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互联网+教师专业成长”线下培训活动纪实(会议培训篇) - 美篇

枣庄现代视角

<h3><h3>  当秋天的风轻轻抚摸阳光时,秋风中就饱含了太阳的味道;当省级工作坊培训开展线下活动时,美育理念再次扎根美术课堂。</h3></br><h3> 11月5日,来自全省17个地市的初、高中美术教师相聚历城二中,大气宽阔的校园在金色的晨光下,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力量。</h3></br></h3></br> <h3> <h3><h3>  圆形的报告厅在光线照射下更加凹凸有致,大屏字幕在召唤者求知者的脚步。</h3></br></h3></br> <h3> <h3><h3>  因为上午有美术大咖的讲座,所以早早来到会场抢占位置。</h3></br><h3> 好好学习!</h3></br><h3> 好好学习!</h3></br></h3></br> <h3> <h3><h3>  活动筹备组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参会的大咖们也陆续到场。</h3></br><h3> 山东省美术学科领头人---肖钢老师来到会场。</h3></br></h3></br> <h3> <h3><h3>  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到场。</h3></br></h3></br> <h3> <h3><h3>  与会领导全部就位,期待的会议就要开始了。</h3></br></h3></br> <h3> <h3><h3>  山东省特级教师、省齐鲁名师、省工作坊主持人苏美荣老师主持会议。</h3></br></h3></br> <h3> <h3><h3>  首先,山东省师资培训中心的王凯主任,肯定了美术学科在全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中名列前茅的地位。每一年都要举办的“互联网工作坊线下活动”,顺应教学课程改革发展方向,是提升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和新时代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h3></br><h3> 随后,省美术教研员肖钢老师对此次活动的高规格、高标准做出了阐述,让听课人员更加期待即将开始的培训活动。</h3></br><h3> 历城二中的李新生校长做了会议报告,首先从自身成长经历,向大家讲述没有艺术教育的童年对渴望艺术熏陶的深刻记忆。然后从一名校长的工作角度,谈艺术教育对未来社会培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强调学校要重视艺术教育,这不是狭义的音、体、美的学科认识,而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人才的培育。这就要思考教育的使命是什么?</h3></br><h3> 它就是“引领+唤醒”。</h3></br></h3></br> <h3> <h3><h3>  尹少淳教授上午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向在座的老师作了《核心素养刨根与美术教学的对应》的学术报告。</h3></br></h3></br> <h3> <h3><h3>  什么是教育?为谁而教育?要怎么教育?这些问题似乎困扰着每一个有思想的一线教师。尹教授为我们讲解了项目式教学和pbl教学的精髓,教学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产生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的正真现状是润物无声的无痕式教学,不是刻意的模式呈现、公式套用。</h3></br></h3></br> <h3> <h3><h3>  尹教授用图解的形式,阐述了核心素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如何呈现的。</h3></br></h3></br> <h3> <h3><h3>  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有别与以往的教学,它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产生自主探究的动力,并积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知识掌握能迁移到生活中的其他领域。</h3></br></h3></br> <h3> <h3><h3>  旧观念的教学过程,一直是以技能为重点,先学会知识之后,再去做一件作品。</h3></br></h3></br> <h3> <h3><h3>  新观念下的教学,是以项目任务为重点,引发学生的思考,从中学会了对知识技能的运用。</h3></br></h3></br> <h3> <h3><h3>  什么是大概念?尹教授以“节奏”为例,解释了美术中的节奏、形体中的节奏、文学中的节奏、电影中的节奏、自然中的节奏等,让我们感受到大概念不是单纯学科范畴,而是一种融合性素养的体现。</h3></br></h3></br> <h3> <h3><h3>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教学是知识的并排而行,而大概念统领的教学是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和积累能力的过程。</h3></br></h3></br> <h3> <h3><h3> 尹教授还带来了很有参考价值的案例分析。</h3></br></h3></br> <h3> <h3><h3>  经过三个小时的头脑补充,我们比较清晰的了解,如何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真实的育人素养。