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运动50周年三部曲

吴柳凤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导&nbsp; 语</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有一首歌叫《祖国不会忘记》</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茫茫的人海里 我是哪一个?<br>在奔腾的浪花里 我是哪一朵?<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生命里有了一段知青插队的经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魂牵梦萦的知青记忆,</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远挥之不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已过五十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身上依然流淌着第二故乡亲切感的暖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时处处为之动容,为之煽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总想为之说点什么,做点什么。</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曲&nbsp; 一</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青恋,草原情</h3> <p>有一首歌叫《知青之恋》<br>恋什么?<br>恋插队的地方,<br>恋插队的队友,<br>恋那段磨砺成长的过程。<br>今天,来自泛长三角的知青,<br>恋着曾经的黄土地、红土地、黑土地,<br>来到鄂尔多斯大草原,<br>隆重纪念知识青年大规模上山下乡50周年,<br>是怀恋青春年华,<br>是不忘回眸一笑。<br></p><p><br></p><p>有一首歌叫《我和草原有个约定》<br>约定什么?<br>约定倾听草原的声音,<br>约定诉说浓浓的乡愁,<br>约定释怀插友相逢的喜悦。<br>过去了的,<br>是前10年知青下乡的苦痛,<br>是后40年知青下岗的酸楚,<br>如今,约定畅想的,<br>是未来若干年知青担当的使命。<br><br>知青,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br>作为一个符号,<br>永远定格在那个年代;<br>作为一座丰碑,<br>永远树立在我们心中;<br>作为一面旗帜,<br>永远飘扬在祖国上空;<br>作为一种精神,<br>永远激励后来人。<br></p> 蒙古谚语说得好:<br>雄鹰飞得再高,<br>影子永远在地上。<br>无论走到哪里,<br>总也闻得见奶茶的甜,<br>无论到了何时,<br>总也看得见你在挙目遥望…… <h5>美丽的鄂尔多斯,我来了!来体验一次美丽的知青之旅,来看看美丽的草原,来住一次美丽的蒙古包,来穿越一次美丽的响沙湾,来骑一次美丽的骆驼......</h5> <p>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为“很多宫殿”。鄂尔多斯草原上,牧人们在奔驰的马背上放歌,姑娘们翩翩起舞;走进大漠,迎接黄沙的洗礼,再乘骆驼去追寻蒙古古朴民风的足迹,拜谒成吉思汗陵,去领略鄂尔多斯的沧桑。&nbsp;</p><p>2018年8月22日,为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来自于上海、太仓、常州、常熟、湖州、浙江、湖南、福建、云南、山东、黑龙江、重庆、安徽等地532位知青代表汇集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影剧院,在当地民族乐器声中,佩戴哈达,签上姓名,拉开第20届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讨会暨首届(鄂尔多斯)内蒙古草原知青嘉年华横幅留下全家福,一起沿着红地毯走进剧场,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这是大草原上一次空前的盛会。</p> <h5>伊金霍洛旗影剧院</h5> 为了举办好这次大会,鄂尔多斯《会务组》,在彭宇主任的带领下,动员大学生志愿者30名,鄂尔多斯中老年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23名,会议内容丰富,活动井然有序,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圆满成功!<br> <h5>我在最后排实况摄录</h5> 会上,首先由泛长三角知青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建国登台致词;接着,卾尔多斯主办执行主任彭宇上台欢迎全国知青代表来到草原;其次,上海知青杂志社副社长王骏走上主席台,自豪地告诉大家,他的祖籍是蒙古族;然后,湖州知青纪念馆朱小杰引用实力道出了知青文化内涵;之后,上海知青杂志社内蒙联谊分会会长许路芳来到台上兴致勃勃地说:美丽的草原,我回来了!