbsp; &nbsp;&nbsp;</p> <p>统筹制作:王&nbsp; &nbsp;波</p><p>供&nbsp; &nbsp; &nbsp; 稿:“第六期襄派教育家”培养对象全体学员</p>

学校

学生

访学

我们

襄派

培养对象

文化

教育

橄榄树

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