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数学课堂,感受数学魅力<br> ——樊雪茹跟岗学习总结<br> 每一位老师身上都透着他独特的魅力和闪光点,很感谢新区小学这五位老师精彩的授课,让我对数学课堂的设计又有了新的认识。到底什么样的数学课才称得上一节好课呢?那就是”有学生的参与,有设计的新意,有思想的高度,有文化的渗透”。下面具体谈谈这五节课带给我的收获和震撼。 武斐老师《合理安排时间》<br> 武斐老师创设了招待客人的情境,用一个完整的故事,以茶会友——准备待客——粗茶淡饭——欢声笑语,贯穿了整个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比较巧妙,同时四个环节设计的层次感强,在不同的环节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具设计也比较用心,在信封里装了具体的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在实际的操作练习中领悟数学知识。课件上面设计的有亮点,例如,门铃响和美食图片,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参与,还在课堂中渗透了数学文化,让学生感知数学的魅力。总体上可以用“潇洒自如、妙趣横生”来形容武老师的这节数学课。<br> 同时,对于武老师的这节课,也有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一是武老师课堂上放手程度不够,尤其是在总结本节课知识点时,没有引导学生去整理语言,而是自己进行了总结。二是武老师这节课缺少了升华,最终的落脚点似乎有些偏。三是课堂的小细节不够注意,例如“安”的笔划顺序,还有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给的答案和老师课件展示的不相符合没有注意到。 王秀玲老师《百分数的认识》<br> 王老师给我的感觉就是课堂掌控能力非常强,是一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教师,可以用“智慧大气”来形容王老师。下面就本节课谈谈我的个人看法:<br>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有:1.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来引导学生感知百分数的意义,从具体实例到抽象的概括,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并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2.王老师的课堂很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真正的当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起到了引导作用;3.王老师的课堂评价语非常的丰富,例如“你真是他的知音,英雄所见略同”等;4,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时,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图形进行解释,渗透了图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练习题设计的比较丰富,也相当的巧妙,能够较好的本节课的重难点在练习题中进行进行巩固练习。<br> 一些小的建议:1.可否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在前面感知百分数的意义中进行强调,这样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放在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与联系上面,不然感觉整体的课程容量太大,不知学生能否全部理解。2,能否在前面的实例中举出一个百分号前面是小数的数,再出现一个大于1的百分数,例如一袋牛奶中,糖分的含量是3.6%,小红的课外书数量是小明的110%,这样是不是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百分号前面不仅可以是整数,还是可以是小数,百分数也可以是大于1的数。3.最后那个有关命中率的问题处理的有些仓促,没有让学生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杨敏老师《可能性》<br> 杨敏老师的这节数学课可以用“寓教于乐,以玩引思”来概括,整个课堂以活动为主线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由已知经验引发猜想,验证猜想,出现认知冲突,提出问题用实验求证(随机实验——小数据实验——大数据实验),再分析问题,提出新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了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数据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同时杨老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有效的融合,用编程解决大数据实验,用在线生成的统计图帮助学生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数学的魅力。学习单和课件的设计也十分的用心,能看出杨老师对待数学教学的态度是十分认真负责的。<br>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李有珍老师所说的那个一开始说红队赢的小男孩儿。我们没有能听到他神一般的思维,错失了点醒一个数学家的机会。同时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应该注意抓住课堂上每一个精彩的瞬间,因为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是不可逆的,都是不可复制的,我们的每一句话真的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吕捷老师《用字母表示数》<br> 吕老师可以说是一个温文尔雅,集智慧与美貌于一身的老师,非常佩服李老师在这么有压力的场合讲《用字母表示数》,我们都知道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建立符号意识的起点,是小学生真正接触抽象的开始,它为今后方程的教学,代数的教学打下了基础,所以这节课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难教,而吕老师很好的给我们诠释了这节课,让我对为这节课的教学有了全新的理解。<br> 吕老师的数学素材都来源于实例,往盒子里放粉笔让学生去猜数量,由特定数到扩展到范围数,猜老师心中所想,又扩展到未知数,不确定的数,猜吕老师的年龄又延伸到数量关系式,让学生通过实例充分感受到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与作用,最大的亮点是吕老师最后用思维导图呈现板书,将知识提升到代数学的高度,又通过代数学发展史的介绍引导学生感知数学的发展历程,感知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张红云老师《平行与垂直》<br> “大气优雅,智慧从容”这是张老师给我的整体印象,张老师如行云流水般的教学将平行与垂直的重难点诠释的准确到位,真正体现了数学概念教学“顺验而研,顺思而研,顺联而研”的三研教学模式,为我今后对于概念的教学指明了清晰的道路。<br> 这节课的亮点之一是在导入部分抛下两根小棒,让学生用直线代替小棒在纸上画可能的结果,体现了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到抽象的数学图形的转变,让学生从已知经验出发理解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在练习题中又回归到学生的五幅图中,用新的知识重新审视分类,做到了首位呼应。亮点之二是把重难点渗透到不断变换的数学图形中去,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抓数学的本质,同时也让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数学问题,在方格纸上感受“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在立体的正方体纸盒中感受“同一平面内”,设计的真的是巧妙至极。 李有珍老师在最后的点评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好老师就像一个好演员”我非常认同这句话。是呀,每次演出前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认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要备预设,还要考虑课堂的生成,演出时还必须主动的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自己只能去配合去引导,自己的戏要演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戏演好,演出完还要总结演出经验,调整演出方案,为了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演绎。所以每一位精心授课的老师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br> 同样,我也愿为每一次演出付出所有,不忘初心,一路前行,只为心中那永不熄灭的教师梦。 <br> <br> <br> <br> <br> <br>