她曾经在内蒙古建设兵团有8年的历程。知青情系草原。<br>各地知青代表向主办方赠送锦旗、纪念品。其中,上海知青杂志社在锦旗上留下:草原芳华、知青美丽!。每位登台知青代表纷纷表达自已的美好祝愿。主办方向有关知青代表赠送了《苍山如海》这部有关精神的立体书。开幕式仪程与内蒙古民族艺术团表演穿插进行,体现了本届活动的特色。<br> <h5>全体合影</h5> <h5>入住纳林塔区5号蒙古包<br></h5> <h5>因为有缘,我们这个蒙古包住了8人,其他都是住6人<br></h5> <h5>拥抱大草原</h5> <h5>福建省知青协会在册会员1000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130多人</h5> <h5>福建团2号车知青合影</h5> <h5>沙县知青分会12人合影</h5> 23号晚上,举行我和草原有个约会专场文艺展演。各地知青代表团纷纷献演,有大合唱、独唱、舞蹈、旗袍秀、表演唱、乐曲等不同形式,节目丰富多彩。 <h5>大合唱,我们沙县知青代表也上台了<br></h5> 成吉思汗陵园入口处的大门为牌坊式建筑,长25.6米,高16.8米,远望像是蓝顶的白色毡帐;近看是一座刻着历史伟人名字的丰碑,雄伟壮观,据说其建筑风格是仿造了忽必烈于1266年在元大都建立的供奉成吉思汗等先相的太庙牌坊。这里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h5>进入牌坊后首先看见的是一座铜像,成吉思汗骑着他的战马在腾飞,铜像高12.06米,象征着成吉思汗登上汗位建立大蒙古国的年份1206年。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率军征战西夏,路过鄂尔多斯时金马鞭刚好掉落地上,所以这座成吉思汗铜像的手心是空的,金马鞭在马匹的下方。</h5> <h5>从铜像通往陵宫,有一条宽敞整洁的台阶步道,共九十九级台阶,步道宽13米,象征成吉思汗建立伟业的13世纪,长270米,象征成吉思汗27岁开始统一蒙古诸部落,步道落差21米,象征成吉思汗1206-1227年在位21年的辉煌时期。</h5> <h5>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族的一个祭祀场所,祭祀的是成吉思汗的英灵。成吉思汗陵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草原上,距离市区40公里,是内蒙最早的国家五A级景区。成吉思汗陵正殿,游客可以入内参观,但是不能拍照和摄影,里面供奉着成吉思汗八白宫(也叫八白室),这里才是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就是祭祀成吉思汗英灵的地方,距今有近八百年历史了,因为蒙古族是个游牧民族,所以在过去八百年历史中,八白宫一直随着蒙古族这个游牧民族四处移动。</h5> <h5>网络图:八白宫的核心——成吉思汗与勃儿帖哈屯白宫(里面禁止拍摄),照片为在博物馆所拍。勃儿帖哈屯,为成吉思汗原配夫人,是弘吉刺部的贵族德薛禅女儿。这座白宫的灯据说点了八百年不灭,每天都会有达尔扈特守护着。</h5> <h5>网络图:达尔扈特人,他们是成吉思汗陵的守灵人,来自守护成吉思汗宫殿的亲军“万名贺希格腾”,他们守护的是成吉思汗的英灵,世世代代至今已经守护了八百年,传承了40代,如今在世的是36-40代,他们在蒙古族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免除役赋。</h5> <h5>网络图: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是世界上最大的成吉思汗陵园,每年重大祭祀活动时,会有世界各地的蒙古族到这里参加祭祀,国内的蒙古族除内蒙古外,还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地。</h5> <p>2019年6月11日知青专列23团,走进“白山黑水”畅游东三省,放歌呼伦贝尔大草原。</p><p>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草原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两亿多亩森林,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将它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br></p><p>体验独具内蒙古特色的下马酒、做客草原部落牧民家、在蒙古包里品尝奶茶奶食、穿蒙古袍放羊、看马赛等,尽情感受蓝天碧波,白云袅袅。</p> <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曲&nbsp; 二</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青缘&nbsp; 情未了</h3> <p>有一首歌叫《我们是知青》</p><p>知青是什么?