</h3></br><h3> 核心素养不是口号,是将育人价值摆在首位的国家大计,也是每一名教师必须要提升的教育素养。</h3></br></h3></br> <h3> <h3><h3>  会务安排的时间非常紧迫,早上7:00开饭,7:20统一乘坐大巴车到校。上午12:00结束,统一大巴车拉回餐厅匆忙就餐,下午1:30又乘坐大巴车回校准备听报告。</h3></br><h3> 吃饭就像上战场一样,简单快速的吃饱后,不觉疲惫开始下午的学习。</h3></br><h3> 下午我们聆听了山东师范大学孔新苗教授,带来的《指向“素养”培养的美术课程建设》报告,孔教授就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做出了精准的解释。</h3></br></h3></br> <h3> <h3><h3>  首先,孔教授从国家层面传递出一个消息,对美育的重视已不再是单纯的学科认识,是“面向人人,以美育人”的国家新高度。</h3></br></h3></br> <h3> <h3><h3>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艺术教育的范围中是独有的,只有在美术课堂的学习中才可以培育他们的创意实践能力。</h3></br></h3></br> <h3> <h3><h3>  如何提升?如何实践?孔老师用大量的实践案例来说明了课堂转变的思路和方法。</h3></br></h3></br> <h3> <h3><h3>  并用对比的方式说明了新、旧教学模式之间的变化。</h3></br></h3></br> <h3> <h3><h3>  观看了孔教授带来的案例之后茅塞顿开,课堂无论如何改变,美术课永远不要脱离视觉艺术的特点,图像识读也是美术课永恒的主题。</h3></br></h3></br> <h3> <h3><h3>  11月6日上午,83岁高龄的奚传绩教授,为我们做了《牢记使命,充分发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育人价值》的讲座。</h3></br><h3> 奚老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思路清晰。在他的报告中把美术课堂的高度又提升了一个台阶,中小学美术教师要不忘初心,忠诚于国家历史与发展,立足于儿童的终生成长。</h3></br></h3></br> <h3> <h3><h3>  奚老说,美术教师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正确对待西方文化产物,因为教师在课堂中一言一行,都能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念的建立。</h3></br></h3></br> <h3> <h3><h3>  奚老还提到,国家提高美育建设的要求是:“培育有品位、有格调的审美人才,抵制低俗、媚俗的伪艺术”。</h3></br></h3></br> <h3> <h3><h3>  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奚老建议老师们不仅要做“四有”教师,还要在个人成长中下足“六功夫”。</h3></br></h3></br> <h3> <h3><h3>  上午会议安排参加“历城区第八届师生书画作品展”的开幕式,并参观了画展。</h3></br></h3></br> <h3> <h3><h3>  省教研员肖钢老师、奚传绩教授省工作坊的主持人,以及所有参与培训的老师一同参观了画展。</h3></br></h3></br> <h3> <h3><h3>  我们被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所吸引,不停的用手机拍照记录,照片中呈现的只是一件艺术品,但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的是深深的美育。</h3></br></h3></br> <h3> <h3><h3>拼贴彩铅画</h3></br></h3></br> <h3> <h3><h3>木板旗袍设计</h3></br></h3></br> <h3> <h3><h3>陶艺</h3></br></h3></br> <h3> <h3><h3>书籍设计</h3></br></h3></br> <h3> <h3><h3>太空泥肖像创作</h3></br></h3></br> <h3> <h3><h3>装置艺术</h3></br></h3></br> <h3> <h3><h3>陶艺展示</h3></br></h3></br> <h3> <h3><h3>烙画</h3></br></h3></br> <h3> <h3><h3>剪纸</h3></br></h3></br> <h3> <h3><h3>版画</h3></br></h3></br> <h3> <h3><h3>蜡染</h3></br></h3></br> <h3> <h3><h3>瓷器刻画</h3></br></h3></br> <h3> <h3><h3>刺绣</h3></br></h3></br> <h3> <h3><h3>多种材料艺术</h3></br></h3></br> <h3> <h3><h3>纸板建筑</h3></br></h3></br> <h3> <h3><h3>  总结一下两天的活动,教师的艺术修养决定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直接影响国家建设美丽新中国的步伐。一名教师不论在何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自己的业务修养,拥有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将美术课堂提升为具有育人价值观念的必走之路。</h3></br><h3> 再高深的理念也需要课堂的落实,期待下一个听课环节的到来,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绽放芬芳。</h3></br></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