</p><p>历史的征程 有千万脚印<br></p><p>风雨中走过来 一代知青<br>半个世纪折腾 练就勤奋坚忍<br>中华好传统 在心中传承<br>苦乐年华里 遭遇多少逆境<br>作过无私的奉献与牺牲<br>田野山岗洒满血泪和汗水<br>广阔天地度过悲壮的青春<br>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知青<br>时代的变迁由我们见证<br>我们是知青 我们是知青<br>经历已成为无价珍品<br>我们是知青<br><br></p><p>知青是一部滚烫的历史<br>知青是一部纷乱的历史<br>知青是一部沉重的历史<br>知青是一部无言的历史</p><p>知青是一部无奈的历史<br>知青是一部未完的历史<br>知青是一部不可复制的历史<br></p> 近年,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活动在各地陆续开展。我们这一代知青,已渐渐老去。但是我们的经历是丰富的,即见证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点着油灯看书写字的年代,也看到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我们见证了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阶段,是任何年代都不能相比的。现代的世界认为:拥有财富不是真正富有,拥有经历才是真正的富有。知青的经历已成为无价珍品。知青精神的传承已经影响到知青第二代。 <h5>2017年10月7日夏茂洋元知青重温激情岁月</h5> <h5>把蹉跎留在过去,把真情奉献今天</h5> <h5>知青第三代献歌献艺给爷爷奶奶</h5> <h5>2018年3月18日福建省知青文体交流协会沙县分会成立</h5> <h5>50年未碰面的沙一中知青有缘在分会成立大会上相遇</h5> <h5>1968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三),《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毛泽东最新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已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编者按:希望广大知识青年和脱离劳动的城镇居民,热烈响应毛主席这个伟大号召,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去。<br></h5> <h5>2018年12月31日和外孙女蔡上恩一起参加洋元村乐龄学堂成立一周年学习成果展示暨迎新年活动</h5> <h5>2019年3月16日带着50年前插队用的锄头回洋元村植树添绿</h5> <h5>2019年3月23日参加原高砂公社知青返乡纪念插队50周年活动</h5> <h5>跟随冲厚大队知青来寻找梅贞墓地,由当年村团支部书记胡家桔带队,几个知青一起上山寻找,遗憾的是墓地早被几年前山体滑坡隐埋,只找到这座山的大概范围,愿梅贞来世健康快乐。</h5> 2019年3月31日参加老苏区富口公社富口大队知青纪念插队50周年活动。 <h5>最值得一提的是苏区面貌大改变,村民生活大改善,排排新村楼房拔地而起,大多老房子已拆改建,而让人惊奇、惊喜、惊叹的是,1969年2月1日沙县插队知青17人居住一起的老房子还在。50年风霜雪雨,岁月留痕。走进去看看,“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显目标语,厨房、卧室、过道,一下子钩起大家酸甜苦辣的回忆。<br>红色标语“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今又热呼呼暖人心!上楼梯是当年知青的卧室,下楼梯是当年知青集体煮饭用餐的厨房,打开这间房门看,当年是知青队长住的卧室,紧挨下楼梯边的隔墙是用床单遮档,这让梁国华钩起一段往事的回忆,她妈妈下放盖竹,小弟弟当年4岁,来知青点住几天,小弟弟进门一靠,就落在楼下了••••••<br></h5> <h5>2019年5月11日参加原镇头公社茶丰峡大队知青感恩第二故乡行活动,这是我1976年下乡包队时的罗丽明(右:茶丰峡一队)、水清(左:谭厝小队)同住房间的知青,三人合影</h5> <h5>走向谭厝自然村,与村民交谈中,忆起当年作为县革委会办公室工作队成员之一,到每家每户轮流派饭吃的情景,仍感亲如家人</h5> <h5>谭厝自然村一整排十几户,每户轮一天,就是半个月左右,饭前饭后与村民交谈也非常方便、融洽</h5> <h5>101号这幢楼是我当年与知青住一起的房子,现在虽然旧了,可打扫得干干净净,还是很清爽</h5> <h5>2019年6月5日与洋元乐龄学堂学员共庆端午</h5> <h5>看见自己亲手种下的树已经扎根生长,很高兴</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曲&nbsp; 三</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青林&nbsp; 寄乡思</h3> <p>有一首歌叫《难忘第二故乡》<br></p><p>难忘第二故乡的什么呢?</p><p>难忘那浓浓的方言<br>难忘那软软的稻草床<br>难忘那蜿蜿蜒蜒的田硬<br></p><p>难忘那弯弯曲曲的小路<br></p><p>难忘那晨雾缭绕的小村口<br></p><p>难忘那亲如家人的小插友</p><p>......<br></p> <p>乡愁,是对故乡最深的眷恋和牵挂。“有一种记忆,那是悠悠的常绿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一种眷恋,那是柔柔的深切的魂牵梦绕的眷恋;有一种期待,那是暖暖的游子如归一样的期待。”<br></p><p>说不完的思乡情,叙不尽的心里话。留恋啊,留恋,我们淘心地留恋!五十年啊,五十年,我们狂欢地纪念五十!</p><p>2019年10月6日,纪念上山下乡插队沙县50周年活动、种知青树、揭“知青林碑”,在广容大酒店、七峰叠翠景区隆重举行。沙县县委、县政府对这次纪念活动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指定在七峰叠翠景区内的十来亩地建设"知青林"主题公园;县人大余荣生主任亲自抓落实,並从规划、设计、施工等全面落实。“知青林碑”也得到长红村两委的大力支持,村里无偿捐赠巨石一块(重达30多吨以上)。中国书法協会书法家陈秀元先生撰写《知青林》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字铭刻巨石正方,知青唐典恢主笔《知青林赋》隽刻于巨石的东面,代表插队沙县知青的心声,以作永久纪念。知青林碑石的吊运,安装,刻字等各项费用得到39位知青的积极热情的捐资,使工程于9月12日如期完工。</p><p>10月7日,插队沙县的老知青回到各自当年插队的乡村,感恩养育过他们的一方乡土,关爱过他们的父老乡亲。当了官的知青,不忘廉政亲民,造福人民。致富了的知青,不忘慷慨解囊,扬善情长。更多的百姓知青,虽身境一般,但有同样的心愿和思念。想回家看看,看看这些年来家乡的变化,和曾经与自已同龄的农村“小伙伴”,叙叙旧情,叨叨家常。现在,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在变老,咱们都要互相保重好。</p><p><br></p> <h5>三位现场指导吊装、安放碑石的功臣(左起:林筱文、许秋德、张炳坤)</h5> <h5>9月13日,我倾情关注,寻找知青林碑的方位</h5> <h5>9月26日,知青林碑正面的字刻好了</h5> <h5>10月1日,知青林碑三面的字全部刻好了</h5> <h5>10月6日,300多名知青齐聚知青林,植树、揭碑</h5> <h5>11月6日,来到知青林,又是另一番景象,碑石周围铺上了草地</h5> <h5>知青种的50棵(意指知青插队50年)树木,开始扎根生长</h5> <h5>知青碑正对面的真隐桥吊装完工</h5> <h5>加紧路面施工</h5> <h5>11月6日之前一个星期,在沙县七峰叠翠公园二期真隐桥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配合施工机械进行桥体钢箱梁吊装。真隐桥全长约80米,采用钢架结构,是连接虬龙桥与特色滨水栈道间的重要景观节点。目前桥梁主体吊装已基本完成</h5> 11月6日,正进行桥面栈道板的铺设。 <h5>真趣谷、百花谷、桃花溪、映翠溪已完成蓄水。</h5> <h5>知青林与真隐桥遥遥相对,未来游客走在真隐桥上就可观光知青林美景</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后&nbsp; 记</b></h1> 有一首歌叫《祖国记得我》<br><br>母亲累了的时候我们共同扛着<br>母亲困难的时候我们共同担着<br>上山下乡走出天地广阔<br>知青的名字祖国记得<br>祖国召唤的时候我们整齐集合<br>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激情如火<br>美丽青春热血书写<br>最好的年华献给祖国<br>啊 祖国检阅的大军中有我<br>啊 中国现代史册上有我<br>知青举国旗 知青唱国歌<br>母亲啊祖国永远记得我<br>啊 祖国检阅的大军中有我<br>啊 中国现代史册上有我<br>知青举国旗 知青唱国歌<br>母亲啊祖国永远记得我<br>永远记得我…… <p>2019年6月29日至30日,中国知青协会成立大会、第二届全球知青人峰会、知青关爱慈善专项基金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大会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思想,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为主旋律,积极倡导“凝心聚力,开拓引领,整合发展,合作共赢”。辽宁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知青协会顾问郭兴文,在讲话中说“当年知青到农村去、到草原去、到边疆去,在火热的生活中铸就了负重前行为国分忧的担当精神,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愈挫愈奋的百折不挠奋斗精神,风雨同舟、和衷共挤的抱团精神,他鼓励广大知青要把这可贵的精神发扬光大,传承下去。”</p><p>时代造就了知青,知青推动了时代。知青还要用永恒的青春歌颂新时代,奉献新时代。<br></p> <h5>助力乡村振兴</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